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魂-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教育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教育魂-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教育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610665.jpg)
- 腾纯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ISBN:753922780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911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魂-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教育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443
第十七章 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协调机制论443
第一节 现代化求索的不惑之道445
第二节 现代化——宏大目标4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保证451
第四节 改革开放——革新之路454
第五节“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三位一体458
第六节 把握大局的关键问题462
第七节 最为根本的历史经验464
第八节 三者统一的协调机制469
第九节 稳定经济的四大尺度471
第十八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控制数量、提高素质双管齐下论479
第一节 中国人口问题:关键地位与十个难题481
第二节 人口爆炸超前,经济起飞滞后——中国近现代化失机的三次历史教训486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历史教训与可贵探索493
第四节 生产力革命和人口革命——中国现代化的双翼起飞论498
第五节 控制人口的三道防线,提高素质的积极方针——双管齐下的“人的革命”503
第十九章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关系:中国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论507
第一节 中国资源的独特矛盾507
第二节 土、水、林、能——中国四大稀缺资源512
第三节 中国资源节约型新发展道路的六大原则516
第四节 资源节约原则519
第五节 开源节流原则522
第六节 天人平衡原则526
第七节 探测先行原则529
第八节 综合利用原则535
第九节 精心保护原则538
第二十章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天人和谐新型生态文明论543
第一节 中国生态问题的三大特点543
第二节 生态环境:劳动实践的外部前提与自然基础——新实践论548
第三节 防害于先和综合治理553
第四节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560
第五节 天人和谐的新型生态文明——天人关系的三大历史形态568
第二十一章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关系:综合创新论575
第一节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文化创新的九大成果576
第二节 三大问题的理论反思582
第三节 中华文明的综合创新与现代复兴587
第四节 21世纪世界新型文明的东方曙光597
第二十二章 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科技创新龙头论599
第一节 科技创新论源头在哪里——马克思与熊彼特比较研究599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古今中外法和综合创新论607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中的综合创新文化观626
第四节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科教兴国论与全面创新论637
第五节 四元综合的创新主体论650
第六节 多元综合的创新体系论651
第二十三章 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关系:“三个代表”的党建创新关键论658
第一节 马克思19世纪40年代两大创新:唯物史观和《共产党宣言》658
第二节 列宁最后构想的三大创新:文化革命、新经济政策、党的创新662
第三节 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中的三大法宝之一669
第四节 关键在党:邓小平理论重要支点671
第五节 世纪之交的世界历史性大转变675
第六节 多重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684
第七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690
第八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692
第九节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94
第十节 用人民监督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实——防治官僚腐败的根本途径696
第十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党的建设创新关键论715
第十二节 经济建设是重心,党的建设是关键——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最新实践经验719
第十三节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领导权与政权合法性根据721
第十四节 三大振兴的历史使命723
第十五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727
第四篇 十六大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发展——中国新发展观与和平崛起之道744
第二十四章 中华复兴的伟大纲领——十六大的七大理论创新744
第一节 历史铺垫:执政兴国基本经验论744
第二节 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747
第三节 领导核心:“三个代表”的党建创新纲领论750
第四节 哲学基石:与时俱进、全面创新论752
第五节 经济基础:现代新型中国工业化道路论755
第六节 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明论756
第七节 文化奠基: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主旨的文化创新论757
第二十五章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三大源头与三大创新759
第一节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核心理念759
第二节 以人为本是西方发展观大趋势765
第三节 中华智慧中人本思想的优秀传统781
第四节 从急功近利到以人为本——政绩观上的根本创新795
第五节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发展战略上的重大创新801
第六节 从权力本位、金钱本位到以人为本——价值本位的根本创新807
第二十六章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819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新重农论819
第二节 统筹区域发展:多元一体腾飞论827
第三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双翼起飞论841
第四节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一体发展论845
第五节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双轮互动加速论850
第二十七章 科学人才观857
第一节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857
第二节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859
第三节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861
第四节 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创新863
第五节 人才流动市场机制创新866
第六节 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创新867
第七节 重点确立高级人才培养机制创新869
第二十八章 和平崛起的中国战略机遇观873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针对对象: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873
第二节 战略机遇期和国际大环境877
第三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科学内涵883
第四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887
第五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893
第六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895
第七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三步走”方略899
第八节 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中国和平崛起观——从毛泽东、邓小平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01
第九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世界历史意义903
后记908
增订版后记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