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排除非法证据的乌托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排除非法证据的乌托邦
  • 王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6113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证据-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排除非法证据的乌托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思路7

三、研究方法13

第二章 凭什么排除非法证据16

一、排除非法证据的理论假设17

(一)保障人权18

(二)权利救济21

(三)威慑理论25

(四)正当程序与尊严理论30

(五)司法公信力37

(六)可靠性原则41

二、排除非法证据的理论反思46

(一)顾此失彼的人权保障47

(二)先天不足的程序救济49

(三)虚无缥缈的威慑功能53

(四)代价过高的程序性制裁59

(五)反受其害的司法公信力66

(六)因小失大的真相维护70

三、结语73

第三章 非法证据排除的中国模式77

一、排除主体的多元化78

(一)激进的全程排除主义78

(二)多元排除主体的隐忧80

(三)分段式排除之反思84

二、非法证据的双重控制89

(一)问题的提出89

(二)刑事证据的过程与结果控制92

(三)两种排除模式的起因101

(四)两种排除模式的优劣111

三、貌似合理的排除方式120

(一)非法证据排除的三个层次121

(二)强制排除与裁量排除相结合123

(三)走向反面的强制排除与裁量排除126

四、宽严失衡的非法证据排除范围128

(一)非法证据排除的扩张129

(二)可以吞食的毒树之果131

(三)非法证据排除的“漏网之鱼”135

五、案外证据的“波及效应”137

(一)证据转换的局限138

(二)案外证据波及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140

(三)行政执法证据的波及效应之反思144

(四)纪检证据的波及效应之反思147

(五)合理运用案外证据波及效应的制度保障151

六、结论154

第四章 非法证据的证明困局156

一、证明责任分配的异化157

(一)排除规则中的证明责任分配157

(二)排除规则中的证明责任异化161

(三)辩护方举证能力的有限性169

(四)难以成功的非法证据排除申请172

二、难以撼动的控方证据合法性175

(一)控方证明途径的多样性175

(二)刑事证据的选择性运用178

(三)超越证据的情况说明182

(四)非法证据的可补救性186

(五)过低的律师参与率191

三、相互印证的潜在风险194

(一)相互印证的法律化194

(二)相互印证的合理性200

(三)排除规则中的相互印证主义202

(四)相互印证的陷阱207

四、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形式化214

(一)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理论争议215

(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回顾217

(三)貌似多赢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220

(四)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困境223

(五)侦查人员的选择性作证228

(六)流于形式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231

五、结语234

第五章 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选择性适用237

一、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回顾238

(一)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起源与萌芽238

(二)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41

二、事与愿违的全程录音录像制度改革245

(一)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预期目标245

(二)全程录音录像制度改革者们的自我评价246

(三)本末倒置的全程录音录像制度248

三、侦查讯问录音录像的选择性录制与播放251

(一)侦查讯问录音录像的选择性录制251

(二)侦查讯问录音录像的选择性播放257

四、选择性适用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危害266

(一)选择性录制的负面影响266

(二)选择性播放的不良后果267

五、选择性适用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原因270

(一)选择性录制的制度空间271

(二)选择性播放的困惑275

六、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功能最大化281

(一)选择性录制的应对思路281

(二)选择性播放的化解之道282

七、结论287

第六章 没有审判的审判289

一、法院角色的异化290

(一)从解决纠纷到惩罚犯罪290

(二)从居中裁判到偏袒控方294

(三)放弃行使程序性的裁判权296

(四)对控辩双方的区别对待299

(五)翻供从重与量刑打折304

二、审理与裁判的分离309

(一)庭前或庭外活动的实质化309

(二)法庭缺乏执行排除规则的动力314

三、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315

(一)非法证据制裁的四种程序模式316

(二)程序性诉权的缺失320

(三)难以激活的排除程序323

(四)无法获益的程序性裁判325

(五)希望渺茫的程序性救济332

四、案卷移送主义的影响338

(一)职权主义中的案卷移送主义339

(二)对抗制改革中的案卷移送主义341

(三)流于形式的非法证据调查344

(四)难以删除的阅卷成果347

五、结语350

第七章 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外352

一、惩罚犯罪的利益共同体353

(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公检法关系353

(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积极意义356

(三)公检法共同惩治犯罪对排除规则的影响359

二、刑事诉讼的逆向构造363

(一)以刑事审判为重心的刑事诉讼构造363

(二)重心前移的刑事诉讼构造及其影响364

三、刑事司法中的隐形决策370

(一)集体主义司法370

(二)审判决策的外部力量373

(三)隐形决策对排除规则的影响377

四、事实真相优先的思维方式382

(一)对案件事实真相的过度追求383

(二)以事实真相为中心的影响384

五、结论389

结语:认真对待实体性制裁390

参考文献393

一、国内著作393

二、翻译著作397

三、英文著作399

四、英文论文400

五、国内参考案例403

六、国外参考案例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