图书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妇女角色与地位变迁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观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妇女角色与地位变迁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观察
  • 刘筱红,赵德兴,卓惠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997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农村-妇女地位-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妇女角色与地位变迁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观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编 乡村政治体系内农村妇女角色与地位的变迁47

第一章 感知的解放与感知的需求:历史背景与启悟47

一 制度铁幕与制度的改变47

二被“感知”的“解放”及被“感知”所型塑的行动56

三 强烈需求、优先序列与制度主导方的“感知”59

第二章 跌宕:村级治理中女村民参与的文化约束与需求收益变化(1980—1997年)66

一“不是问题”就是问题70

二 制度锁定背后的问题71

(一)理治的遗产:农村公共领域对妇女的有限开放72

(二)制度需求与收益:计划生育工作75

(三)制度实施:行政干预的手段78

三 制度收益下降背后的问题79

(一)“布罗代尔钟罩”:传统礼治的社会性别安排悄然回渗79

(二)制度矩阵与激励结构:妇女回家、相对价格变化与社会化小农83

第三章 起伏:力治形式与村级治理中女村民参与的性别价格要素(1998—2004年)98

一 上上下下的数据与起起伏伏的前行98

二 农村公共权力中性别要素价格下挫106

三 力量治理中的性别偏好111

(一)能力之治与能力评价的性别偏好111

(二)权力之治与权力对性别的选择118

(三)暴力之治与性别排斥121

第四章 走出徘徊:女性参与村级治理的制度安排与交易费用的改变(2005—2010年)124

一 徘徊与走出徘徊126

(一)徘徊酝酿变化126

(二)向前,向着制度均衡走132

二 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分析144

(一)制度变化改变了利益机制145

(二)初级政治市场与女性精英的治理能力需求151

(三)农村妇女的“政治产权”与国家保护、实施产权的意愿153

(四)血缘、地缘的社会性别资本156

第五章 政策、政策网络、政策活动家:女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制度推力160

一 政策梳理与分析:制度安排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60

(一)促进农村妇女政治赋权的国际公约、会议及宣言160

(二)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部门规章166

二 政策网络、政策活动家:促进制度安排的改变194

(一)政策网络的形成与行为主体的互动194

(二)政策活动家:制度安排改变的酵素203

第六章 用行动来改变结构:妇女参与村级治理的创新模式209

一 开放的规则与开放的竞争:梨树与塘沽的尝试211

(一)竞争性直选:梨树模式211

(二)政府主导、政策创新:塘沽模式215

二 便于复制的制度安排:迁西、湖南等地的探索224

(一)妇代会直选——迁西模式225

(二)省妇联与政府联合推动:湖南模式229

(三)简单就好:专职专选模式232

三 激励结构的变化:合阳与广水的实验234

(一)提高女村长当选比例:合阳模式234

(二)制度组合策略:广水模式239

四 廓清迷思:对创新模式的反思249

(一)路径依赖:女人职位的锁定250

(二)“平等”:不是剥夺被剥夺者252

(三)善意的保护与负面的结果254

(四)关于“合法性”的思辨256

五 关于创新模式改进的建议:三头并进、三足鼎立259

(一)三头并进的路线259

(二)三足鼎立的支撑259

第二编 农业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中的农村妇女经济角色与经济地位重构267

第七章 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与性别经济角色267

一 非集体化:重归私域的女性劳动与农村经济的性别意蕴268

(一)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268

(二)农业劳动从集体化到非集体化的转变271

(三)农业劳动的性别分工与农村妇女在劳动中的角色281

二 家户经济:男女共同经营283

(一)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及其经济绩效284

(二)家庭经营与家庭内部分工294

(三)家庭经济中妇女的经济角色与地位306

(四)农业劳动的性别分工与农村妇女在劳动中的角色310

三 男工女耕:性别分工中的路径依赖313

(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313

(二)性别分工中的路径依赖316

第八章 新一轮制度变革与经济体系内农村妇女的再定位337

一“货币伦理”与“无酬劳动”及其对农村妇女经济角色与地位的影响337

(一)“货币伦理”与“男主外女主内”的耦合及其后果338

(二)“无酬劳动”:农村妇女经济贡献的被忽略及其影响344

二从“经营主体”到“制度主体”: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中农村妇女经济角色与地位的再问寻350

(一)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其制度革新350

(二)经营主体:农村妇女适应制度变革的一种应然身份357

(三)制度主体:农村妇女经济角色与地位的未来图景363

第九章 改进农村妇女经济角色与经济地位的制度建构369

一 制度环境的优化:妇女劳动从家户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国家支持370

(一)法律、政策支持371

(二)人力资本投资支持376

二 制度安排的完善: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的培育开发379

(一)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的制度效益显著380

(二)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的制度发展困境383

(三)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制度安排的完善385

三 制度收益的保障:农村妇女的非农化转移388

(一)我国农村妇女非农化转移的现状389

(二)农村妇女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393

(三)推进农村妇女非农化转移的对策思考396

第三编 农村性别文化中妇女的角色与地位及平等文化系统的构建405

第十章 去制度化的失败:农村传统性别文化的复制405

一 政策:农村性别文化的改革努力406

(一)政策理念:性别保护或中立407

(二)政策实践:滞后或偏移412

二 市场:未触动传统性别文化的根基416

(一)农业女性化:男工女耕分工的产物416

(二)女性边缘化:职业性别隔离的结果419

(三)女性身体化:“他者”价值的利用422

第十一章 农村妇女的文化地位和文化生活425

一 规范承续中的农村妇女426

(一)《新女儿经》:传统性别规范的延续426

(二)私人空间:妇女地位的上下位移431

(三)公共文化场域:妇女参与的五种形态435

二 社会关系中的农村妇女440

(一)家庭:在血缘与非血缘关系中440

(二)亲缘:姻亲的支持443

(三)社会:差序格局中的性别位序445

三 闲暇娱乐中的农村妇女449

四 习俗变迁中的农村妇女456

(一)婚居模式:妇女生存空间的变与不变457

(二)村规民约:妇女权益的保损书463

(三)女性禁忌:妇女文化地位提高的羁绊469

第十二章 构建农村平等性别文化的环境支持与行动系统472

一 构建农村平等性别文化的环境支持472

(一)农村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473

(二)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相容476

(三)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483

二 构建农村平等性别文化的政府行动系统486

(一)思想基础:认识女性的特殊价值486

(二)价值目标:性别平等490

(三)作用方式: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492

(四)构建性别平等文化的具体路径4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