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保胆外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保胆外科学
  • 莫国贤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1890665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胆道疾病-外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保胆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医学思维与医学模式概论1

第一章 医学模式的演变1

第一节 生物医学模式1

第二节 科学精神和“科学主义”2

第三节 正确对待新技术3

第二章 保胆与人文医学6

第一节 人文医学的特征和意义6

第二节 人文医学应该是中国特色的医学模式6

第三节 保胆治疗与人文医学的关系7

第四节 人文医学模式下对医生的要求8

第五节 人文医学模式下对患者的要求8

第六节 人文医学模式对医疗改革的意义9

第二篇 保胆与循证医学12

第一章 有对照的临床试验12

第一节 临床对照试验的意义和困难12

第二节 循证精神无处不在12

第三节 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外科中的随机化临床试验13

第二章 循证医学概述18

第一节 定义18

第二节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18

第三节 核心思想18

第三章 循证医学目的和意义19

第一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19

第二节 实施循证医学的意义19

第四章 循证医学的历史和发展背景20

第一节 循证医学(EBM)的历史20

第二节 循证医学的发展背景20

第五章 循证医学中证据的价值(或强度)分类21

第一节 循证医学所要求的临床证据有3个主要来源21

第二节 证据科学性的认定方法21

第三节 临床证据产生的基本方法21

第六章 发现、寻找和提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21

第一节 发现、寻找和提出临床问题的意义21

第二节 找准临床问题应具备的条件21

第七章 循证医学(EBM)与日常临床实践的关系22

第一节 循证医学(EBM)在日常临床实践的运用22

第二节 怎样看待并使用专家意见22

第三节 循证医学与保胆治疗22

第三篇 微创观念23

第一章 微创观念的形成23

第一节 微创是医学始终遵循的一贯理念23

第二节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

第三节 “微创”的相关争议23

第二章 关于“微创”存在的误区和专家论述24

第一节 “微创”主要误区24

第二节 有关专家关于“微创”主要论述24

第三章 走出“微创”误区25

第一节 用腹腔镜做手术不一定是微创25

第二节 对设立“微创外科”的质疑27

第四篇 中医对胆石症的认识与防治29

第一章 中医诊疗的指导思想29

第一节 整体观29

第二节 “表里”观29

第三节 互联性29

第二章 中医对胆囊和胆囊疾病的认识30

第一节 胆的生理解剖30

第二节 病理和病症30

第三节 发病机制31

第三章 中医学关于胆石症分型与治疗31

第一节 中医把胆石症分为气郁型、湿热型和脓毒型31

第二节 中医治疗胆石症主要方法31

第三节 中医防治胆结石的方法与科研论证33

第五篇 胆道外科的发展历史37

第一章 西医胆道解剖和胆囊手术37

第一节 主要经历37

第二节 胆囊手术的发展经历37

第三节 保胆治疗兴起38

第二章 胆管手术的发展经历38

第三章 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认识和治疗的发展39

第一节 主要经历39

第二节 胆道手术发展经历对现代保胆治疗的意义40

第三节 胆囊结石的病因机制研究的经历40

第六篇 与保胆相关的基础理论42

第一章 胆囊结构42

第一节 胆囊大体结构42

第二节 胆囊的细微结构43

第三节 胆囊及胆囊管微管组织结构特点43

第四节 胆囊与胆石形成有关的解剖因素43

第五节 胆囊切除容易造成胆道损伤的解剖因素44

第二章 胆汁与胆囊46

第一节 胆汁的生成与调节46

第二节 胆囊的储存、吸收及浓缩功能47

第三节 胆汁的排泄功能49

第四节 胆囊分泌H+与黏液的功能50

第五节 胆囊压力的调节51

第六节 胆囊的免疫功能与结石形成的关系52

第三章 胆道流变学53

第一节 胆道流变学定义和目的53

第二节 胆道流变学的基本概念53

第三节 胆汁流动状态与胆石形成的关系57

第四章 胆道压力改变的因素58

第一节 胆道压力升高后,胆汁成分的变化58

第二节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压力变化以及与胆石形成的关系58

第三节 胆道压力与流量进行测量方法59

第七篇 胆汁代谢61

