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气象科技的古往今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气象科技的古往今来
  • 杨萍,叶梦姝,陈正洪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5951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3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45页
  • 主题词:气象学-技术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气象科技的古往今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气象科学技术的起源1

1.1 远古时代世界文明的萌芽1

1.1.1 月历棒1

1.1.2 巨石阵2

1.2 四大文明古国的天文学与气象学3

1.2.1 古埃及4

1.2.2 古巴比伦6

1.2.3 古代印度7

1.2.4 古代中国9

第2章 气象科学技术的探索12

2.1 古希腊气象学的发展12

2.1.1 古希腊的天文气象学12

2.1.2 亚里士多德和《气象通典》14

2.2 古罗马帝国时代(公元前200年—公元476年)16

2.2.1 地理学和气象学的交汇16

2.2.2 历法的沿革19

2.3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公元476—1600年)21

2.3.1 古代中国的气象学知识21

2.3.2 阿拉伯学者的气象学研究23

2.3.3 科学革命的前夜25

延伸阅读 伽利略29

第3章 现代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前夜31

3.1 科学实验与实验科学的兴起31

3.1.1 笛卡儿的《气象学》31

3.1.2 气象观测33

3.2 气象观测仪器的发明35

3.2.1 温度表的发明与温标的确立36

3.2.2 气压的测量与马德堡半球实验36

3.2.3 毛发湿度表与山地气象学38

3.2.4 风筝与高空气象观测40

3.2.5 风压和风速的测量40

3.3 气象学各种理论的建立41

3.3.1 大气环流理论41

3.3.2 降雨理论44

3.3.3 天气现象的动力学研究44

3.3.4 气体运动的热力学研究45

延伸阅读 富兰克林47

第4章 现代气象科学技术的序曲49

4.1 基础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49

4.1.1 流体力学49

4.1.2 热力学三大定律51

4.1.3 气体分子运动论54

4.1.4 科里奥利力55

4.1.5 无线电技术56

4.2 天气学的形成和发展59

4.2.1 天气图的绘制59

4.2.2 天气预报的诞生61

4.2.3 天气学研究规范的确立62

4.2.4 大气环流学说的完善65

4.2.5 气旋模型的提出66

4.2.6 风暴研究67

4.3 气候学的发展与完善70

4.3.1 气候图70

4.3.2 气候学的研究70

延伸阅读 开尔文73

第5章 现代气象科技的突破75

5.1 现代气象学的诞生75

5.1.1 挪威学派:理论结合实际的巨大成功75

5.1.2 环流理论:动力气象学的发展与成熟78

5.1.3 气旋结构和锋面理论:从二维到三维的突破79

5.2 高空气象观测技术的飞跃81

5.2.1 大气垂直结构和成分的认识81

5.2.2 高空探测时代的来临83

5.2.3 云微物理过程的研究85

5.3 芝加哥学派:新资料和新思维87

5.3.1 地转适应理论88

5.3.2 长波理论与3效应88

5.3.3 西风急流的发现90

5.3.4 长波斜压不稳定的动力机制90

5.3.5 罗斯贝与芝加哥大学气象系91

5.4 数值天气预报的成就93

5.4.1 客观预报天气梦想的大胆尝试93

5.4.2 数值预报的两位奠基人95

5.4.3 强强联合开启数值预报时代97

5.4.4 20世纪50年代后数值预报的应用98

延伸阅读 郭晓岚99

第6章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101

6.1 雷达与卫星:气象观测的新时代101

6.1.1 雷达观测的发展101

6.1.2 卫星的发射与气象应用103

6.2 20世纪中期的大气科学理论的进展105

6.2.1 中尺度气象学105

6.2.2 热带大气动力学105

6.2.3 混沌理论与非线性科学105

6.2.4 大气化学108

6.3 气象科技的全球化109

6.3.1 全球大气研究计划110

6.3.2 热带气旋计划启动111

6.3.3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112

延伸阅读 洛伦兹113

第7章 现代气象科技中的中国学者115

7.1 中国现代气象科技的探索者115

7.1.1 蒋丙然115

7.1.2 竺可桢116

7.1.3 赵九章117

7.2 中国现代大气科学的奠基人118

7.2.1 叶笃正118

7.2.2 顾震潮120

7.2.3 谢义炳121

7.2.4 陶诗言123

参考文献1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