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文献研究辑刊 12编 第7册 五家 補晋书执文志比较研究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典文献研究辑刊 12编 第7册 五家 補晋书执文志比较研究 中
  • 许慧淳著;潘美月,杜洁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254400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典文献研究辑刊 12编 第7册 五家 補晋书执文志比较研究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册181

第五章 五家《补晋书艺文志》著录书目比较研究181

第一节 著录书目之体例182

一、前人著录书目方式之类别182

二、五家《补晋志》著录书目之体例183

三、五家《补晋志》著录书目体例比较表与其优劣得失188

第二节 著录书目名称差异之处189

一、「避讳」在五家《补晋志》上之运用与差异190

二、「书写习惯」对五家《补晋志》著录书目名称造成的差异193

三、「缺(增)字」对五家《补晋志》著录书目名称造成的差异202

四、「改字」对五家《补晋志》著录书目名称造成的差异211

五、「互倒」对五家《补晋志》著录书目名称造成的差异219

第三节 著录书目之数量统计224

一、五家《补晋志》对于自身著录书目之统计不尽详实224

二、前人对于五家《补晋志》书目数量之统计不尽精确229

三、五家《补晋志》著录书目确切之统计231

第四节 著录书目之存佚情形238

第六章 五家《补晋书艺文志》著录撰者比较研究241

第一节 著录撰者名称差异之处241

一、「避讳」在五家《补晋志》上之运用与差异242

二、「断限年代」对五家《补晋志》收录撰者造成的差异243

三、「书写习惯」对五家《补晋志》著录撰者名称造成的差异250

四、「缺(增)字」对五家《补晋志》著录撰者名称造成的差异257

五、「改字」对五家《补晋志》著录撰者名称造成的差异259

六、「互倒」对五家《补晋志》著录撰者名称造成的差异264

第二节 著录撰者之数量统计266

一、五家《补晋志》对于自身著录撰者之统计不尽详实266

二、前人对于五家《补晋志》撰者数量之统计不尽精确273

三、五家《补晋志》著录撰者确切之统计275

第七章 五家《补晋书艺文志》援引资料比较研究281

第一节 著录援引资料的体例比较282

一、丁氏《补晋志》著录援引资料体例的方式282

二、吴氏《补晋志》著录援引资料体例的方式282

三、文氏《补晋志》著录援引资料体例的方式283

四、黄氏《补晋志》著录援引资料体例的方式283

五、秦氏《补晋志》著录援引资料体例的方式284

第二节 援引资料的类别比较——以「经部」为例285

一、五家《补晋志》经部共同的援引资料285

二、五家《补晋志》经部相异的援引资料287

三、五家《补晋志》经部援引资料之总数量292

第三节 援引资料的使用方式293

一、直接註明收录书目之出处293

二、註明该部文献之年限294

三、註明收录撰者之相关背景295

四、註明书目之内容与成书背景296

五、註明篇幅之多寡297

六、註明辑本有无298

七、註明该书或该类目之学术渊源299

第八章 结论301

第一节 总评五家《补晋志》之优劣301

一、分类之优劣301

二、著录书目之优劣302

三、著录撰者之优劣302

四、援引资料之优劣303

第二节 研究成果303

一、搜罗一百○五部补史目录303

二、开创补史目录研究之方向304

三、明晰五位学者之生平事迹304

四、考究各《补晋志》间部类之分合与特色304

五、统计五家《补晋志》收录书目、撰者之多寡304

六、瞭解五家《补晋志》对于资料之运用方式305

第三节 回顾与展望305

一、晋朝书目之考证305

二、补史目录之研究305

三、《中国历代艺文总志》之编纂305

参考书目307

一、古籍307

二、专书312

三、单篇论文316

四、学位论文319

五、网址319

凡例321

附录一:五家《补晋书艺文志》「经部」著录书目比较表323

一、易类著录书目比较表323

二、书类著录书目比较表328

三、诗类著录书目比较表330

四、礼类著录书目比较表333

五、乐类著录书目比较表340

六、春秋类著录书目比较表341

七、孝经类著录书目比较表348

八、论语类著录书目比较表349

九、谶纬类著录书目比较表355

十、小学类著录书目比较表3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