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通信基础及光数字传输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通信基础及光数字传输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0891579.jpg)
- 李文海,邓忠礼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200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数字通信-基本知识;光通信:数字通信-通信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通信基础及光数字传输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通信及通信系统构成1
1.2 信息、信号及分类1
目录1
1.3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2
1.3.1 模拟通信2
1.3.2 数字通信3
1.3.3 数字信号的时分复用传输3
1.4.1 数字通信的特点4
1.4 数字通信特点及性能指标4
1.4.2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6
小结7
习题8
第2章 语声信号数字化编码9
2.1 语声信号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分类9
2.1.1 语声信号编码的概念9
2.1.2 语声信号编码的分类9
2.2.2 抽样10
2.2 脉冲编码调制——PCM10
2.2.1 PCM的概念10
2.2.3 量化17
2.2.4 编码与解码27
2.2.5 单片集成PCM编解码器38
2.3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41
2.3.1 DPCM原理及实现41
2.3.2 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ADPCM43
2.4 子带编码——SBC44
2.4.1 子带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45
2.4.2 子带编码的比特分配及编码速率45
2.4.3 子带的划分46
2.5 参量编码47
2.5.1 语声形成机理及语声信号分析47
2.5.2 线性预测编码(LPC)的基本概念50
2.6 IP电话系统简介及IP电话系统语声编码技术的应用标准50
2.6.1 IP电话系统简介50
2.6.2 低比特率话音编码51
小结54
习题56
第3章 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58
3.1 时分多路复用通信58
3.1.1 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58
3.1.2 PCM时分多路通信系统的构成59
3.1.3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中的位同步60
3.1.4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中的帧同步60
3.2.1 PCM30/32路系统帧结构64
3.2 PCM30/32路系统64
3.2.2 PCM30/32路定时系统66
3.2.3 PCM30/32路帧同步系统69
3.2.4 PCM30/32路系统的构成75
小结76
习题77
4.1.3 数字图像通信78
4.1.2 图像通信78
4.1.1 多媒体技术78
第4章 图像信号的数字化78
4.1 多媒体技术与图像通信78
4.2 图像及图像信号79
4.2.1 图像的表示法79
4.2.2 图像的顺序传送79
4.2.3 黑白图像信号和彩色图像信号80
4.3 图像信号的数字化81
4.3.1 图像信号数字化的基本原理81
4.2.4 图像信号的基本特性81
4.3.2 彩色电视图像信号的PCM编码参数82
4.3.3 频带压缩编码83
4.4 数字图像压缩编码的主要国际标准88
4.4.1 JBIG二值图像通信压缩标准88
4.4.2 JPEG(T.81)静止图像编码标准89
4.4.3 H.261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编码标准89
4.4.4 MPEG-1存储介质图像编码标准89
小结90
4.4.5 MPEG-2(H.262)一般视频编码标准90
习题91
第5章 数字复接及准同步数字体系92
5.1 数字复接的基本概念92
5.1.1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92
5.1.2 PCM复用和数字复接92
5.1.3 数字复接的实现94
5.1.4 数字复接的同步95
5.1.5 数字复接的方法及系统构成95
5.2 同步复接与异步复接96
5.2.1 同步复接96
5.2.2 异步复接98
小结105
习题105
第6章 数字信号传输106
6.1 基带传输的线路码型106
6.1.1 对基带传输码型的要求106
6.1.2 常见的传输码型107
6.1.3 传输码型的误码增殖110
6.1.4 传输码型特性的分析比较111
6.2 基带数字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111
6.2.1 基带传输信道特性111
6.2.2 再生中继系统113
6.2.3 再生中继器114
6.3 电接口116
6.3.1 电接口概述116
6.3.2 2048 kbit/s接口117
6.4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119
6.4.1 数字调制的概念119
6.4.2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系统119
小结122
习题122
第7章 SDH的信号结构123
7.1 PDH和SDH综述123
7.1.1 PDH123
7.1.2 SDH124
7.2.1 网络节点接口的位置128
7.2.2 同步传送模块和等级比特率128
7.2 网络节点接口128
7.3 STM-N帧结构129
7.4 开销概述130
7.4.1 什么是开销130
7.4.2 开销的种类和作用130
7.5 STM-1的段开销131
7.5.1 段开销概述131
7.5.2 再生段开销字节描述132
7.5.3 STM-1的复用段开销字节描述133
7.5.4 什么是远端135
