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夷茶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武夷茶经
  • 萧天喜主编 著
  • 出版社: 海峡书局
  • ISBN:978780691956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859页
  • 文件大小:203MB
  • 文件页数:891页
  • 主题词:武夷山-茶叶-文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武夷茶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源流1

第一章 汉代已有传说3

第二章 唐代见诸文字记载5

第三章 宋代处于兴盛7

第四章 元代正式成为贡品10

第五章 明代改制炒青绿茶12

第六章 清代初年乌龙茶制作工艺形成13

第一节 清初出现乌龙茶制作工艺13

第二节 乌龙茶制作工艺的记录人王草堂14

第三节 茶界公认乌龙茶起源于武夷山15

第四节 乌龙茶起源于武夷山的缘由15

第五节 闽南人参与了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创研15

第六节 武夷岩茶的迅速传播17

第七节 功夫茶发端于武夷山17

第七章 民国间武夷山成为全国茶叶科研中心19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后岩茶的新崛起21

附录 武夷茶大事记24

卷二 茶种29

第一章 武夷山茶树的来源及种类29

第一节 武夷菜茶及其来源29

第二节 武夷菜茶的分类31

一.武夷菜茶代表种31

二.小圆叶种31

三.瓜子叶种32

四.长叶种32

五.小长叶种32

六.水仙形种33

七.阔叶种33

八.园叶种33

九.苦瓜种34

第三节 武夷菜茶的主要特性34

一.遗传杂合性34

二.表现多样性35

三.区域适应性35

第二章 武夷山茶树品种选育、传播及资源保护利用36

第一节 武夷山茶树品种选育36

一.历代选育的名丛36

二.名丛选育方法36

三.近代名丛花名38

第二节 武夷山茶树良种引种、传播39

一.武夷山茶树良种向外传播39

二.引进栽培的茶树品种40

第三节 武夷山茶树资源的保护利用41

一.名丛单丛资源的收集、保护、整理41

二.名丛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与前景44

第三章 武夷茶区现今栽培品种46

第一节 推广栽培品种46

一.肉桂46

二.水仙47

三.大红袍48

四.铁罗汉49

五.白鸡冠49

六.水金龟50

七.半天妖51

八.黄观音51

九.黄奇52

十.矮脚乌龙53

第二节 扩大示范品种53

一、扩大示范的名丛53

(一).雀舌53

(二).玉麒麟54

(三).向天梅54

(四).金罗汉55

(五).老君眉56

(六).正太阴57

(七).玉井流香57

(八).留兰香58

(九).北斗58

(十).金锁匙59

(十一).金桂60

(十二).白瑞香61

(十三).白牡丹61

二、扩大示范的引进新品种61

(一).金牡丹62

(二).黄玫瑰62

(三).紫牡丹62

(四).丹桂63

第三节 保留利用品种63

一.武夷菜茶63

二.黄棪63

三.梅占64

四.毛蟹65

五.奇兰65

六.凤凰单丛65

七.八仙66

卷三 栽培69

第一章 气候与土壤69

第一节 气候69

第二节 土壤69

第二章 茶园建设72

第一节 古代茶园72

一.石壁梯层茶园72

二.石座法73

三.寄植法73

四.斜坡式茶园73

五.平地式茶园73

第二节 现代茶园74

第三章 茶苗繁殖与定植75

第一节 茶苗繁殖75

一.有性繁殖法75

二.无性繁殖法75

第二节 茶苗定植76

第三节 茶树品种选用77

第四章 茶园管理78

第一节 幼龄茶园管理78

第二节 成年期茶园耕作管理79

一.茶园耕作79

二.茶园施肥80

三.茶园修剪82

四.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83

卷四 制作91

第一章 唐代团茶的制作方法91

第二章 宋元龙团凤饼的制作方法92

第三章 明代制作蒸青叶茶和炒青绿茶的制作方法94

第四章 清初引进的松罗茶和武夷岩茶的制法95

第五章 传统的制作技艺97

第六章 当代的机械制法104

第七章 崇安莲心的制作108

第八章 八角亭龙须茶的制法110

卷五 品饮115

第一章 武夷茶的品饮方式的演变115

第一节 煮茶法117

第二节 点茶法117

第三节 撮泡法118

第四节 功夫茶艺118

第五节 武夷山茶艺119

第二章 历代茶人品论武夷茶120

第三章 武夷岩茶的品评122

第四章 武夷岩茶的审评标准和方法124

第一节 审评用具124

第二节 审评方法124

第三节 审评内容125

第四节 审评标准125

第五章 关于武夷岩茶的“岩韵”128

第六章 武夷茶的医药和保健功能131

第一节 茶叶药理的历史记载131

第二节 茶叶的保健功能131

第三节 武夷岩茶保健研究的最新成果133

第七章 武夷茶品饮的几项要素134

第一节 选茶134

第二节 备器135

第三节 择水137

第四节 环境139

第五节 聚友141

第八章 武夷茶品饮的文化形态和精神境界143

第一节 饮茶得道 品味人生143

第二节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145

第三节 茶禅一味悟“吃茶去”146

第四节 以茶修德 以茶养廉148

第五节 致清导和 客来敬茶150

卷六 茶艺155

第一章 唐代的煮茶艺术155

第二章 宋代的斗茶、分茶游艺156

第三章 元代喊山仪式159

第四章 明代品饮散茶艺术161

第五章 清代品啜乌龙茶艺术162

第六章 新中国的多彩茶艺164

第一节 武夷茶艺164

第二节 武夷山禅茶茶艺169

第三节 武夷茶颂(南词说唱词)170

第四节 武夷山仿宋龙凤团茶茶艺171

第五节 武夷山艺术团演出的茶歌舞的主要节目174

附录 关于武夷山《茶百戏》的探索175

卷七 茶具184

第一章 原始茶具184

第二章 唐、五代茶具191

第三章 宋、元茶具200

第四章 明、清茶具217

第五章 近、现代茶具223

卷八 产出235

第一章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茶厂、现今茶厂简况235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茶厂235

