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文献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子开,项楚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48986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古文献学-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典文献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文献1
一、文1
二、献2
三、文献3
第二节 文献学9
一、文献研究9
二、传统称呼10
三、“文献学”概念的出现和演变12
四、现代西方文献学13
五、“文献学”的定义及学科归属13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献学14
一、古典文献14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范围或研究对象15
三、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地位:国学中之国学16
四、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价值及学习方法17
【原典阅读】19
一、唐刘知几《史通》卷十二《外篇·古今正史第二》(节录)19
二、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百十八《学部十二·图书上》“叙图书”条19
三、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节录)21
第二章 文献的形成和流布24
第一节 文献的形成24
一、人类起源:文献创造主体的出现24
二、语言、文字的起源26
三、文献的形成方式30
第二节 文献的形态34
一、人体形态35
二、口头形态36
三、自然实物形态36
四、甲骨形态38
五、金石形态40
六、竹木形态44
七、缣帛形态49
八、纸张形态51
第三节 文献的流传55
【原典阅读】60
一、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四《经籍艺文部十七》(节录)60
二、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节录)61
三、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百一《文部十七·著书上》62
四、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百二《文部十八·著书下》67
第三章 古典文献简史72
第一节 上古:原始社会至夏商周秦73
一、原始社会至夏73
二、商74
三、周75
四、秦79
第二节 中古(一):两汉79
一、西汉79
二、东汉82
第三节 中古(二):魏晋南北朝隋84
一、魏晋南北朝84
二、隋89
第四节 中古(三):唐五代89
一、唐89
二、五代93
第五节 中古(四):宋辽金元94
一、宋94
二、辽金元100
第六节 近古(一):明102
第七节 近古(二):清106
一、政治与典章制度文献106
二、皇帝实录107
三、经学与思想意识文献107
四、天文历象文献107
五、大量志书107
六、大量文化文献108
七、前朝史书和政书108
八、巨型丛书、类书108
结语112
【原典阅读】114
一、唐魏征等《隋书·志·经籍》序(节选)114
二、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志·经籍》序(节选)117
三、宋欧阳修等《唐书·志·艺文》序(节选)118
四、元脱脱等《宋史·志·艺文》序(节选)119
五、清张廷玉等《明史·志·艺文》序(节选)120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122
第一节 文献收藏122
一、历代官府藏书122
二、历代私家藏书125
第二节 文献散佚127
一、文献散佚的事实128
二、文献散佚的原因128
【原典阅读】132
一、隋牛弘《请开献书之路表》132
二、明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134
三、清曹溶《流通古书约》135
四、清孙庆增《藏书记要》135
五、清叶德辉《藏书十约》142
第五章 文献的著录:目录149
第一节 目录的体制及功用149
一、目录的起源、义界149
二、《别录》、《七略》开启的目录书体例150
三、目录的功用152
第二节 图书的分类154
一、六分法154
二、四分法155
三、其他分类法157
第三节 目录的类型159
一、官修目录159
二、私修目录163
三、史志目录168
【原典阅读】172
一、汉班固等《汉书·艺文志》(节选)172
二、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楚辞类小序、《楚辞章句》提要178
第六章 文献的类型(上):传统四部文献181
第一节 经部文献181
一、《易》181
二、《书》183
三、《诗》184
四、三礼185
五、春秋三传187
六、《孝经》188
七、《论语》188
八、《尔雅》188
九、《孟子》189
十、小学189
第二节 史部文献191
一、《二十四史》191
二、《资治通鉴》192
三、《绩资治通鉴长编》193
四、《三朝北盟会编》193
五、《史通》193
六、《唐律疏议》194
七、《通典》194
八、《洛阳伽蓝记》195
九、《大唐西域记》195
十、《水经注》196
十一、《郡齐读书志》196
十二、《直齐书录解题》196
第三节 子部文献197
一、《荀子》197
二、《朱子语类》197
三、《孙子》197
四、《韩非子》198
五、《齐民要术》198
六、《墨子》198
七、《管子》198
八、《晏子春秋》199
九、《风俗通义》199
十、《淮南子》199
十一、《论衡》199
十二、《颜氏家训》200
十三、《老子》200
十四、《庄子》200
十五、《抱樸子》200
十六、《大藏经》201
十七、《祖堂集》201
第四节 集部文献201
一、《楚辞》201
二、《李太白诗集注》202
三、《杜诗详注》202
四、《白氏长庆集》202
五、《李商隐集》202
六、《王梵志诗》203
七、《经进东坡文集事略》203
八、《文选》203
九、《玉台新詠》203
十、《乐府诗集》204
十一、《全唐诗》204
十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204
十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204
十四、《唐诗别裁集》204
十五、《古谣谚》205
十六、《文心雕龙》205
十七、《诗品》205
十八、《历代诗话》205
【原典阅读】206
一、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206
二、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210
三、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提要211
四、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序》212
五、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周礼注疏”提要212
六、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礼记正义”提要213
七、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左传正义”提要214
八、唐孔颖达《春秋正义序》215
九、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论语正义”序216
十、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尔雅注疏”序217
十一、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孟子正义”序218
十二、清永瑢等汉赵岐《孟子题辞》218
十三、清永瑢等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序》220
第七章 文献的类型(下):特殊类型文献222
第一节 类书222
一、定义222
二、类书的产生224
三、现存主要类书229
四、类书的价值和缺陷260
第二节 丛书文献263
一、“丛书”释名263
二、丛书的产生265
三、丛书的种类267
四、丛书选介268
五、丛书目录274
六、丛书的功用和局限275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献276
一、几种少数民族的书面文献(选择介绍)279
二、少数民族文字珍贵古籍283
【原典阅读】288
一、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小序288
二、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序》288
三、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节录)289
四、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蒙古源流”提要292
第八章 文献的认知:版本294
第一节 概述294
一、版本294
二、版本学298
三、版本学史299
第二节 版本认知300
一、古书装帧300
二、古书版式305
第三节 版本类型307
一、古籍版本的类型307
二、刻本与活字本309
第四节 版本鉴定314
一、版本鉴定314
二、善本浅说318
【原典阅读】320
一、清叶德辉《书林清话》(节选)320
二、古籍定级标准325
第九章 文献的利用:工具书的编排和查检333
第一节 纸质检索工具书的利用333
一、书名检索338
二、人名检索344
三、地名检索350
四、字词检索350
五、利用纸质检索工具书查找相关文献须注意的问题351
第二节 电子文献检索工具的利用352
一、光盘数据库352
二、网络数据库354
三、利用电子文献检索工具须注意的事项354
【原典阅读】355
一、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卷一《校雠条理第七》之二355
二、刘声木《苌楚斋随笔》卷七《皇清经解正续目录》355
三、毛谟《说文检字序》356
四、黎永椿《说文通检例》356
五、洪业《引得说》之《第一篇何谓引得》356
第十章 文献的整理:校勘与辨伪358
第一节 校勘358
一、何谓校勘359
二、校勘内容362
三、校勘方法369
第二节 辨伪374
【原典阅读】381
一、唐颜师古《汉书·叙例》381
二、宋郑樵《通志·校雠略》384
三、清章学诚《校雠通义》校讐条理第七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