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机化学与试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有机化学与试济](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0797876.jpg)
- 王惠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25559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有机化学与试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有机化学1
第一章 诸论1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
1-2 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2
1-3 经典的结构理论2
一、化学结构概念3
二、分子的立体概念4
三、结构理论的八隅体学说——化学键4
1-4 近代结构理论要点6
一、原子轨道(AO)6
二、电子构型(或电子组态)7
三、共价键的实质8
四、共价键的几个重要性质9
五、杂化轨道的概念10
1-5 分子的模型与结构式14
1-6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5
一、烃类15
二、烃的衍生物15
三、杂环化合物16
四、高分子化合物16
1-7 学习有机化学和有机试剂的目的要求16
第二章 烷烃19
2-1 甲烷19
一、甲烷的结构19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20
三、甲烷的来源与制备24
四、甲烷的化学性质24
五、甲烷的氯代反应25
2-2 乙烷28
2-3 丙烷29
2-4 丁烷31
2-5 烷烃的同分异构与命名33
一、普通命名法34
二、衍生物法34
三、系统命名法35
2-6 烷烃的物理性质39
2-7 烷烃的制备39
一、烯烃的氢化40
二、卤代烷还原40
三、卤代烷的二聚作用——伍尔兹(Wurtz)反应41
四、卤代烷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偶联——科里-豪斯(Corey-House)反应41
2-8 烷烃的化学性质41
一、烷烃的卤代反应42
二、烷烃的氧化(燃烧)42
三、高温裂解42
2-9烷烃的分析43
第三章 烯烃51
3-1 乙烯的结构51
3-2 丁烯的结构52
3-3 烯烃的同分异构与命名53
一、烯烃的同分异构——顺反异构53
二、烯烃的命名方法54
3-4 烯烃的物理性质57
3-5 烯烃的制备方法59
一、卤代烷脱卤化氢59
二、醇脱水60
三、邻二卤代物脱卤61
四、炔烃还原(加氢)61
3-6 烯烃的化学性质61
一、烯烃化学性质的分析62
二、主要反应62
三、烯烃的加成反应65
四、烯烃的自由基取代——烯丙基氢取代69
3-7 烯烃的分析70
一、?C=C?的定性鉴定70
二、结构鉴定——降解法71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77
4-1 乙炔的结构77
4-2 炔烃的同分异构与命名78
4-3 炔烃的物理性质79
4-4 炔烃的制备方法79
一、邻二卤代烷的脱卤化氢80
二、伯卤代烷与炔钠反应80
三、四卤代烷的脱卤80
4-5 炔烃的化学性质80
一、炔烃的主要化学反应81
二、炔烃反应中几个问题的讨论82
4-6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与性质83
一、稳定性84
二、共轭二烯的1,2—,1,4—加成85
三、双烯合成——狄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反应86
四、聚合反应86
4-7 炔烃和二烯烃的分析87
第五章 脂环烃91
5-1 脂环烃的分类91
5-2 脂环烃的性质92
5-3 小环烃的结构93
5-4 环己烷的构象94
5-5 脂环烃的分析95
第六章 芳香烃98
6-1 苯98
一、苯的开库列(Kekulé)结构98
二、苯结构的共振论描述100
三、苯结构的分子轨道图象103
四、芳香性103
6-2 苯及其衍生物的命名104
一、一元取代苯104
二、二元取代苯105
三、多元取代苯106
6-3 苯及其衍生物的物理性质107
6-4 苯及其烃基衍生物的化学性质108
一、苯环上的取代反应109
二、苯环上取代基的转化反应115
6-5 二元取代苯的定位规律119
6-6 取代基定位规律的解释与亲电取代反应的反应性120
一、邻、对位定位基121
二、间位定位基122
三、二元取代反应的反应性122
6-7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124
