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五四思潮与五四人物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五四思潮与五四人物研究
  • 史云波,董德福著 著
  • 出版社: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40134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五四运动-社会思潮-研究;五四运动-历史人物-人物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五四思潮与五四人物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五四运动研究与五四精神传承1

第一节 五四运动研究三题——从国共两党纪念五四运动谈起2

一、复杂性:关于五四领导权的归属问题2

二、歧向性:关于五四诠释的模式问题5

三、时代性:关于五四遗产的价值问题9

第二节 回归五四现场——五四时人对“五四”的批评、辩护和反思13

一、五四时人对五四缺点的批评15

二、“新青年”领袖对时人批评的即时辩护24

三、“新青年”领袖对五四缺点的反思27

第三节 新启蒙运动对五四的继承与超越——以张申府为中心35

一、新启蒙运动的开展与落幕36

二、新启蒙运动的精神实质:旨在抗日救亡的新文化运动41

三、新启蒙运动“超越”五四了吗?47

四、新启蒙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52

第四节 五四创造精神与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56

一、创造是五四精神的实质56

二、五四创造精神对当代青年的启示60

第二章 港台及海外学者五四观研究65

第一节 罗家伦的五四观及其历史演变66

一、对五四运动最早的理性反思67

二、讴歌五四的政治意义以服务于抗日救国69

三、自由主义价值取向与党派意识的屏障71

第二节 杜威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及指导75

一、难舍的五四情结75

二、感情与理性相配合的渐进论78

三、反固执、反盲从的中西文化折衷论84

第三节 杜威中国之行对五四思想界的影响89

一、杜威中国之行及其反响89

二、杜威的演讲对五四思想启蒙的影响93

第四节 “五四之子”殷海光的五四阐释及其转进101

一、“五四之子”:殷海光的自我思想定位101

二、中年殷海光:沟通五四和青年一代的精神桥梁105

三、晚年殷海光:有限度地回归中国传统文化110

四、晚年殷海光五四阐释转进的启示116

第五节 罗素五四时期中西文化观辨正——以《中国问题》为中心120

一、中国问题的系统化观察122

二、通过“中国问题”为人类文明的前途号脉125

三、罗素对中国问题和中国出路的误诊130

第三章 五四保守主义思潮与人物133

第一节 梁漱溟“文化三路向”的当代解读134

一、“文化三路向”概述135

二、以发挥孔子人生哲学为己任142

三、回归传统以重建新文化145

第二节 梁漱溟新儒学思想在现代文化史上的贡献149

一、最后的儒家:特立独行梁漱溟149

二、复兴儒学以抗衡西化152

三、以人文自觉反对科学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误导155

四、开启现代新儒家“援西学入儒”的先河157

第三节 吴宓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保守回应——以《吴宓日记》为中心162

一、对五四新思潮的非理性批判163

二、探本求源融汇古今中西的新文化观166

三、与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互动关系169

第四节 梁启超科学观的历史内涵与现实价值174

一、重科学精神轻科学结果的科学价值论175

二、以人文自觉反对科学主义误导的“科学破产”论179

三、维护科学反对保守的科学实践论182

第四章 五四激进主义思潮与人物187

第一节 朱谦之哲学思想管窥188

一、扫荡一切的虚无哲学189

二、高扬生命情调的唯情哲学192

三、文化哲学与历史哲学195

第二节 中国罗素研究第一人——张申府200

一、一波三折的政治生涯201

二、中国罗素哲学专家203

三、中西互补的新哲学论207

第五章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胡适215

第一节 胡适中西文化观的历史考察与哲学反思216

一、留美归国前理智与感情的冲突216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整理国故与再造文明220

三、20年代后期开路先锋和纯学者的矛盾224

四、30年代的文化反省与文化重构227

五、晚年对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229

第二节 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的胡适234

一、开创新路: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翻译234

二、意义转型:凸显翻译文学的文化意义和思想意义237

三、翻译实绩:对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支持和推动241

第三节 “祖孙法”视野下的胡适学术研究方法论245

一、胡适治学方法论概述245

二、胡适方法论探源——“祖”的方法250

三、胡适方法论的影响——“孙”的方法253

参考文献258

后记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