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30722235.jpg)
- 蒲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9604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土地资源-法制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我国古代私有土地的出现与发展1
二、秦汉以降“公”、“私”土地所有制并存,而且延续到近现代4
三、土地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发展变化概述7
四、余论与启示10
第一章 夏商周时期的土地法制14
第一节 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14
一、夏代社会经济状况14
二、商代社会经济状况16
三、周代社会经济状况17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的土地资源管理机构20
一、夏商西周的土地资源管理机构20
二、春秋战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机构26
三、先秦时期土地管理的特点26
第三节 商周时期基本的土地立法28
一、商与西周的土地国有制立法28
二、春秋郑国的土地立法30
三、春秋鲁国的“初税亩”31
四、战国商鞅的土地变法32
五、秦武王与嬴政的土地立法33
第四节 夏商周时期的土地占有方式与经营方式36
一、井田制36
二、授田制38
三、爰田制40
四、私田制41
第五节 周代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43
一、土地资源保护43
二、山林资源保护45
三、川泽资源保护46
第六节 夏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制实践的基本经验47
一、注意土地立法,按照法律规范进行管理47
二、健全管理机构,强化农官职能48
三、发挥农官的专业特长,加强农业技术指导48
四、总结农业实践,发展农学理论49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土地法制50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50
一、秦代的社会经济状况50
二、西汉的社会经济状况52
三、东汉的社会经济状况54
第二节 秦汉时期土地资源的管理机构与管理方式57
一、管理机构57
二、管理方式60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土地资源立法64
一、立法形式64
二、立法内容66
三、秦代的《田律》67
四、汉代的《田律》与《户律》70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土地占有形态75
一、公田75
二、私田77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土地分配方式与经营方式80
一、授田制81
二、赐田与赋田制84
三、假田制86
四、屯田制88
第六节 秦汉时期的土地立法经验与土地管理经验90
一、土地立法经验91
二、土地管理经验92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法制96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屯田制97
一、三国时期的屯田制97
二、曹魏的屯田制99
三、西晋的屯田制102
四、东晋南朝的屯田制103
五、十六国时期的屯田制104
六、北朝的屯田制105
第二节 三国西晋时期的土地法制107
一、三国及西晋初对地主土地私有权的管理107
二、三国及西晋前期对自耕农小土地所有权的管理111
三、西晋的占田制、课田制、户调制和荫客制113
四、魏晋时期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118
第三节 东晋南朝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及其管理120
一、东晋南朝大土地私有权的极度膨胀与立法限制121
二、东晋南朝维护自耕农小土地所有权的立法126
三、土断:东晋南朝特有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129
四、两晋南朝国有土地资源的其他管理形式130
五、魏晋南北朝寺院土地所有权及其管理132
第四节 北朝的均田制及其他国有土地资源的管理134
一、北魏的计口授田制134
二、北魏前期国有牧场的经营管理137
三、北朝后期的均田制138
四、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均田制146
五、十六国、北朝前期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150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土地资源管理的启示153
一、必须满足农民基本的土地要求153
二、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土地资源立法的实施155
三、皇权与吏治的腐败,难以实施良好的土地资源立法157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土地法制161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土地所有权形式与法律保护161
一、土地所有权形式及其变化161
二、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保护172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对土地的耕垦、清丈与法律调整176
一、土地耕垦法令的颁布实施176
二、对于土地耕垦管理的调整180
三、对土地的清丈与户口田产簿籍的编制182
四、隋唐五代时期封建政府对于违反土地法的惩罚措施185
第三节 隋唐五代对于土地买卖、租赁和继承的法律规定187
一、关于土地买卖的法律规定187
二、关于土地租赁的法律规定193
三、土地继承的法律规定199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均田法以及赋税立法202
一、隋唐时期的均田法202
二、赋税立法210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土地管理机关与管理体制215
一、土地行政管理体制215
第六节 隋唐五代时期关于土地管理及其法制建设的得失219
一、土地管理及其法制建设的经验219
二、土地管理及其法制建设的教训222
第五章 两宋土地法律制度225
第一节 两宋的土地管理机构及职能226
