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
  • 童嶺著;张伯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2605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古籍研究-中国-六朝时代;古籍研究-中国-隋唐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上篇:汉籍丛考19

第一章 公元九世纪前汉籍东传丛考19

第一节 汉籍序说19

第二节 汉籍东传初期的方式——古传说两种之隐义25

第三节 首批东传日本汉籍《论语》、《千字文》之研究33

第四节 隋唐时代汉籍东传的载体形态分析39

第二章“钞”、“写”有别论——六朝隋唐书籍文化史“关键词”考辨56

第一节“书籍制度三期说”与钞本时代的到来56

第二节“钞”、“写”本义考61

第三节 钞本时代的“钞”与“写”64

第四节 如何读“甘泉建章之巨丽”?75

附录:徐兴无教授论学函手稿78

第三章 扶桑留珎:日藏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佚存初考79

第一节 汉唐学术与日藏旧钞本之关系79

第二节 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的初步统计82

一从《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说起82

二 奈良时代的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85

三 平安时代的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88

第三节 日藏汉籍旧钞本的非正常获取途径90

第四节 京都江户古宅的散步93

附录:过眼佚存旧钞本十种解题95

第四章 草创期的日藏汉籍旧钞本研究——以狩野直喜、罗振玉等五人为例106

序说:“孰知其真?孰穷其故?”106

第一节 中国早期的汉籍旧钞本研究107

一杨守敬(1839~1915)107

二 罗振玉(1866~1940)110

第二节 日本早期的汉籍旧钞本研究112

一内藤湖南(1866~1934)与狩野直喜(1868~1947)112

二 神田喜一郎(1899~1984)114

第三节 两国学者的合作与《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景印旧钞本》的诞生116

中篇:经史发覆125

第五章 六朝后期江南义疏体《易》学譾论——以《讲周易疏论家义记》残卷为中心125

第一节《讲周易疏论家义记》残卷之发现125

第二节《讲周易疏论家义记》残卷之形态127

第三节 六朝后期江南《易》学之“疏家”、“论家”二说考133

第四节《经典释文·周易音义》“异本说”之一源出《讲周易疏论家义记》考145

第五节“后剃刀时代”(Post-razor Era):唐《周易正义》成书前祖述王弼派之实态152

第六节《讲周易疏论家义记》所引唐前十二家《易》遗说考167

第七节 小结179

第六章 隶古定本,不绝若线——唐钞本“伪《古文尚书》”九条、神田二种考铨181

第一节“钞刊娄易”的学术史181

第二节 两汉《古文尚书》系谱略说183

第三节“隶古定”的登场与消亡——魏晋至隋唐“伪《古文尚书》”学官地位之确立185

第四节 唐钞本的东传与九条本“伪《古文尚书》”残卷190

第五节“八井三刀”:神田家《容安轩旧书四种》所印本196

第六节 结语:“天宝改字”后的“千年丹青”202

第七章 六朝旧钞本《礼记子本疏义》研究史略——兼论“讲疏”、“义疏”之别207

第一节 古刹遗踪——义疏体《礼记》旧钞本发现之经纬207

第二节 六朝旧钞、唐钞抑或日本传钞?—— 20世纪早期东亚学界诸儒之考证213

第三节 徘徊在“经学”与“经学史”之间——现当代以来东亚学界研究述略226

第四节“讲”、“义”有别——停在汪中《讲学释义》的站上234

第八章 六朝时代古类书《琱玉集》残卷考244

第一节 文献学上所见之《琱玉集》244

第二节 成书时间考251

第三节《琱玉集》的出典及其综合研究262

第四节 敦煌古佚类书P.2524与《琱玉集》的比较研究294

第五节 结语300

第九章 唐钞本《翰苑》残卷考正302

第一节 积石摩崖的古碑302

第二节 历代文献学著录举隅及东传时间推论303

第三节《翰苑》残卷之形态及其在近代东亚之出版311

第四节《翰苑》残卷注引书综合考证317

一《翰苑》残卷注引书四部出典考320

二 注文引书特质之若干探究333

三“五胡”新书录——各民族条目下注文引书之倾向337

第五节 东亚古类书的传承340

第六节 书风赘论343

下篇:辑佚考辨347

第十章 隋唐天台宗“外典”与义疏学之关系举隅——《弘决外典钞》引《孝经述议》校读札记347

第一节 从陈寅恪的课程表谈起347

第二节 具平亲王《弘决外典钞》小议349

第三节 辑佚、复原与义疏学354

第四节《弘决外典钞》引《孝经述议》考辨358

第五节 天台外典徵引义疏学的特质363

第六节“钞”、“写”有别补论365

第十一章 京都毘沙门堂藏萧子良《篆隶文体》旧钞本考——兼论南齐建康皇室学问的构成371

第一节 旧钞本《篆隶文体》概述371

第二节 从目录学看《篆隶文体》374

第三节《篆隶文体》的序及正文丛考381

第四节 南齐建康皇室的学问构成386

第十二章 旧钞本古类书《秘府略》残卷中所见《东观汉记》佚文辑考389

原载杂志一览表400

后记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