第二节 现今茶厂情况调查238

第三节 历代及现今茶叶产量调查242

第二章 茶业管理机构、茶叶科技机构及社团组织246

第一节 茶业管理机构246

一.近代茶叶研究、试验机构的演变248

二.现代茶叶管理机构的演变249

三.茶业管理委员会251

第二节 科技机构及社团组织252

一.南平市茶叶科学研究所252

二.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简称茶科所)252

三.茶叶产品质量检验所253

四.茶叶学会254

五.茶业同业公会255

第三章 部分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农(茶)场茶产业基本情况256

第一节 乡镇、街道办事处256

一.武夷街道办事处256

二.星村镇260

三.兴田镇262

四.洋庄乡263

第二节 农(茶)场264

一.武夷山市茶场264

二.综合农场266

三.黄土农场267

四.华侨农场267

卷九 流通271

第一章 从唐代开始武夷茶就作为馈赠礼品进行传播271

第二章 从宋代开始武夷茶以贡茶形式进行传播273

第三章 武夷茶的对外贸易自明朝起已见著于文字记载275

第一节 武夷茶贸易流通的早期记载275

第二节 陆上中蒙俄万里茶道276

第三节 海上茶之路277

第四节 武夷茶贸易量的一些记载278

第四章 历史上的茶市、茶庄,茶行282

第一节 茶市的繁荣和变迁282

第三节 关于茶庄、茶行284

第三节 部分名店、名茶286

第四节 现今武夷岩茶在各地的专卖店和经销店288

第五章 茶树品种,制茶方法的流通传播290

第一节 移植四川290

第二节 移植台湾290

第三节 传入印度290

第四节 传入斯里兰卡291

第五节 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外传292

第六节 红茶制作工艺的外传292

第七节 当今在日本掀起“武夷岩茶热”293

第八节 武夷茶的名称,品质,特征对世界茶叶发展史的影响294

第六章 武夷茶的称谓变迁及制作工艺流序296

卷十 红茶303

第一章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的起源303

第一节 红茶的发源地在武夷山303

第二节 闽南人与武夷正山小种红茶309

第三节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生产的扩大311

第四节 英国人把武夷红茶演绎成内涵丰富的红茶文化313

第二章 武夷红茶的对外贸易和外销路线318

第一节 17世纪武夷红茶初起阶段的对外贸易和外销路线318

第二节 18世纪武夷红茶大发展时期的对外贸易和外销路线319

第三节 19世纪武夷红茶发展鼎盛时期的对外贸易和外销路线321

第四节 20世纪武夷红茶从鼎盛走向衰落时期的对外贸易323

第三章 武夷红茶各时期的生产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324

第一节 17世纪武夷红茶的生产及对社会的影响324

第二节 18世纪武夷红茶的生产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24

第三节 19世纪以后武夷红茶的生产和对社会的影响326

第四章 正山小种红茶的品质、制作和品饮330

第一节 正山小种红茶的品质特征330

第二节 正山小种红茶的品质化学特征331

第三节 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334

第四节 怎样泡一杯好红茶336

第五章 正山小种红茶生长的自然环境340

第一节 正山小种发源地特有的地理景观340

第二节 正山小种发源地是世界驰名的生物物种资源宝库340

第三节 桐木村的地理位置、地势、土壤和气候条件342

附录 金骏眉是正山小种的传承、创新、升华345

