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研究
  • 冯广京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431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土地-学科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研究背景3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5

一 总体思路5

二 研究原则6

三 技术路线7

四 工作路线8

第三节 研究项目概况9

一 基本情况9

二 项目组织机构9

三 项目推进概况11

第四节 本书主要内容13

第五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15

一 土地科学学科共同体首次自发、自愿、自觉、自主独立组织开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其形式、规模和成果均史无前例15

二 首次提出了土地科学学科的核心理论及不可替代的核心理论,从而构建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完整知识体系15

三 首次研究并提出了土地科学学科三维空间研究域,从而揭示了土地科学研究域的不可替代性15

四 首次研究揭示了土地科学研究域的内生扩张性,从而解释了土地科学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的本质16

五 首次研究提出了土地科学独特的“人、地、权”三位一体的研究视角,从而揭示了土地科学学科的独特性16

六 首次研究并回答了土地科学学科独立性的问题,从而奠定了土地科学学科发展、升级的理论基础16

七 首次研究指出了土地科学学科是一门原生科学,其交叉性与研究域内生扩张性有关17

八 首次研究指出了土地科学是一门中国的原创学科,从而解释了土地科学学科地位与国家需求形成巨大反差的原因17

九 首次系统提出了土地科学学科研究范式,从而提升了土地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17

十 首次系统梳理了土地科学体系系列基本问题,从而第一次完成了全面、系统描述土地科学学科的任务17

十一 首次系统研究分析了土地科学演进进程,从而揭示了土地科学是一门研究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关系和土地权籍制度的系统交叉科学的本质18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 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研究框架、思路与重点研究方向19

