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0463925.jpg)
- 赵德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1014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动物疾病-传染病-脑病-防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定义2
第二节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流行史3
一、羊痒病3
二、Gajdusek与库鲁病及“慢病毒”4
三、Prusiner和朊病毒的发现5
四、朊病毒的体外制造7
五、朊病毒发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8
六、朊病毒发现的启示9
第三节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危害11
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1
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3
参考文献17
第二章 病原学21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22
一、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22
二、人体发生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25
第二节 基因结构和化学组成27
一、朊蛋白基因的结构和表达27
二、朊蛋白的结构与生物合成30
三、朊蛋白的一级结构31
四、朊病毒高级结构32
五、朊蛋白结构域(121~231)的三维结构33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和理化特性34
朊蛋白的理化特性34
第四节 毒株分类37
一、种间屏障和新毒株的产生39
二、使用实验动物用于朊病毒毒株的研究41
三、朊蛋白多态性和朊病毒毒株44
四、不同朊病毒毒株间的相同特征46
第五节 朊蛋白的生物学功能49
一、参与维持神经系统中的功能50
二、通过抗氧化途径保护神经系统细胞免受氧化损伤51
三、PrPC在免疫系统中的功能52
四、参与淋巴细胞信号转导54
五、参与核酸代谢54
六、调节内钙的功能55
七、与昼夜节律和学习、记忆相关的功能55
第六节 朊蛋白在细胞内的转运和生物学功能56
一、PrPC的细胞定位56
二、朊病毒的复制机制57
三、朊病毒的转运机制59
第七节 朊蛋白基因的突变61
一、朊蛋白基因的突变61
二、绵羊痒病PrP基因的多态性63
三、山羊PrP基因的变异66
四、痒病PrP序列的多态性68
五、朊病毒基因多态性的生物学意义70
第八节 朊病毒的受体71
一、PrPC的胞吐和内陷71
二、朊病毒受体研究进展72
三、朊病毒受体37kD/67kD LRP/LR与朊病毒复制的关系75
参考文献78
第三章 流行病学87
第一节 牛海绵状脑病88
一、牛海绵状脑病的发生与发展88
二、牛海绵状脑病的分布99
三、传染源100
四、传播途径101
五、潜伏期102
六、易感动物102
七、流行特征102
八、牛海绵状脑病与公共卫生的关系103
第二节 羊痒病116
一、痒病在世界各国的分布117
二、我国痒病研究情况150
三、非典型性羊痒病150
第三节 鹿科动物慢性消耗性疾病165
一、鹿科动物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流行史165
二、近几年北美流行状况166
三、流行与传播167
第四节 传染性水貂脑病172
一、传染来源173
二、传播途径173
三、潜伏期174
四、宿主174
五、流行规律175
第五节 猫科动物海绵状脑病175
一、猫科动物海绵状脑病的分布176
二、病原与传播途径177
三、实验宿主179
四、潜伏期180
五、发病率和致死率180
第六节 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180
一、库鲁病181
二、克雅氏病182
三、格茨曼-施脱司勒-谢茵克综合征187
四、致死性家族失眠症和散发性致死性失眠症188
五、可变性蛋白激酶敏感性朊蛋白病188
参考文献190
第四章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发病机制201
第一节 PrPC向PrPSc转化的可能机制202
一、PrPC的结构与生化特征202
二、PrPSc的结构及生化特征204
三、PrPC转化为PrPSc的可能机制205
四、影响PrPC向PrPSc转化的重要因素208
第二节 朊病毒的复制、转运机制211
一、朊病毒的复制机制211
二、朊病毒的转运机制212
第三节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传播的种间屏障机制214
一、种内传播215
二、种间屏障216
第四节 朊蛋白作用因子223
一、朊蛋白与金属离子的关系223
二、朊蛋白与核酸分子227
三、其他与朊蛋白作用的因子229
第五节 朊蛋白类似蛋白的研究233
一、Doppel(Dpl)蛋白234
二、沙杜蛋白238
三、与神经退行性病相关的错折叠蛋白239
第六节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240
一、阿尔茨海默病240
二、额颞叶痴呆242
三、亨廷顿舞蹈症243
四、帕金森病244
参考文献245
第五章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249
第一节 牛海绵状脑病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250
一、典型性牛海绵状脑病临床症状250
二、典型性牛海绵状脑病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251
三、非典型性牛海绵状脑病临床症状和发病机制253
四、绵羊非典型牛海绵状脑病261
第二节 羊痒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261
一、羊痒病的临床症状262
二、实验室痒病感染模型症状263
三、羊痒病病理变化264
四、非典型羊痒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65
第三节 鹿慢性消耗性疾病266
一、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266
二、发病机制268
第四节 传染性水貂脑病270
一、临床表现270
二、病理学特征271
第五节 猫科动物海绵状脑病272
一、临床症状272
二、大体病变272
三、病理组织学病变272
第六节 动物园动物海绵状脑病273
参考文献280
第六章 诊断283
第一节 临床诊断284
一、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284
二、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289
第二节 组织病理学检测291
一、动物海绵状脑病292
二、人海绵状脑病297
第三节 免疫学方法302
一、免疫血清学诊断302
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305
三、借助特殊仪器的检测方法306
第四节 实验动物接种检测308
一、传统的动物传递实验309
二、转基因动物实验310
第五节 借助其他仪器的检测312
一、心电图检测法313
二、电镜下的分子病理检查313
三、荧光相关光谱检查316
四、新型检测方法317
第六节 与朊病毒特异结合的因子的检测317
一、分子伴侣318
二、1999年和2003年欧盟委员会批准的几种检测方法319
三、利用红细胞分化相关因子进行检测321
四、构象依赖免疫试验检测321
五、其他诊断方法322
第七节 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325
一、概述325
二、原理和影响因素326
三、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的分类328
四、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的应用329
五、结论和展望331
第八节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332
一、概述332
二、朊病毒病原学特点333
三、朊病毒的传播途径及灭活方式333
四、组织风险分析334
五、朊病毒实验室实验活动风险评估335
六、实验室检测的质量管理337
参考文献341
第七章 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343
第一节 基本概念344
一、兽医流行病学中的基本概念344
二、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358
第二节 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366
一、流行病学调查366
二、流行病学监测368
三、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的区别与联系370
第三节 抽样调查的设计370
第四节 抽样策略与方式372
一、非概率抽样373
二、概率抽样375
第五节 掌握流行率的抽样382
一、样本量的计算383
二、抽样示例388
第六节 证明无疫或发现疫病的抽样397
一、概述397
二、样本量的计算398
三、抽样示例401
第七节 以风险为基础的抽样405
一、校正疫病风险406
二、计算各风险群预定流行率407
三、根据比例计算抽样预定流行率407
四、计算样本量408
参考文献409
第八章 预防与控制413
第一节 防控策略414
第二节 综合防控措施414
一、牛海绵状脑病病例申报和感染牛的扑杀、销毁政策414
二、牛海绵状脑病的监测415
三、饲料禁令417
四、牛废弃物的炼制419
五、特定风险物质的定义和屠宰中的去除419
六、牛及牛产品的进口政策421
第三节 国外主要国家牛海绵状脑病防控措施423
一、欧盟423
二、加拿大427
三、美国433
四、巴西436
参考文献443
附录451
附录一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编年表452
附录二 OIE关于牛海绵状脑病防控的标准455
附录三 可疑具有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感染性的反刍动物组织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