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产权改革法律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产权改革法律实务
  • 李宇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4772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企业-产权-经济体制改革-法律-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产权改革法律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 王保树 1

前言1

第一章 产权理论与企业产权改革1

第一节 产权的基本范畴4

一、财产与占有4

二、财产权6

三、所有制与所有权9

四、产权效用与产权体制13

(一)产权效用的主要表现和意义13

(二)产权体制及其改革14

第二节 产权理论的发展演变15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15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19

三、中国理论界对产权理论的探讨22

(一)关于产权涵义的界定22

(二)产权的基本特征24

(三)产权结构25

(四)产权市场27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及其创新28

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28

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的产权关系31

三、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的产权关系目标模式的构建33

(一)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机构,确定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人格化代表33

(二)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35

(三)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明确法人产权主体和终极所有权主体的责权关系35

(四)建立开放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36

(五)搞好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配套改革37

(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氛围38

第二章 公司治理与企业产权改革41

第一节 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概述43

一、公司治理概述43

(一)公司的历史演化及其与企业和法人概念的关系43

(二)公司治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46

(三)公司治理的典型模式: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51

二、企业理论与公司产权53

(一)现代企业的三种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53

(二)产权经济学与契约经济学对企业的分析56

(三)公司法私权体系的基础:股权与企业法人所有权58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59

一、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演变59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及相应立法的变化59

(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规范意义62

二、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64

(一)股东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64

(二)董事受托义务:勤勉义务和忠实义务67

(三)董事与管理层保护68

(四)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关系69

一、国有股权的管理与行使方式70

(一)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国有股权管理70

第三节 国有股权的管理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实现70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股权管理73

二、公司治理的分权制衡机制74

(一)监事会、稽查特派员、注册会计师与公司秘书制度74

(二)独立董事与管理层期权制度77

(三)公司管理制度与职业经理人市场78

第三章 资本市场与企业产权改革81

第一节 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与企业产权改革83

一、中国资本市场结构的主要弊端84

二、资本市场结构变革——多层次的资本市场87

第二节 主板市场与企业产权改革91

一、主板市场的准入制度92

(一)准入制度的演变92

(二)保荐人制度94

(三)目前的主板市场准入制度对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96

二、主板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问题97

(一)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提出97

(二)国有股减持的方案选择99

(三)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法律思考101

第三节 非上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与企业产权改革103

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历史简单回顾104

二、非上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价值——交易费用理论105

三、非上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定位106

四、非上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109

五、非上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111

第四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并购113

第一节 公司合并中的法律问题116

一、公司合并概述116

(一)吸收合并117

(二)新设合并118

二、公司合并的程序119

三、公司合并合同121

(一)合并合同的主要条款121

(二)合并合同的普通条款122

四、我国有关公司合并的法律制定与完善123

第二节 资产收购中的法律问题126

一、资产收购概述126

二、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之比较127

三、资产收购合同129

(一)资产收购合同的构成要素129

(二)资产收购合同的内容130

(三)资产收购合同的无效和撤销133

第三节 股权转让中的法律问题134

一、股权转让概述134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134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135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的法律问题135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理论基础135

(二)对我国《公司法》中相关规定的理解137

(三)其他相关法律问题139

三、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律问题142

一、外资并购概述144

第四节 外资并购中的法律问题144

二、外资并购法律体系148

三、我国外资并购中存在的法律问题150

(一)“超国民待遇”问题150

(二)产业政策引导问题152

(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问题153

(四)反垄断限制问题155

第五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管理层收购157

一、管理层收购的发展历史160

第一节 管理层收购概述160

二、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161

(一)代理人成本理论161

(二)激励机制理论162

(三)公司治理结构理论163

(四)产权激励理论164

三、管理层收购的优势165

四、管理层收购的目标企业166

一、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变异167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分析167

二、管理层收购的法律问题170

(一)收购主体合法性问题171

(二)收购价格公平性问题173

(三)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174

(四)关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限制规则和程序问题179

三、对我国管理层收购的思考180

第三节 信托机制在管理层收购中的应用182

一、信托发展历史概述182

(一)国外信托的历史发展182

(二)中国信托的历史发展183

二、信托法律关系分析184

三、信托机制在管理层收购中的作用——从案例说起186

(一)信托机制为管理层收购提供合法、通畅的融资渠道187

(二)信托机制为管理层收购提供持股平台188

四、信托机制运用于管理层收购应注意的问题189

(一)关于信托融资的风险控制问题189

(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问题191

(三)信托期限问题192

(四)管理层内部人员变动对信托计划执行的影响问题193

(五)信托产品的条款设计水平问题194

第六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资产处置195

第一节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资产评估198

一、资产评估概述198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198

(二)资产评估的特点198

(三)资产评估的原则199

(四)资产评估的方法202

(五)国有资产评估程序205

二、资产评估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思考207

(一)资产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7

(二)解决资产评估中存在问题的对策210

三、无形资产评估216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及其特点216

(二)影响无形资产评估的因素218

(三)无形资产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219

第二节 产权改革中土地资产的处置220

一、产权改革中土地资产处置方式比较220

(一)产权改革中土地处置方式概述221

(二)产权改革中土地处置方式比较224

二、土地资产处置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思考225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处置中的问题225

