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教伦理学导论 基础、价值与问题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佛教伦理学导论 基础、价值与问题 上
  • (英)哈维著;李建欣,周广荣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6105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佛教-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佛教伦理学导论 基础、价值与问题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佛教伦理学的共同基础7

一、指导佛教徒的文献7

二、轮回与业10

1.轮回诸界11

2.业与果报13

3.业之定律的重要性及其功能15

4.行为的“业报”16

5.业报与动机18

6.作为无上的“业报福田”的僧伽20

7.业与宿命论22

8.业之作用的灵活性23

(1)延迟的业报23

(2)品质的影响25

(3)忏悔与认错25

9.轮回、业与动机27

三、四圣谛30

1.苦32

2.无常34

3.无我与尊重他人35

4.八正道36

5.圣者38

6.关于圣道伦理学的地位39

7.智慧、灵巧和有益的行为41

8.“超越产生业报和致命行为”的阿罗汉42

四、行为哲学45

1.区分善恶行为的标准45

2.与西方伦理体系的比较47

3.意图、知识与行为的有害程度50

五、结论57

第二章 佛教的核心价值59

一、布施60

共享业报63

二、持守优婆塞戒65

1.第一戒:不杀生68

2.第二戒:避免偷盗和欺骗69

3.第三戒:避免奸淫70

4.第四戒:避免说谎和其它错误的言论74

5.第五戒:自制76

6.戒律和持戒的性质79

7.持守部分戒律与破戒的问题81

8.持守其他的戒律86

三、僧尼的价值观念88

1.禁欲89

2.僧尼生活的作用90

3.僧尼的戒律92

4.和谐、共享与精神友谊95

四、人际关系伦理学97

1.父母与孩子97

2.其他关系99

3.婚姻关系100

五、慈爱与悲悯103

六、社会伦理109

1.社会的团结与平等109

2.参与佛教112

3.政治理想112

4.“人权”与佛教118

六、结论122

第三章 大乘佛教的重点与适应123

一、菩萨乘123

1.大乘佛教中的悲与智124

2.发菩提心126

3.修行菩萨地128

二、菩萨的伦理130

菩萨戒132

三、善巧方便与破戒134

1.慈悲的杀生135

2.仁慈地偷盗、通奸和说谎140

3.谁会实施这些行为并且它们是强制性的吗?141

四、大乘佛教思想与实践的一些特有的宗派142

1.怛多罗142

2.净土宗144

3.禅宗145

4.日莲宗146

五、大乘佛教对寺院生活的重新评价147

六、结论149

第四章 如何对待自然界151

一、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151

二、不伤害动物157

1.动物献祭158

2.食肉158

(1)原始、上座部佛教中的食肉160

(2)大乘佛教中的食肉163

3.畜牧业166

4.病虫害控制167

5.动物实验168

三、积极爱护和帮助动物170

四、植物、树木和森林174

五、保护与环境主义177

六、结论185

第五章 经济伦理186

一、在家信徒的经济伦理186

1.正命187

2.有助于获得现世成功的道德和精神品质188

3.对收入的适当使用189

4.佛教布施及其社会经济影响191

5.佛教徒对待财富的态度195

6.统治者的经济伦理197

7.经济分配的正义性202

二、寺院经济204

三、佛教与资本主义:韦伯的“新教伦理”的观点206

日本的情况211

四、佛教经济学216

1.经济学的目的及其对消费主义的批判220

2.对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发展模式的批判222

五、佛教与现代世界的经济学225

1.斯里兰卡的利益众生运动226

2.现代日本经济中的佛教因素235

六、结论238

第六章 战争与和平239

一、佛教突根源的分析239

二、冲突的解决241

1.经济方式241

2.一种非暴力的道德姿态241

3.商与强调战争对彼此的伤害242

4.减少仇恨和培养忍耐的思考243

5.忍辱与宽容246

6.缓和一种情境248

三、对暴力世界之非暴力的沉思250

四、士兵的地位254

五、佛教介入暴力及与之所做的“辩护256

1.斯里兰卡256

2.东南亚261

3.中国264

4.日本265

六、现代世界佛教争取和平的行动270

1.日本日莲宗的和平活动271

2.作为平息斯里兰卡冲突的一支力量的利益众生运动275

3.佛教徒救助柬埔寨的行动277

七、结论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