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发展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业发展之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788028.jpg)
- 王天伟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085673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产业发展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产业发展理论1
第一节 关于产业1
产业概念1
产业的产生2
行业的产生3
第二节 产业发展学说3
希腊的哲学家们4
塞诺芬·农业是一切活动的生母和乳娘4
第三节 产业结构理论4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4
库兹涅茨法则6
霍夫曼定义7
钱纳里模型8
第四节 产业布局理论10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10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11
费特的市场区域区位理论12
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和廖什的经济区位理论12
第二章 产业分类14
第一节 产业分类的意义14
产业分类与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14
产业分类与社会经济部门的形成14
经济政策的制定14
第二节 三次产业分类法15
费希尔:最早的产业分类15
克拉克:服务业概念的提出16
三次产业分类的局限会被突破吗18
第三节 标准产业分类法18
国际产业标准分类法18
国家产业标准分类法18
管理型和投资型产业标准分类25
第四节 再生产过程分类26
两大部类分类法26
农轻重分类法26
第五节 非标准产业分类27
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法27
战略关联分类法29
产业成长过程分类法29
第六节 产业分类新概念30
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现代产业)30
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30
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31
第三章 产业结构32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32
产业结构及其特征32
产业关联32
第二节 工业化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演变34
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34
主导产业转换与工业化进程35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化36
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动趋势37
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37
主导产业更替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41
第四节 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43
技术因素43
供给因素44
需求因素45
国际贸易因素46
环境因素46
政策因素47
第四章 产业政策48
第一节 产业政策类型48
按产业政策对象分类48
按产业政策导向分类49
按产业政策措施分类50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制定51
产业政策的性质和特点51
产业政策的基本目标52
产业政策措施53
第三节 主要国家产业政策实施55
产业政策的产生55
美国的产业政策55
日本的产业政策58
中国的产业政策60
第五章 产业革命(之工业革命)64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64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64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蔓延66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68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69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69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69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72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72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72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73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75
第六章 产业革命(之材料信息低碳革命)77
第一节 新材料革命77
新材料及新材料产业77
新材料革命的兴起77
新材料的应用领域78
第二节 电子信息革命82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程82
电子信息革命特点86
信息产业发展趋势87
第三节 低碳革命88
低碳革命背景88
低碳革命内涵89
低碳革命催生新的产业发展90
低碳革命:政府和企业的行动91
第七章 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布94
第一节 产业布局94
产业布局理论与城市规划理论的融合94
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94
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96
产业布局模式98
第二节 产业区域布局99
区域经济理论99
区域布局模式:城市集群100
产业的布局模式:产业集群106
特定功能经济区113
第三节 世界主要产业的分布115
能源工业生产分布115
钢铁工业分布118
汽车工业分布118
电子信息工业分布119
第四节 城市产业布局120
城市产业布局的新因素120
大城市产业布局的主要特征121
第八章 美国产业发展之路124
第一节 美国的工业化起飞阶段124
南北战争前的美国产业:从农业走向工业124
19世纪末的美国产业: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25
美国工业起飞的成功因素127
第二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产业扩张12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产业扩张129
20—30年代经济危机对产业发展的冲击130
“二战”期间美国产业的畸形发展133
第三节 战后美国产业的发展134
战后持续发展的美国产业134
美国支柱产业的渐次衰落136
第四节 美国产业的复兴与新经济时期137
美国制造业的复兴137
美国制造业复兴的成功经验138
第五节90年代以来的美国产业结构140
国内生产总值141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14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143
第九章英、法、德产业发展之路145
第一节 英国产业发展之路145
工业革命前的产业发展145
16—17世纪英国产业的兴起146
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47
自由竞争的终结和大英帝国的衰落150
战后产业的恢复和70年代后的新兴产业发展155
第二节 法国产业发展之路156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产业迅速发展156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产业发展159
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产业的削弱和破坏160
战后法国产业的重新起飞和70年代后期以来的缓慢增长163
第三节 德国的产业发展之路164
工业革命:德国现代工业的起点165
德国产业的迅速崛起167
产业的军事化及其崩溃169
战后产业的二次崛起和80年代以来的稳定发展172
第十章 日本产业发展之路174
第一节 明治维新:日本产业的兴起174
日本的工业革命与产业的兴起174
日本产业革命与产业兴起的特点176
第二节 两次世界大战:日本产业的扩张176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产业17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产业177
第三节 战后恢复时期:日本产业的复兴179
1946—1955年的复兴时期179
战后日本产业复兴的特点179
第四节 经济高增长的转折时期:日本产业的转型181
