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NSYS 7.0基础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ANSYS 7.0基础教程
  • 张立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3430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有限元分析-应用程序,ANSYS 7.0-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ANSYS 7.0基础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ANSYS交互工作环境介绍1

1.1 学习目标1

1.2 学习重点1

1.3 进入ANSYS1

1.4 界面及菜单介绍2

1.4.1 Preferences菜单5

1.4.2 Preprocessor菜单5

1.4.3 Solution菜单6

1.4.4 General Postproc菜单7

1.5 退出ANSYS7

1.6 讨论7

1.6.1 问题1:单位制选择7

1.6.2 问题2:一个ANSYS工作名产生的文件有什么作用8

参考文献9

2.3.1 平面桁架10

2.3 模型和模型描述10

2.2 学习重点10

2.1 学习目标10

第2章 平面桁架和钢架模型10

2.3.2 钢架模型11

2.4 操作过程11

2.4.1 桁架模型求解过程11

2.4.2 钢架模型求解过程22

2.5 讨论33

2.5.1 问题1:如何定义Element Table33

2.5.2 问题2:做桁架模型或钢架(梁)模型时,直接创建节点连接单元与创建线再划分单元有何区别,哪种方法更好36

2.6 ANSYS联机手册中的类似问题37

参考文献37

第3章 空间桁架模型38

3.1 学习目标38

3.2 学习重点38

3.3 模型和模型描述38

3.4.3 添加单元类型39

3.4.2 设置解题类型39

3.4.1 进入ANSYS39

3.4 操作过程39

3.4.4 设置实常数40

3.4.5 添加材料属性(Material Props)40

3.4.6 建模(Modeling)40

3.4.7 施加载荷及边界条件42

3.4.8 求解(Solution)43

3.4.10 重新求解44

3.4.11 后处理44

3.4.9 模型修复44

3.4.12 保存数据库文件46

3.4.13 退出ANSYS46

3.4.14 编辑“Jobname.log”文件47

3.5 讨论47

3.5.1 当出现Error或Warning时如何处理47

3.5.2 如何选择单元类型47

参考文献47

4.3 模型和模型描述48

4.2 学习重点48

第4章 带孔平板模型48

4.1 学习目标48

4.4 操作过程49

4.4.1 进入ANSYS图形交互界面49

4.4.2 设置解题类型49

4.4.3 添加单元类型49

4.4.4 设置实常数50

4.4.5 添加材料属性(Material Props)51

4.4.6 建模(Modeling)51

4.4.7 划分单元55

4.4.8 施加载荷及边界条件58

4.4.9 求解(Solution)58

4.4.10 查看结果58

4.5.2 Plot菜单中用Keypoint、Line、Area、Volume、Node和Element显示有何区别60

4.5.1 如何在ANSYS中选择单元60

4.4.12 退出ANSYS60

4.5 讨论60

4.4.11 保存数据库文件60

4.6 ANSYS联机手册中的类似问题61

参考文献61

第5章 在模型中使用多种单元和材料62

5.1 学习目标62

5.2 学习重点62

5.3 模型和模型描述62

5.4 操作过程63

5.4.1 进入ANSYS图形交互界面63

5.4.2 恢复数据库文件(RESUME DB)63

5.4.3 变换单元材料属性63

5.4.4 设置实常数65

5.4.5 添加材料属性(Material Props)65

5.4.6 划分单元65

5.4.9 查看结果67

5.4.8 求解(Solution)67

5.4.7 施加载荷及边界条件67

5.4.10 保存数据库文件71

5.4.11 退出ANSYS72

5.5 编辑命令流文件72

5.6 讨论73

5.6.1 在含有多种单元、多种材料、多种实常数的模型中如何进行网格化73

5.6.2 如何使用选择对话框73

5.7 ANSYS联机手册中的类似问题74

参考文献74

第6章 三通弹性模型75

6.1 学习目标75

6.2 学习重点75

6.3 模型和模型描述75

6.4 操作过程77

6.4.1 进入ANSYS图形交互界面77

6.4.2 设置解题类型77

6.4.3 输入变量78

6.4.4 添加单元类型79

6.4.5 添加材料属性(Material Props)79

6.4.6 建实体模79

6.4.7 实体网格化95

6.4.8 加约束和载荷96

6.4.9 求解(Solution)98

6.4.10 查看结果98

6.4.11 保存数据库文件98

6.4.12 退出ANSYS98

6.5 讨论98

6.5.1 使用变量的好处98

6.5.2 如何开始第一个定义变量的模型99

6.6 ANSYS联机手册中的类似问题106

参考文献106

7.3 模型和模型描述107

7.2 学习重点107

7.1 学习目标107

第7章 三通塑性模型107

7.4 想塑性操作过程110

7.4.1 进入ANSYS图形交互界面110

7.4.2 回复数据库文件110

7.4.3 编辑材料属性(Material Props)110

7.4.4 载荷112

7.4.5 求解(Solution)113

7.4.6 查看结果114

7.4.7 重新加载115

7.4.8 求解115

7.4.9 查看结果115

7.5 非理想塑性Bilinear Kinematic Hardening模型操作情况115

7.6 MultilinearKinematic Hardening模型操作过程116

