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分养 七分教 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三分养 七分教 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 景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0892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家庭教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三分养 七分教 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2

001.下定决心让孩子改变2

002.稳定的婚姻是孩子成长的基础3

003.和孩子一起学习4

004.尽可能的把孩子留在身边5

005.社交能力对孩子很重要6

006.稍作改变,就会有新奇的发现7

007.不良少年是不良家庭的产物8

008.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9

009.不要用成人的价值观决定孩子的取舍10

010.如果绰号不尊重人,最好别用11

011.只是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12

012.把学习游戏化13

013.不要在孩子面前悲观叹气14

014.同孩子一起正视种种“少儿不宜”15

015.避免在公共场合责罚孩子16

016.接受子女与你不同的事实17

017.必须扩大孩子的视野18

018.真诚是最好的教育19

019.多跟孩子讨论钱20

020.找到本真的自己21

021.首先改变环境22

022.必要时,孩子也能说“不”23

023.在孩子面前穿衣不能过于暴露24

024.做好睡前教育25

025.父母可贵的品质将使孩子受益终生26

026.多与孩子交谈,孩子会变得更聪明27

027.蹲下来同孩子讲话28

028.不能哄骗孩子29

029.充满爱的婚姻给孩子带来稳定感30

030.给孩子做一个榜样31

031.从小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32

032.赞扬孩子的努力,不赞扬他的聪明33

033.网瘾的最大原因是缺少沟通34

034.孩子来自你的身体,但并不属于你35

035.向孩子学习36

036.少带孩子去电影院37

037.让孩子多喝水38

038.为孩子朗读39

039.你有多诚实,孩子就信赖你多少40

040.顶撞行为正是孩子成长的表现41

041.封闭性教育有弊而无益42

042.保护好孩子的单纯43

043.给孩子思考的机会44

044.对孩子的限制随着年龄增长而放宽45

045.孩子的性格培养,有很多是通过模仿而来46

046.把命令换为提问47

047.鼓励胆小怕事的孩子48

048.学会爱他人必须从爱父母开始49

049.三分饥和寒50

050.不要碰到一点困难就去找父母51

051.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52

052.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53

053.安全度过“仇亲期”54

054.“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当缓行55

055.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讲话56

056.和孩子一起看电视57

057.不应该用充满敌意的话来要挟子女58

058.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被允许表达意见59

059.必要时,可以把答案告诉孩子60

060.以开放心态站在孩子的世界61

061.读书给孩子听62

062.你怎么对待父母,孩子就怎么对待你63

063.有时孩子撒谎只是想保护自己64

064.孩子有错时,不要拿父母的权威压制65

065.父母的爱是相同的66

066.绝对不撒谎的孩子是没有的67

067.孩子们喜欢权威型父母68

068.和自己以前比,不和别人比69

069.谨慎陪读70

070.正人要先正己71

071.对孩子也要讲究礼貌72

第二篇 养而教之,父母之责72

072.不要把孩子训导得过于柔顺74

073.放手但不放任75

074.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倾向76

075.开灯睡眠是不良习惯77

076.良好的行为要从小抓起78

077.再忙,也不能忽视孩子79

078.只批评一次80

079.不要仅仅为了挽救婚姻而去生孩子81

080.孩子谎言的六种类型82

081.夫妻吵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在场的子女83

082.改掉孩子喜怒无常的坏习惯84

083.坚持自己的梦想85

084.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秉性86

085.别把爸爸摆出来吓唬孩子87

086.孩子必备的九种品格88

087.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89

088.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时间90

089.消除孩子的焦虑情绪91

090.别用可怕的故事吓唬孩子92

091.不要在书籍上节省93

092.继父母应当将管教的工作留给生身父母94

093.孩子也会对父母所做的事情感兴趣95

094.如何在离婚后保护子女96

095.儿童时代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97

096.对于孩子的顶撞暂时不予理睬98

097.要鼓励孩子说实话99

098.物质的给予并不能代替你对孩子的关心100

099.不能图省事101

100.不推卸自己的责任102

101.要教子成龙,不要望子成龙103

102.反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104

103.永不放弃孩子105

104.重要的是保护自己106

105.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107

106.谦让不等于懦弱108

107.别老是想“管”住孩子109

108.不要把你的孩子推向错误的怀抱110

109.帮助孩子了解工作与金钱的关系111

110.厌学是万恶之源112

111.要群养,不要独养113

112.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114

113.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115

114.向孩子说出充分的理由116

115.关注孩子合理的行为习惯117

116.幼教决定一切118

117.努力探寻隐藏在孩子背后不可理解的原因119

118.要学会“合群”120

119.培养孩子从小的理财能力121

120.孩子的暴力倾向来自哪里122

121.身教与言教密切结合123

122.与有良好习惯的人为伍124

123.将快乐还给孩子125

124.分清勇敢与蛮横的区别126

125.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127

126.提高孩子的情商128

127.学会合作129

128.孩子有没有自信心与父母的教育关系密切130

129.晓之以理,动之以情131

130.成功多取决于非智力因素132

131.让孩子身有感触133

132.培养孩子阅读兴趣134

第三篇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136

133.玩具不必太多136

134.培养孩子的主见137

135.勿代替孩子做出结论138

136.灾害教育必不可少139

137.当面教子140

138.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141

139.不能让孩子太舒服了142

140.学会自己拯救自己143

141.有教养的孩子应该同情别人144

142.大脑是累不坏的145

143.对于孩子来说,过多的财富是个大包袱146

144.只要你同意,孩子会一直依靠你147

145.适量劳动可使孩子快乐148

146.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中甜149

147.让孩子亲自体验成长150

148.做家务是最好的成长机会151

149.让孩子滚滚烂泥巴152

