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证明的方法论 以事实证明为中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诉讼证明的方法论 以事实证明为中心
  • 常宝莲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5399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证据-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证明的方法论 以事实证明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的意义1

二、研究范围、立场与主要观点以及研究目标4

三、研究方法5

四、本书的创新点6

第一章 概论8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明的含义及特征8

一、民事诉讼证明的含义界定8

二、民事诉讼证明活动的特征17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明的方法及方法论22

一、方法的含义和特征22

二、方法论的含义、方法论与方法的关系23

三、方法论的分类23

四、民事诉讼证明方法论的分类24

五、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下民事诉讼证明方法论的选择25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确定之方法探讨31

一、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含义及内容31

二、确定证明对象的方法32

三、作为证明对象的案件事实的具体内容36

四、原、被告各自的证明对象之确定39

本章小结40

第二章 诉讼证明的哲学方法论42

第一节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民事诉讼证明中的运用42

一、经验主义的主要观点42

二、理性主义的主要观点46

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方法论启示49

第二节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哲学思想在民事诉讼证明中的运用50

一、否证论哲学50

二、猜想和反驳的科学方法论51

三、波普尔科学方法论在民事诉讼证明中的运用52

第三节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民事诉讼证明中的运用52

一、运用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反映论原理分析案件53

二、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53

三、运用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证据54

四、在诉讼证明中遵循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56

五、在诉讼证明中遵循思维方法的一般规律58

本章小结64

第三章 法律论证理论视角下的诉讼证明方法论66

第一节 形式合理性之诉讼证明方法论66

一、逻辑的证明方法66

二、对话的证明方法73

第二节 内容合理性及可接受性之诉讼证明方法论80

一、阿列克西的外部证成理论81

二、阿尔尼奥的法律解释证立规则及佩策尼克的深度证立理论83

三、麦考密克的次级证立理论85

四、修辞学的论证方法86

五、相关性的论证方法91

六、融贯性的论证方法94

本章小结98

第四章 实践理性之证明方法论100

第一节 实践理性的含义界定100

一、实践理性之证明方法论的提出100

二、正确理解实践理性的含义101

第二节 实践理性的证明方法105

一、经验的证明方法105

二、价值判断方法110

本章小结115

第五章 逻辑学的证明方法116

第一节 诉讼证明的概念判断之运用116

一、在诉讼证明中要做到概念明确和准确116

二、诉讼证明中的逻辑判断之运用117

第二节 诉讼证明中的逻辑推理之运用123

一、演绎三段论推理123

二、联言推理及其在诉讼论证中的运用126

三、选言推理及其在诉讼证明中的运用128

四、假言推理及其在诉讼证明中的运用130

五、二难推理及其在诉讼证明中的运用136

六、归纳推理及其在诉讼证明中的运用140

七、类比推理及其在诉讼证明中的运用143

第三节 在诉讼证明中应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144

一、同一律144

二、矛盾律145

三、排中律146

四、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三者之间的关系147

五、充足理由律的内容及要求148

第四节 掌握论证或证明的规则及方法148

一、论证的特征148

二、论证的规则149

三、论证的方法151

本章小结156

第六章 经验法则之运用方法158

第一节 经验法则概述158

一、经验法则的含义158

二、经验法则的特征159

三、经验法则的属性160

四、经验法则的分类161

第二节 经验法则在民事诉讼证明中的运用162

一、经验法则在证据评价方面的作用162

二、经验法则在证明评价中的作用163

三、经验法则在事实推定中的作用164

四、经验法则在证明责任中的作用165

五、经验法则在司法认知中的作用167

六、经验法则在表见证明中的作用168

七、经验法则对法官心证的制约作用176

八、经验法则可用于评估和衡量案件审理结果177

第三节 经验法则的局限性及其克服178

一、经验法则的局限性178

二、经验法则局限性的克服方法179

本章小结181

第七章 律师(或当事人)之他向证明方法182

第一节 从特征上认识各类法定证据182

一、书证182

二、物证184

三、视听资料185

四、证人证言186

五、当事人陈述187

六、鉴定意见188

七、勘验笔录188

八、电子数据189

第二节 律师(当事人)收集、保全证据之方法194

一、收集证据的方法194

二、保全证据的方法202

第三节 民事举证方法204

一、民事举证的含义及原则204

二、民事举证方法205

第四节 质证的方法208

一、明确质证的定义、主体、对象及内容208

二、证据的质证方法209

第五节 原、被告的证明及反驳方法212

一、原告的证明方法212

二、被告的反驳方法214

本章小结218

第八章 法官之自向证明方法220

第一节 导言220

一、自向证明方法220

二、法官进行自向诉讼证明的对象或目标及诉讼证明方法221

第二节 直接确认的证明方法221

一、直接确认法221

二、对自认的事实予以直接确认222

三、对司法认知的事实予以直接确认225

四、通过推定对事实予以直接确认225

第二节 证据证明法227

一、概述227

二、法官进行诉讼证明的对象227

三、法官分配证明责任的方法选择228

四、法官进行诉讼证明所依赖的证明标准240

五、法官运用证据进行诉讼证明的方法242

本章小结265

第九章 域外诉讼证明方法之考察267

第一节 域外民事诉讼证明模式之探析267

一、英美法系“原子论”民事诉讼证明模式267

二、大陆法系“整体论”民事诉讼证明模式273

三、两大法系民事诉讼证明模式之分野277

四、对两大法系民事诉讼证明模式之评价与借鉴282

第二节 示意证据——提高举证说服力的证明方法286

一、示意证据的概念及本质286

二、示意证据和实物证据的联系及区别286

三、各类示意证据在诉讼证明中的运用方法288

四、示意证据在诉讼证明中的功能及应注意的问题301

第三节 原、被告的证明和反驳方法305

一、肯定性证据和反驳性证据305

二、推理和证明的区别306

三、事实证明中采用的步骤307

四、律师对证据进行分析的方法309

五、运用经验法则对证据进行分析的方法310

六、诉讼证明中的反驳方法312

第四节 故事讲述之证明方法315

一、故事讲述法的概念和要求315

二、故事讲述法的方式316

三、故事讲述法的证明原理316

四、故事讲述法的缺陷317

第五节 威格莫分析法318

一、威格莫分析法的概念及功能318

二、简化的威格莫图表分析法319

三、威格莫的叙述式证明法326

四、对威格莫证明分析法的评价327

第六节 提纲式证明方法328

一、概述328

二、构建当事人的故事提纲328

三、构建待证事实提纲332

四、从本方和反方角度构建原告的实体性待证事实提纲335

五、一并列举原、被告的肯定性证据提纲和反驳性证据提纲337

六、列举潜在证据的提纲338

本章小结340

结论341

参考文献345

后记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