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能力扶贫及其综合绩效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善平,唐红,高波等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5611292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扶贫-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能力扶贫及其综合绩效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
1.2 相关文献综述3
1.2.1 关于贫困的涵义、成因与反贫的研究3
1.2.2 关于财政扶贫绩效评价的研究12
1.2.3 关于扶贫资金运行及审计监管的研究14
1.3 研究的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16
1.3.1 研究的内容安排16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18
1.4 主要研究观点与创新20
1.4.1 主要研究观点20
1.4.2 主要创新22
上篇 扶贫标准确定及影响研究25
第2章 我国财政扶贫:基于反贫能力的审视25
2.1 财政扶贫:我国扶贫的主力25
2.1.1 我国1978—2000年的财政扶贫27
2.1.2 我国2001—2010年的财政扶贫31
2.1.3 我国2010—2020年的财政扶贫34
2.2 对财政扶贫本质的再认识35
2.2.1 财政扶贫的根本不在增收36
2.2.2 扶贫的根本在于提高反贫能力36
2.3 新时期财政扶贫的战略思辨38
2.3.1 目标是尽快增收还是培育和提高反贫能力38
2.3.2 重点瞄准贫困县还是连片特困地区39
2.3.3 是终身制还是动态制40
第3章 反贫能力导向的财政扶贫标准及影响因素研究41
3.1 财政扶贫标准确定:理论思考41
3.1.1 扶贫与救济的边界41
3.1.2 反贫能力导向的财政扶贫标准更关注什么42
3.1.3 中国贫困线的演变述评43
3.1.4 确定财政扶贫标准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分析44
3.2 财政扶贫标准:问卷调查的设计与过程46
3.2.1 设计调查问卷的基本思想与过程46
3.2.2 问卷调查的过程47
3.2.3 调查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48
3.3 财政扶贫标准:问卷调查结果分析49
3.3.1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49
3.3.2 扶贫标准影响因素:收入导向和反贫能力导向的比较51
第4章 提高财政扶贫标准的经济效果的实证检验56
4.1 财政扶贫标准提高的经济效果56
4.1.1 财政扶贫标准提高的微观经济效果56
4.1.2 财政扶贫标准提高的宏观经济效果59
4.2 财政扶贫标准提高的经济效果的实证检验59
4.2.1 财政扶贫标准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选取59
4.2.2 财政扶贫标准变动前后的经济效果比较研究:2005—200962
4.2.3 财政扶贫标准提高的经济效果的时间序列的灰关联度分析64
中篇 综合绩效测度与评价研究71
第5章 反贫能力导向的财政扶贫综合绩效的理论思辨71
5.1 财政扶贫综合绩效的内涵及内在关系71
5.1.1 经济绩效71
5.1.2 社会绩效72
5.1.3 生态绩效73
5.1.4 三者间的内在关系73
5.2 重视财政扶贫综合绩效的理论依据75
5.2.1 财政扶贫综合绩效的受托责任分析75
5.2.2 财政扶贫综合绩效的公共财政理论分析76
5.2.3 财政扶贫综合绩效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76
5.2.4 财政扶贫综合绩效的人本理论分析77
5.3 构建新时期财政扶贫综合绩效指标体系的原则78
5.3.1 突出反贫能力提高的原则78
5.3.2 科学性原则78
5.3.3 全面性原则79
5.3.4 可操作性原则79
第6章 反贫能力导向的财政扶贫综合绩效的问卷调查研究81
6.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81
6.1.1 设计问卷的前期工作81
6.1.2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82
6.1.3 设计指标体系时对反贫能力导向的考虑83
6.2 财政扶贫综合绩效指标体系调查问卷的设计87
6.2.1 问卷题项的确定87
6.2.2 问卷设计中的探索性因素分析89
6.2.3 问卷设计中的验证性因素分析91
6.2.4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93
