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艺术通史简编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艺术通史简编 第3卷
  • 李希凡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5906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艺术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艺术通史简编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编 隋唐3

概述3

一、繁花似锦的隋唐艺术3

二、隋唐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12

三、隋唐艺术的深远影响与历史地位15

第一章 气象万千的隋唐宫廷乐舞19

第一节 隋唐社会乐舞文化的基本结构与发展大势19

一、隋唐社会乐舞文化的多层结构与融合特征19

二、表演艺术重心的转移与宫廷乐舞的分类22

第二节 隋唐宫廷乐舞的主要种类与表演规模26

一、空前盛大的宫廷乐舞百戏展演26

二、唐代朝会宴飨仪式中的坐、立二部伎36

三、隋唐宫廷依次上演的多部乐38

四、宫廷鼓吹乐、散乐40

五、宫廷、贵戚喜好的其他俗乐42

第三节 规模浩大精华荟萃的隋唐乐舞机构44

一、内廷外朝乐舞机构的相对区分与设置44

二、太常寺与教坊45

三、梨园及小部音声与府邸乐及私家伎乐52

四、隋唐宫廷舞伎乐工的身份与地位职责54

第二章 州县军府和文人士大夫的乐舞生活以及异彩纷呈的民间乐舞百戏59

第一节 军镇边关和各州府署的乐舞享乐活动与文人士大夫的音乐生活59

一、军镇边关和各州府署的乐舞活动60

二、文人士大夫的音乐生活64

三、琴乐与文人音乐活动的关系71

第二节 异彩纷呈的民间乐舞百戏活动73

一、民间乐舞活动与民间歌舞74

二、都市乐舞生活其他场景81

三、影响巨大的隋唐佛、道乐舞86

第三章 舞蹈艺术的辉煌成就93

第一节 丰富精湛的各类舞蹈93

一、宫廷朝会宴飨舞蹈的艺术成就93

二、“健舞”“软舞”的技艺特色96

三、歌舞大曲中的名舞——《霓裳羽衣曲》103

第二节 绚丽多姿的隋唐舞蹈文物105

一、敦煌唐代壁画中的舞蹈形象105

二、龙门唐窟中的舞蹈形象111

三、唐墓出土文物中的舞蹈形象112

第三节 唐代舞谱115

一、舞谱概述116

二、敦煌舞谱117

第四章 音乐艺术的辉煌成就125

第一节 隋唐歌曲与歌唱艺术125

一、谣歌和曲子125

二、音乐对唐代诗歌发展的影响129

三、歌唱技艺的发展133

第二节 歌舞乐的艺术成就134

一、歌舞音乐种类丰富、规模浩大134

二、大曲与法曲138

第三节 隋唐器乐艺术的成就141

一、乐器及器乐合奏的大发展141

二、独奏器乐的发展145

三、全面发展的隋唐琴乐151

第五章 散乐百戏中其他重要艺术门类的成就与发展155

第一节 杂技、马戏发展演进的新高峰155

一、隋唐杂技艺术的盛行状况155

二、隋唐杂技的艺术特点160

第二节 曲艺说唱走向兴盛163

一、佛教“俗讲”与“转变”等说唱形式164

二、民间“说话”与“唱词”以及“论书”等说唱形式166

第三节 戏曲艺术的萌芽与雏形170

一、逐渐成长的戏曲雏形171

二、隋唐戏曲的流行178

第六章 隋唐表演艺术理论与乐舞百戏的内外交流180

第一节 隋唐表演艺术理论180

一、乐律理论180

二、唐代的乐谱及音乐论著183

三、隋唐乐舞观187

第二节 乐舞百戏的内外交流193

一、统一帝国南北乐舞的交流融合193

二、中原与西域各国乐舞艺术交流197

三、吐蕃、南诏与内地的乐舞艺术交流201

四、隋唐与东亚各国的乐舞百戏交流204

五、隋唐与东南亚诸国的乐舞艺术交流209

第七章 隋与初唐书法艺术211

第一节 隋代书法艺术211

一、融北碑南帖书风于一体212

二、居承前启后之关键的隋书名家智永213

三、当古今之变的隋碑代表作215

第二节 初唐书法艺术217

一、初唐书法发展的动因和条件217

二、专立书学,初立“唐法”219

三、初唐四家221

四、初唐其他重要书家229

第八章 盛中晚唐书法艺术235

第一节 盛中唐书艺的发展鼎盛235

一、“盛唐气象”与书艺气度235

二、楷法为主,全面变革237

三、群星灿烂,大家辈出238

四、诸体皆备,全面成熟241

第二节 盛中唐书艺的杰出代表243

一、一变古法的颜真卿及其“颜体”书艺243

二、狂草书艺的双子星座——张旭与怀素250

第三节 晚唐书法艺术的嬗变256

一、晚唐书艺巨星——柳公权256

二、晚唐其他知名书家259

第九章 隋唐绘画与壁画艺术261

第一节 隋唐绘画艺术261

一、历史契机与绘画发展261

二、笔墨的新探索262

三、绘画题材分科与样范的出现264

第二节 人物画的成熟265

一、阎氏父子的成就265

二、画圣吴道子的开拓与创造268

三、张萱与周昉的贡献270

第三节 山水画的发展与变革273

一、展子虔与《游春图》273

二、李家父子的青绿山水274

三、水墨山水画的出现277

第四节 花鸟画的出现278

一、花鸟题材的出现与初期花鸟画家的成就278

二、鞍马、畜兽画280

第五节 隋唐壁画艺术283

一、丰富的壁画遗存283

二、壁画的题材与风格样式288

三、壁画的技巧与手法294

第十章 隋唐雕塑艺术299

第一节 辉煌的佛教造像299

一、龙门石窟299

二、敦煌莫高窟303

三、炳灵寺石窟308

四、天龙山石窟309

五、四川各地石窟311

六、其他造像313

第二节 壮观的陵前石雕313

一、昭陵群雕与“昭陵六骏”314

二、乾陵群雕316

三、顺陵群雕317

第三节 充满生活气息的随葬俑群319

一、隋俑319

二、唐俑320

第四节 隋唐雕塑家与唐代雕塑的艺术成就323

一、隋代雕塑家——昙摩拙义与李春324

二、唐代雕塑家——吴道子与杨惠之324

三、唐代雕塑的艺术成就326

第十一章 隋唐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329

第一节 隋唐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329

一、恢弘开阔的城市景观329

二、金碧辉煌的宫殿333

三、华丽庄严的寺塔337

四、显示皇权尊严的陵墓341

五、园林、住宅和桥梁343

第二节 工艺美术的多品类发展346

一、陶瓷工艺的新成就347

二、染织工艺的发展354

三、金属工艺的提高360

四、漆木工艺的新创造363

第十二章 隋唐书画理论的成熟与建树364

第一节 书画理论的成熟364

一、理论形态的多样化364

二、理论视野的拓展367

三、史学意识的强化368

第二节 书画理论的建树370

一、书法法则的探索与确立370

二、绘画理论的成果与贡献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