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基督教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基督教史
  • 林金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九州出版社
  • ISBN:780114850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基督教史-台湾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基督教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从“手术刀”到“出头天”(代前言)荷据时期(1624年—1662年)第一章荷兰侵占台湾20

第一节荷据前的台湾社会22

第二节荷兰侵占台湾及其殖民统治27

一、荷兰侵占台湾27

二、荷兰在台湾的殖民统治30

第二章荷据时期的台湾基督教35

第一节新教在台湾的传播36

一、开创时期(1624年—1635年)37

二、急速发展时期(1635年—1640年)45

三、缓慢发展时期(1641年—1650年)53

四、衰落和终结时期(1651年—1662年)58

第二节新教在台湾的教化事业67

一、学校创办及师资68

二、教学内容及奖惩措施74

三、教化效果77

第三节荷兰在台传教事业失败原因探析80

第四节基督教对台湾社会的影响清统治时期(1858年—1895年)87

第三章清代台湾的社会变迁91

第一节东南沿海的移民浪潮和台湾社会的发展92

一、东南沿海的移民浪潮93

二、台湾社会的变化96

第二节西方列强侵入台湾105

第四章英国长老会在台湾的传播111

第一节早期的传教活动114

一、打狗教区的建立115

二、在南部及中部的原住民中传教118

三、嘉义的开教124

第二节巩固与扩展时期127

一、教会的教育事业132

二、教会组织的扩充138

三、传教活动139

第五章加拿大长老会在台湾的传播146

第一节马偕牧师赴台传教147

一、来台前的马偕牧师147

二、马偕牧师赴台传教149

第二节马偕牧师的巡回传教151

一、淡水开教152

二、艋舺、噶玛兰和奇莱地方的传教155

三、中法战争间的台湾北部教会160

第三节本地传道人员的培养163

一、理学堂大书院165

二、淡水女学堂168

第四节马偕牧师的传教方法169

一、医疗传教170

二、唱圣歌传教171

三、利用传播自然知识传教173

四、结合中国传统习俗传教174

第六章长老教会在台湾的医疗传教事业177

第一节“手术刀”与“十字架”178

第二节“病人”与“教徒”182

第七章清季台湾教案188

第一节前期民教冲突(1859年-1868年)189

一、民教冲突案例(1859年-1867年)189

二、同治七年(1868年)台湾中外纠纷193

第二节后期台湾教案案例(1874年-1895年)203

一、同治十三年(1874年)嘉义白水溪教案203

二、光绪元年(1875年)新店教案205

三、光绪二年(1876年)三重埔教案206

四、光绪三年(1877年)和尚洲严惩教民案208

五、光绪三年(1877年)艋舺建堂案209

六、光绪六年(1880年)台湾府阻建女堂案212

七、光绪十一年(1885年)南台利?教案213

八、光绪十三年(1887年)大稻埕教案214

九、光绪十八年(1892年)彰化教案216

十、光绪二十年(1894年)云林挂牌案219

十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战争间的教案220

第三节台湾教案分析222

一、台湾教案时空分布的特点222

二、台湾教案中官、绅、民的反教及其关系225

三、台湾教案性质的探讨日据时期(1895年—1945年)229

第八章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233

第一节日本的殖民统治234

一、绥抚时期(1895年-1918年)235

二、同化政策时期(1919年-1937年)236

三、皇民化时期(1937年-1945年)236

第二节日本宗教政策的沿革236

一、信仰自由时期(1895年-1930年)237

二、宗教压制时期(1931年-1945年)238

第三节日本统治对基督教发展的影响241

第九章基督教在台湾的传播246

一、基督教与日本统治者磨合阶段(1895年-1930年)247

第一节基督教在台湾传播的两个阶段247

二、基督教受日本军国主义者全面控制阶段(1931年-1945年)249

第二节日据时期基督教各派别的发展254

一、长老会255

二、日本哈里斯特正教会257

三、日本长老会257

四、日本圣公会258

五、日本组合基督教会(即公理会)258

七、日本圣教会(荷里宁斯教会)259

六、救世团(又名救世军)259

八、日本美以美教会(Methodist)260

九、第七日再临团(即安息日会)260

十、真耶稣会261

第三节基督教在原住民中的传播261

一、清代基督教与原住民的互动关系261

二、日据时期互动关系的破裂264

三、基督教在原住民社会的传播266

第四节日据时期基督教的发展特点270

一、以长老会的发展为代表270

二、南部长老会的发展优于北部长老会271

三、教会发展阶段的不平衡274

四、教会的发展向组织化转变276

五、建立了完整的教会人才培养体系276

第十章基督教的“本色化”运动278

第一节“三自”运动的开展279

一、自治280

二、自养284

三、自传289

第二节文字、出版等“本色化”手段295

第十一章教会教育与医疗事业299

第一节殖民者的差别教育300

第二节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基督教学校302

一、教会学校的类型302

二、日本殖民统治与教会学校304

第三节教会学校的作用及评价310

一、为日本殖民统治服务310

二、以服务教会为主要目的314

第四节日据时期的教会医院316

一、医院的发展沿革316

二、医院的作用和评价战后时期(1945年—2001年)318

第十二章战后台湾基督教的发展326

第一节战后台湾基督教发展的四个阶段327

一、待开发时期(1945年-1949年)327

二、急速发展期(1950年-1965年)329

三、停滞时期(1965年-1979年)330

四、缓慢增长期(1980年-2000年)332

第二节四个宗派的案例分析339

一、闽南语教会主流派-长老会339

二、国语教会主流派-浸信会和卫理公会352

三、独立教派-聚会处361

四、新兴教派-新约教会367

第十三章基督教与社会服务376

第一节台湾教会社会服务工作概况377

一、医疗机构378

二、学校教育379

三、育幼工作381

四、学生工作382

五、文字事工383

六、传媒386

七、社会服务387

八、其它389

第二节台湾教会大学392

一、东吴大学393

二、中原大学397

三、东海大学399

第三节医疗服务机构401

第四节新闻出版机构404

一、台湾宇宙光杂志社404

二、台湾长老会教会公报408

第十四章神学思想的新路向412

第一节“乡土神学”与“出头天”——“本土化”神学之批判413

二、宋泉盛与“亚洲神学”414

一、“本土神学”始作佣者黄彰辉414

三、王宪治与“乡土神学”416

四、黄伯和与“出头天神学”418

第二节会通与转化——“本色化神学”之分析422

一、基督宗教中国化?还是中国基督化423

二、“普世性”和“民族性”425

附录一台湾基督教大事记430

附录二传教士英对照名录442

附录三中西文参考文献450

后记4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