卷十一 故事353

1.状元感恩大红袍353

2.大红袍的传说356

3.沧桑岁月御茶园358

4.闵老子煮茶待名士359

5.梁章钜卫护武夷茶360

6.制茶师祖杨太白363

7.通晓人情的茶介鸟365

8.袁枚乐品武夷茶366

9.荷兰女王品饮大红袍368

10.蒋经国先生晚年喝到武夷岩茶369

11.茶洞的由来370

12.幽谷奇茗不知春372

13.勤婆婆栽大红袍373

14.白姑娘种水仙茶376

15.一株水仙出墙来378

16.罗汉有心获“鸡冠”379

17.鸡血育得奇茗香380

18.老伯无意得乌龙381

19.神鸟送来奇种子382

20.天子诏设御茶园383

21.金鱼落脚牛栏坑385

22.仙女散花天游山峰387

23.庞公吃茶小九曲389

24.茶梗穿耳的秘密390

25.瑞岩寺与云门竹筒茶391

26.茶如人品节节清392

27.神奇的八角亭龙须茶394

28.家常药茶凤凰蛋396

29.斗茶竞价天一井397

30.茂章伯母与鲤鱼精398

31.景隆号里的“麻雀”们399

32.“主席把‘半壁江山’都送给您了”401

33.赛琳娜的“红茶案”402

34.茶里水仙403

35.北路嗯娘爱吃茶405

36.白毫舒卷定情缘407

卷十二 诗词414

第一章 唐宋茶诗414

1.尚书惠蜡面茶·徐夤414

2.龙凤茶·王禹偁414

3.建茶呈使君学士·李虚已414

4.咏茶·丁谓414

5.茶·丁谓415

6.茶·林逋415

7.又以建茶代宣笔别书一绝·杨亿415

8.谢郎给事送建茗·释重显415

9.谢鲍学士惠蜡茶·释重显415

10.送凤茶与记窒燕学士诗·夏辣416

11.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范仲淹416

12.新年谢故人惠建茗·宋庠417

13.谢都官监建安郡·宋祁417

14.贵溪周懿文寄遗建茶偶成长句代谢·宋祁417

15.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梅尧臣417

16.建溪新茗·梅尧臣418

17.吴正仲遗新茶·梅尧臣418

18.尝新茶呈圣俞·欧阳修418

19.次韵再作·欧阳修418

20.双井茶·欧阳修419

21.造茶·蔡襄419

22.留龙居士试建茶既去辙分送并颂寄之·陈渊420

23.叶纾贶建茶·司马光420

24.谢通判国博惠建茶·强至420

25.赠杨乐道建茶·沈遘421

26.休师携茶相过二首·郭祥正421

27.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苏轼421

28.荔枝叹·苏轼422

29.赠包安静先生茶(其二)·苏轼422

30.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苏轼422

31.萧子植寄建茗石铫石脂潘衡墨且求近日诗作四绝句(选其二)·李彭423

32.谢王炳之惠茶·黄庭坚423

33.碾建溪第一奉邀徐天隐奉议并效建除体·黄庭坚423

34.好事近-汤词·黄庭坚424

35.和得茶杂韵·吕南公424

36.郭祐之太尉试新龙团索诗·释惠洪424

37.临江仙-和梁才甫茶词·王安中424

38.好事近-茶·王庭珪425

39.再和施通判以诗惠茶二首·王庭珪425

40.次韵建安刘彦冲学士寄茶一首·刘一止425

41.谢人送凤团及建茶·韩驹425

42.观茶·张扩426

43.建溪再得雪乡人以为宜茶·李纲426

44.造侄寄建茶·曾几426

45.尝建茗二首·曾几426

46.李相公饷建溪新茗奉寄·曾几427

47.尝新茶·王洋427

48.谢人寄茶·王洋427

49.磨茶寄罗池一诗随之后以无便茶与诗俱不往今谩录于此过眼便焚切勿留·郑刚中428

50.勾漕送建茶·张九成428

51.答卓民表送茶·朱松428

52.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六言·刘子翚428

