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Linux网络编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Linux网络编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1144773.jpg)
- 李卓桓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7677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Linux
PDF下载
下载说明
Linux网络编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网络的历史1
1.2 OSI模型2
1.3 Internet体系模型4
1.4 客户/服务器模型5
1.5 UNIX的历史6
1.5.1 UNIX诞生前的故事6
1.5.2 UNIX的诞生7
1.5.3 1979- UNIX第7版9
1.5.4 UNIX仅仅是历史吗10
1.6 Linux的发展10
1.6.1 Linux的发展历史11
1.6.2 什么叫GNU12
1.6.3 Linux的特色12
1.6.4 硬件需求13
1.6.5 Linux可用的软件13
1.6.6 为什么选择Linux14
1.7 Linux和UNIX的发展15
第2章 UNIX/ Linux模型16
2.1 UNIX/ Linux基本结构16
2.2 输入和输出18
2.2.1 UNIX/ Linux文件系统简介18
2.2.2 流和标准I/O库19
2.3 进程20
第3章 进程控制21
3.1 进程的建立与运行21
3.1.1 进程的概念21
3.1.2 进程的建立21
3.1.3 进程的运行23
3.1.4 数据和文件描述符的继承28
3.2 进程的控制操作31
3.2.1 进程的终止31
3.2.2 进程的同步31
3.2.3 进程终止的特殊情况33
3.2.4 进程控制的实例33
3.3 进程的属性38
3.3.1 进程标识符38
3.3.2 进程的组标识符40
3.3.3 进程环境40
3.3.4 进程的当前目录43
3.3.5 进程的有效标识符43
3.3.6 进程的资源45
3.3.7 进程的优先级46
3.4 守护进程47
3.4.1 简介47
3.4.2 守护进程的启动47
3.4.3 守护进程的错误输出47
3.4.4 守护进程的建立49
第4章 进程间通信51
4.1 进程间通信的一些基本概念51
4.2 信号51
4.2.1 信号的处理53
4.2.2 信号与系统调用的关系55
4.2.3 信号的复位56
4.2.4 在进程间发送信号58
4.2.5 系统调用alarm()和pause()60
4.2.6 系统调用setjmp()和longjmp()64
4.3 管道65
4.3.1 用C来建立、使用管道67
4.3.2 需要注意的问题73
4.4 有名管道74
4.4.1 有名管道的创建74
4.4.2 有名管道的I/O使用75
4.4.3 关于有名管道的一些问题76
4.5 文件和记录锁定77
4.5.1 实例程序及其说明77
4.5.2 锁定中的几个概念79
4.5.3 System V的咨询锁定79
4.5.4 BSD的咨询式锁定81
4.5.5 前面两种锁定方式的比较82
4.5.6 Linux的其他上锁技术82
4.6 System V IPC86
4.6.1 ipcs命令87
4.6.2 ipcrm命令88
4.7 消息队列88
4.7.1 有关的数据结构88
4.7.2 有关的函数90
4.7.3 消息队列实例96
4.8 信号量99
4.8.1 有关的数据结构100
4.8.2 有关的函数102
4.8.3 信号量的实例106
4.9 共享内存112
4.9.1 有关的数据结构112
4.9.2 有关的函数112
4.9.3 共享内存应用举例115
4.9.4 共享内存与信号量的结合使用117
第5章 通信协议简介123
5.1 引言123
5.2 XNS概述123
5.2.1 XNS分层结构123
5.3 IPX/SPX协议概述125
5.3.1 网际包交换125
5.3.2 排序包交换127
5.4 Net BIOS概述127
5.5 Apple Talk概述128
5.6 TCP/IP概述129
5.6.1 TCP/IP结构模型129
5.6.2 Internet协议131
5.6.3 传输控制协议136
5.6.4 用户数据报文协议138
第6章 Berkeley套接字139
6.1 引言139
6.2 概述139
6.2.1 套接字的历史139
6.2.2 套接字的功能139
6.2.3 套接字的三种类型140
6.3 Linux支配的网络协议142
6.4 套接字地址144
6.4.1 什么是套接字144
6.4.2 套接字描述符144
6.4.3一个套接字是怎样在网络上传输数据的145
6.5 套接字的一些基本知识146
6.5.1 基本结构146
6.5.2 基本转换函数147
6.6 基本套接字调用149
6.6.1 socket()函数150
6.6.2 bind()函数150
6.6.3 connect()函数152
6.6.4 listen()函数153
6.6.5 accept()函数154
6.6.6 send()、recv()函数156
6.6.7 sendto()和recvfrom()函数157
6.6.8 close()和shutdown()函数158
