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二十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二十讲
  • 胡化凯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3064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思想史-中国-古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二十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道1

一、道概念的产生及其内涵1

二、道家论道4

三、儒家论道13

小结20

第二讲 气21

一、气概念的产生21

二、气的存在形式23

三、气的基本性质27

四、气的基本作用31

小结35

第三讲 阴阳37

一、阴阳概念的形成37

二、阴阳与事物的分类40

三、阴阳与万物的生成及变化42

四、阴阳相互作用理论45

五、阴阳理论在医学中的运用49

小结53

第四讲 五行54

一、五行概念的形成54

二、五行生胜理论60

三、五行归类理论64

四、五行说的本体论意义69

五、五行说的符号模式化71

六、五行体系的唯一性73

小结75

第五讲 天人关系观念77

一、天人合一观念78

二、天人相分观念89

小结94

第六讲 宇宙演化思想96

一、道演化说96

二、太一演化说99

三、太极演化说101

四、元气涡旋运动演化说103

五、宇宙膨胀及周期演化说105

小结110

第七讲 循环演化观念和物质不灭思想112

一、循环演化观念112

二、物质不灭思想120

小结125

第八讲 自然化生观念和有机论宇宙观128

一、自然化生观念128

二、有机论宇宙观138

小结144

第九讲 自然感应观念146

一、以自然感应观念解释物理现象147

二、以自然感应观念解释潮汐与天文现象151

三、以自然感应观念解释生物节律现象154

四、以自然感应观念解释人体生理变化及疾病成因156

五、自然感应观念的特点159

小结161

第十讲 自然规律观念162

一、天行有常163

二、天地之道165

三、万物之理168

四、自然之数和自然之则173

五、知常曰明175

小结177

第十一讲 先秦时期的动植物资源保护思想178

一、先秦时期动植物资源管理组织的设置理念179

二、儒家的动植物资源保护思想182

三、《管子》及《文子》中的动植物资源保护思想188

小结192

第十二讲 道家和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193

一、“道法自然”和“道常无为”194

二、“以道观之,物无贵贱”198

三、“以鸟养养鸟”201

四、道教提倡的生物伦理观念203

小结208

第十三讲 道家和道教的超越意识210

一、“遊乎无极之野”211

二、“夺天地造化”213

三、“我命在我不在天”217

小结223

第十四讲 先秦道家的技术观225

一、技术应用使人丧失淳朴的天性226

二、技术创造是对事物自然本性的残害232

三、技术活动的最高境界是达“道”234

小结237

第十五讲 先秦儒家和墨家的技术观240

一、儒家的技术观240

二、墨家的技术观250

小结256

第十六讲 先秦时期的逻辑思想259

一、名家的逻辑思想260

二、墨家的逻辑思想268

三、儒家的逻辑思想271

四、明代西方逻辑学的传人274

小结276

第十七讲 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学说278

一、格物致知学说279

二、格物致知观念对科学认识活动的影响291

小结295

第十八讲 明清时期的实学思潮297

一、实学思潮的主要表现297

二、实学思潮对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影响307

小结313

第十九讲 中国古代的认识方法314

一、知行观念315

二、推理方法323

三、实验方法326

小结330

第二十讲 中国未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332

一、问题的提出332

二、学术界对问题的讨论与解答337

小结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