53.寄茶与曾吉甫·刘子翚429

54.采茶行·郑樵429

55.满庭芳-赐茶·王之望429

56.建守送小春茶·王十朋430

57.与二同年观雪于八阵台果州会焉酌酒论文煮惠山泉瀹建溪茶诵少陵江流石不转之句复用前韵·王十朋430

58.上赐讲读官建茶某以说书与焉以十饼分赠太学同舍芮太傅辉有诗次韵·王十朋430

59.以珠子香建茶寄皖公山马先生·周麟之430

60.次韵沈信臣游龙焙·韩元吉431

61.建安雪·陆游431

62.喜得建茶·陆游432

63.谢韩无咎新茶·章甫432

64.胡邦衡生日以诗送北苑八銙日注二瓶·周必大432

65.茶灶·杨万里432

66.谢福建提举应仲实送新茶·杨万里433

67.梦作碾试馆中所遗建茶绝句·杨万里433

68.茶灶·朱熹433

69.春谷·朱熹433

70.茶坂·朱熹433

71.茶灶·袁枢433

72.水调歌头-咏茶·白玉蟾434

73.武夷茶·白玉蟾434

74.建茶-调案满庭芳·白玉蟾434

75.赠友·白玉蟾435

76.茶歌·白玉蟾435

77.卧云·白玉蟾435

78.诉衷情·张抡436

79.武夷茶·丘崇436

80.谢黄汝济教授惠建茶并惠山泉·楼钥436

81.和赵周赐咏魏南伯家葱茶韵·袁说友436

82.遗建茶于惠老·袁说友437

83.惠相之惠顾渚芽答以建茗·袁说友437

84.谢吴察院惠建茶·袁燮437

85.谢徐几惠建茶·徐照437

86.括意难忘·林正大437

87.寄谢黄元信惠茶·薛师石438

88.茶灶·陈梦庚439

89.谢赵宪副使惠建茶·陈埙439

90.谢史计使寄建茶·赵汝腾439

91.再用韵答饶计使·赵汝腾439

92.谢刘仲宽惠茶·家铉翁439

93.余评事惠龙团兽炭香璎凫实且许以百太山楮衾而未至·姚勉440

94.茶荔谣和詹无咎·熊禾440

95.武夷茶·刘说道441

96.登北山真武观试泉·蒲寿宬441

97.送新茶李圣俞郎中·陈蹇叔442

98.田老馈山茶用东坡先生韵奉寄·张侃442

第二章 金元茶诗443

1.伯坚惠新茶·刘著443

2.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耶律楚材443

3.咏武夷茶·杜本444

4.咏酒兰膏次恕斋韵·许有壬444

5.茶屋·胡肋444

6.建宁北元噉山造茶是日天大雷雨高奉御至·刘仁本445

7.茶灶石·蔡廷秀445

8.武夷茶·林锡翁445

9.武夷茶·赵若?445

10.谢人惠白露茶·蓝静之446

11.沁园春·无名氏446

第三章 明代茶诗447

1.题火龙烹茶图并引·贝琼447

2.病中夜试新茶简二弟戏用建除体·程敏政447

3.中秋之夕分宪张侯以陆羽泉煎茶分惠·龚?448

4.见贡头春漫成·苏伯厚448

5.天壶·陈观449

6.[中吕]小梁州-茶铺·陈铎449

7.茶灶·夏良胜449

8.酬蓝茶仙见寄先春·邱云霄449

9.蓝素轩遗茶谢之·邱云霄449

10.湛翁送茶·邱云霄450

11.寄容庵弟索茶·邱云霄450

12.御茶园·陈省450

13.茶洞·陈省450

14.茶洞·谢肇淛450

15.雨后集徐兴公汗竹斋,烹武夷太姥支提鼓山清源诸茗各赋·谢肇淛451

16.御茶园·徐?451

17.武夷采茶词·徐?451

18.丘文举寄金井坑茶,用苏子由煎茶韵答谢·徐?452

19.闵道人寄武夷茶与曹能始烹试有作·徐?452

20.试武夷新茶作建除体贻在杭·徐?452

21.在杭乔卿诸君见过武夷鼓山支提太姥清源诸茶分赋·徐?452

22.呼来泉·钟惺453

23.泛九曲试茶·陈勋453

24.茶洞·郑郊453

25.喊山台·陈君从453

26.御茶园·郑主忠454

27.试武夷茶·佘浑然454

28.试武夷茶·闵龄454

29.武夷试茶因怀在杭·江左玄454

30.雨中集徐兴公汗竹斋,烹武夷太姥支提鼓山清源诸茗·周千秋454

31.江仲誉寄武夷茶·郑邦沾454

32.少师姚公见寄新茗兼示以诗谨奉和答酬二首·王洪455

33.武夷杂咏·魏杰455

第四章 清代茶诗456

