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处理微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处理微生物学
  • 赵远,张崇淼主编;张小菊,王琴,刘婷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7437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水处理-生物处理-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处理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主要作用1

1.2水处理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1.3微生物学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1

1.4微生物概述2

1.4.1微生物的定义2

1.4.2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2

1.4.3微生物的分类3

1.4.4微生物的分类单位、命名和分类依据3

1.4.5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4

参考文献4

第2章 微生物的性状和分类5

2.1原核微生物5

2.1.1细菌5

2.1.2放线菌13

2.1.3蓝细菌16

2.1.4其他原核生物类群17

2.1.5水环境中常见的原核微生物类群20

2.2真核微生物22

2.2.1真菌22

2.2.2藻类25

2.2.3原生动物27

2.2.4后生动物27

2.2.5水环境中常见的真核微生物类群29

2.3非细胞生物的超微生物——病毒34

2.3.1病毒的一般特征及主要类群35

2.3.2病毒的形态结构35

2.3.3病毒的增殖35

2.3.4病毒的测定和培养37

2.3.5病毒对物理、化学、抗生素的抵抗力38

参考文献39

第3章 微生物的生理41

3.1微生物的酶41

3.1.1酶的组成和结构41

3.1.2酶的命名和分类42

3.1.3酶的催化特性43

3.1.4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43

3.2微生物的营养45

3.2.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营养要素45

3.2.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47

3.2.3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48

3.2.4培养基49

3.3微生物的代谢52

3.3.1新陈代谢的有关概念52

3.3.2微生物的产能代谢53

3.3.3微生物的合成代谢57

3.3.4微生物代谢的调节58

3.4微生物对难降解物的降解和转化60

3.4.1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60

3.4.2石油类物质的分解与转化61

3.4.3合成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63

3.4.4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转化64

参考文献65

第4章 微生物的生长66

4.1微生物生长的测定66

4.1.1细胞数的测定66

4.1.2细胞生物量的测定68

4.2微生物的生长规律69

4.2.1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69

4.2.2生长的数学模型71

4.2.3微生物的同步培养72

4.2.4厌氧培养75

4.3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77

4.3.1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77

4.3.2生物因子80

参考文献81

第5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82

5.1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82

5.1.1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82

5.1.2 DNA的结构和复制84

5.1.3 DNA的存在形式86

5.2微生物的基因突变87

5.2.1突变的类型87

5.2.2基因突变的机制88

5.3微生物的基因重组90

5.3.1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90

5.3.2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91

5.4微生物的菌种选育92

5.4.1水处理工程菌种筛选程序92

5.4.2微生物的诱变育种92

5.4.3原生质体融合育种93

5.4.4基因工程技术用于高效工程菌种改良95

5.5微生物菌种保藏及复壮95

5.5.1微生物菌种保藏95

5.5.2菌种的退化与复壮98

5.6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98

5.6.1聚合酶链反应技术98

5.6.2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100

5.6.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101

5.6.4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02

5.7微生物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04

5.7.1固定化技术及应用104

5.7.2水处理工程中生物强化技术与应用106

5.7.3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和应用107

参考文献109

第6章 微生物的生态系统111

6.1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征111

6.1.1生态系统及其基本结构111

6.1.2生态系统的功能112

6.1.3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与类型113

6.1.4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15

6.2微生物在各生态系统中的分布116

6.2.1水体微生物生态116

6.2.2土壤微生物生态118

6.2.3空气微生物生态120

6.3微生物的生物群落121

6.3.1生物群落及其基本特征121

6.3.2微生物群落的演替122

6.3.3微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23

6.4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23

6.4.1互生123

6.4.2共生124

6.4.3寄生125

6.4.4拮抗125

6.4.5捕食126

6.5微生物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126

6.5.1碳素循环126

6.5.2氮素循环127

6.5.3硫素循环129

6.5.4其他元素的微生物转化130

参考文献131

第7章 水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133