第一章 胆汁中脂质代谢61

第一节 胆固醇代谢61

第二节 磷脂代谢62

第三节 脂肪酸代谢64

第二章 胆汁酸代谢65

第一节 胆汁中的胆汁酸65

第二节 哪些因素影响胆汁酸合成66

第三章 钙、蛋白质代谢与结石形成68

第一节 胆汁中钙与结石形成的关系68

第二节 黏蛋白与结石形成的关系70

第四章 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72

第一节 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主要学说72

第二节 结石形成的基本过程72

第三节 成石胆汁73

第四节 胆汁胆固醇过饱和的机制75

第五节 胆固醇的成核77

第五章 胆囊在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78

第一节 胆囊黏膜功能异常有利于结石形成78

第二节 胆囊收缩功能异常促进结石形成79

第三节 胆石动物模型中的胆囊运动减弱79

第四节 胆汁淤滞和胆泥形成的关系80

第五节 胆囊解剖与结石形成80

第六节 人们如何进行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前瞻性研究80

第六章 胆红素代谢81

第一节 胆色素结石的特点81

第二节 “胆色素钙”难溶的化学基础82

第三节 感染与棕色胆色素结石的关系83

第四节 黑色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因素83

第五节 结石难以溶解的原因84

第八篇 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研究最新进展86

第一章 回顾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86

第二章 21世纪初成石机制的研究87

第一节 流行病学研究胆石症的遗传和环境因素87

第二节 肝脏基因表达研究88

第三节 小肠黏膜胆固醇摄取相关基因的表达91

第四节 胆囊黏膜功能异常93

第五节 胆囊运动功能异常94

第六节 胆汁酸在肝胆肠循环的作用95

第七节 胆汁酸代谢96

第三章 促成核或抑成核因子在胆石形成中的作用97

第四章 细菌感染因素与结石关系99

第五章 线粒体与胆结石的关系101

第六章 脂肪因子与胆结石101

第一节 胰岛素抵抗与胆固醇胆石症相关研究101

第二节 脂肪细胞因子与胆结石关系101

第七章 张圣道、韩天权团队对胆结石患者预测的研究工作104

第八章 探索成石机制的展望105

第九章 对基因研究进展的认识106

第一节 基因检测时代尚未到来106

第二节 警惕商业操作107

第三节 基因与结石形成有关,改变不了结石可以预防的结论107

第四节 存在争议,有待研究证实107

第九篇 环境因素与结石形成关系115

第一章 胆石症的流行病学115

第一节 研究胆石症的流行病学的意义115

第二节 研究胆石症流行病学的方法115

第三节 胆石症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115

第四节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情况116

第二章 胆石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118

第一节 世界各国胆石症的发病率118

第二节 胆石症的危险因素118

第三节 影响胆囊结石自然过程的其他因素124

第四节 我国胆石症预防的策略125

第十篇 胆囊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28

第一章 胆囊良性肿瘤命名和分类128

第一节 胆囊良性肿瘤命名128

第二节 胆囊良性肿瘤分类129

第二章 腺瘤的病理特点132

第一节 来源于支持组织的胆囊良性肿瘤病理特点132

第二节 胆囊假瘤病理特点132

第三节 胆囊增生性病变病理特点132

第四节 其他良性假瘤133

第三章 胆囊良性肿瘤的诊断133

第一节 胆囊良性肿瘤临床表现133

第二节 胆囊良性肿瘤的超声检查133

第三节 胆囊良性肿瘤的影像诊断134

第四节 胆囊良性肿瘤病变鉴别诊断135

第四章 以往胆囊良性肿瘤治疗原则及缺陷136

第一节 手术指征136

第二节 手术方法的选择136

第三节 观察随访136

第四节 以往治疗胆囊良性肿瘤原则的缺陷136

第十一篇 胆囊结石及其并发症137

第一章 胆囊结石分类研究137

第一节 胆囊结石分类研究主要方向137

第二节 结石分类方法137

第二章 急性胆囊炎139

第一节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因139

第二节 急性(结石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理特点139

第三节 胆囊炎胆石症诊断与鉴别诊断140

第四节 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141

第五节 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处理原则141