1.今年贫口号·杜浚456

2.闽茶曲·周亮工456

3.柳茶·范承谟457

4.武夷茶歌·释超全458

5.御茶园歌·朱彝尊458

6.分水关·朱彝尊459

7.金谷岩西种茶处·张英459

8.茶洞作武夷茶歌·李卷460

9.御茶园歌·查慎行460

10.武夷采茶词·查慎行461

11.瑞鹤仙-武夷山下看道院制茶·查慎行461

12.御赐武夷芽茶恭记·查慎行461

13.谢王适庵惠武夷茶·沈涵461

14.谢送武夷茶·彭定求462

15.临江仙-试新茶·高士奇462

16.武夷茶·高士奇462

17.大明寺泉烹武夷茶浇诗人雪帆墓同左臣右诚西涛伯蓝赋·卓尔堪462

18.以武夷茶饷穗园,穗园以葛粉见答,因赋长句·朱昆田463

19.新茶行·宫鸿历463

20.浔江以夜坐诗见寄兼饷武夷茶(二首)·曹寅464

21.武夷茶歌·蒋衡464

22.武夷山郑宅茶·汪土慎465

23.武夷三味·汪士慎465

24.冬日草堂漫兴(其三)清·孙元衡465

25.试天目茶歌同蒋丈雪樵徐丈紫山作·厉鹗465

26.家兖州太守赠茶·郑燮466

27.福州竹枝词·杭世骏466

28.武夷茶·陆廷灿466

29.辛丑偕怀弟君可游武夷四首(其一)何翰467

30.御茶园旧贡茶有感·董天工467

31.过家司空祠故址有感祠基今为茶屋·董天工467

32.茶灶·董天工467

33.冬夜煎茶·弘历467

34.观张照书旧作《冬夜煎茶》之什辄用前韵题之·弘历468

35.夜雪烹茶偶作·弘历468

36.建阳茗事·弘历469

37.橄榄茶·弘历469

38.试茶·袁枚469

39.扫落花-武夷茶·万光泰470

40.孙远山承谦广文见惠武夷茶,作此奉谢,兼以志别·陈登龙470

41.清夫寄至新茶·伊秉绶470

42.试茶·赵文楷470

43.给师陈恭甫绝笔·林昌彝471

44.水调歌头·伯寅侍郎馈洞庭碧螺春新茗赋谢·李慈铭471

45.武夷山采茶词(四首)·陈棨仁472

46.谢余寿平大弟惠茶纸·樊增祥472

47.云生诗云酒为封泥懒不开佳语也惜出句逊仿其意为半律寄之·樊增祥472

48.武夷茶市·叶在衍472

49.茶(二十二首选一)·连横473

50.咏茶诗·蒋周南473

51.御茶园·倪应运473

52.陈石舫招饮岩茶闻所藏尚有大红袍品最上赋此以坚后约·夏敬观473

53.无题·陈雨473

第五章 现当代茶诗474

1.武夷茶市杂咏·衷干474

2.陪外宾到武夷山与黄山欣赏名茶名胜·郭沫若474

3.武夷山御茶园饮茶·赵朴初475

4.咏茶人之家·庄晚芳476

5.武夷茶馆题壁(十五首选五)·潘主兰476

6.水帘咏茶·程千帆477

7.赞岩茶·朱金城477

8.水帘咏茶·丁芒477

9.御茶园·李瑛478

10.流香涧品茗·林从龙478

11.乡情亲情茶情·陈彬藩479

12.名茶岩韵·李铁华479

13.听资深干部感叹形象问题·李肇星479

14.大红袍·胡文明480

15.武夷品茶·胡文明480

16.无题(二首)·贾平凹480

17.千里闻异香·莫言480

18.水调歌·武夷山茶舍品茗大红袍·江大权480

19.水帘品茗·侯孝祥481

20.品茶·美-温黛珍481

21.女神之爱(节录)[英]·爱德华·扬481

22.唐璜(节录)·英-拜伦481

第六章 民谣茶联482

1.武夷山采茶歌·清-民间流传482

2.武夷茶-挖山谣482

3.武夷山-皮字歌482

4.武夷制茶十道工482

5.头等工钱妹包捎482

6.担茶歌482

7.采茶姑娘实在苦482

8.评茶取样歌483

9.评茶定价歌483

10.福建江西是邻里483

11.采茶歌483

12.情哥采茶走福建483

13.武夷岩茶·泡茶歌483

14.茶农老来背竹筒483

15.心中苦水多483

16.泡乌龙茶484

17.采茶工人好可怜484

18.喝茶歌484

19.情郎讨饭妹背筒484

20.武夷岩茶-条索歌484

21.茶联484

22.武夷山上九条龙(山歌)484

23.哪个小妹无情歌(山歌)485