150.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153

151.再富也不能富孩子154

152.修养是人生第一课155

153.成长尽在艰难之中156

154.只考虑安全,就不会独立157

155.别替孩子出头158

156.要懂得人与人都是平等的159

157.教育不论出身的贵贱160

158.不过分夸奖孩子161

159.没有比逆境更有价值的教育162

160.溺爱会使孩子变得无情163

161.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164

162.坐享其成者,很少能成就大业165

163.与人分享,不吃独食166

164.让孩子明白:在获取的同时也要付出167

165.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168

166.贪吃者弱智169

167.慎用物质激励170

168.不要在众人面前炫耀孩子的优点171

169.必须学会依赖自己的力量172

170.教他如何选择,而不是为他选择173

171.不要把豪华和贫困放在眼里174

172.鼓励孩子独立思考175

173.严防“富不过三代”176

174.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177

175.参与竞争比获胜更重要178

176.独立是生存的基本条件179

177.只有肯干,断了奶的孩子才不会饿死180

178.培养孩子的强者心态181

179.真正的慈悲是给予能力182

180.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183

181.教育孩子正确的理财方法184

182.将独立性变为一种习惯185

183.多给孩子一些劳动的机会186

184.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187

185.即便是皇帝也要自立188

186.参与正当的竞争189

187.做家务的孩子更有爱心190

第四篇 优秀,尽在爱与赏识190

188.夫妻相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192

189.淡化缺点,强化优点193

190.不要把目标设得太高194

191.有了天才的感觉,就会成为天才195

192.破坏玩具,有利于孩子智商196

193.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197

194.给孩子贴上好的标签198

195.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199

196.害怕出丑,让孩子失去许多机会200

197.错误及时纠正,成绩及时肯定201

198.把孩子当成一名家庭成员去对待202

199.信念创造奇迹203

200.进步尽在爱与鼓励中204

201.孩子其实很脆弱205

202.让孩子无拘无束地成长为“创新型”人才206

203.频繁责备容易产生逆反心理207

204.唠叨是致命的伤害208

205.只要敢于梦想,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209

206.我主动,我存在210

207.多多举手211

208.荣誉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212

209.敢于梦想213

210.放下手中的鞭子214

211.让孩子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215

212.给孩子以最高的期望216

213.采用发挥长处的方法会带来更好的效果217

214.绝不能说“妈妈不要你了”218

215.反复责备会让孩子放弃努力219

216.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220

217.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221

218.不要漫天批评222

219.赏识教育223

220.凡事总往好处想224

221.尊重孩子的隐私225

222.告诉孩子他很棒226

223.保护孩子幼稚的好奇心227

224.自卑者愈自卑,自信者更自信228

225.爱的教育229

226.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事230

227.花一点时间,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231

228.激励的力量232

229.爱玩的孩子才聪明233

230.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234

231.别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235

232.别让孩子受到好奇心的伤害236

233.唠叨会让孩子产生反叛心理237

234.孩子的九个请求238

235.没有人会因为受责骂而改过239

236.不要拿别人和孩子做比较240

237.你越是看重他,他就会越不负众望241

238.尊重孩子的隐秘世界242

239.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243

240.害怕失败的心理,会使孩子性格孤僻244

241.每个人都是好孩子245

242.肯定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246

243.孩子难免有自卑的情绪247

244.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248

245.有了自信,事情就成功了一半249

246.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称赞250

247.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251

248.别扼杀了孩子的想像力252

249.让孩子明白自己很重要253

250.不喜欢的事情就是负担254

251.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255

252.孩子的好奇心不容扼杀256

253.红花绿草都是美丽的257

254.不可说一些带有刺儿的话258

255.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259

256.游戏和探索是孩子的天性260

第五篇 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260

257.自然惩罚法则262

258.过多的自由容易造就问题儿童263

259.父母必须坚持原则264

260.通过恰当的方式给孩子一个规范265

261.让孩子真正懂得什么是责任266

262.溺爱不是爱267

263.最严厉的惩罚268

264.对任何人都保持一种尊敬之心269

265.做最好的自己270

266.“父严母宽”应该缓行271

267.培养孩子的忍耐力272

268.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273

269.让孩子自己提出处罚的方式274

270.定下一些规矩,然后执行下去275

271.约束也是爱的一种形式276

272.小时偷针,大时偷金277

273.让孩子养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278

274.父母应该做到“有令必行”279

275.在尝试中接受教训280

276.不理睬是一种温柔的惩罚方式281

277.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282

278.统一教育思想283

279.惩罚要“量刑适中”284

280.电视让孩子懒于动脑285

281.及时进行惩罚286

282.不经一事,不长一智287

283.惩罚针对行为,而不针对性格288

284.让孩子“自作自受”289

285.不养成孩子讨价还价的习惯290

286.贫家养娇子291

287.不只告诉孩子什么是错误的292

288.谦卑是健康家庭的基础293

289.“三分钟”耐性训练法294

290.让孩子尝尝被拒绝的滋味295

291.合理的长幼有别296

292.在一个家庭中,不能有两种标准297

293.惩罚完毕,不再重提298

294.不给孩子学坏的机会299

295.拒绝有术300

296.十分肯定地说声“不”301

297.义务劳动和有偿劳动302

298.幼稚和恶意的区别303

299.不能用害羞来作为不讲礼貌的借口304

300.不能溺爱,更不能错爱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