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CNA考试号 640-801 学习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CCNA考试号 640-801 学习指南
  • 张国清,李涤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2195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CCNA考试号 640-801 学习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1章OSI参考模型1

1.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开放系统互连(OSI)1

1.2 OSI参考模型2

1.2.1 物理层2

1.2.2数据链路层4

1.2.3网络层5

1.2.4 OSI的其他层6

1.3数据封装与OSI参考模型7

1.4本章小结8

第2章以太网9

2.1以太网的历史9

2.2 DIX与IEEE 802.310

2.3.1 以太网工作机制11

2.3以太网原理11

2.3.2碰撞域的范围限制14

2.3.3迟冲突16

2.4以太网的帧格式16

2.4.1 以太网帧的组成部分17

2.4.2以太网最小帧长度19

2.5 10Mbit/s以太网的家族成员19

2.6快速以太网20

2.6.1快速以太网的特点20

2.6.2快速以太网的家族成员21

2.6.3 自动协商22

2.7吉比特以太网23

2.7.1 吉比特以太网简介23

2.7.2 1000Mbit/s以太网的家族成员25

2.8 以太网中的集线器25

2.9以太网双绞线的连线顺序27

2.10本章小结28

第3章TCP/IP29

3.1TCP/IP的历史29

3.2TCP/IP体系结构29

3.3 IP协议31

3.3.1 IP数据报的格式31

3.3.2 IP地址33

3.3.3 IP地址的子网划分36

3.4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40

3.4.1 同一网段的ARP40

3.4.2 不同网段的ARP41

3.5反向地址解析协议42

3.6TCP/IP的传输层协议42

3.6.1传输控制协议43

3.7TCP/IP协议栈的应用层协议46

3.6.2用户数据报协议46

3.8本章小结47

第4章路由器48

4.1路由器的硬件构成48

4.2路由器的软件50

4.3路由器基本配置50

4.3.1路由器的启动过程50

4.3.2路由器的配置模式52

4.3.3基本维护指令53

4.3.4 config-register与加载IOS67

4.4本章小结69

第5章路由基础70

5.1路由基本概念70

5.1.2动态路由72

5.1.1静态路由72

5.1.3 自治系统73

5.1.4路由协议74

5.1.5路由协议分类74

5.1.6路由度量75

5.2路由协议运行原理78

5.2.1 距离矢量型路由协议78

5.2.2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83

5.3本章小结86

第6章距离矢量型路由协议的配置87

6.1 RIP协议的配置87

6.1.1配置RIPvl协议87

6.1.2检查RIP的运行88

6.1.3选择性通告路由94

6.2.1 IGRP度量值的计算96

6.2 IGRP协议的配置96

6.2.2配置IGRP路由协议97

6.2.3检查IGRP的运行98

6.3管理距离101

6.4静态路由102

6.4.1配置静态路由102

6.4.2默认路由102

6.4.3重分布静态路由104

6.5有类路由协议和无类路由协议109

6.5.1有类路由协议109

6.5.2无类路由协议111

6.6 RIPv2112

6.6.1配置及检查RIPv2112

6.6.2 RIPv2的路由(归纳)总结114

6.6.3 RIPv2路由的验证更新115

6.7本章小结117

第7章访问控制列表118

7.1访问控制列表概述118

7.2访问控制列表的执行119

7.3访问控制列表的分类和通配符掩码120

7.3.1 ACL的分类120

7.3.2通配符掩码(Wildcard Mask)121

7.4配置访问控制列表123

7.4.1标准访问控制列表123

7.4.2控制Telnet会话126

7.4.3扩展访问控制列表126

7.4.4命名的访问控制列表130

7.5 ACL指南132

7.6管理ACL133

7.7本章小结134

第8章单区域环境下的OSPF135

8.1 OSPF特性综述135

8.2 OSPF术语135

8.3广播型多路访问拓扑下的OSPF运行137

8.3.1数据报结构138

8.3.2 Hello数据包138

8.3.3选举指定路由器(DR)和备用指定路由器(BDR)139

8.3.4 OSPF的启动过程141

8.3.5路由信息的维护142

8.4点到点拓扑中的OSPF运行143

8.5在广播型多路访问网络上配置OSPF144

8.5.1启动OSPF协议144