经济高增长时期日本的产业结构181
日本的产业转型182
第五节 日本产业发展综述185
产业发展阶段概述185
产业发展特征186
第十一章 韩国、新加坡产业发展之路189
第一节 韩国产业发展189
动荡与恢复阶段189
产业的迅速成长阶段189
产业的高级化阶段19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191
第二节 韩国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192
政府主导的作用192
产业政策法规的作用193
实施“技术立国”战略194
完善产业创新系统194
第三节 新加坡产业发展195
新加坡产业发展过程196
新加坡产业发展特点199
新加坡产业发展战略200
第四节21世纪以来新加坡产业发展新战略201
成为世界领先的高附加值制造业国家201
服务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
第十二章 俄罗斯、巴西、印度的产业发展205
第一节 俄罗斯产业发展205
苏联时期的产业发展205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产业发展207
新时期俄罗斯产业发展趋势209
第二节 巴西的产业发展211
20世纪60年代前的巴西产业发展211
巴西经济高增长时期——“巴西经济奇迹”212
产业结构调整时期213
巴西的经济波动214
巴西的产业结构215
第三节 印度产业发展218
独立后印度产业发展218
20世纪80年代印度产业发展中的“金色十年”222
新经济改革时期印度的产业发展223
印度产业结构的演变224
第十三章VISTA五国:未来的新兴国家227
第一节 越南的产业发展227
越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工业化起步阶段227
越南经济快速增长阶段228
越南的产业结构229
第二节 印度尼西亚的产业发展230
工农业生产恢复时期230
经济动荡时期230
经济高速增长期231
现代新兴工业的发展232
第三节 南非的产业发展233
种族平等民主制度前的南非产业233
种族平等民主制度建立后的南非产业235
第四节 土耳其的产业发展236
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时期236
计划经济发展时期237
经济稳定增长时期238
土耳其产业发展现状239
第五节 阿根廷的产业发展240
初级产品出口模式时期240
进口替代时期240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时期242
第十四章 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245
第一节 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变化趋势245
发达国家制造业高级化发展趋势245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247
下中等收入国家制造业处于加快上升阶段249
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251
第二节 制造业全球化、高级化发展趋势增强252
全球制造业生产体系的重构252
国际制造业呈现大规模转移趋势252
本地制造向全球资源配置的转化254
第三节 制造业高级化发展趋势255
先进制造技术的广泛推广255
绿色化、信息化、高级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流256
“虚拟制造”与“极端制造”的迅速发展258
第四节 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变259
先进制造模式的创新259
现代制造模式的应用259
第十五章 世界服务业发展趋势261
第一节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61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261
服务业就业容量的扩大264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264
第二节 服务业的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265
传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增长265
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新服务业态的兴起267
服务业成为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268
第三节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日益密切268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合作过程269
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价值链上的联系269
服务业在参与制造业中的作用270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快于其他部门270
第四节 全球服务贸易持续增长271
服务贸易的形式271
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271
第五节 服务业成为跨国投资的重要领域273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变化趋势273
跨国并购成为服务业跨国投资的主要形式275
服务外包在跨国投资中占有重要位置275
第六节 消费结构变化对服务业发展深度和广度影响加深276
消费结构变化趋势276
美国四大服务业上升趋势277
第十六章 世界主要行业发展趋势280
第一节 世界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280
世界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280
世界新材料发展趋势281
世界各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模式281
第二节 世界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趋势283
世界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283
世界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趋势284
第三节 世界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趋势288
世界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现状288
世界主要国家航空产业发展现状290
世界民用飞机发展四种模式293
第四节 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294
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294
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途径295
第五节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296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296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律297
第六节 世界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300
世界环保产业发展现状300
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302
第七节 世界石化产业发展趋势307
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现状307
世界石化工业发展趋势309
第十七章 特色产业312
第一节 日本动漫产业312
日本动画发展的历史312
日本动漫产业较快发展的原因312
日本动画的辉煌313
数字传媒对动漫的影响313
日本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313
第二节 美国的电影产业316
好莱坞电影产业发展历程3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状况317
第三节 奥地利音乐产业320
奥地利音乐产业地位320
奥地利音乐产业分类321
奥地利音乐产业结构322
第四节 新加坡总部经济322
新加坡总部经济发展现状322
新加坡总部经济形成的条件323
第五节 法国会展业324
会展业的发展324
会展业的辐射作用325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325
第六节 荷兰花卉产业327
荷兰花卉产业历史327
荷兰花卉产业现状328
荷兰花卉产业特点328
第七节 澳门博彩业330
国际博彩业发展的新趋势331
澳门博彩业发展332
附表一150年来主要经济危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335
附表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国家金融危机及影响337
参考文献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