(二)土地使用权租赁处置中的问题226

(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处置中的问题228

(四)授权经营处置土地使用权存在的问题230

第三节 产权改革中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231

一、非经营性资产的界定231

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原则及模式232

第七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债务处理237

第一节 企业公司制改造中的债务承担240

一、企业整体公司制改造后其原有债务的承担241

的承担242

(一)企业改造为国有独资公司后原有债务242

(二)企业整体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后原有债务的承担244

二、企业部分公司制改造后其原有债务承担246

第二节 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中的债务承担248

一、企业职工买断企业产权形式的原有债务承担250

二、企业与职工共建形式的原有债务承担251

三、增资扩股形式的原有债务承担252

四、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过程中隐瞒或遗漏债务的处理253

第三节 企业分立、兼并和出售中的债务承担255

一、企业分立的债务承担255

(一)企业分立后原企业债务的承担255

(二)分立后的企业承担债务后的债务分担258

二、企业兼并后原有债务的承担260

(一)吸收合并后被吸收企业原有债务的承担261

(二)新设合并的债务承担263

(三)控股式兼并中被兼并企业原有债务的承担264

(四)企业合并时未尽注销义务时的债务承担265

三、企业出售中的原有企业债务承担267

(一)买受人将企业资产纳入本企业或变更为分支机构的债务承担268

(二)买受人将所购资产入股与他人成立新公司时,原有企业的债务承担269

(三)买受人将所购企业注册成立为新公司时,原有企业的债务承担270

(四)企业出售后应当办理而未办理企业注销登记时,原有企业的债务承担270

(五)企业出售后,出售人隐瞒或者遗漏债务承担问题271

(六)企业出售时,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或者以明显不合理价格转让财产行为时的债务处理272

第四节 企业债转股中的法律问题274

一、企业债转股概述274

二、债转股的有关法律问题275

三、纯商业性债转股的法律保护276

(一)纯商业性债转股中合同的效力问题277

(二)纯商业性债转股协议的撤销277

(三)企业纯商业性债转股对其他债权人的影响279

第八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职工权益保障281

第一节 企业产权改革中保障职工权益的依据与必要性284

一、职工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84

二、企业产权改革对职工权益的影响287

三、保护职工权益是法律维护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体现288

四、维护职工权益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89

五、我国职工权益保护的现状289

第二节 企业产权改革中围绕劳动合同关系产生的职工权益保障291

一、企业产权改革后劳动合同关系的继承292

(一)两种立法模式及评析292

(二)我国的规定与做法294

(三)职工债权的继承问题295

二、劳动合同变更中的职工权益保障297

(一)劳动合同应该变更而未及时变更297

(二)附限制条件的变更——强制入股298

三、劳动合同的变相解除——买断工龄的法律分析301

(一)买断工龄的含义与表现301

(二)买断工龄应符合法定条件302

四、“下岗”劳动关系中的职工权益保障305

(一)下岗劳动关系解除后的职工权益保障307

(二)保护下岗职工权益对策308

(三)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法律对策310

五、“身份置换”的法律探讨314

第三节 企业产权改革中职工长远利益保障的法律对策316

一、加快制定《劳动合同法》,规范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317

(一)变异劳动合同行为存在的原因317

(二)规范劳动合同关系的对策318

二、完善社会保障法,依法构建社会保障体系319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与内容319

(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320

(三)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完善对策321

第九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税收325

第一节 企业纳税筹划基本原理328

一、企业纳税筹划产生的原因328

二、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必要性329

一、企业合并税收筹划330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与税收政策330

第二节 企业合并与分立中的税收筹划330

(二)企业合并的税收筹划336

(三)企业合并税收筹划案例分析340

二、企业分立税收筹划343

(一)企业分立的概念与税收政策343

(二)企业分立的税收筹划346

第三节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税收流失问题352

一、企业产权改革中税收流失的原因352

(一)税收体制的设计不够合理352

(二)纳税人自觉和诚信纳税的觉悟尚待形成353

(三)税收执法方式与执法力度的原因353

二、企业产权改革中税收流失的主要表现方式354

(一)不规范的企业破产导致税收流失354

(二)不规范的企业资产重组导致税收流失355

(三)不规范的企业出售、出租导致税收流失356

(一)完善税收征管法律制度357

(二)强化欠税管理357

三、企业产权改革中避免税收流失的对策357

(三)实行资产(存货)税金保值方法358

(四)建立资产监管机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358

(五)明确改制各方涉税责任,实行税收损失追偿制358

附录:重要法规汇编361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财企[2002]313号)363

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国经贸企改[2002]267号)372

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377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385

国家经贸委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国有大中型395

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395

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分配[2003]21号)40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404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2003年国务院令第378号)410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419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425

参考文献435

后记4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