-、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命名125
二、稠环芳烃的性质127
三、非苯芳烃129
四、致癌多环芳烃130
第七章 烃的卤素衍生物——卤代烷138
7-1 卤代烷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38
一、结构与分类138
二、命名方法139
7-2 物理性质140
7-3 制备方法141
一、从醇制备141
二、HX与烯加成141
三、卤素与烯、炔加成141
四、烷烃的卤代142
五、卤离子交换142
7-4 化学性质142
一、结构与性质分析142
二、主要反应143
7-5 亲核性取代反应(SN)144
一、反应的事实144
二、反应历程的假设145
三、反应历程的证据146
7-6 脱去反应(E)147
一、反应的事实147
二、反应历程148
三、脱去反应的位向149
四、脱去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149
7-7 重要的卤素衍生物150
一、三氯甲烷(CHCl3)150
二、四氯化碳(CCl4)151
三、氯乙烯(CH2=CHCl)151
四、四氟乙烯(CF2=CF2)151
7-8 卤代烃的分析151
一、钠熔法152
二、氧化法(薛立格法)152
第八章 醇、酚、醚156
8-1 醇156
一、醇的分类与命名156
二、物理性质158
三、醇的制备159
四、醇的化学性质162
五、醇的分析166
8-2 酚类167
一、酚类的结构与命名167
二、酚类的物理性质168
三、酚类的制备169
四、酚类的化学性质171
五、酚的分析175
8-3 醚175
一、醚的结构与命名175
二、物理性质176
三、制备方法177
四、醚的化学性质178
五、醚的分析180
8-4 重要的醇、酚、醚化合物180
一、甲醇(CH3OH)180
二、乙醇(CH3CH2OH)180
三、乙二醇(CH2OHCH2OH)181
四、丙三醇(甘油,CH2OHCHOHCH2OH)182
五、乙烯基醚(R—O—CH=CH2)182
六、酚类183
七、环氧乙烷183
八、冠醚184
第九章 醛和酮192
9-1 醛、酮的命名192
一、醛的命名192
二、酮的命名193
9-2 羰基的结构194
一、羰基的平面结构194
二、羰基的轨道图象194
三、羰基的共振表示195
9-3 物理性质195
9-4 制备方法196
一、由醇制备197
二、由不饱和烃制备198
三、由酰卤制备199
9-5 化学性质199
一、结构与性质分析199
二、主要的化学反应200
9-6 重要的醛和酮210
一、甲醛(HCHO)210
二、丙酮(CH3—O=C—CH3)210
三、丁二酮(CH3—O=C—O=C—CH3)210
四、丙烯醛(CH2=CH—CHO)211
9-7 醛和酮的分析212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219
10-1 羧酸219
一、羧酸的分类与命名219
二、物理性质220
三、制备方法222
四、化学性质224
10-2 羧酸衍生物231
一、酰氯231
二、酸酐233
三、酯234
四、酰胺237
10-3 重要的羧酸和羧酸衍生物239
一、甲酸239
二、乙酸240
三、乙二酸240
四、邻苯二甲酸240
五、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241
六、尿素(H2N—O=C—NH2)与硫脲(H2N—S=C—NH2)241
七、羟基酸242
第十一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249
11-1 硝基化合物249
一、结构和命名249
二、制备方法250
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251
11-2 胺的结构与命名253
11-3 胺类的物理性质255
11-4 胺的制备方法257
一、硝基化合物的还原257
二、卤代烃与氨或胺反应257
三、腈的还原258
四、亚胺的还原258
五、酰胺的霍夫曼(Hofmann)降级259
11-5 胺的化学性质260
一、结构与性质分析260
二、结构与碱性265
11-6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267
一、重氮基取代反应(放氮)267
二、还原与偶合反应(留氮)269
11-7 腈和异腈271
一、腈271
二、异腈272
11-8 重要的胺类化合物272
一、乙二胺(H2NCH2CN2NH2)272
二、乙二胺四乙酸(EDTA)273
三、三乙醇胺(TEA)273
11-9 胺的分析274
第十二章 芳香性杂环化合物281
12-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281