24.品茶歌(歌曲)485

25.留得清香满人间(歌曲)486

卷十三 文赋491

第一章 唐宋茶文491

1.送茶与焦刑部书·唐-孙樵491

2.叶嘉传·宋-苏轼491

3.茶法·黄裳492

4.煎茶赋·黄庭坚493

5.大观茶论(节录)·赵佶493

6.紫云平(坪)植茗灵园记·王敏493

7.论建茶·罗大经494

8.建茶品第·顾文荐494

第二章 元代茶文496

1.御茶园记·赵孟頫496

2.喊山台记·谙都刺497

3.重修茶场记·张涣497

第三章 明代茶文498

1.茶疏-产茶·许次纾498

2.五杂组-茶录·谢肇淛498

3.西吴枝乘·谢肇淛499

4.武夷茶考·徐?499

5.茶笺-制法·闻龙500

6.食法·詹景凤501

7.武夷杂记(节录)·吴拭501

8.茶出武夷其品最佳·王应山502

9.武夷茶·张大复502

10.闽书-《南产志》·何乔远502

第四章 清代茶文503

1.贡茶·谈迁503

2.闽游纪略·王濡505

3.闽茶·周亮工505

4.九曲茶·陆菜506

5.茶考·王梓506

6.茶说(选录)·清-王复礼506

7.御茶园·王复礼507

8.王草堂杂录·王复礼507

9.随见录(选录)·清-陆廷灿507

10.武夷茶·刘献廷508

11.武夷茶·蓝陈508

12.粟粒芽·刘源长508

13.滇南忆旧录·张泓508

14.晚甘侯传·蒋衡509

15.茶效·曹庭栋509

16.武夷茶·刘埥510

17.御茶园·董天工510

18.物产-茶·董天工511

19.茶-武夷茶·袁枚511

20.茶(节录)·赵学敏511

21.品茶·梁章钜511

22.品泉·梁章钜512

23.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梁章钜513

24.寒秀草堂笔记·姚衡513

25.崇安县志(节录)·魏大名513

26.闽省征收起运运销茶税银两未能定额情形折·左宗棠514

27.茶·郭柏苍515

28.闽省征收运销茶税疏·(咸丰五年)吕佺孙516

29.建茶名品·施鸿保517

30.星村茶树·施鸿保517

31.茗谈·连横517

32.武夷茶传植台湾·连横519

33.工夫茶·佚名519

34.振兴茶业刍言·邵之棠辑520

35.闽茶·吴振臣520

36.武夷茶赋·饶泽殷520

37.茶课(节录)·崑岗521

38.武夷茶·阙名521

第五章 现当代茶文522

1.武夷茶·蒋希召522

2.福建通志-物产·福建通志局522

3.各省名茶·徐珂523

4.祝斗岩咏煮茶·徐珂524

5.各地名茶·柴萼524

6.茶·民国-郑丰稔525

7.我在崇安茶叶研究所的一些回忆·吴觉农526

8.蔡襄对福建乌龙茶的贡献·庄晚芳530

9.我的回忆·张天福532

10.武夷岩茶之茶德和无我茶会之无我·赵大炎534

11.我从事武夷茶工作的回忆·严孟荣536

12.武夷山茶文化建设大有可为·冯廷佺538

13.充满魅力的未知世界·日本-左能典代540

14.武夷山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蔡荣章542

15.沏茶、品茶皆学问·陈文环544

16.大红袍茶树记·贾平凹548

17.说武夷茶·王旭烽548

18.大红袍赋·雪川548

19.乌龙茶与阮旻锡(节录)·林英乔549

20.武夷茶在台湾——引领“品不厌精”的雅趣·池宗宪552

21.晋商贩卖武夷茶的万里茶路·耿彦波554

22.武夷岩茶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吴焕明 吴松德556

23.功夫茶源于武夷山·萧春雷557

第六章 古代茶事摩崖559

1.两院司道批允免茶租告示559

2.福建分巡延、建、邵道按察使司告示560

3.崇安县衙告示561

4.福建陆路提督告示561

5.建宁府告示碑561

6.宠公吃茶处562

7.四曲题诗岩制茶石刻562

8.茶灶564

9.茶洞564

10.大红袍564

