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与中国经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1世纪与中国经济
  • 刘继臣编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 ISBN:780641726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世纪与中国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1

中国靠什么支撑未来20年的繁荣1

全球化将加速我国的社会变迁5

中国现在的迫切需求是什么7

垄断行业危机感与日俱增10

清醒看待中国的大市场13

人才供求失衡,世界进入僧多粥少年代16

外资购并离我们有多远18

中国如何把握自身成长22

我国下一阶段的经济热点问题预测24

中国成为世界大工厂的解读26

以全球化之矛攻全球化之盾29

谨防西方私有化误导中国34

外商为何在华兴起独资热潮37

外商对华投资趋势分析39

从发展角度看我国经济转轨、入世和全球化43

中国在新国际环境下的应对之道47

只有进行重大战略调整,中国的经济才能持续发展51

中国经济八大态势56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观点60

国际竞争压力在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62

第二篇 21世纪与中国经济改革66

中国经济需要第二次转型66

中国全面进入悖论时代73

区域整合中的盲点和增长点77

中国对内战略新格局的分析80

关于产权改革的难点问题分析83

中国“第三步战略”的重点是什么87

经济向好趋势中的预警90

中国进行工业化必须审慎而行93

三大资本将框定中国经济的未来95

中西部开发应考虑搞“计划经济”98

谁将主导中国产业的未来100

改革的主战场将直指法律瓶颈102

未来中国要走的路105

信息社会对中国的政治影响108

“十五”计划为什么以发展为主题110

中国经济面临五大战略转折113

决胜未来的战略选择115

管理的嬗变与竞争的升级118

中国经济的新形势与新对策121

中国须开拓“第三条发展之路”124

从官与商的角色转换看政治经济改革127

我国改革进程的敏感空间129

中国体制改革将从三个方面推进132

中国经济体制将加快转型134

中国经济改革的四大重点136

从政治与经济的互动看中国的改革139

“十五”期间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142

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144

2003年中国经济发展五大趋势148

第三篇 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152

中国特有的决策机制152

影响决策的三大干扰因素159

划分社会阶层的大忌163

中国经济的玄妙之处不在方向而在节奏165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168

中国的中产阶级已浮出水面171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理论解释174

中国经济的魅力176

改善中国经济软环境的忧思179

中国目前最缺的是什么?182

信用不规范的制度根源探析185

当前的重点不是“劫富”也不是“济贫”188

我国区域经济棋局态势一瞥190

企业如何获得“过剩经济”下的先机193

中国社会的“升迁”机制一瞥196

关于经济安全问题的思考199

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悖论202

政府究竟该做什么?204

以德治国比以法治国更难206

中国对反洗钱不能再迟疑208

人才流动有“均贫富”的效果211

富人和穷人的新概念214

解读“十五”计划的几个要点216

中国的大市场与小产业的矛盾分析219

关于西部开发问题的新分析222

反垄断走形价格先涨225

经济学家是如何给“腐败”算账的227

对局部“率先现代化”的质疑231

隐性经济存在的经济隐患235

我国城市化的商机240

有恒产者有恒心243

“仇富心态”考246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雏形249

谁将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52

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六个“两难”问题255

国家税收连年递增的隐忧258

我国产权比重轮回发展的分析261

外汇大量外逃的危机266

中国“经济严打”的问题分析270

中国经济的微观时代来临274

腐败的根源透析277

中国改革模式探析281

克服信用危机的动因283

我国风险投资的问题分析286

政府的成本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291

中国有多少有钱人293

第四篇 WTO后的中国经济297

从三个层面盘点中国入世的现状297

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301

用第三只眼看中国与WTO303

“加薪”是否属于另类买断306

入世后我国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309

“十五”期间增速最快的产业预测311

关于政府确立的“入世”获利模式透析314

不必过于担心入世的冲击317

目前我国人才面临的七大冲击319

入世后的我国外贸发展趋势323

WTO将如何演绎中国的历史325

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大观328

经济特区的使命即将终结332

入世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探讨336

检验中国市场是否完整的标准是什么338

对我国农业入世后的忧虑341

香港在中国入世后的重新定位345

实体经济得意 虚拟经济失意350

中国入世后的五大冲击355

关于政府“退出市场”的变法357

中国在WTO原则上的真实距离359

第五篇 21世纪中国的资本市场364

信用与财富364

开放式基金是福音还是圈套?367

为什么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快马加鞭“上市”370

中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的困惑376

人民币适当贬值的经济分析380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有多大383

人民币离世界货币还有多远386

关于金融政策的另一番思考389

如何看待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392

证券市场“内忧”大于“外患”394

关于金融机构上市问题的思考396

国有资本应专业化经营401

从国际金融格局透析中国的经济走向404

金融产权改革将不可避免406

我国金融改革要警惕两个极端408

振兴股市必先清除洋教条410

B股是资本市场的畸形儿412

我国股市多元化后的前景415

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如何进行418

短命的信托 苦命的基金421

对内与对外开放的临界值424

不良资产被大肆收购的真实意图427

中国资本市场凸显的缺陷分析429

“政策市”身退还需3~5年433

中国五年内不会发生金融危机436

中国银行业的人才危机439

债务市场将促进产业政策调整440

外资银行在中国具有哪些优势443

证券市场的敏感点与后市前瞻447

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层发展趋势451

金融改革不在存量在增量454

国有商业银行的一次重大失策4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