一、译音命名法281
二、我国命名法282
12-2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283
12-3 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285
12-4 稠杂环化合物288
第十三章 含硫、磷有机化合物291
13-1 含硫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型和命名291
一、结构类型291
二、命名292
13-2 硫醇和硫酚292
一、制备方法292
二、物理性质293
三、化学性质293
13-3 硫醚、亚砜和砜294
一、硫醚294
二、亚砜和砜295
13-4 磺酸及其衍生物296
一、制备和性质296
二、磺酸的重要反应297
13-5 含磷有机化合物298
一、分类298
二、命名299
三、烃基膦300
四、亚磷酸酯301
五、有机磷杀虫剂301
第十四章 立体化学基本知识304
14-1 对映异构体(对映体)304
一、旋光性和比旋光度305
二、对映体的初步判定306
三、构型的标识308
14-2 非对映异构体310
14-3 包含立体异构体的反应312
一、产生手性中心的反应312
二、手性分子反应313
14-4 卤素加成机理的深入讨论315
第十五章 糖类 蛋白质320
15-1 单糖320
一、单糖的结构320
二、单糖的化学性质327
15-2 二糖330
一、二糖的结构与性质330
二、几种重要的二糖331
15-3 多糖332
一、淀粉332
二、纤维素333
15-4 氨基酸和蛋白质334
一、氨基酸334
二、蛋白质337
第十六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340
16-1 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基本反应340
一、加聚反应340
二、缩聚反应342
16-2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质344
一、高聚物的结晶度344
二、高聚物的弹性345
三、高聚物的可塑性346
16-3 离子交换树脂346
一、合成346
二、结构与性质347
三、离子交换与应用348
第十七章 波谱的基本知识351
17-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吸收光谱351
17-2 紫外(UV)光谱352
17-3 红外(IR)光谱355
17-4 核磁共振(NMR)谱358
17-5 饱和烃的波谱361
一、UV光谱361
二、IR光谱361
三、NMR谱362
17-6 不饱和烃的波谱362
一、UV光谱362
二、IR光谱364
三、NMR谱365
17-7 芳香烃的波谱365
一、UV光谱366
二、IR光谱367
三、NMR谱367
17-8 卤素衍生物的波谱368
一、UV光谱368
二、IR光谱369
三、NMR谱369
17-9 醇、酚、醚的波谱370
一、UV光谱370
二、IR光谱370
三、NMR谱371
17-10 羰基化合物的波谱371
一、UV光谱371
二、IR光谱372
三、NMR谱372
17-11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波谱373
一、UV光谱373
二、IR光谱373
三、NMR谱374
17-12 胺的波谱374
一、UV光谱374
二、IR光谱375
三、NMR谱375
17-13 杂环化合物的波谱376
一、UV光谱376
二、IR光谱376
三、NMR谱377
第二篇 有机试剂382
第十八章 有机试剂的分类与命名382
18-1 有机试剂的分类382
一、按应用分类382
二、按反应类型分类383
18-2 有机试剂的命名383
一、学名383
二、专属名385
三、俗名386
四、缩写名386
第十九章 有机试剂分子的结构理论387
19-1 有机试剂分子的构成387
19-2 分析功能团或分析功能结构388
19-3 试剂母体和助分析团对试剂性能的影响391
一、加重效应391
二、对溶解度的影响392
三、对试剂酸度的影响394
四、对颜色的影响396
五、邻位效应396
19-4 试剂的同分异构397
一、试剂的构造异构对性质的影响398
二、立体异构现象400
第二十章 有机试剂的酸碱理论403
20-1 酸碱的离子论403
20-2 酸碱的溶剂论403
20-3 酸碱的质子论404
20-4 酸碱的电子论404
20-5 软硬酸碱(HSAB)406
第二十一章 有机络合剂409
21-1 络合物409
一、络合物的化学键与组成409
二、络合物的类型410
21-2 螯合剂的分类与反应410
一、含键合原子氧的螯合剂411
二、含键合原子氮的螯合剂412
三、含有键合原子氧、氮的螯合剂412
