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绪论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绪论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939421.jpg)
- (突尼斯)伊杰·赫勒敦著;李振中译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705959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915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中东-历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绪论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章 城镇、州府和其他定居形式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情况,包括前提和后果489
第一节 王朝的建立先于城镇和州府的建立,它们是在政权建立后才产生的489
第二节 一个新政权必然要巩固首都周围地区491
第三节 只有实力雄厚的王朝才能建设大城市和大型建筑物491
第四节 十分庞大的建筑工程不是一个王朝完成的494
第五节 规划城市应该注意的事项,忽视这些事项会产生什么后果495
第六节 清真寺和世界上的大型建筑物499
第七节 伊非利基亚和马格里布城镇很少514
第八节 伊斯兰王朝与它自身的力量,与以前各王朝相比较它的建筑物和楼宇是少的515
第九节 阿拉伯人规划的建筑很快就毁坏了,只有极少数是例外516
第十节 城市开始遭到破坏516
第十一节 一个城市给予居民福利的多少和市场消费的多少,实际上与这个城市的发展程度有着直接关系517
第十二节 城市里的物价520
第十三节 沙漠游牧民不住繁华地区522
第十四节 国家和城市一样,有富裕和贫困的差别523
第十五节 城镇中不动产的积累、人们的效益和收获情况525
第十六节 城市中的富人需要官衔和保护526
第十七节 王朝文明的巩固与这个王朝的延续和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526
第十八节 文明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寿命的终结,文明预示着发展的毁灭531
第十九节 政权的中心随着王朝的毁灭而毁灭534
第二十节 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特色产品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537
第二十一节 城市中也有族群意识,一些人的族群意识超越了其他人537
第二十二节 伊斯兰各地区居民的语言540
第五章 生计及其所必需的经济来源和手工技艺表现出来的各种状况和问题542
第一节 给养和收益的本质和解释,收益实质上是人类劳动的价值542
第二节 生计来源方向、种类和途径545
第三节 受雇佣不是获取生计的正常渠道546
第四节 企图从埋藏的宝物中取得财富不是获得生计的正常渠道547
第五节 有地位的人有利于聚财553
第六节 幸福和收益属于能够顺从上级和迎合潮流的人,这是带来幸福的一个原因554
第七节 从事宗教法庭审判、法典说明(穆夫替)、宗教教育、清真寺里的领拜(伊玛目)、宣讲(海推布)和宣礼(穆安津)等工作的人、大多数都没有什么财富557
第八节 种地是下人的生计,游牧民浪迹天涯558
第九节 商业的含义、方式和种类559
第十节 什么人从事商业,什么人应当回避这一行业559
第十一节 商人的品行低于国王、贵族的品行560
第十二节 商人贩运货物561
第十三节 囤积居奇562
第十四节 低价伤害从事这一贸易的商人563
第十五节 商人的品德低于领导人的品德,也缺乏豪爽气概564
第十六节 手工艺技术必经由师傅传授565
第十七节 工艺技术的完美程度取决于城镇发展的程度和规模566
第十八节 一个地区工艺技术的精湛程度取决于该地区文明的巩固程度和发展时间的长短567
第十九节 当需求增加时工艺技术水平才会提高,数量也会增加568
第二十节 一个地区濒临毁灭,它的工艺技术先遭萎缩569
第二十一节 阿拉伯人是最不熟悉工艺技术的族群570
第二十二节 一个人掌握并精通了某种专门技艺后很难再掌握并精通另外一种专门技艺571
第二十三节 浅谈基本技能572
第二十四节 种地573
第二十五节 建筑573
第二十六节 木匠577
第二十七节 纺织与缝纫579
第二十八节 助产接生580
第二十九节 医术583
第三十节 文字与书法586
第三十一节 书籍抄写与装订591
第三十二节 歌曲593
第三十三节 技艺给予从业者以理智,特别是书写和计算600
第六章 知识学科分类,教育方法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情况,其中有前言和后记602
第一节 人类的思想602
第二节 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思想来完成的603
第三节 经验理智及其产生605
第四节 人类的知识及天使的知识606
第五节 众先知的知识608
第六节 人的先天本质是无知的,人的知识是后天得到的609
第七节 在人类的发展中知识和教育是自然现象610
第八节 知识的传教(教育)属于工艺技术类611
第九节 科学的繁荣与文明的发展和建设的繁荣相联系616
第十节 在当代文明发展中产生的知识学科617
第十一节 《古兰经》学科——经读学、经注学620
第十二节 圣训学626
第十三节 伊斯兰法理学及教律教规635
第十四节 遗产继承学645
第十五节 教法学的基础及由此产生的分歧与争论647
第十六节 凯拉姆学655
第十七节 苏非学666
第十八节 释梦学677
第十九节 理智学科及其分类680
第二十节 数字学科685
第二十一节 几何学690
第二十二节 天文学693
第二十三节 逻辑学695
第二十四节 物理学699
第二十五节 医学700
第二十六节 农业学702
第二十七节 神学702
第二十八节 巫术与密码学705
第二十九节 化学(炼金术)713
第三十节 对哲学的批判和哲学家的错误认识725
第三十一节 驳斥星占学技能,揭露星占学的虚伪及其危害731
第三十二节 否定炼金术的效果,这种效果是不可能存在的,及从事此项工作带来的危害735
第三十三节 繁多的学术著作是学习的障碍742
第三十四节 各学科知识众多的缩写本不利于学习744
第三十五节 学习科学知识的正确方法与道路745
第三十六节 工具学科知识研究不能扩展,它涉及的问题不能钻研749
第三十七节 儿童教育及伊斯兰地区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方法750
第三十八节 对学生的苛求是对他们的伤害753
第三十九节 游学求知和会见大学者可增加学习的完备754
第四十节 在人类群体中学者是离政治及其派别最远的755
第四十一节 伊斯兰学者大部分是波斯人757
第四十二节 阿拉伯语言各学科760
第四十三节 语言是一种技术才能773
第四十四节 现在阿拉伯人的语言是独立的,与穆达尔和希木叶尔语言不同775
第四十五节 现在城市和各地居民的语言是独立的语言,不属于穆达尔语言778
第四十六节 关于穆达尔语言的教育779
第四十七节 穆达尔语言的才能不是阿拉伯语言学技能,在穆达尔语的教育中不需要这种技能780
第四十八节 修辞学家所说的“语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大部分阿拉伯化的非阿拉伯人得不到它?783
第四十九节 城市地区居民绝对无法得到由来的阿拉伯纯正语言才能,距离纯正阿拉伯语越远的人得到这种语言就越困难786
第五十节 阿拉伯语言分为诗歌和散文789
第五十一节 只有极少数人能同时精通诗歌和散文的创作791
第五十二节 诗歌技能及学习方法792
第五十三节 诗歌和散文的技能在于词汇而不是内容805
第五十四节 背诵古文、古诗越多越好,背诵古文、古诗的质量决定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805
第五十五节 有地位的人不愿从事诗歌创作810
第五十六节 如今各地的阿拉伯诗歌812
附录 中英阿文部分译名对照表815
后记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