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学新兴学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学新兴学科
  • 徐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978750125181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政治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学新兴学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新学科2

“经济政治学”在中国的创建历程及其研究现状——述评“经济政治学”在武汉大学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2

一、“经济政治学”的创建历程3

二、“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18

三、“经济政治学”的学科体系31

四、“经济政治学”的价值37

结束语48

中国公共政策学:转型发展中的知识建构50

一、公共政策概念:理解的差异50

二、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政策科学的关系:视角的宽窄51

三、公共政策的学科定位:从边缘到主流52

四、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诠释的更新54

五、市场经济与公共政策:扩张的公共性维度56

六、实质性公共政策的分析:制度与技术知识的缺失57

七、政策过程现状的分析:寻找宪政秩序58

八、学科研究与发展:知识求取的方式与制度59

九、理论研究的趋势: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求取61

政治生态学理论体系建构论纲64

一、“政治生态学”的概念界定67

二、社会政治建设迫切需要来自生态学视域的关切——政治生态学产生的时代背景68

三、政治生态学与生态政治学和社会生态学的区别与联系70

四、政治生态学的方法论73

五、有机社会与无机社会:政治生态学所主张的政治史划分原则77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管理:研究与反思83

一、结构/制度的研究路径83

二、行为/过程的研究路径94

三、走向行动者/结构研究路径102

我国地方政府学发展的回顾及展望107

一、地方政府研究的缘起107

二、地方政府学的产生110

三、地方政府学的发展113

结语:地方政府学的前景118

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治学新兴学科30年119

一、回顾历史:政治学新兴学科的发展脉络119

二、解析当前:政治学新兴学科的发展现状125

三、展望未来:政治学新兴学科的发展前景130

中国大陆政治传播学研究述评132

一、研究现状:主要内容与理论观点133

二、研究评价:主要贡献与不足之处140

三、研究前景:学科价值与深化方向146

中国政府经济学30年——学科简介与文献综述152

一、政府经济学的引介与传播(1979—2000)153

二、政府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2001—2006)160

三、政府经济学的成熟与创新(2007— )169

政治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184

一、政治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85

二、政治社会学课程及专业设置情况187

三、学术研究与学科建制189

四、当前中国政治社会学研究的特点192

五、对我国政治社会学发展的未来展望196

新领域202

生活政治学的发端及关注的问题——政治学研究的祛魅与解咒202

一、生活政治学滥觞的背景203

二、传统政治及政治学的祛魅206

三、研究生活政治学对于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价值209

县域政治研究的重要性212

一、当前政治学实证研究的困境212

二、政治学实证研究的新视野:以县域为分析单位215

三、研究中国县域政治的分析角度及关键词217

结语221

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研究的新视野223

一、区域为依托的新地缘政治研究224

二、非传统安全的新挑战226

三、政治、经济相结合的地缘政治研究228

四、地缘政治研究的增量空间229

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结构:海陆联合的全球结构与合作性区域结构232

一、地缘政治分析模式的重塑233

二、全球性的地缘政治结构:海陆联合的前景与现实237

三、区域与区域间:地理结构与国家的合作与联合241

结论246

农村研究对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贡献247

一、在方法上引入了经验研究247

二、拓展了政治学的研究范围250

三、促进了政治学在高等院校的发展252

四、提升了政治学的社会政治地位254

五、促进了中国政治学的国际化257

结语259

横向府际行政协调:不确定性及其消解262

一、横向府际行政协调:内涵及其准组织化实质263

二、横向府际行政协调面临的不确定性265

三、横向府际行政协调不确定性的消解270

结语279

新方法282

方法论范式变迁视野中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282

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传统资源283

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286

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基础:理性选择290

四、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与方法293

结论300

诺斯的制度理论及其对政治学研究的启发301

一、诺斯与新制度经济学302

二、诺斯的制度理论概述302

三、对政治学的挑战305

四、对政治学的启发307

心理层面的威权主义辨析313

一、“Authoritarianism”的译法314

二、心理层面的威权主义的解读315

三、与体制层面的威权主义辨析320

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实证研究327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327

二、数据、分析策略与操作化330

三、分析结果333

四、结论与讨论339

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在社区治理结构变迁研究中的应用343

一、背景343

二、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的适用性344

三、行动者的理论及其关系架构346

四、研究假设356

制度中的历史——制度变迁再思359

一、制度二重性:规则与信念360

二、制度起源与历史无效率364

三、制度起源中的历史367

四、带回历史:路径依赖与制度匹配369

五、余思374

评析传统地缘政治学对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依附性379

一、冲突性的地缘政治观:地缘政治学的主导观念380

二、冲突性观念下的理论对现实主义哲学的依附性383

三、依附于权力政治哲学的消极后果390

结论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构建——一种基于政治符号意义上的透视393

一、问题提出394

二、政权的观念结构:正当性与合法性396

三、政权的权威秩序:信仰与崇拜402

四、政权的文化根基:追本与溯源407

五、基本结论410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制度变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分析414

一、理论溯源与分析工具简介416

二、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制度变迁与政治稳定420

三、制度变迁与政治稳定之关系的现实启迪430

结论4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