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工程师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工程师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852131.jpg)
- 黎连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488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手册;计算机网络-布线-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工程师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布线系统基础1
1.1综合布线系统1
1.1.1综合布线系统简述1
1.1.2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5
1.1.3综合布线系统标准5
1.1.4综合布线标准要点6
1.1.5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7
1.1.6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8
1.1.7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9
1.2集成布线系统9
1.2.1集成布线系统的基本思想9
1.2.2集成布线系统要解决的问题9
1.2.3集成布线系统——TBIC系统的布线方法10
1.2.4 TBIC系统的作用和意义11
1.2.5集成布线系统所关心的问题12
1.3智能大厦15
1.3.1智能大厦发展简述15
1.3.2智能大厦的组成15
1.3.3智能大厦的计算机网络系统18
1.3.4智能大厦与智能系统项目的系统集成19
1.4智能小区23
第2章以太网的优点、设计指标和主要协议格式25
2.1以太网的优点25
2.2 IEEE 802.3与以太网的关系25
2.2.1背景25
2.2.2以太网和IEEE 802.325
2.310M以太网的技术指标和设计指标28
2.4 802.3以太网地址格式和帧格式29
2.5百兆以太网32
2.5.1百兆以太网简述32
2.5.2百兆以太网的主要特点33
2.5.3百兆以太网的协议特点33
2.5.4百兆以太网与千兆以太网的主要区别34
2.5.5百兆以太网802.3u标准系列主要功能简介38
2.5.6百兆以太网介质与拓扑结构46
第3章网络互连设备56
3.1中继器和集线器56
3.1.1 中继器56
3.1.2集线器57
3.2调制解调器58
3.2.1调制解调器的用途与分类58
3.2.2调制解调器在联网中的功能与工作方式59
3.2.3如何选购调制解调器65
3.3网络互连设备——网卡65
3.3.1网卡概述65
3.3.2网卡的类型67
3.4网桥69
3.4.1网桥的工作原理70
3.4.2网桥的功能70
3.4.3网桥的种类72
3.5交换机73
3.5.1交换机概述73
3.5.2三种交换技术74
3.5.3局域网交换机的种类及选择74
3.5.4交换机应用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75
3.6路由器76
3.6.1原理与作用77
3.6.2路由器的优缺点78
3.6.3路由器的功能78
3.7网关79
3.7.1网关的基本概念79
3.7.2网关的分类80
3.7.3网关协议80
3.8防火墙80
3.8.1概述80
3.8.2防火墙体系结构82
3.8.3防火墙体系结构的组合形式85
3.8.4 内部防火墙85
3.9网络设备的选型86
3.9.1如何评定交换机的性能86
3.9.2选择交换机86
3.9.3选择防火墙92
3.9.4路由器选型96
3.9.5服务器选型97
第4章网络传输介质99
4.1有线通信线路99
4.1.1双绞线99
4.1.2同轴电缆102
4.1.3 光缆104
4.2双绞线传输介质的品种、性能与标准105
4.2.1双绞线的品种105
4.2.2双绞线电缆的测试数据106
4.2.3综合布线中常用的双绞线电缆106
4.2.4超5类布线系统116
4.2.5 6类布线的有关问题118
4.2.6 7类线缆的有关问题122
4.3同轴电缆的品种、性能与标准123
4.4光缆的品种与性能126
4.4.1什么是光纤126
4.4.2 光纤的种类126
4.4.3 光纤通信系统127
4.4.4不同光缆的应用范围、优点及机械性能128
4.5数据传输技术中的几个术语135
4.6美国和中国的线缆线规136
4.7 120Ω和150Ω的双绞线电缆138
4.7.1120Ω双绞线电缆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138
4.7.2 150Ω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139
4.7.3平衡电缆与非平衡电缆的概念141
第5章槽管规格品种和线缆敷设142
5.1金属槽和塑料槽142
5.2金属管和塑料管143
5.3桥架143
5.4槽管的缆线敷设144
5.5综合布线系统的管槽系统147
5.5.1管槽系统工程的实施要求147
5.5.2暗敷管路系统设计148
5.5.3暗敷槽道系统设计150
第6章网络工程总体方案设计153
6.1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153
6.1.1概述153
6.1.2设计要点153
6.1.3信息插座连接技术154
6.2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156
6.2.1概述156
6.2.2 水平干线子系统布线线缆种类158
6.2.3水平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案158
6.3管理间子系统设计161
6.3.1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部件161
6.3.2管理间子系统的交连硬件部件162
6.3.3管理间子系统交连的几种形式163
6.3.4 110配线架与线缆端接165
6.3.5管理间子系统在设备间中的应用167
6.3.6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步骤168
6.4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169
6.4.1概述169
6.4.2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170
6.4.3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方法170
6.5设备间子系统设计172
6.5.1设备间子系统设计原则172
6.5.2设备间面积的计算172
6.5.3设备间子系统的环境173
6.6建筑群子系统设计177
6.6.1AT&T推荐的建筑群子系统设计步骤177
6.6.2电缆布线方法179
6.6.3四种建筑群布线方法的比较182
6.6.4电缆线的保护182
6.7结束语183
第7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物理隔离技术184
7.1物理隔离技术的意义与作用184
7.2物理隔离技术的不足之处185
7.3物理隔离技术的路线185
7.4物理隔离的几种技术方案186
7.5典型案例分析192
7.6安全隔离卡原理与分型193
第8章网络工程设计中涉及的网络管理195
8.1网络管理标准及其安全195
8.2布线系统的管理198
8.3布线设备的维护管理199
8.4 SNMP和CMIP简述200
8.4.1管理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200
8.4.2 SNMP协议200
