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蒋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 ISBN:978750853446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前言4
一、研究背景4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7
三、框架结构设计和研究方法13
第一章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9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19
一、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9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21
第二节 列宁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实践24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和理解24
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思想的实践27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间接过渡思想的正确途径30
第三节 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36
一、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措施36
二、斯大林的“一国能够建成”论38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42
第二章 毛泽东关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设想48
第一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48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48
二、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51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毛泽东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确立55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56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确立57
第三章 新中国恢复经济面临的困境和全面学习苏联方针的确立62
第一节 新中国经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62
一、干部文化水平低下,没有管理城市的经验63
二、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几近空白的现代工业67
三、党内高层缺乏领导经济的经验和相应的领导全国经济的机构69
第二节 刘少奇率团访苏寻求苏联援助73
一、刘少奇率团秘密访问苏联73
二、刘少奇访苏取得的一系列成果76
第三节 毛泽东宣布“一边倒”的既定方针,掀起全面向苏联学习的高潮79
一、中共“一边倒”方针产生的背景80
二、毛泽东公开宣布“一边倒”的方针81
三、全国掀起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83
第四章 苏联对华的全面援助90
第一节 苏联帮助中国制定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发展计划90
一、中共中央决定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90
二、周恩来率团出访苏联商谈一五计划的制定与中国工业化建设92
三、苏联帮助中国制定和完善第一个五年计划94
第二节 苏联派出大批顾问和专家来华工作96
一、苏联派遣来华顾问和专家的规模97
二、全国总工会的顾问与专家101
三、教育部门的顾问与专家104
四、苏联军事顾问与专家109
第三节 苏联接收中国派遣的大批留学生115
一、建国前苏联接收的中国留学生116
二、建国后苏联接收首批中国留学生118
三、国内完善赴苏留学生的选派工作,苏联大规模接收中国留学生121
四、50年代留苏学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的作用127
第五章 “一五””时期的苏联援助和中国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确立134
第一节 苏联帮助实施“156项工程”134
一、“156项工程”的由来134
二、“156项工程”的项目构成及其工业布局136
三、苏联援助“156项工程”的项目建设140
第二节 “156项工程”的援助与中国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145
一、“156项工程”的实施对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形成的影响146
二、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的确立148
第三节 苏联帮助完善中国工业企业管理体系(以鞍钢为例)152
一、苏联帮助鞍钢恢复生产、改造设计、提供设备153
二、苏联专家传授经验,帮助建立和完善鞍钢工业管理体制156
第六章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在国防工业领域的对华援助162
第一节 在薄弱的国防工业基础上艰难起步162
一、近代军事工业的起源163
二、辛亥革命后的军事工业发展164
三、解放后的军工企业概况166
第二节 学习苏联经验构建国防工业发展体系167
一、建立国防工业的领导机构进行集中统一领导168
二、按专业化进行军工企业的调整169
三、制定国防工业建设五年计划170
第三节 在苏联援助下集中全力建设国防工业171
一、苏联对兵器工业的援助172
二、苏联对航空工业的援助174
三、苏联对无线电电子工业的援助178
四、苏联对船舶工业的援助179
第七章 苏联在科技、教育、文化领域对华的援助与影响184
第一节 苏联对华科学技术援助184
一、设立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185
二、苏联帮助制订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188
三、苏联帮助中国开展尖端技术研究191
第二节 中国教育改革借鉴苏联成功经验194
一、中国教育按照苏联模式实施院系调整195
二、中国推行苏联式的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198
三、建立苏联式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1
第三节 中苏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影响203
一、中苏友好协会的成立促进文化交流204
二、中苏在文化领域交流的成果207
第八章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和农业集体化道路211
第一节 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确定211
一、中国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212
二、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215
三、“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21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业集体化道路220
一、中国农业集体化道路中的苏联因素221
二、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集体化道路223
三、实现农业集体化的历史评价229
第九章 中国比与预计的时间提前11年向社会主义过渡233
第一节 提前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的改造233
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34
二、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36
三、实现生产资料的单一公有制238
第二节 苏联援助为中国提前进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240
一、苏联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榜样240
二、苏联援助对中国经济建设产生的巨大作用242
二、苏联援助为加快社会主义改造进程创造了条件246
结束语249
参考文献251
中文文献251
(一)中文著作251
(二)中文文章260
(三)档案资料268
(四)中文报刊271
(五)学位论文273
(六)中文网站274
(七)调研报告274
外文文献275
(一)外文著作275
(二)外文文章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