第六节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142

第七节 以往胆囊结石病治疗目的142

第八节 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治疗原则142

第九节 胆石症治疗的总原则143

第三章 胆囊结石的并发症143

第一节 胆囊结石并发症大约有七大类143

第二节 胆囊结石梗阻性急性胆囊炎143

第三节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可能的并发症与Mirizzi综合征144

第四章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49

第一节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与胆石症发病率关系149

第二节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因和发病机制149

第三节 胆源性胰腺炎病理生理改变150

第四节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150

第十二篇 胆囊切除术157

第一章 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157

第一节 相对规范的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157

第二节 关于预防性胆囊切除的争议158

第三节 胆囊结石的自然过程162

第二章 胆囊切除手术162

第一节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162

第二节 困难情况下的胆囊切除术164

第三节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4

第四节 胆囊手术的术后处理165

第十三篇 胆囊切除术并发症167

第一章 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167

第一节 胆囊切除手术的主要并发症167

第二节 美、中二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的比较168

第二章 医源性胆道损伤169

第一节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病率169

第二节 腹腔镜胆囊切除所造成的胆道损伤的特点170

第三节 胆囊切除术引起胆道损伤的因素172

第三章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后果173

第一节 致伤、致残、致死人数不亚于同期战争173

第二节 诉讼案大幅度升高173

第三节 胆道损伤百分比再低对患者和家庭都是巨大的灾难174

第四节 胆道损伤修复治疗后的并发症175

第五节 胆道损伤后各项辅助检查与治疗的并发症176

第四章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177

第一节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根本原因177

第二节 预防胆道损伤的原则和方法178

第三节 新式保胆取石是防止胆道损伤的最有效方法179

第十四篇 胆囊切除远期不良后果190

第一章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190

第一节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原因与分类190

第二节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临床特点190

第三节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诊断方法191

第四节 PCS的治疗原则191

第二章 胆囊切除后对人体的长远的影响192

第一节 胆囊切除对胆道系统的影响192

第二节 胆囊切除术对消化系统的长远影响194

第三节 胆囊切除术后癌症发生率的关系196

第四节 胆囊切除对胰腺的影响198

第五节 胆囊切除后的亚健康状态198

第六节 胆道损伤与存活率的关系198

第十五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特有的并发症200

第一章 腹腔镜胆囊切除特有的并发症200

第一节 腹腔镜胆囊切除特有的并发症的种类200

第二节 腹腔镜气腹并发症200

第三节 穿刺口并发症202

第四节 套管穿刺针穿刺的并发症202

第二章 腹腔镜电外科器械有危险性(scott rohlf)203

第一节 绝缘失效的原因203

第二节 绝缘失效危害204

第三章 电流直接耦合205

第一节 电流直接耦合的定义205

第二节 电流直接耦合潜在危险205

第四章 电容206

第一节 定义206

第二节 在金属套管上的电容耦合电流量有赖因素206