7.6 STM-N的段开销135
7.6.1 STM-4、STM-16、STM-64和STM-256帧和段开销字节描述135
7.6.2 开销字节在STM-N帧中的位置136
7.8 开销的应用139
7.8.1 开销在故障和告警管理中的应用139
7.7 比特间插奇偶(BIP)校验原理139
7.8.2 开销在性能监视中的应用140
7.8.3 开销小结140
小结142
习题142
8.1.1 复用结构概念143
8.1.3 我国采用的复用结构143
8.1.2 2000年以前的复用结构143
8.1 复用结构143
第8章 复用和映射143
8.1.4 2000年提出的新复用结构144
8.2 复用单元146
8.2.1 容器146
8.2.2 虚容器147
8.2.3 支路单元和支路单元组147
8.2.4 管理单元和管理单元组147
8.3 映射148
8.4 2048 kbit/s到STM-1的映射和复用149
8.5 34368 kbit/s到STM-1的映射和复用153
8.6 139264 kbit/s到STM-1的映射和复用155
8.7 N个AUG到STM-N的复用156
8.7.1 老的G.707建议(1996)N个AUG复用进STM-N156
8.7.2 新的G.707建议(2000)AUG-N复用进AUG4N156
8.7.3 VC-4-Xc经由AU-4-Xc复用进AUG-N157
8.8 高阶通道开销158
8.8.1 高阶通道开销的位置158
8.8.2 高阶通道开销字节描述158
8.9.2 低阶通道开销字节描述160
8.9 低阶通道开销160
8.9.1 低阶通道开销的位置160
8.10 VC级联163
8.11 指针163
8.11.1 指针的作用164
8.11.2 指针调整原理165
8.11.3 AU-4指针正调整165
8.11.4 AU-4指针负调整165
8.11.5 AU-4指针的安排166
8.11.6 TU-3和TU-12指针168
小结168
习题169
第9章 SDH设备171
9.1 SDH设备概述171
9.1.1 SDH和PDH设备有何不同171
9.1.2 逻辑功能块描述方法172
9.2 SDH复用设备176
9.1.3 SDH设备一般化的描述176
9.3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178
9.4 多光口分插复用设备182
9.5 再生器182
9.5.1 再生器的配置182
9.5.2 再生器模型183
小结184
习题184
10.1.1 网络生存性185
第10章 网络保护和恢复185
10.1 SDH网络的自愈功能185
10.1.2 网络自愈186
10.2 线状网保护188
10.2.1 线状复用段保护概念188
10.2.2 线状复用段保护结构189
10.3 环网保护191
10.3.1 环网保护的概念191
10.3.2 各种环网保护的工作原理192
10.4 以DXC为基础的网络恢复198
10.4.1 基本概念198
10.4.2 恢复原理和控制方法201
小结205
习题205
第11章 光接口206
11.1 光接口的分类206
11.2.2 一般参数208
11.2.1 第Ⅰ类系统的光接口位置208
11.2 第Ⅰ类光接口参数208
11.2.3 发送机的参数210
11.2.4 接收机的参数213
11.2.5 光通道参数214
11.3 第Ⅰ类光接口参数规范214
11.4.2 一般参数216
11.4.3 发送机的参数216
11.4.1 第Ⅱ类系统的光接口位置216
11.4 第Ⅱ类光接口参数216
11.4.4 光通道参数218
11.4.5 接收机的参数220
11.5 光接口参数的应用221
11.5.1 光传输设计方法221
11.5.2 最坏值设计法在第Ⅰ类光缆线路系统设计中的应用221
小结224
习题224
12.1 同步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25
12.1.1 基本概念225
第12章 同步与定时225
12.1.2 术语229
12.1.3 定时信息传输的质量要求229
12.2 SDH网的同步231
12.2.1 SDH网同步与数字同步网的关系231
12.2.2 SDH同步网结构232
12.2.3 SDH网同步方式232
12.2.4 SDH设备的定时工作方式233
12.3.2 SEC的主要特性235
12.3 SDH设备时钟235
12.3.1 概述235
12.4 SDH网同步的应用237
12.4.1 SDH网同步规划的一般原则237
12.4.2 工程应用的例子238
小结239
习题240
13.1.1 什么是误码241
第13章 误码、抖动和漂移241
13.1 误码的基本概念241
13.1.2 常用术语242
13.1.3 各类误码指标244
13.2 同步数字通道的误码性能规范245
13.2.1 背景245
13.2.2 范围和规范对象245
13.2.3 块的定义和测试246
13.2.4 误码性能事件和参数246
13.2.5 误码性能指标248
13.2.6 指标的应用250
13.3 抖动和漂移的基本概念252
13.3.1 概述252
13.3.2 常用术语254
13.3.3 抖动和漂移的时域解释256
13.3.4 规定抖动和漂移指标的基本考虑257
13.4.3 网络接口的抖动和漂移网络限值259
13.4.2 范围和规范对象259
13.4.1 背景259
13.4 SDH网络的抖动和漂移259
13.4.4 SDH传输系统漂移指标的计算方法261
13.5 SDH设备的抖动和漂移特性261
13.5.1 复用设备和再生器的抖动和漂移产生261
13.5.2 STM-N输入端口抖动和漂移容限262
13.5.3 SDH复用设备的映射抖动和结合抖动265
13.5.4 抖动和漂移转移特性267
小结268
习题269
第14章 网络管理270
14.1 电信管理网和SDH管理网270
14.1.1 电信管理网270
14.1.2 SDH网络管理系统271
14.2 SDH网络管理分层结构及网管产品类型271
14.2.1 SDH网络管理分层结构271
14.2.2 网管产品类型273
14.3 SDH网元管理系统功能273
14.3.2 故障管理274
14.3.1 配置管理274
14.3.3 性能管理278
14.3.4 安全管理功能279
14.4.3 软件要求280
14.4.5 受控接入网元280
14.4.4 功能要求280
小结280
14.4.2 硬件的要求280
14.4.1 概述280
14.4 本地维护终端技术要求280
习题281
附录A STM-1电接口282
A.1 一般特性282
A.2 输出口规范282
A.3 输入口规范284
A.4 交叉连接点规范285
A.5 外导体或屏蔽的接地286
参考文献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