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哲学家 修订版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哲学家 修订版 下
  •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著;李雪涛,李秋零,王桐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3865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59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哲学思想-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哲学家 修订版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435

五 康德的理性435

(一)思维方式的革命435

(二)康德的问题的广阔性438

(三)康德的怀疑论441

(四)哲学思维的消极意义与积极意义443

(五)人的有限性与理性的界限445

六 政治与历史450

(一)基本思想451

(二)公民社会的观念460

(三)启蒙之路473

(四)康德的时代480

(五)康德的政治思想方式484

(六)反对意见487

(七)比较489

七 对康德的批判491

(一)科学性特点496

(二)通向“教条”之路498

(三)体系的要求503

(四)康德哲学的局限505

(五)康德的思维方式509

(六)关于对康德的阐释510

八 康德的历史地位、对今天的影响与意义512

原创性形而上学家524

阿那克西曼德524

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斯530

一 赫拉克利特530

二 巴门尼德斯538

三 比较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斯547

柏罗丁551

一 生平与著作551

二 对柏罗丁的“体系”的描述553

三 整体性的超越561

四 认识的诸层次565

五 思辨性的超越571

六 堕落与升华587

七 反对唯物主义与诺斯替教派596

八 批判性特点600

九 历史地位及其影响606

安瑟尔谟610

一 生平与著作610

二 安瑟尔谟的基本哲学思想611

(一)对思想的复述611

(二)阐释612

(三)安瑟尔谟基本思想的历史619

三 安瑟尔谟思维的特点627

(一)安瑟尔谟原本作为基督教式思维的哲学627

(二)何谓安瑟尔谟的思维628

(三)权威性631

斯宾诺莎633

一 生平与著作633

二 哲学与生活实践638

三 形而上学观点640

(一)实体、属性、样式640

(二)上帝641

(三)两种属性647

(四)样式649

(五)时间;必然性651

(六)上帝与世界之间的飞跃及其统一性问题652

四 认识的理论656

(一)认识的阶段656

(二)观念659

(三)与上帝的关系661

(四)斯宾诺莎对自己根据几何学方法获得的洞识的阐述662

(五)神秘主义、理性主义、思辨性思维664

五 人668

(一)人不是实体,而是样式668

(二)人的思维与神的思维669

(三)人是精神和形体670

(四)人与动物以及人们之间的不同673

(五)不朽与永恒674

六 目的无涉和价值无涉675

(一)目的和价值是从上帝观的颠倒中产生的成见675

(二)我们作为样式的有限理智678

(三)现实与价值679

(四)两种认识方式的转换680

(五)价值无涉的伦理680

七 精神的奴役与自由681

(一)关于情感的学说685

(二)对奴役的描述687

(三)观念与自由的可能性688

八 宗教与国家695

(一)斯宾诺莎的国家思想698

(二)国家中的宗教708

(三)斯宾诺莎的宗教解释和政治学的批判性特征718

九 斯宾诺莎哲学的特点742

(一)斯宾诺莎的哲学与本质一瞥742

(二)斯宾诺莎的局限746

十 斯宾诺莎的身后影响749

老子752

一 生平与著作752

二 对老子哲学的阐述755

(一)道755

(二)道与世界758

(三)道与个体的人(生命的实践)760

(四)道与国家之统治(驾驭人类社会的实践)769

三 独特性与批判774

(一)老子的意义774

(二)效法老子的各色人物777

(三)老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局限性780

龙树782

一 历史位置783

二 思维操作787

三 对学说的概括793

四 有关学说意义的讨论795

五 历史比较811

附录817

一 雅斯贝尔斯年表817

二 《大哲学家》德文原书目录中译文820

三 参考文献839

译后记851

《大哲学家》中文版第二版后记8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