四、含键合原子硫的螯合剂413
21-3 络合剂的选择性414
一、络合剂的软硬区别414
二、形成体(金属离子)的软硬区别415
三、选择规律415
第二十二章 有机试剂的显色416
22-1 颜色的实质416
22-2 金属离子对颜色的影响417
22-3 有机试剂的结构与颜色418
22-4 荧光422
第二十三章 几种典型的有机显色剂424
23-1 酞体系显色剂424
一、二甲酚橙(XO)424
二、铬天菁S(CAS)425
23-2 吡啶偶氮类试剂426
一、1-(2-吡啶偶氮)-2-萘酚(PAN)426
二、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427
23-3 邻苯二酚的偶氮衍生物试剂428
23-4 变色酸的单、双偶氮衍生物的试剂429
23-5 碱性染料试剂433
一、试剂的一般性质433
二、试剂的分析性质434
23-6 胶束增溶显色——表面活性剂435
一、表面活性剂的类型436
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436
三、显色剂对摩尔吸光系数(ε)的影响437
第二十四章 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应用440
24-1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概念440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440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441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牌号441
四、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441
24-2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442
一、交换容量442
二、全交换容量442
三、工作交换容量442
四、粒度442
五、溶胀率443
六、湿比重443
七、视比重443
八、允许pH范围443
九、允许温度443
24-3 离子交换水的制备443
一、离子交换水的制备原理444
二、离子交换水的制备装置444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445
四、新树脂的处理446
五、离子交换水质的检验446
六、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447
24-4 离子交换树脂在分析上的应用448
一、分离阴、阳离子448
二、同性电荷离子的分离448
三、微量成分的富集448
四、水泥中SO3的测定448
第二十五章 有机试剂在分析化学中应用450
25-1 离子鉴定试剂450
一、阳离子鉴定试剂450
二、阴离子鉴定试剂453
25-2 缓冲溶液体系中的有机试剂454
25-3 酸碱指示剂456
一、酚酞456
二、甲基橙457
三、苦味酸457
四、刚果红457
五、甲基红458
25-4 基准有机试剂458
25-5 氨羧络合物458
一、氨三乙酸(NTA或ATA)458
二、环己烷二胺四乙酸(CYDTA或DCTA)459
三、乙二醇-双-(3-氨基-乙基醚)-N,N,N′,N′-四乙酸(EGTA)459
四、二乙基三胺-N,N,N′,N′,N″-五乙酸(ETPA)459
五、三乙基四胺-N,N,N′,N′,N″,N″-六乙酸(TTHA)460
六、乙二胺四乙酸(EDTA)460
25-6 金属指示剂461
一、1-(2-吡啶偶氮)-2-萘酚(PAN)461
二、铬黑T(EBT)462
三、钙镁灵462
四、钙指示剂463
五、二甲酚橙(XO)464
六、磺基水杨酸钠(SS)465
七、酸性铬蓝K-萘酚绿B(K-B)465
八、甲基百里香酚蓝(MTB)466
九、钙黄绿素466
25-7 掩蔽剂467
25-8 有机沉淀剂468
25-9 萃取有机试剂469
附录1 实验472
实验一 烃类的性质472
实验二 烃类衍生物的性质476
实验三 无水乙醇的制备481
实验四 EDTA的合成与性质482
实验五 金属指示剂的性质484
附录2 有机弱酸、弱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486
附录3 常用的络合滴定指示剂488
附录4 常用氨羧络合剂497
附录5 常用酸碱指示剂499
附录6 常用萤光指示剂504
附录7 常用吸附指示剂506
附录8 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508
附录9 常用试纸的制备509
主要参考书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