第一节 土地科学是不是一门独立学科19

一 学科、独立学科的概念和标准19

二 土地科学学科独立性研究技术路线21

三 土地科学学科具有独立的核心理论——土地权籍理论22

四 土地科学学科具有独特的研究域——由权籍、租价和地用三个部分共同构成的三维系统空间域26

五 土地科学具有独特的研究角度——“人、地、权”三位一体研究土地问题32

第二节 土地科学的演进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33

一 土地科学的发生33

二 土地科学的演进和发展趋势35

第三节 我国现代土地科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38

一 我国现代土地科学学科的产生与演进38

二 我国现代土地科学学科的发展基础45

第四节 土地科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47

一 土地科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综合交叉学科47

二 土地科学是一门从“人、地、权”的特殊角度研究土地问题的系统学科48

三 土地科学是一门关于土地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土地权籍制度的系统学科48

四 土地科学是一门具有内生性扩张要求的交叉学科48

五 土地科学是一门原生学科48

第五节 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社会需求49

一 系统研究解决土地问题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49

二 系统研究解决土地问题迫切需要推进土地科学学科建设49

第六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如何建构50

一 建构土地科学学科体系,须体现土地科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50

二 建构土地科学学科体系,须建立学科体系关键问题的逻辑关系51

三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理论逻辑框架和教学体系架构52

第七节 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研究的方向和路径52

一 当前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研究中的三个突出矛盾52

二 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三个关键问题55

三 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研究的方向和路径56

参考文献57

第三章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基本问题研究60

第一节 土地科学学科研究对象60

一 土地科学学科研究对象的概念60

二 土地科学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原则60

三 土地科学学科研究对象61

第二节 土地科学学科逻辑起点62

一 土地科学学科逻辑起点的概念62

二 土地科学学科逻辑起点的研究原则62

三 土地科学学科逻辑起点62

第三节 土地科学学科内涵63

一 土地科学学科内涵的概念63

二 土地科学学科内涵的研究原则63

三 土地科学学科内涵63

第四节 土地科学学科特点64

一 土地科学学科特点的概念64

二 土地科学学科特点的研究原则64

三 土地科学学科特点64

第五节 土地科学学科属性65

一 土地科学学科属性的概念65

二 土地科学学科属性的研究原则65

三 土地科学学科属性65

第六节 土地科学学科核心理论66

一 土地科学学科核心理论的概念66

二 土地科学学科核心理论的研究原则66

三 土地科学学科核心理论67

第七节 土地科学学科支撑理论和支撑技术67

一 土地科学学科支撑理论和支撑技术的概念67

二 土地科学学科支撑理论和支撑技术的研究原则68

三 土地科学学科支撑理论和支撑技术68

第八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68

一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概念68

二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原则69

三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69

第九节 土地科学学科研究范式70

一 土地科学学科研究范式的概念70

二 土地科学学科研究范式的研究原则70

三 土地科学学科研究范式71

第十节 土地科学学科名称71

一 为什么研究土地科学学科名称71

二 土地科学学科名称的研究原则73

三 土地科学学科名称74

参考文献74

第二篇 分论77

第四章 土地科学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属性、逻辑起点研究汇总报告77

第一节 研究对象77

一 提交情况统计分析77

二 主要观点以及理论依据77

三 建议观点以及理论依据和专家反馈84

四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87

第二节 学科属性87

一 提交情况统计分析87

二 主要观点以及理论依据88

三 建议观点以及理论依据和专家反馈95

第三节 逻辑起点98

一 提交情况统计分析98

二 主要观点以及理论依据98

三 建议观点以及理论依据和专家反馈102

第四节 附表104

参考文献117

第五章 土地科学学科内涵、学科名称、学科体系研究汇总报告119

第一节 学科内涵119

一 提交情况统计119

二 主要观点及其依据119

三 建议观点以及依据123

第二节 学科名称125

一 提交情况统计125

二 主要观点的归类125

三 建议观点以及依据129

四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132

第三节 学科体系133

一 提交情况统计133

二 主要观点的归类133

三 建议观点及依据142

四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144

第四节 附表145

参考文献151

第六章 土地科学学科特点、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汇总报告152

第一节 学科特点152

一 提交情况统计152

二 主要观点的归类152

三 主要观点的支撑理论或理由154

四 建议性观点及理由157

五 相关问题讨论157

第二节 学科研究范式158

一 提交情况统计158

二 主要观点的归类158

三 主要观点的支撑理论或理由160

四 建议性观点及理由164

五 相关问题讨论168

第三节 附表169

参考文献177

第七章 土地科学学科核心理论、学科支撑理论和技术研究汇总报告179

第一节 学科核心理论179

一 提交情况统计分析179

二 主要观点以及理论依据181

三 建议观点以及理由187

四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192

第二节 学科支撑理论193

一 提交情况统计分析193

二 主要观点以及理论依据195

三 建议观点及理由196

四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199

第三节 学科支撑技术199

一 提交情况统计分析199

二 主要观点以及理论依据201

三 建议观点及理由203

四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205

第四节 附表206

参考文献210

第八章 土地科学与相关学科发展关系、与相关行业发展关系研究汇总报告213

第一节 土地学科发展与相关学科发展的交集和关系213

一 提交情况统计与分析213

二 建议性观点218

第二节 土地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19

一 提交情况统计与分析219

二 建议性观点222

第三节 土地科学学科与相关行业发展的关系228

一 土地科学学科支持相关行业发展228

二 土地科学学科需要相关行业支持238

三 土地科学学科与相关行业互为支撑242

第四节 附表246

参考文献278

第九章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演进及国际比较研究汇总报告279

第一节 我国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演进279

一 提交情况统计279

二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演进286

第二节 与国际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演变比较301

一 提交情况统计301

二 提交报告主要观点301

三 已达成共识的一些观点307

四 国际土地科学理论发展与国内借鉴308

五 国内外研究对比概括312

参考文献313

第三篇 专论319

第十章 土地科学学科独立性研究319

第一节 学科独立性研究是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问题319

第二节 基本概念320

第三节 有关土地科学学科相对独立性的两个假说321

第四节 研究路线322

第五节 研究结果及讨论322

一 关于土地科学学科独立核心理论的讨论322

二 关于土地科学学科研究域特殊性的讨论325

三 关于土地科学学科的发生、演进和发展趋势329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333

参考文献334

第十一章 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构建研究337

第一节 范式界定以及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显化的必要性337

第二节 国内外学界的土地科学范式认知分析338

第三节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内涵与框架340

一 学科范式的本体论340

二 学科范式的认识论341

三 学科范式的方法论342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案例佐证343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345

参考文献346

第十二章 土地科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研究349

第一节 现行相关学科体系中的土地学科349

第二节 对土地科学的认识350

第三节 土地科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351

一 地理学与土地科学351

二 生态学与土地科学352

三 农业资源与环境与土地科学352

四 应用经济学与土地科学353

五 法学与土地科学354

六 社会学与土地科学354

七 农林经济管理与土地科学355

八 公共管理与土地科学356

九 测绘科学与技术及土地科学356

十 农业工程与土地科学357

十一 环境科学与工程及土地科学358

十二 城乡规划学与土地科学358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359

第五节 附表360

参考文献365

第十三章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367

第一节 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367

一 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367

二 土地科学的学科属性368

三 土地科学学科的逻辑起点369

四 土地科学的内涵369

五 土地科学的名称370

六 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370

七 土地科学的学科特点371

八 土地科学学科的研究范式371

九 土地科学学科的核心理论372

十 土地科学的支撑理论和技术373

十一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与相关学科发展的交集和关系374

十二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374

十三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历史374

十四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国际比较观点375

第二节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问题讨论及展望375

第三节 结语378

参考文献378

第四篇 附录385

第十四章 研究项目组会议纪要385

第一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与建设”项目启动会纪要385

第二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与建设”项目汇总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388

第三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与建设”项目汇总小组第二次会议纪要390

第四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与建设”项目研究报告初稿讨论质询会纪要392

第五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与建设”项目汇总小组第三次会议纪要396

第六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与建设”项目汇总小组第四次会议纪要397

第七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与建设”成果南京老专家征询会纪要400

第八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与建设”成果北京老专家征询会纪要401

第九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与建设”项目总结、成果汇报和研究报告定稿会议纪要403

第十五章 研究相关规则407

第一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报告初稿汇总要求与提纲407

一 汇总要求407

二 汇总提纲407

三 附:各专家团队开展各版块研究报告汇总工作分工408

第二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初稿汇总讨论质询内容、原则及方法408

一 质询内容范围409

二 质询原则409

三 质询方法409

四 会期410

第三节 “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报告”汇总建议报告研制大纲410

一 研制目标410

二 研制原则410

三 研制路线411

四 基本框架411

五 汇总报告格式414

六 成果汇交415

第十六章 研究项目大事记4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