第五章 电容耦合电流207

第一节 电容耦合电流定义207

第二节 电容耦合电流的危险性207

第三节 腹腔镜电外科器械并发症的后果207

第十六篇 新式保胆治疗的兴起209

第一章 胆囊在胆道外科中重要性209

第一节 胆囊在胆道外科中的重要地位209

第二节 胆道外科的现状209

第二章 胆囊重要性认识上的误区210

第一节 “胆囊是结石产生的温床”或仅是运输通道210

第二节 没有客观对待新式保胆取石(息肉)211

第三节 复发率仅是众多疗效综合要素之一211

第三章 新式保胆治疗兴起的历史背景212

第一节 对胆囊重要性的认识改变和提高212

第二节 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助推保胆的兴起214

第三节 人们需求多元化215

第十七篇 纤维胆道镜在保胆手术中的应用217

第一章 胆道镜发展史和结构217

第一节 纤维胆道镜的发展历史217

第二节 纤维胆道镜的主要构造217

第三节 临床常用的纤维胆道镜219

第四节 纤维胆道子母镜220

第二章 纤维胆道镜如何保管与维修220

第一节 纤维胆道镜养护220

第二节 纤维胆道镜使用过程注意事项220

第三章 胆道镜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及临床意义221

第一节 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与适应证221

第二节 纤维胆道镜使用的临床意义221

第三节 纤维胆道镜取石技巧221

第四章 内镜进展222

附件1 疑难肝内结石的胆镜治疗223

附件2 硬质超声胆道镜在胆囊息肉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224

附件3 保胆手术指南附件2007.12225

附件4 新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技术操作规范(讨论稿)226

附件5 新式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技术操作规范(讨论稿)227

第十八篇 胆囊结石(息肉)外科保胆治疗229

第一章 保胆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229

第一节 保胆适应证229

第二节 手术禁忌证229

第二章 术前胆囊功能的评估230

第一节 胆囊浓缩功能测定方法231

第二节 胆囊动力学测定方法231

第三节 简便评估方案231

第四节 动态评估方案231

第三章 保胆手术方式232

第一节 小切口内镜保胆取石(息肉)操作方法232

第二节 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取息肉操作方法233

第三节 完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方法234

第四节 免气腹全腹腔镜取石(息肉)方法234

第五节 三镜联合保胆取石234

第四章 胆囊息肉的保胆治疗235

第一节 胆囊保胆取息肉适应证235

第二节 胆囊保胆取息肉方法与注意事项235

第五章 特殊情况下的保胆取石237

第一节 保胆中的特殊情况237

第二节 胆囊底部悬吊术的适应证、方法及其预防结石复发的原理237

第三节 胆囊(哈袋)肝总管吻合成形术240

第四节 哈袋切开取石及哈袋成形术治疗Mirizzi氏征244

第五节 胆囊管切开取石247

第六节 胆囊肌腺病—胆囊肌腺病部分切除术250

第七节 胆囊壁间结石250

第八节 几种保胆方法的比较252

第九节 保胆术后处理254

第十九篇 非手术去石保胆治疗257

第一章 药物溶石治疗方法257

第一节 口服溶石疗法和药物258

第二节 胆石溶解剂的适应证及应用对象258

第三节 口服溶石法疗效及缺点259

第四节 影响口服溶石疗效的因素259

第五节 口服溶石药物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259

第六节 中西结合,总攻排石疗法260

第二章 灌注溶石疗法260

第一节 灌注溶石疗法的溶石剂260

第二节 灌注溶石疗法的适应证261

第三节 灌注治疗的具体方法、效果与不良反应261

第三章 体内碎石器的种类,作用原理262

第一节 液电碎石器(EHL)的工作原理与优缺点263

第二节 超声碎石器(UL)的工作原理与优缺点263

第三节 激光碎石器的工作原理与优缺点263

第四节 体内碎石的具体方法264

第五节 经皮胆囊碎石的优缺点264

第四章 体外碎石机的种类及工作原理与临床应用265

第一节 按冲击波发生原理,目前已用于临床的碎石机有四种265

第二节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制265

第三节 体外冲击波对人体组织的损伤效应265

第四节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胆囊结石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66

