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一编 第21册 公与私 魏晋士群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追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一编 第21册 公与私 魏晋士群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追求
  • 林庆彰主编;施穗钰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254467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一编 第21册 公与私 魏晋士群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追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旨趣与选题释义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篇题释义4

第二节 前行研究及未来展望5

一、研究成果的回顾5

二、未来可能的发展8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9

一、研究方法9

二、论文结构9

第二章 魏晋官僚士群的「公型理念」13

第一节 「公型理念」的界说14

一、「天道无私」观念的衍绎15

二、「共同体」理论:士的自律精神之体现18

(一)中古士族的公共性格18

(二)德行:「国士」的标准25

三、「国家至上」的理念27

(一)国家至上,忧国恤民28

(二)砥身存公,致惠兴利31

第二节 公正之德:公则无私,正则无邪33

一、汉魏之际「天道无私——君主至公」的思想脉络34

二、高诱对《吕氏·贵公》与《淮南·脩务》的诠释37

(一)法天地而无私为38

(二)无所爱恶则公正42

三、魏晋政论疏文的诉求重心44

(一)袁准:治国之道在公心46

(二)桓范:君正身则吏无邪47

(三)曹羲与刘寔:崇公抑私以让贤50

(四)傅玄:去私欲以行至公54

第三节 「公忠」、「公清」价值的实践58

一、「公」的观念丛:公方与公忠60

(一)「公方」品格的重视60

(二)魏晋时期「忠」的多重意涵62

二、「公而清」:伦理与政治的双向反馈72

(一)「清」的公众品格72

(二)在公清慎与守正清节75

(三)俸禄散之,不营私利79

第四节 小结84

第三章 魏晋不朝之士的公众意向87

第一节 高让不仕以遂志88

一、适己之志,非弃人事89

(一)养志超俗而非隐身匿迹89

(二)节行超逸而非遁世不返92

(三)淡漠逃名而非冷漠逃避94

二、辞荣不仕,高尚其志96

(一)隐学之士,乐道无闷97

(二)性分所至,各任其真99

第二节 斯文以自任的志业101

一、研籍味道,闭门教授102

(一)隐修经业的郑玄102

(二)自隐逃名的法真103

二、遁心遗名,激贪励薄105

(一)抱道怀贞的管宁105

(二)阖门守静的胡昭109

三、博学明道,志操厉俗110

第三节 「全身行道」与「循性适志」113

一、存身行道,唯义所在114

二、价值的重塑:意足与适志118

(一)嵇康:循性适志以拒位118

(二)葛洪:著书立言以定志121

三、淡然无求,安身安心122

(一)身亲或名重的提问123

(二)高诱:反己清静则安身自得124

(三)潘尼:无私寡欲则笃志心安126

第四节 秉志高让的人物解析131

一、「有晋高士」皇甫谧131

(一)皇甫氏的谦退家风132

(二)沈静寡欲,闲居养疾134

二、孝养不仕的李密137

三、不能固志,名声减半的邓粲139

第五节 小结141

第四章 「谦容无私,具德在身」的人格范型143

第一节 刘卲论「犯而不校」的君子144

一、「犯而不校」的不争君子147

(一)不伐而谦让148

(二)慎言以自脩155

二、从「平淡」到「旷淡」160

(一)平淡无味的圣人160

(二)道韵平淡的乐广162

第二节 王弼论「与天合德,体道大通」的人格168

一、容公无私的圣王理型170

(一)「容乃公」之释义171

(二)「公」的多面向诠释175

(三)无为不争,无身灭私181

二、盛德质真的体道之士188

(一)质真不矜189

(二)履道尚谦191

第三节 嵇康论「体亮心达」的无措君子197

一、显情为「公」,矜匿为「私」&一198

(一)坦荡无措即为「公」198

(二)释私:超出系于所欲的身体201

二、爱恶不争,方中美范205

(一)机心不存的宏达先生205

(二)不论人过,与物无伤207

第四节 小结208

第五章 公共礼法与个人情实的协和211

第一节 贵「信」著「诚」的思考向度212

一、以礼治国,彞伦叙定212

(一)徐干:懿德君子,可以经人伦212

(二)杜恕:礼为治体,养心以诚215

二、信结人心,民诚政平218

(一)信而不疑,人道定矣218

(二)推诚相与,不臆不信220

三、爱敬之诚,人道之极223

第二节 德合自然,寻礼本意230

一、何晏的诠释观点:「绝繁礼」以「反民情」232

(一)圣人作制,德者无为233

(二)礼用贵和,民德归厚237

(三)以无为本,开务成物240

二、王弼的诠释观点:推诚归厚以反真243

(一)拘执形名,朴散真离246

(二)推诚训俗,使民归厚250

(三)前识之智,失直丧笃255

第三节 反真得情与慎礼持矩的对诘263

一、贵真独志,默探道德264

二、真情即礼意:重解阮籍的「纵情越礼」269

三、放达饬虚或矜礼矫伪272

第四节 称情备礼的共识278

一、郭象:得性为德,损华反真279

(一)天理自然,因其自为280

(二)任物真性,人理自全282

(三)效慕仁义,徇物丧真286

(四)至仁无亲,至礼忘礼288

二、郭象:礼之本意在「称情而直往」290

三、「晋礼」的精神:称情以立文295

(一)孝敬慎终,尽情致礼295

(二)理制适变,情礼兼申297

四、「孝」的真谛:「居丧备礼」及「哀毁遗礼」298

第五节 小结305

第六章 结论307

引用文献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