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岛市农村金融志 1897-198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
- ISBN: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岛市农村金融志 1897-198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编纂说明1
第一章 概述1
一、经济概况1
目录1
二、青岛市农村金融概况2
第二章 大事记7
一、青岛开埠德帝在青岛发行钞币65
(二)德华银行在青岛发行的银行券65
(一)清末设防前后,青岛流通的货币65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青岛币制65
第三章 货币65
(三)德华银行在青岛发行的镍镉小洋66
二、日帝第一次占领期间青岛流通的货币66
(一)日本正金和朝鲜银行发行的兑换券66
(二)中国银行开始在青岛发行的兑换券67
三、北洋军阀时期的青岛货币67
(一)青岛通用的银两——胶平银67
(二)青岛通用的银元、铜元68
(三)中国、交通两行发行的兑换券68
(四)青岛地方银行和山东省银行滥发纸币69
(七)日本浪人制造伪钞,破坏我国银行纸币信用70
(五)流通于青岛的外国银行券及商号滥发的角票70
(六)青岛的毁钱铸铜、走私贩运和禁运70
四、国民政府时期的青岛币制改革71
(一)青岛废除胶平银经过及各银行对正金银行钞票的抵制活动71
(二)币制改革前青岛发行和流通的货币73
(三)青岛的银元外流和禁运73
(四)废两改元和推行法币74
五、抗战时期敌伪在青岛利用货币进行掠夺75
(一)敌伪银行发行纸币75
六、抗战胜利后的通货恶性膨胀76
(一)法币的膨胀76
(三)伪币的贬值和收兑76
(二)敌伪对法币贬值和禁止流通76
(二)金元券的发行和垮台77
(三)银元及银元辅币券再次流通78
第二节 新中国的货币78
一、解放区的币制——北海币78
二、新中国的货币发行79
(一)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79
(二)坚决、迅速、彻底肃清金元券、银元券79
(四)打击、取缔金银、外币黑市活动80
(五)实行新的币制——发行新币、收回旧币80
(三)禁止金银、外币计价与流通80
(六)收回苏联印制的三种票券81
(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金属硬分币81
附:货币图样83
第四章 金融机构83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青岛金融机构83
一、外国在青岛的银行83
(一)德华银行83
(二)正金银行83
(三)其他外商银行83
(一)官僚资本银行84
二、官办银行84
(二)官办地方银行85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日伪银行86
三、民族资本金融业86
(一)商业银行86
(二)银号和钱庄86
(三)典当业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体系87
一、革命根据地银行87
二、中国农业银行88
(一)信用合作社的性质90
三、信用合作社90
(二)信用合作社的任务91
(三)信用社的创立与发展91
附:1988年度农行、信用社机构及领导人一览表97
附:行址照片125
第五章 农村存款125
第一节 存款种类125
二、国营农业企事业存款125
三、集体(合作)农业存款125
四、乡镇企业存款125
七、农村储蓄126
(二)定期储蓄126
(一)活期储蓄126
五、承包户及个体户存款126
六、农村其他存款126
一、农村国营工商企业存款126
(三)华侨储蓄127
(四)有奖储蓄127
(五)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130
八、金融债券131
第二节 存款的政策原则132
第三节 农村存款的增长变化133
第四节 存款的组织发动134
第一节 农贷的兴起139
第六章 农业贷款139
第二节 农业贷款140
一、农贷的方针、原则140
(一)农贷的方针141
(二)农贷的原则141
二、各个时期农贷的发展变化142
(一)解放初期142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142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144
(四)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年)147
(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149
(六)“文革”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1966~1977年)150
(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1988年)152
第七章 农村商业贷款169
第一节 农村商业信贷的范围169
第二节 农村商业贷款的发展变化169
第八章 国营农业企业贷款177
第九章 乡镇企业贷款181
第一节 乡镇企业信贷的任务181
第二节 乡镇企业贷款的政策和基本原则181
第三节 乡镇企业贷款的发展变化183
第十章 农业拨款监督201
第十一章 信托业务203
第十二章 国际业务207
附:支持生产图片209
第十三章 会计出纳209
第一节 会计209
一、任务和作用209
二、会计核算的沿革209
三、财务管理213
四、经济核算216
二、基本制度218
一、主要任务218
第二节 出纳218
五、固定资产218
三、业务发展219
第三节 技术练兵和比赛219
第十四章 计划239
第一节 农村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的变革239
一、指标管理制239
二、农贷固定基金制240
三、“小包干”制240
四、“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241
五、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241
六、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青岛市计划单列后的计划管理242
第二节 1981年以来农村信贷计划执行情况243
第三节 现金管理248
第四节 统计250
第五节 信息251
第六节 利率253
第七节 电子计算机275
第十五章 劳动人事管理283
第一节 干部管理283
第二节 劳动工资管理285
第三节 干部培训291
第五节 企业整顿292
第四节 技术职称和职务评聘292
第十六章 信用合作社管理295
第十七章 政治工作299
第十八章 审计稽核305
第一节 任务和作用305
第二节 审计稽核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306
第三节 审计稽核工作情况306
第十九章 监察、保卫309
第一节 监察309
一、任务职责309
二、机构建立309
三、监察工作情况310
一、组织建设311
二、责任范围311
第二节 安全保卫311
三、制度与设施312
(一)制度312
(二)设施312
四、重大事故312
第二十章 宣传报道313
第二十一章 金融研究317
第二十二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321
第一节 党组织325
第二十三章 党团组织325
第二节 团组织326
第二十四章 工会329
第一节 基本任务329
第二节 组织配备330
第三节 劳动竞赛330
第四节 职工教育332
第五节 文体活动332
第六节 职工福利332
第七节 精神文明建设333
第二十五章 模范人物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