第五节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治疗方法266

第六节 胆囊结石碎石效果的评定266

第七节 碎石后的处理方法266

第五章 非手术去石疗法联合应用266

第一节 口服溶石合并冲击波碎石状况266

第二节 灌注溶石合并冲击波碎石优缺点267

第六章 保胆取石中液电碎石、钬激光碎石、超声碎石的应用进展267

第一节 瑞士EMS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267

第二节 美国公司YAG钬激光碎石器268

第三节 液电碎石仪268

第四节 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269

第五节 四种碎石仪的比较269

第二十篇 药物预防临床研究进展270

第一章 从胆石成因研究谈胆石症预防的新策略270

第一节 从肝脏途径调节胆固醇饱和指数预防胆石症的策略270

第二节 从抑制小肠胆固醇摄取途径预防胆石症的策略271

第三节 基因治疗272

第二章 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治疗研究272

第一节 控制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273

第二节 高血压药物选择和应用,改善胰岛素抵抗276

第三节 纠正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277

第四节 脂肪因子与胰岛素抵抗278

第五节 线粒体功能损伤与胰岛素抵抗279

第六节 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279

第三章 抑制黏蛋白的高分泌预防胆结石形成280

第四章 改善胆囊排空障碍的药物研究280

第五章 减轻胆囊炎症,降低胆石的发生率281

第六章 溶石治疗药物进展281

第七章 中医中药胆结石预防的研究282

第二十一篇 预防保胆后结石复发——保胆外科学根本性任务284

第一章 保胆复发概况284

第一节 保胆复发率284

第二节 对保胆取石术后复发问题的认识290

第二章 保胆后预防结石复发的可行性295

第一节 对结石成因的研究与结石复发的预防295

第二节 对结石成因的研究广泛深入,成果丰硕295

第三章 以防为主,标本兼治296

第一节 转化医学在保胆外科中的应用296

第二节 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案297

第四章 保胆取石患者选择与复发率297

第一节 从降低复发率角度,最理想的选择标准298

第二节 按“保胆取石适应证和微创保胆手术指南”选择298

第三节 参照患者意愿298

第五章 手术方法选择299

第六章 药物预防299

第一节 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治疗299

第二节 抑制黏蛋白的分泌301

第三节 增强或改善胆囊排空障碍的药物301

第四节 口服溶石药物滔罗特301

第五节 中医中药预防结石复发301

第七章 中医经络和磁疗302

第一节 中医经络治疗302

第二节 保胆取石后旋磁辅助治疗的方法、原理及适应证与禁忌证302

第三节 旋磁排石治疗胆石症的报道303

第八章 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俗预防结石复发303

第一节 环境因素使胆结石发病率增加303

第二节 环境因素变化使胆石类型发生转变304

第三节 不良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成为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304

第四节 遵循AHA营养委员会“饮食与生活方式的科学声明”304

第五节 预防结石形成的一些食物参考306

第九章 感染的预防和控制306

第十章 技术进步可促使保胆复发率不断降低(小结)307

第二十二篇 保胆治疗的循证医学基础310

第一章 相关表格310

第一节 各种胆囊结石治疗效果比较表310

第二节 腹腔镜切胆和新式保胆后果比较表312

第三节 腹腔镜切胆和保胆后患者生活质量对照表314

第四节 胆囊肝管吻合与切胆后胆管空肠吻合疗效比较表314

第五节 重视效果(Effectiveness)和效率(Efficiency)比值315

第二章 正确对待循证依据318

第一节 不应先入为主,预设立场318

第二节 控制损伤程度是微创的重要循证依据320

第三节 先有实践后有循证依据321

第四节 循证医学与创新并不矛盾321

第五节 没有负面证据,也是一种证据323

第六节 按循证要求合理采集数据证据与评估获取的资料323

第二十三篇 转化医学与保胆外科326

第一章 提出转化医学的背景326

第二章 策略:双向转化327

第三章 体制和政策支持328

第四章 培养能力,迎接转化医学的春天328

第五章 转化医学与保胆外科329

结束语 胆道外科的战略目标331

附件1 胆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336

附件2 缩写英中文名称对照表3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