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脊柱椎间关节成形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脊柱椎间关节成形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0822713.jpg)
- 金大地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4567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椎间盘突出-矫形外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脊柱椎间关节成形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椎骨及其连结1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1
第一章 脊柱椎间关节的应用解剖1
二、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2
三、脊柱的连结6
二、椎间盘10
三、其他类型10
一、关节 突关节10
第二节 椎间关节类型10
第三节 脊髓、神经通道12
一、被膜和脊膜腔12
二、脊髓的形态14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15
四、脊神经根16
五、脊髓的血供17
第四节 血供与神经分布特点20
一、概述20
二、脊柱血管的局部变异21
三、脊柱的静脉系统23
四、脊柱的神经支配25
第五节 脊柱附属结构26
一、脊柱的肌肉27
二、脊柱的筋膜28
第二章 脊柱的生物力学30
第一节 脊柱功能单位30
一、颈椎运动学33
第二节 脊柱运动学33
二、胸椎运动学34
三、腰椎运动学35
第三节 脊柱的力学性能36
一、椎体36
二、椎间盘37
三、椎弓根和关节突40
四、韧带41
一、脊柱稳定性系统43
第四节 脊柱不稳定的生物力学43
五、肌肉43
二、脊柱不稳定的定义44
三、脊柱不稳定的诊断45
第五节 椎间盘切除对脊柱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49
一、椎间盘切除后脊柱应力分布的变化49
二、椎间盘切除对节段运动及刚度的影响50
三、椎间盘切除对椎间盘内压力及高度的影响51
第六节 脊柱融合术的生物力学51
一、植骨材料51
二、融合术的生物力学52
三、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52
第三章 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评分56
第一节 下腰痛的流行病学56
一、下腰痛的发生率56
二、下腰痛的基本原因57
三、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危险因素58
一、建立临床疗效评估方法的意义59
第二节 建立临床疗效评估方法的意义和现状59
二、临床疗效评估体系的建立62
三、测量健康和功能状况的常用工具63
四、关于疗效结果评估的研究65
五、展望65
第三节 常用的临床疗效评分方法66
一、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66
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68
三、JOA下腰痛评分表69
四、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71
五、SF-36和SF-12健康调查评分表72
六、Dallas疼痛问卷表75
七、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量表77
八、直观模拟量表78
九、McGill疼痛问卷表79
十、短式McGill疼痛问卷表81
第四章 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84
第一节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4
一、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84
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85
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7
第二节 椎体增强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88
一、椎体增强剂的研究88
二、椎体增强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89
第三节 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95
一、椎体成形术基本概念和历史95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95
一、术前准备和手术材料98
第四节 经皮椎体成形术98
二、手术方法99
三、术后治疗104
四、总结105
第五节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106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106
二、手术方法106
三、结果110
四、生物力学研究113
二、椎间盘的理化特性115
一、椎间盘周围的血管分布115
第五章 椎间盘退变的机制115
第一节 椎间盘的营养途径及其影响因素115
三、椎间盘营养供应的途径和方式116
四、影响椎间盘营养的因素119
第二节 椎间盘退变及其机制120
一、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化学变化121
二、椎间盘退变的病理生理学123
三、椎间盘退变机制124
第三节 椎间失稳致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129
一、材料与方法130
二、结果131
三、讨论139
第四节 软骨终板退变及其修复的研究142
一、软骨终板的形态与功能142
二、软骨终板在增龄和退变进程中的变化143
三、软骨终板在脊柱修复中的意义145
一、椎间盘的基本结构和生理148
第一节 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发生和治疗选择148
第六章 椎间盘退变性疾患治疗技术概论148
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原因149
三、重视椎间盘源性疼痛的问题152
四、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选择153
第二节 椎间盘退变性疾患的微创治疗技术157
一、经皮髓核溶解术157
二、经皮椎间盘髓核切除术158
三、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158
四、内镜下椎间盘手术158
五、开展椎间盘退变疾患微创治疗的注意事项159
附:经皮髓核化学溶解术160
第七章 激光在椎间盘成形术中的应用163
第一节 发展历史163
第二节 技术方法165
一、PLDD的原理165
二、PLDD激光仪的选择165
四、操作步骤166
三、PLDD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66
