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1265545.jpg)
- 孙建江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 ISBN:753461290X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文化背景3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中国新文学3
第一节 新文学的历史进程(上)4
一 审视过去与面向未来4
二 复杂性与独特性10
三 确立以人为本的新文学基调14
第二节 新文学的历史进程(下)20
一 封闭与断裂20
二 从哲学的人本主义到文学的人本主义23
三 现代文化意识与艺术选择的多样化31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世界儿童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儿童文学36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世界儿童文学的消长与演进36
一 二十世纪世界儿童文学概说36
二 二十世纪世界儿童文学的几种主要类别44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选择与发展51
一 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格局51
二 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其发展56
第二编 儿童本位与儿童文学63
第一章 传统人伦关系对儿童本位观形成的制约63
第一节 血缘网络中的人伦关系63
一 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63
二 唯上心理66
三 孝道观69
第二节 蒙学教育与人格培养73
一 蒙学说略73
二 被动型人格83
三 儿童的封闭性87
第二章 儿童文学观的确立91
第一节 儿童的“发现”91
一 外部环境92
二 内部条件94
第二节 儿童文学观的确立97
第三章 儿童本位与儿童文学103
第一节 鲁迅儿童观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意义103
一 对封建思想的无情批判103
二 “首在立人”106
第二节 周作人与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化进程109
一 “儿童的文学”概念明确提出的意义111
二 开拓性的研究116
三 文化人类学方法的有益尝试121
第三节 “儿童本位论”、“童心”说及其影响129
一 “儿童本位论”及其在中国的影响129
二 “童心”说评估140
第三编 儿童文学思潮149
第一章 世纪初存照:翻译与改编149
第一节 翻译的风靡149
第二节 改编的盛行162
第三节 草创时期的价值观171
一 功利价值172
二 为“童子所用”175
第二章 文以载道:教育性178
第一节 教育性的生成背景178
一 历史的缘由178
二 现实的缘由187
第二节 作为一种思潮的教育性191
第三节 教育性的即时效应和历时效应223
一 文学在文化大系统中的位置223
二 即时效应226
三 历时效应230
第三章 游戏精神的凸现234
第一节 前期游戏概说234
第二节 游戏精神与新时期儿童文学245
一 游戏精神勃发的社会原因246
二 游戏精神勃发的读者前提250
第三节 热闹派童话的风靡及其他253
一 热闹派童话对游戏精神的宣扬253
二 诗歌、小说对游戏精神的宣扬277
第四章 少年文学的崛起285
第一节 艺术的自觉时代285
一 变革的不同层面展开(一)286
二 变革的不同层面展开(二)294
第二节 作品对理论的实证300
一 儿童文学层次的明确划分300
二 接受能力的艺术引导和强化308
三 艺术本体范畴的拓展316
第三节 小说、童话、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寓言:全方位新态势323
一 小说323
二 童话334
三 诗歌339
四 散文343
五 报告文学346
六 寓言348
第四编 作品的价值取向353
第一章 同情与爱353
第一节 母爱原则353
第二节 人格的力量357
第二章 塑造未来民族性格363
第一节 塑造未来民族性格意识的确立363
第二节 迎接挑战367
第三章 游戏精神376
第一节 心理能量的释放376
第二节 创造力379
第四章 探示少男少女的隐秘心理382
第一节 理解与传递382
第二节 走向成熟389
第五章 崇尚大自然394
第一节 大自然的人格化394
第二节 野性的证明401
第六章 感觉世界:情节淡化·画面感·神秘感406
第一节 感知大于认知406
第二节 无主题的主题409
第五编 台港儿童文学419
第一章 台湾儿童文学419
第一节 台湾儿童文学整体观419
第二节 重要作家作品425
第二章 香港儿童文学433
后记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