卷十四 论著569

一.论乌龙茶的起源·吴觉农569

二.论武夷茶史·吴觉农570

三.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吴觉农570

四.武夷岩茶土壤·王泽农587

五.乌龙茶史话(节录)·庄晚芳605

六.武夷茶三起三落(武夷茶起源考证)·陈椽614

七.历代名茶——(节录)·陈椽621

八.福建茶史考·张天福622

九.乌龙茶与健康·张天福625

十.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林馥泉629

十一.乌龙茶工艺史考证·倪郑重、何融融726

十二.乌龙茶的发展与品饮艺术·庄任731

十三.武夷岩茶··姚月明论论文集(选录)·姚月明735

十四.武夷岩茶古今谈·陈彬藩762

十五.乌龙茶的起源·程启坤765

十六.红茶的主生和发展·程启坤765

十七.大红袍保健养持功效探秘·刘仲华766

十八.记中国茶王——武夷大红袍·陈德华771

附录:专著简介775

卷十五 资料781

第一章 武夷岩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相关资料781

一、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福建武夷山市列为武夷岩茶原产地域的请示781

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商请支持尽快审 批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函790

三、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要求审批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函791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对武夷岩茶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公告792

五、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792

第二章 武夷山市获中国民间艺术(茶艺)之乡的资料803

一、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福建省茶文化艺术之乡的函803

二、中国民间艺术(茶艺)之乡——武夷山简介804

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申报材料806

第三章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获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相关资料817

一、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817

二、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838

第四章 武夷山市岩茶节839

第五章 武夷山国际无我茶会843

一、幔亭无我茶会(第一届)工作小组名单843

二、无我茶会举办方法843

三、武夷山是国际无我茶会最常举办的地方·蔡荣章848

四、历届国际无我茶会849

第六章 武夷山举办首届国际禅茶(大红袍)文化节850

第七章 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852

第八章 其他资料852

一、国家博物馆收藏武夷山大红袍853

二、哥德堡号与武夷茶855

三、三教泰斗武夷论茶856

后记8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