第三节 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168
第四节 并发症169
第八章 椎间盘髓核成形术172
第一节 发展历史172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173
一、适应证173
二、禁忌证173
二、技术方法175
一、工作原理175
第三节 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175
三、注意事项178
第四节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179
一、工作原理179
二、IDET操作流程179
三、注意事项180
第五节 临床应用181
一、临床疗效181
三、体会182
二、并发症182
第九章 颈椎间盘疾患的微创治疗技术184
第一节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184
一、概况184
二、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184
三、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的原理186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186
五、手术器械186
六、基本条件187
七、术前准备187
八、手术方法187
九、注意事项187
十、术后处理189
十一、临床疗效189
十二、并发症及处理190
第二节 内镜下经后路颈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193
一、发展历史193
二、手术器械194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195
四、优点195
五、操作技术195
六、围手术期处理197
七、并发症198
八、临床效果评价198
第十章 胸椎间盘疾患内镜下治疗技术201
第一节 发展历史201
第二节 胸腔镜下治疗技术202
一、临床解剖202
二、胸椎间盘病变内镜下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05
三、VATS手术的麻醉处理205
四、VATS手术的操作技术207
五、VATS手术并发症的防治214
六、扩大操作口胸腔镜下操作技术216
七、经皮内镜下手术操作技术220
一、概述222
第三节 胸椎间盘突出症内镜下治疗222
二、VATS或EMI-VATS手术髓核摘除术224
三、胸椎间盘内镜下化学溶解术225
四、胸椎间盘内镜下激光热凝术227
五、胸椎间盘内镜下射频消融术228
六、胸椎间盘切除内镜下松解矫正胸椎侧后凸畸形230
七、胸椎间盘间隙脓肿引流和活检230
一、历史233
第一节 后外侧途径椎间盘镜治疗技术233
第十一章 腰椎间盘疾患内镜下治疗技术233
二、解剖基础234
三、后外侧盘内途径235
四、后外侧经椎间孔途径240
五、疗效及评价241
第二节 腹腔镜下腰椎手术244
一、适应证244
二、手术方法245
三、应用及临床疗效246
四、并发症247
五、评价247
第三节 后路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247
一、脊柱后路内镜系统的组成248
二、内镜及专用器械的使用技巧与保养252
三、MED手术的应用解剖学253
四、MED的围手术期处理254
五、MED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方法256
六、MED的手术并发症及对策265
七、后路脊柱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价268
第十二章 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术272
第一节 发展历史272
一、研制人工全椎间盘的历史背景272
二、人工全椎间盘的设计273
三、人工全椎间盘的类型和生物力学276
四、人工全椎间盘存在的问题283
第二节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283
一、术前准备283
三、适应证284
二、术前检查284
四、禁忌证287
五、手术方法287
六、术后处理291
七、术后随访和评价291
八、临床疗效292
第三节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并发症294
一、前路手术有关的并发症294
二、植入技术并发症295
三、假体有关的并发症296
四、再手术296
第四节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297
一、人工颈椎间盘假体298
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过程299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300
四、临床疗效300
五、并发症300
六、总结301
第十三章 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303
第一节 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的研究现状303
第二节 PDN人工髓核假体:设计与发展304
一、简介304
二、正常椎间盘的功能305
三、假体的设计305
四、机械力学测试306
五、生物学测试306
六、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的演变307
七、PDN-SOLO假体的研制309
八、结论309
第三节 人工髓核假体(PDN):概念和临床结果310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310
二、PDN的设计及测试312
三、PDN的应用及改进313
四、临床结果316
五、展望317
一、PDN假体介绍318
第四节 腰椎间盘人工髓核假体(PDN?)置换术318
二、适应证320
三、禁忌证320
四、术前评估321
五、PDN手术方法322
六、术后处理323
第五节 PDN术后随访和评价325
第六节 PDN临床疗效326
第七节 PDN假体置换术的并发症330
第八节 人王髓核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及康复332
一、术后护理332
二、康复护理333
第十四章 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术338
第一节 动物实验研究338
一、概述338
二、冷冻保存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339
一、概述349
二、资料与方法349
第二节 临床研究349
三、结果350
四、讨论351
第三节 展望353
第十五章 椎间盘退变疾患的基因治疗355
第一节 基因治疗技术355
一、基因治疗原理355
二、基因治疗的方法356
一、内源性生长因子在椎间盘的表达359
第二节 生长因子与椎间盘再生359
二、生长因子对椎间盘细胞的作用360
第三节 椎间盘退变疾患基因治疗的研究361
一、椎间盘退变的基因治疗方案361
二、基因治疗的并发症365
第四节 IGF-1基因转染对退变椎间盘作用的在体研究366
一、材料与方法367
二、结果368
三、讨论369
第五节 展望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