7.6.1 编辑材料属性116

7.6.2 求解(Solution)118

7.6.3 查看结果118

7.7 ANSYS联机手册中的类似问题118

参考文献119

第8章 空间钢架模型120

8.1 学习目标120

8.2 学习重点120

8.3 模型和模型描述120

8.4 操作过程122

8.4.1 进入ANSYS图形交互界面122

8.4.2 设置解题类型123

8.4.3 选择单元类型123

8.4.4 添加实常数123

8.4.5 添加材料属性(Material Props)128

8.4.6 建模128

8.4.7 加约束和载荷134

8.4.8 求解(Solution)137

8.4.9 查看结果137

8.5.1 怎样学习命令的使用142

8.5 讨论142

8.4.11 退出ANSYS142

8.4.10 保存数据库文件142

8.5.2 如何看Bilinear单元上的数据143

8.5.3 如何定义Bilinear单元的初始应变143

8.5.4 其他处理钢架模型旋转的方法143

8.5.5 当钢架截面为工字钢或其他形状时,如何定义实常数143

8.5.6 ANSYS中提供的数据处理功能143

8.5.8 如何处理上例求解时出现的警告144

8.5.7 ORIGIN处理数据和Excel的区别144

8.6 ANSYS联机手册中的类似问题145

参考文献145

第9章 板壳模型146

9.1 学习目标146

9.2 学习重点146

9.3 模型和模型描述146

9.4.4 添加实常数148

9.4.2 设置解题类型148

9.4.3 选择单元类型148

9.4.1 进入ANSYS图形交互界面148

9.4 操作过程148

9.4.5 添加材料属性(Material Props)149

9.4.6 建模149

9.4.7 网格化163

9.4.8 求解(Solution)165

9.4.9 查看结果168

9.4.10 保存数据库文件168

9.4.11 退出ANSYS168

9.5 讨论168

9.5.1 如何建复杂模型168

9.5.2 如何在建模时合理使用工作平面和坐标系168

9.5.3 Shell单元的方向168

9.6 ANSYS联机手册中的类似问题169

参考文献169

10.3 模型和模型描述170

10.2 学习重点170

10.1 学习目标170

第10章 静态接触模型170

10.4 操作过程171

10.4.1 进入ANSYS图形交互界面171

10.4.2 设置解题类型171

10.4.3 选择单元类型171

10.4.4 添加实常数172

10.4.6 创建几何模型173

10.4.5 添加材料属性(Material Props)173

10.4.7 划分网格174

10.4.8 加载及边界约束177

10.4.9 求解(Solution)179

10.4.10 查看结果179

10.4.11 保存数据库文件181

10.4.12 退出ANSYS181

10.5 ANSYS联机手册中的类似问题181

参考文献182

11.3 模型和模型描述183

11.2 学习重点183

第11章 动态载荷和模态模型183

11.1 学习目标183

11.4 操作过程186

11.4.1 进入ANSYS图形交互界面186

11.4.2 设置解题类型186

11.4.3 选择单元类型186

11.4.4 添加实常数187

11.4.5 添加材料属性(Material Props)188

11.4.6 建模188

11.4.7 求解模态(Solution)190

11.4.8 查看结果192

11.4.9 求解动态载荷问题193

11.4.10 时程后处理199

11.4.11 保存数据库文件204

11.4.12 退出ANSYS204

11.5 ANSYS联机手册中的类似问题204

参考文献205

12.3 模型和模型描述206

12.2 学习重点206

第12章 瞬态传热模型206

12.1 学习目标206

12.4 操作过程207

12.4.1 进 ANSYS图形交互界面207

12.4.2 设置解题类型207

12.4.3 选择单元类型207

12.4.4 添加材料属性(Material Props)208

12.4.5 建模(创建矩形)209

12.4.6 网格化209

12.4.7 加约束和载荷209

12.4.8 求解(Solution)211

12.4.9 使用通用后处理(General Postprocess)查看结果216

12.4.10 时程后处理218

12.4.11 转换单元类型221

12.4.12 定义载荷及边界条件222

12.4.13 求解224

12.4.14 查看结果225

12.4.15 保存数据库文件225

12.4.16 退出ANSYS226

12.5 讨论226

12.5.1 如何给求解结构热应力226

12.5.2 怎样求解稳态传热问题226

12.5.3 上面模型中存在的问题226

12.5.4 如何建立轴对称模型227

12.5.5 怎样确定转换后的单元类型227

12.5.6 怎样确定耦合边界227

12.5.7 如何学习耦合问题求解227

12.6 ANSYS联机手册中的类似问题227

参考文献229

第13章 建模及网格化技巧230

13.1 关键点创建方法230

13.2.1 创建Lines233

13.2 创建线233

13.2.2 创建Arcs236

13.2.3 创建Splines237

13.2.4 创建Line Fillet237

13.3 创建面238

13.3.1 使用Arbitrary创建面238

13.3.5 使用Area Fillet创建面239

13.3.4 使用Polygon创建面239

13.3.3 使用Circle创建面239

13.3.2 使用Rectangle创建面239

13.4 创建体240

13.5 使用Extrude创建体素240

13.5.1 使用Area菜单241

13.5.2 使用Lines菜单243

13.6 生成扫掠网格243

13.7 如何创建复杂模型244

参考文献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