8.4.3 CMIP协议207
8.4.4 SNMP与CMIP的比较209
第9章ADSL和xDSL技术211
9.1 ADSL和xDSL211
9.2 xDSL系列211
9.3与xDSL相关的问题213
9.4 T1设计的HDSL216
9.5 E1设计的HDSL217
9.6 ADSL服务的速率218
9.7 ADSL传输距离与安装219
9.8用于ISDN的HDSL220
9.9 HDSL的应用221
9.10 ADSL端点安装222
9.1 1 VDSL的应用223
9.12 ADSL的接入方案225
第10章接入网的有关接口与标准228
10.1接入网228
10.2接入网功能结构与分层模型229
10.2.1接入网功能结构229
10.2.2接入网分层模型231
10.3接入网接入类型与支持的业务232
10.4接入网的接口和管理237
10.4.1接入网的接口237
10.4.2接入网的管理240
10.5接入接口的有关标准245
10.5.1 V.24标准245
10.5.2 CCITT V系列标准245
10.5.3 RS-232-C引线的分配247
10.5.4接口电路250
10.5.5 V.32接口电路253
10.5.6 V.33接口电路254
10.6几种常用数据通信接口标准255
10.6.1V.24建议255
10.6.2 X.21建议260
10.6.3 X.25建议262
10.7有关调制解调器的问题263
10.7.1调制解调器的主要特性与适用场合263
10.7.2智能调制解调器264
10.7.3调制解调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265
10.7.4分组式终端268
10.7.5非分组式终端270
10.8 V系列和X系列接口的有关问题271
10.9用于电话网中的数据通信接口272
10.9.1 ITU V.24与EIA/TIA RS-232C272
10.9.2 ITU V.35/V.36/V.37274
10.9.3ITU V.10/V.11 RS-449276
10.10用于数据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接口276
10.11 X系列和V系列接口故障的检测与修复277
10.11.1 收集网络中的故障现象和近期发生的变动信息277
10.1 1.2诊断X系列和V系列接口的故障278
10.11.3故障现象及原因:X系列和V系列接口279
第11章测试及其相关技术281
11.1概述281
11.1.1测试内容281
11.1.2 与测试有关的标准281
11.1.3TSB-67测试的主要内容282
11.1.4超5类、6类线测试的主要内容286
11.2 电缆的两种测试289
11.2.1 电缆的验证测试289
11.2.2 电缆的认证测试289
11.3网络听证与故障诊断290
11.3.1网络听证290
11.3.2故障诊断290
11.4电缆(UTP)认证测试报告291
11.5局域网电缆测试及有关要求293
11.6双绞线测试错误的解决方法294
11.7大对数电缆的测试295
11.8 光缆测试296
11.8.1概述296
11.8.2光纤测试的四种方法297
11.8.3光纤连接、链路损耗估算298
11.8.4损耗/衰减测试302
11.8.5光纤测试步骤303
第12章布线工程中的有关设计规范要点304
12.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要点304
12.1.1系统设计304
12.1.2系统指标308
12.2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要点311
12.2.1地下综合布线管道设计311
12.2.2综合布线电缆或光缆设计313
12.3接入网工程设计要点314
12.3.1接入网设计的一般原则314
12.3.2城镇地区接入网的设计原则314
12.3.3有线接入系统设计315
12.3.4有线接入系统设计说明317
1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点320
12.4.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与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320
12.4.2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320
12.4.3系统设计321
12.4.4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323
12.5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要点326
12.5.1系统建设原则326
12.5.2小区分类326
12.5.3小区建设要求326
12.5.4小区规划设计要求327
12.5.5系统分类327
12.5.6系统技术要求328
12.5.7系统实施细则330
12.6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要点333
12.6.1一般规定333
12.6.2设计要素333
12.6.3设计标准333
第13章布线工程的有关检验、验收要点342
13.1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验要点342
13.1.1验收基本条件342
13.1.2检验内容和要求344
13.2综合布线系统检验要点348
13.2.1环境检查348
13.2.2器材检验349
13.2.3设备安装检验350
13.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验要点353
13.3.1一般规定353
13.3.2系统竣工验收353
13.3.3系统运行355
13.4智能建筑的电源、接地与环境要求356
13.4.1电源与接地356
13.4.2环境358
13.5安全防范系统检验要点361
13.5.1电视监控系统(CCTV)361
13.5.2入侵报警系统363
13.5.3巡更管理系统364
13.5.4停车场管理系统365
13.5.5 门禁与出入口管理系统365
13.6智能化系统集成检验要点366
13.6.1一般规定366
13.6.2集成系统的测试367
13.6.3竣工验收368
13.7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要点369
13.7.1机构、职责及设施369
13.7.2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371
13.7.3设备采购监理与设备监造372
第14章电视会议系统及其组成方案376
14.1概述376
14.1.1电视会议系统的现状376
14.1.2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成376
14.1.3 电视会议的关键技术377
14.1.4 电视会议终端的主要功能379
14.1.5电视会议终端的组成381
14.2电视会议系统视频、音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382
14.2.1电视会议视频信号的输入382
14.2.2电视会议视频信号的输出383
14.2.3电视会议的音频输入384
14.2.4电视会议的音频输出384
14.3电视会议的主要技术385
14.3.1视频编码385
14.3.2电视会议的通信过程386
14.4电视会议终端设备ZXMVC3000387
14.5电视会议系统的网络组建技术390
14.5.1电视会议网络390
14.5.2电视会议网络的拓扑结构391
14.5.3电视会议组网方法和网络接口392
14.5.4电视会议系统的分类393
14.5.5电视会议组网主要技术方案395
附录家居布线标准TIA/EIA-570A简介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