一、中央土地管理机构226
二、地方土地管理机构230
三、不常置的土地管理机构233
第二节 宋代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调整234
一、私人土地所有制234
二、土地国有制237
三、寺院土地所有制242
四、对公私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保护244
第三节 宋代的田赋管理制度246
一、宋初两税法246
二、方田均税法247
三、青苗法248
四、南宋经界法249
第四节 宋代土地租佃制度249
一、租佃制的种类——官田租佃制与私田租佃制250
二、地租的形态251
三、铲佃与永佃权255
四、租佃关系的多层次化——“二地主”的出现257
第五节 宋代土地交易法律制度260
一、灵活复杂的田土交易方式260
二、田土交易的法定程序263
三、田土交易的实质要件269
第六节 宋代的土地兼并问题272
一、土地兼并兴盛的原因272
二、土地兼并的发展状况274
三、“摧制兼并”的失败276
第七节 宋代土地管理法制的得失277
一、两宋土地管理法制的正面经验277
二、两宋土地法制的失败教训283
第六章 辽金元土地法制286
第一节 辽金土地法制286
一、辽代土地法制概况286
二、金代土地法制概况290
三、辽金土地法制建设的意义298
第二节 元朝土地法制299
一、土地所有权的变化300
二、垦荒与屯田制度314
三、土地经营方式319
四、土地管理机构324
五、元朝土地法制建设的意义326
第七章 明朝土地法制329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形式与法律保护329
一、土地所有权形式及其变化329
二、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保护332
第二节 土地耕垦管理与法律调整337
一、垦田法令的颁布实施338
二、土地耕垦管理的法律调整342
第三节 土地清丈核查与管理控制344
一、核田法的实施与户口田产簿籍的编制344
二、土地清丈核查的管理控制347
第四节 屯田法的颁布实施与管理控制350
一、军屯法的实施351
二、民屯法的推行356
三、商屯法的创立356
四、屯田法的管理控制358
第五节 土地管理机关与管理体制361
一、中央土地管理机关361
二、地方土地管理机关362
第六节 明朝土地资源管理及其法制建设的意义363
一、积极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打击非法侵占土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364
二、重新确认和依法保护土地产权关系,严惩侵犯土地所有权的违法犯罪行为368
三、认真开展土地资源的清丈核查,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控制370
第八章 清朝土地法制374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形式与法律保护374
一、土地所有权形式375
二、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保护377
第二节 圈地法的颁行与法律调整381
一、入关前的“计丁授田”法382
二、入关后的圈地法382
三、投充制度386
四、圈地法的社会弊端387
第三节 土地耕垦管理与法律调整388
一、顺治、康熙时期的垦田法389
二、雍正、乾隆时期的垦田法393
第四节 更名田法的颁布实施395
一、更名田的来源395
二、清初对明朝藩田的政策397
三、更名田法的颁行399
第五节 清末土地法律制度的变化400
一、《大清民律草案》的制订401
二、《大清民律草案》的土地立法内容403
三、其他土地立法内容406
第六节 土地管理机关与管理体制407
一、中央土地管理机关407
二、地方土地管理机关409
三、掌辖旗务的八旗都统衙门410
四、土地管理体制410
第七节 清朝土地资源管理及其法制建设的意义413
一、土地资源管理及其法制建设,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13
二、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严惩破坏垦荒生产的违法犯罪行为414
三、重新调整和依法保护土地产权关系,严惩土地资源方面的违法侵权行为417
四、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控制,严惩破坏土地资源管理的违法犯罪行为419
五、尝试建立近代土地资源法制体系419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土地法律制度421
第一节 民国时期土地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421
第二节 民国时期土地资源管理机关的设置及职责423
一、土地管理机关的设置和职责423
二、其他土地资源管理机关的设置和职责426
三、垦殖机关428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管理措施430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土地管理措施430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土地管理措施432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土地管理措施433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立法443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土地立法444
二、北京政府的土地立法445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土地立法451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问题及对策457
一、土地分配问题:地权分配不均、租佃制度不良457
二、土地的利用和经营问题:土地利用的分散和贫乏460
三、土地问题的解决对策461
第六节 违反土地管理法的法律责任462
一、违反地籍整理的法律责任463
二、违反土地税征收的法律责任464
三、违反土地承垦的法律责任464
四、违反土地使用管理的法律责任465
第七节 土地管理和立法的经验和教训466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经验和教训467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经验和教训467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验和教训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