8.5.2检查OSPF的运行145

8.5.3自定义OSPF参数160

8.5.4默认路由161

8.5.5 OSPF的认证(Authentication)163

8.6在点到点链路上配置OSPF166

8.7本章小结168

第9章EIGRP路由协议169

9.1 EIGRP的特点169

9.2 EIGRP和IGRP169

9.3 EIGRP协议使用的数据包170

9.4 EIGRP协议的运行过程170

9.5扩散更新算法171

9.5.1 EIGRP术语171

9.5.2 DUAL的运行过程173

9.6配置EIGRP176

9.7检查EIGRP运行的命令178

9.8路由总结183

9.8.1 自动总结183

9.8.2手工总结186

9.8.3路由总结时的考虑187

9.9 EIGRP和IGRP混合运行189

9.10不等值路径负载均衡196

9.11本章小结197

第10章路由排错198

10.1排错方法及流程198

10.1.1排错方法198

10.1.2排错流程199

10.2诊断命令199

10.2.1 ICMP协议200

10.2.2 ping201

10.2.3 traceroute207

10.2.4 ARP210

10.3 RIP协议排错211

10.3.1路由表中缺少路由: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故障211

10.3.2路由表中缺少路由:network语句没有或错误212

10.3.3路由表中缺少路由:子网不连续213

10.3.4路由表中缺少路由:版本不一致214

10.3.5路由表中缺少路由:认证口令不一致216

10.4 IGRP协议排错217

10.4.1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故障217

10.4.2路由表缺少路由:AS号不匹配218

10.4.3路由表中缺少路由:ACL阻塞219

10.4.4没有收到缺省路由220

10.5.1无法形成邻居:地址错误222

10.5 OSPF协议排错222

10.5.2无法形成邻居:network错误223

10.5.3无法形成邻居:区域ID不同224

10.5.4无法形成邻居:验证类型不匹配225

10.5.5无法形成邻居关系:hello/dead间隔不匹配226

10.5.6没有通告缺省路由227

10.6 EIGRP协议排错228

10.6.1 没有成为邻居:地址错误229

10.6.2没有成为邻居:AS号不匹配230

10.6.3没有形成邻居:K值不匹配231

10.6.4丢失路由:自动总结或手工总结232

10.7本章小结234

第11章交换机及交换技术235

11.1交换式局域网和共享式局域网235

11.2基本交换原理236

11.3.1环路及其危害性237

11.3生成树协议237

11.3.2生成树协议原理238

11.3.3 STP执行过程239

11.3.4 STP实现方式240

11.3.5转发延迟241

11.3.6快速生成树协议241

11.4 VLAN245

11.4.1VLAN概览246

11.4.2 VLAN的分类246

11.4.3 VLAN的标记技术246

11.5 VTP248

11.5.1 VTP操作模式248

11.5.2 VTP操作248

11.6.1外部路由方法249

11.6跨VLAN通信249

11.6.2内部路由方法250

11.7 Catalyst 1900/2820系列交换机配置250

11.7.1基本操作命令250

11.7.2 STP操作252

11.7.3配置VLAN254

11.7.4配置VTP255

11.8 Catalyst 2900XL/3500XL系列交换机配置256

11.8.1基本操作256

11.8.2 STP操作257

11.8.3配置VLAN258

11.8.4配置VTP260

11.9 Catalyst 2950/3550系列交换机配置262

11.9.1基本操作262

11.9.2 STP操作264

11.9.3配置VLAN266

11.9.4配置VTP268

11.10设置VLAN间路由269

11.10.1外部路由方式269

11.10.2内部路由方式270

11.11本章小结271

第12章广域网接入技术272

12.1 广域网272

12.1.1概览272

12.1.2 广域网服务类型272

12.2点到点协议273

12.2.1 PPP的分层结构274

12.2.2 PPP的帧格式274

12.2.3 PPP建立链路的过程275

12.2.4PPP认证276

12.3 ISDN282

12.3.1 ISDN设备283

12.3.2 ISDN服务283

12.3.3 DDR284

12.3.4检测ISDN293

12.3.5 PRI的配置295

12.4帧中继297

12.4.1 帧中继的运行298

12.4.2帧中继术语298

12.4.3地址映射299

12.4.4子接口300

12.4.5帧中继的配置301

12.5 NAT306

12.5.1 NAT术语定义307

12.5.2配置NAT308

12.6本章小结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