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一浮与国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一浮与国学
  • 刘梦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5231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马一浮(1883~1967)-思想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一浮与国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1

一 我们知马一浮先生很难1

二 马一浮其人就是一个文化典范3

三 马一浮是当之无愧的思想家7

四 马一浮的儒佛会通的学问结构9

五 马一浮的学问是“达道之学”11

六 马一浮“国学论”的学理价值13

七 马一浮言文体制的典范意义15

八 马一浮的诗学成就18

第二章 马一浮青少年时期的学问储备23

一 早慧的天才23

二 接触“外学”27

三 读书最多的人32

四 陋巷高士36

五 “任道不惑”,“必归于儒”39

六 《悲秋四十韵》42

七 何处“遣悲怀”46

第三章 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50

一 马一浮学问经历的故事50

二 马一浮对读书之道和学问义涵的阐释65

三 马一浮的为学观念和进学途径76

第四章 马一浮和“六艺论”92

一 “六艺”溯源92

二 “天下虽干戈,吾心仍礼乐”94

三 “楷定国学名义”102

四 “六艺该摄一切学术”107

五 “六艺之道”炳然常存116

六 “尚亨于野,无吝于宗”119

七 “救得一分是一分”127

第五章 马一浮的“义理名相论”129

一 分析名相和排遣名相130

二 理气:体用一原137

三 智能:知行合一,性修不二141

四 “言行者,君子之枢机”144

五 “敬”字工夫,圣门第一义148

六 无无止之观,无无定之慧152

七 说止:“外物不接,内欲不萌”156

八 去矜:“先遣我人相,次遣功能相”159

第六章 马一浮与复性书院169

一 复性书院的立名、旨趣和办学方式170

二 “自比方外而不绳以世法”176

三 因书院宗趣和老友熊十力的争论189

四 围绕书院独立发生的困扰205

五 马一浮决心辞去主讲213

六 鬻字刻书惊动天下223

七 书院的东迁与废止232

八 尾语236

第七章 马一浮的儒佛会通思想237

一 “儒佛俱是闲名,自性本来具足”237

二 “双立儒佛,同本异迹”248

三 借禅说义,以佛释儒258

四 《易》道与佛氏诸相268

五 与儒学为终始,与佛学为终始281

第八章 马一浮的佛禅境界和方外诸友284

一 读儒书须是从义学翻过身来284

二 李叔同出家所受马一浮的影响288

三 彭逊之的“观修”与“返其初服”297

四 马一浮的“方外三友”303

五 禅诗和题影311

六 “花开正满枝”319

第九章 马一浮与国学322

一 浙江大学的人文传统322

二 王国维是否真的“烧书”323

三 学问太“热”未必好324

四 马一浮是“儒之圣者”327

五 国学概念的取义及流变329

六 马一浮重新定义国学333

七 国学和“六经”的价值论理336

跋语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