6.6.9 setsockopt()和getsockopt()函数159
6.6.10 getpeername()函数160
6.6.11 gethostname()函数160
6.7 DNS的操作161
6.7.1 理解DNS161
6.7.2 和DNS有关的函数和结构161
6.7.3 DNS例程162
6.8 套接字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实现163
6.8.1 简单的流服务器163
6.8.2 简单的流式套接字客户端程序165
6.8.3 数据报套接字例程167
6.9 保留端口171
6.9.1 简介171
6.9.2 保留端口171
6.10 五种I/O模式180
6.10.1 阻塞I/O模式180
6.10.2 非阻塞模式I/O180
6.10.3 I/O多路复用182
6.10.4 信号驱动I/O模式183
6.10.5 异步I/O模式185
6.10.6 几种I/O模式的比较186
6.10.7 fcntl()函数186
6.10.8 套接字选择项select()函数187
6.11 带外数据190
6.11.1 TCP的带外数据190
6.11.2 OOB传输套接字例程的服务器代码Server.c193
6.11.3 OOB传输套接字例程的客户端代码Client.c195
6.11.4 编译例子198
6.12 使用Inetd198
6.12.1 简介198
6.12.2 一个简单的服务器程序199
6.12.3 /etc/services和/etc/inetd.conf文件199
6.12.4 一个复杂一些的inetd服务器程序201
6.12.5 一个更加复杂的inetd服务器程序203
6.12.6 程序必须遵守的安全性准则204
6.13 小结204
第7章 网络安全性206
7.1 网络安全简介206
7.1.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206
7.1.2 信息系统安全的脆弱性207
7.2 Linux网络不安全的因素209
7.3 Linux程序员安全212
7.3.1 系统子程序212
7.3.2 标准C函数库215
7.3.3 书写安全的C程序217
7.3.4 SUID/SGID程序指导准则218
7.3.5 root程序的设计219
第8章 Ping例程221
8.1 Ping命令简介221
8.2 Ping的基本原理221
第9章 tftp例程223
9.1 tftp协议简介223
9.2 tftp的使用223
9.3 tftp的原理224
9.4 tftp的基本结构224
第10章 远程命令执行226
10.1 引言226
10.2 rcmd函数和rshd服务器227
10.3 rexec函数和rexecd服务器233
第11章 远程登录235
11.1 简介235
11.2 终端行律和伪终端235
11.3 终端方式字和控制终端239
11.4 rlogin概述242
11.5 窗口环境242
11.6 流控制与伪终端方式字243
11.7 rlogin客户程序245
11.8 rlogin服务器246
第12章 远程过程调用249
12.1 引言249
12.2 远程过程调用模型249
12.3 传统过程调用和远程过程调用的比较250
12.4 远程过程调用的定义252
12.5 远程过程调用的有关问题252
12.5.1 远程过程调用传送协议253
12.5.2 Sun RPC255
12.5.3 Xerox Courier255
12.5.4 Apollo RPC256
12.6 stub过程简介256
12.7 rpcgen简介257
12.8 分布式程序生成的例子257
12.9 小结284
第13章 远程磁带的访问285
13.1 简介285
13.2 Linux磁带驱动器的处理286
13.3 rmt协议286
13.4 rmt服务器设计分析288
第14章 WWW与HTTP协议292
14.1 引言292
14.2 HTTP客户请求292
14.2.1 客户端292
14.2.2 服务器端293
14.2.3 Web请求简介293
14.2.4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297
14.3 Web编程298
附录A 有关网络通信的服务和网络库函数303
附录B vi使用简介316
B.1 vi基本观念316
B.1.1 进入与离开316
B.1.2 vi输入模式316
B.2 vi基本编辑317
B.2.1 删除与修改317
B.3 vi进阶应用317
B.3.1 移动光标318
B.3.2 进阶编辑命令319
B.3.3 文件命令320
附录C Linux下C语言使用与调试简介321
C.1 C语言编程321
C.2 什么是C?321
C.3 GNU C编译器321
C.3.1 使用GCC322
C.3.2 GCC选项322
C.3.3 优化选项322
C.3.4 调试和剖析选项323
C.3.5 用gdb调试GCC程序323
C.4 另外的C编程工具328
C.4.1 Xxgdb328
C.4.2 Calls329
C.4.3 cproto330
C.4.4 Indent331
C.4.5 Gprof333
C.4.6 f2c和p2c333
附录D Ping源码334
附录E TFTP服务器程序源码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