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家训精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家训精选
  • 丁晓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7507812049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家训精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一、读书1

读书以保家1

真读书与假读书2

也说“好学而无常家”2

学贵变化气质3

说读书的益处4

终日读书静坐便有一种文雅可亲5

何谓第一等学问6

读书到二三十岁定要见些气象6

读书治生两不误7

读书便是生活7

读书做天下第一等人8

并非唯有读书高8

子弟能否有成全靠师傅9

择师之重要10

三十以前必从良师11

二、品德12

人品须从小作起12

第一先立起志气来12

凡人志不立则气昏13

志向大落实少14

必先有知耻之心14

凡人最不可心浮而气傲15

先要扫除傲气与隋性16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16

责得己深者必薄责于人17

贱而谦卑未可贵17

要受得委屈18

二十年苦功磨去状元二字19

惟虚故能受19

先严以待己20

勤劳有三益21

节俭有四益22

俭朴不等同鄙吝23

天下事坏于懒与私23

进学莫如谦24

奢侈败家勤俭兴家24

凡人病根多在无恒25

当从“有恒”二字痛下功夫25

咬紧牙关不松劲26

坚持不懈才会成功27

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行27

三心二意志大才疏误人27

学者大病痛28

在弱者面前忍才是真忍28

被别人容忍是没志气29

气量太小没大福29

有容德乃大30

固执、偏见是处世之大戒30

得于从容失之急遽31

和风霁月人人喜31

心气和平孙荣子贵32

静坐时自有一种快活32

富莫富于常知足32

“不敢”“怪不得”33

原谅他人的六种思路33

不敢怨尤34

定要制怒34

一不当己意就决裂终非远器35

不要使人敢怒不敢言36

小不忍则乱大谋36

有道德者必不多言37

一“缓”字为谨言妙诀37

抓住现实38

谨言非不言也38

当戒说闲话、看闲书、管闲事39

立身之道第一要诚实40

露才是大病痛40

无才的人要安分41

人情要耐心体验41

知是一双眼行是一双脚42

如何收心43

大段恶念不难制伏43

培养那自家好处44

涵养如女子坐幽闺44

要匡正自己的不足45

涵养高对自己亦有益处45

君子当戒色财气46

不可常怀慢心、伪心、妒心、疑心47

过失与习气相别48

好一块试金石48

三不行49

四悔49

四忌49

五不做50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50

修身方可齐家52

福自己求命自我造54

贫人未能发迹先求自立54

三、自立54

我只是个我55

只有改变自己才能上进55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56

你说的是,我便从57

人生无处不可磨励57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58

人不经困境心不平58

挖掘自身潜力59

只问是与不是休问乐与不乐59

少年只要想我现在干些什么事60

君子贵才学以成身也61

天生我材必有用61

自己珍重自己打算62

好男子俱在贫困里磨难出来63

人过四十精力日衰66

精力一衰百事不堪66

专靠自己67

只要自身通达67

十可惜68

中篇71

四、父子71

一家先要看家长71

惟留好样与儿孙71

父亲只愿儿女好72

父母只望儿女身体健康73

不姑息亦不宜过严74

棒打出不了孝子74

为父母者不宜偏爱75

好施之人对骨肉反小气75

知子未必是父76

子弟朴钝者不足忧78

子孙以忠信谨慎为先79

儿家不可太贫亦不可太富79

父母多挂念诸子中独贫的79

只有亲人才会指出你的过错80

如何为子孙计80

夺人产业遗患子孙81

得贤子孙乃为幸事82

有好子孙方是福82

身教重于言教84

子孝父亦须慈85

父慈以善教为大85

富贵之家爱子过甚85

富贵家子弟有二恃86

立训四语86

丧事不可花费太过87

岂有子孙专靠祖宗过活87

老人犹如老小孩88

何谓“色难”89

让父母心情愉快90

父母在时多孝敬91

五、兄弟92

兄弟是天然的朋友92

钱财易得兄弟难得92

两好方能博一好93

六、夫妻94

媒者之言不可尽信94

择秀惠清淑女子为妻94

择亲须自量我家儿女如何95

婚嫁不可慕富贵96

择偶切不可有所贪慕96

无家教之族切不可与为婚姻97

何谓故家旧族98

不正其妻不能正其子99

女子之心最为可怜99

妇人自强才会不破家100

中年丧偶一大不幸101

七、亲友103

保家莫如择友103

防备灾患首在择交105

人生应有挚友106

人不可孤立无援107

有一人知可以不恨108

与有钱和没钱的朋友相处109

好朋友亦要相互忍让109

朋友通财要有气量110

与朋友相处只取其长110

处乡党只有谦以持身111

平时要善待邻居112

八、教子113

教子弟乃第一紧要事113

从小教育是家庭第一关系事113

有子孙便当尽力教诲114

人幼时不可骄养115

幼时须严格要求115

卑幼有过不可轻责116

凡童子不得轻忽出言117

十七八至廿三四是一关键118

子弟当见何等宾客119

少年时须戒色120

故家子弟当戒臭、滑、硬121

门第高不可恃121

教子不必暴戾鞭仆122

养子弟如养芝兰123

在乎子孙能自树立124

儿孙要懂得贫贱的滋味124

教子宁失之严勿失之宽125

独子更要严加要求125

戒虚浮禁奢侈126

教子须以严正为贵126

个人笔墨要当心127

不敢轻受人恩127

嗜好过偏亦为家中蠹虫128

时时教育子孙好129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129

九、理家130

学会理家也是学问130

家有六种情况可称顺130

书香不可绝131

家族名声不易树立132