6.3 三种绩效在综合绩效中的权重的确定96
6.3.1 路径分析方法下的指标权重确定的基本步骤96
6.3.2 三种绩效的权重:来自问卷调查的经验证据97
6.3.3 一项补充:综合绩效指标对反贫能力的反映99
第7章 整村推进和劳务输出的财政扶贫绩效评价103
7.1 整村推进的绩效评价:理论与比较分析103
7.1.1 整村推进扶贫的理论基础103
7.1.2 整村推进的综合绩效:以2009年对比2008年为例105
7.1.3 提高整村推进综合绩效的现实问题107
7.2 劳务输出扶贫绩效的DEA评价和检验109
7.2.1 财政扶贫改善贫困人口资源禀赋的理论分析109
7.2.2 扶贫资金对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提高的作用:博弈分析110
7.2.3 财政扶贫资金对反贫困的“乘数”效应116
7.2.4 劳务输出综合绩效的DEA测度119
7.3 改进整村推进扶贫和劳务输出扶贫的建议125
7.3.1 关于改进整村推进扶贫的建议125
7.3.2 提高扶贫资金投入劳务输出绩效的政策建议128
下篇 提高综合绩效的对策研究133
第8章 财政扶贫资金公司化运作研究133
8.1 财政扶贫资金行政化运作的特征与问题133
8.1.1 财政扶贫资金行政化运作的特征134
8.1.2 行政化运作存在的问题135
8.2 财政扶贫资金公司化运作的特征与比较优势137
8.3 财政扶贫资金公司化运作需处理好的若干关系138
8.3.1 盈利性与公益性139
8.3.2 风险性与安全性139
8.3.3 选择性与普惠性140
8.4 财政扶贫资金公司化运作模式及其优化141
8.4.1 公司制模式141
8.4.2 公司+农户模式142
8.4.3 合作社模式143
8.5 小结:权威及在财政扶贫资金公司化运作中的有效性143
第9章 基于骨牌理论的预防财政扶贫假账真审研究145
9.1 财政扶贫假账真审的涵义与主要表现145
9.1.1 账及审的真与假的辨析145
9.1.2 财政扶贫假账真审的主要表现146
9.2 财政扶贫假账真审成因的骨牌理论分析148
9.2.1 骨牌理论中的五因素及其关系148
9.2.2 财政扶贫假账真审成因五因素连锁作用分析149
9.3 财政扶贫假账真审的经济后果153
9.4 基于骨牌理论的财政扶贫假账真审的预防研究154
9.4.1 财政扶贫项目申请、执行环节“假账”的预防155
9.4.2 财政扶贫项目审计环节“真审”假账的预防157
第10章 “无影灯效应”下的扶贫资金审计监管改进研究161
10.1 扶贫资金审计监管中的“无影灯效应”原理161
10.1.1 “无影灯效应”的基本内涵161
10.1.2 扶贫资金审计监管的目标和主要任务161
10.1.3 扶贫资金审计的“无影灯效应”监管的理论框架163
10.2 扶贫资金审计监管的“无影灯效应”的实证检验165
10.2.1 若干相关约定165
10.2.2 扶贫资金审计监管的“无影灯效应”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67
10.2.3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171
10.2.4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172
10.2.5 实证检验结果172
10.2.6 扶贫资金审计监管的统计描述和特点分析175
10.3 扶贫资金审计监管问题:基于“无影灯效应”的分析178
10.3.1 监管主体单一179
10.3.2 监管能力不足180
10.3.3 介入角度不合理185
10.4 扶贫资金审计监管改进:“无影灯效应”视角187
10.4.1 引进新成员以壮大审计监管主体的力量187
10.4.2 保障审计主体合法有效行使扶贫资金监管权力190
10.4.3 实施扶贫绩效的审计全监管192
第11章 科学的财政扶贫绩效审计问题研究196
11.1 科学的财政扶贫绩效审计的基础理论分析196
11.1.1 科学发展观下的财政扶贫绩效的内涵197
11.1.2 科学的财政扶贫绩效审计的基本目标200
11.1.3 科学的财政扶贫绩效审计的主要特征201
11.1.4 科学的财政扶贫绩效审计的重点203
11.2 科学发展观下财政扶贫绩效审计监管的问题分析208
11.2.1 关注重点还不是扶贫的综合绩效212
11.2.2 重点偏离绩效改善目标214
11.2.3 重绩效结果评价轻过程控制214
11.2.4 透明度不够高217
11.3 提高财政扶贫绩效审计科学性的若干建议219
11.3.1 实施法治生态支持的反贫能力导向绩效审计219
11.3.2 充分发挥专家咨询的特殊作用221
11.3.3 提高反贫能力导向绩效审计的报告功能223
参考文献225
附录A 关于反贫能力导向的财政扶贫标准调查问卷237
附录B 关于现行财政扶贫政策存在问题的调查问卷241
附录C 关于反贫能力导向的财政扶贫绩效指标的调查问卷243
附录D 王善平指导的与本著作相关的硕士生学位论文清单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