7.1水体中的微生物来源及相关的水污染133

7.1.1水体中的微生物来源133

7.1.2与微生物相关的水污染134

7.2水中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135

7.2.1病原菌135

7.2.2病毒139

7.2.3病原性原生动物141

7.2.4蠕虫144

7.2.5蓝绿藻145

7.3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存活、分布和传播146

7.3.1病原微生物在水中存活的影响因素146

7.3.2病原微生物在水环境中的分布148

7.3.3水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及控制149

7.3.4指示微生物及其水质卫生学意义150

参考文献153

第8章 水处理工程中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及应用155

8.1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155

8.2活性污泥法155

8.2.1好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155

8.2.2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演变及应用164

8.3生物膜法166

8.3.1好氧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167

8.3.2生物膜法的基本流程及特征168

8.3.3生物膜反应器170

8.4自然处理法171

8.4.1稳定塘171

8.4.2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174

参考文献175

第9章 水处理工程中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及应用176

9.1厌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原理及生理特征176

9.1.1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176

9.1.2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特征179

9.1.3非产甲烷菌179

9.1.4产甲烷菌180

9.2厌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生态学184

9.2.1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优势群的演替184

9.2.2非产甲烷菌和产甲烷菌之间的关系186

9.2.3产酸发酵菌群代谢的NADH/NAD+调节188

9.2.4产甲烷菌的生态分布189

9.3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学189

9.3.1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条件及其控制189

9.3.2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194

参考文献198

第10章 水体富营养化和脱氮除磷技术200

10.1水体富营养化现象200

10.1.1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200

10.1.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200

10.1.3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常见藻类201

10.1.4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201

10.1.5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和方法202

10.2生物脱氮204

10.2.1水体中氮化物的危害204

10.2.2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204

10.2.3生物脱氮的基本流程206

10.2.4影响脱氮作用的环境因素209

10.2.5同步硝化反硝化211

10.3生物除磷213

10.3.1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213

10.3.2生物除磷的基本流程214

10.3.3影响生物除磷的主要因素216

10.4同步脱氮除磷技术218

10.4.1 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218

10.4.2巴颠甫(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219

10.4.3 Phoredox工艺220

10.4.4 UCT工艺220

10.4.5 VIP工艺220

10.4.6氧化沟同步脱氮除磷工艺221

10.4.7其他传统同步脱氮除磷工艺221

参考文献222

第11章 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及去除223

11.1常用水质卫生学指标的检测方法223

11.1.1细菌总数的测定223

11.1.2大肠菌群的测定223

11.1.3粪大肠菌群的测定224

11.1.4噬菌体的测定224

11.2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浓缩和检测方法225

11.2.1病原微生物浓缩方法225

11.2.2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226

11.3微污染水源水的生物预处理227

11.3.1微污染水源水污染源、污染物及预处理的目的227

11.3.2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的特点和可行性227

11.3.3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228

11.4饮用水的深度净化技术230

11.4.1臭氧活性炭吸附230

11.4.2活性炭吸附231

11.4.3光催化氧化232

11.4.4生物活性炭233

11.4.5吹脱法233

11.4.6膜技术234

11.5饮用水消毒236

11.5.1氯和含氯物质消毒236

11.5.2碘消毒237

11.5.3臭氧氧化237

11.5.4银离子消毒237

11.5.5紫外线消毒237

11.5.6超声波消毒238

11.5.7饮用水的加热消毒238

11.6污水处理工艺对病原微生物的去除238

11.6.1污水处理工艺对病原菌的去除239

11.6.2污水处理工艺对病毒的去除241

参考文献242

第12章 生物修复技术244

12.1生物修复技术原理244

12.1.1生物修复概述244

12.1.2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类型246

12.1.3微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247

12.2水处理工程中微生物修复技术250

12.2.1主要的生物修复技术250

12.2.2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251

12.2.3评价生物修复可行性的程序251

参考文献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