家人有过不宜暴扬133

做人处家都要有宽和之气133

与家人说话也需委婉134

家人呕气要有一人先低头134

居家之道莫善于忍135

官司能了结便了结136

丢了东西不要乱猜疑136

分家不宜太早也不宜太迟137

治家不可不谨于早也138

受寄人家财物极不妥139

居家四败139

骄、佚皆败家之道140

起家者、保家者、败家者140

败家子种种141

败家子有二种141

破家知县灭门知州142

富贵家之灾也142

富贵至三四世气数已衰143

富贵岂是容易享受144

富贵家宜学宽144

处富贵殊不易145

不要看不起暴发户145

井必有杆池必有栏146

富家小孩不要带金银首饰146

夜间追赶盗贼要格外小心147

夜晚犬吠要提高警惕148

土地最可贵148

取材于人不若取材于天地149

利旁两把刀150

做生意赚个良心钱151

衣服比食物重要151

不可侵支输纳之资152

三月思种桑六月思筑塘152

种植果树、林木获利153

处乱世154

紧守门户处乱世154

精神意趣不可全寄托于家155

齐家难于治国平天下155

什么人最快乐157

不是件件干得才唤做人157

十、做人157

下篇157

做人要做个万全158

做人要脱俗158

人不可不做好人159

为人当正直159

做真色人160

大刀阔斧是丈夫160

处事处人亦要知己知彼161

做好男子须经磨炼161

患难中极好用功162

软而不失刚方之气163

争强好胜亦害人163

大智若愚163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164

吃得亏方能处世164

受得苦方能做事165

为人之道刚柔互用166

富贵名利皆穿鼻物166

好小利者多大害167

诉穷便是贪欲影子167

好事忌占尽168

人生当有不足处168

智者不与命斗169

心里明白嘴上不说169

傲凶德也170

内刚外和170

大怒后要思量171

莫争闲气171

批评我的人未必都无过172

近君子而远小人172

善恶不可太明173

太叫真便是刻薄173

不要让别人悬望174

不可与小人为仇175

有才气的人更难反省175

不要终日与人动气175

乘舟而遇逆风176

贫贱求人难圆满177

向上走定要士君子鼓励177

人只怕当局者迷178

贫贱时不可轻易求人178

钱财交涉不可拖延179

力免自暴自弃179

做人最忌是阴恶179

关心鳏寡孤独残疾人180

不要事先诸葛亮更不要事后诸葛亮181

多言之人即为不吉181

日不可说人 夜不可说鬼182

戒酒后语,忌食时慎182

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183

如何与人争论184

指责别人不要过火184

交情厚密也不可尽告私事184

责人要含蓄185

要知行合一185

江湖老客不露财186

有才亦要聪明187

病至始知无病之乐188

病有十可治十不可治188

提醒精神不令昏耗190

十一、做事191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191

气势要远大做事要量力192

胆欲大而心欲小192

谋事难192

读书人亦需善处事193

做成一件事不可拖泥带水193

自古何事不有人为之193

做事要看在不在理194

君子须早有预见194

只见眼前无事最无见识195

天下之事在意外者常多195

仓猝患难中如何处事196

处大事196

决难事宁用破绽人197

大事难事看担当197

小人亦有好事198

事情坏到极点不可按常规办198

当为者一定为之199

看准了莫回头199

有些事当独断而独行200

精通一事重在积累201

干事勿以期限自宽201

聪明人做事202

处大事难事要宁静202

难事勿急,易事匆懒203

急躁反会误事203

万事能耐烦做去自然有成204

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204

越急躁越坏事205

英气甚害事205

君子与君子共事亦未必成206

切莫为力所不能及的事206

切莫做识得破忍不过的事207

处不谈仕者事207

有理也要让三分207

有人情交易也需合手续208

大得欲防大失208

把坏事消灭在萌芽状态209

为人谋事与为己谋事209

人无日不说话210

自己做事与为人做事210

学会替别人想210

对牛弹琴不可取211

不要轻易许诺212

无识见的人难与说话213

人的长相不同心亦不同213

凡事回头看214

十二、做官215

做官就须做个正直的官215

愚钝者、狡黠者、皆不可做官215

居官念头有三用216

明太祖见养蜂人216

不可专取人之才217

莅官有三莫之诫218

治民如奕218

治民如治病219

保初节易保晚节难219

十三、识人221

人不可不知人221

知人有三222

观人五法223

吃过苦的人多坚实224

富贵人家子弟多骄惰224

奸人,迂人225

与小人相处226

富贵者不知世有炎凉小人226

眼睛是心灵之窗227

如何与难处的人相处227

小人中之最黠者228

提防老是借债的人228

肯吃亏的便是君子229

交情深的人中也有败类229

怎样听别人的话230

有才而能静以持己230

不要逼人太甚231

今人毛病大半是傲231

快意之事常有损232

吉人凶其吉凶人吉其凶233

世人眼赤赤233

世人多被心肠好三字坏了234

世人多误认直字234

老成人的话情理自透235

不近情的话或许有理235

言之太甘其中必苦236

传布谣言为害不浅236

在疾恶太严之人面前慎言236

盛衰终会转化237

凡事皆贵专心237

人各有自己的长处238

十四、知世240

世事循环240

世态炎凉为恒情240

世间无一处无拂意事241

人生如橄榄241

人生意味在进退之间241

世人何尝不用心242

世人喜言无好人243

人心只想好事多244

不可我意者千万人245

布衣蔬食晏如也246

月盈则亏花开即谢246

今人所求皆反其所好247

人情不和多因小事247

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248

人心何尝有足时248

天地万物只是一个渐249

附录:中国古代家训简目说明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