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 中公教育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ISBN:751004691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美术课-教学法-高中-中学教师-聘用-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2

第一章 美术基础知识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

考点聚焦2

第一节 美术基本理论2

考点梳理2

一、美术的概念与性质2

(一)美术的概念2

(二)美术的特性2

二、美术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3

(一)美术的造型元素(点、线、平面、空间、色彩等)3

(二)美术的形式原理4

第二节 美术创作思想与社会价值4

考点梳理4

一、美术的创作思想4

二、美术的社会价值5

(一)美术的认识功能5

(二)美术的教育功能6

(三)美术的审美功能7

(四)美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7

第二章 中国美术史9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9

考点聚焦9

第一节 原始时期的美术9

考点梳理9

一、石器时代概述9

二、陶器9

三、早期壁画、地画和岩画11

四、石器工艺11

五、玉器工艺11

六、原始雕塑11

第二节 夏商周美术12

考点梳理12

一、青铜艺术12

(一)青铜器的起源及铸造12

(二)青铜器的应用12

(三)青铜器纹饰与形制的发展13

二、先秦绘画13

(一)先秦帛画13

(二)先秦漆画14

三、书法篆刻艺术14

第三节 秦、汉美术14

考点梳理14

一、绘画艺术14

(一)帛画14

(二)墓室壁画15

二、画像石和画像砖15

三、雕塑艺术15

四、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16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美术17

考点梳理17

一、魏晋南北朝画家17

(一)南朝人物画家18

(二)北朝人物画家19

二、魏晋南北朝的绘画论著19

(一)东晋的顾恺之19

(二)谢赫的《画品》19

(三)山水画论19

三、魏晋南北朝的佛教美术20

(一)新疆石窟20

(二)甘肃地区石窟20

(三)中原地区石窟21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21

第五节 隋唐五代美术23

考点梳理23

一、隋唐五代美术的美学特征23

二、隋唐五代美术分类23

(一)隋唐五代人物绘画23

(二)隋唐五代山水花鸟鞍马画26

(三)唐代书法28

(四)隋唐五代雕塑28

(五)隋唐五代工艺美术29

第六节 宋元美术30

考点梳理30

一、宋代绘画30

(一)宋代画院30

(二)宋代人物画30

(三)宋代山水画31

(四)两宋花鸟画33

(五)宋代风俗画33

(六)宗教美术34

二、元代绘画34

(一)元代山水画34

(二)元代花鸟画35

三、元代壁画35

第七节 明清美术36

考点梳理36

一、明清绘画艺术特征36

二、明清山水画36

(一)明代山水画36

(二)清代山水画38

三、明清花鸟画39

(一)明代宫廷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及风格特点39

(二)明代大写意水墨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与影响39

(三)“扬州八怪”的代表性画家与风格39

四、明清人物画40

(一)明代浙派宫廷人物画的代表人物40

(二)唐寅、仇英的人物画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40

(三)“南陈北崔”和波臣派40

五、明清书法41

六、明清时期壁画、版画和年画41

七、明清建筑与雕塑41

第八节 近现代美术42

考点梳理42

一、海上画派42

二、维新派42

三、民国时期的美术43

(一)“岭南画派”与江南画家群43

(二)齐白石与京津画家群43

(三)徐悲鸿学派44

(四)异军突起的西洋画45

(五)新木刻运动45

四、新中国初期的美术45

(一)新国画45

(二)油画46

(三)版画46

(四)新年画和连环画47

第九节 中国民间艺术47

考点梳理47

一、年画48

二、刺绣48

三、泥塑48

四、剪纸49

五、风筝49

六、皮影戏49

强化训练50

第三章 外国美术史53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53

考点聚焦53

第一节 史前美术、古代美术53

考点梳理53

一、史前时期美术53

(一)旧石器美术53

(二)新石器美术55

二、古代美术55

(一)古代埃及美术55

(二)古代希腊美术56

(三)古代罗马美术59

第二节 欧洲中世纪美术61

考点梳理61

一、基督教美术61

(一)罗马式美术61

(二)拜占庭式美术62

(三)哥特式美术62

二、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建筑作品鉴赏63

(一)比萨大教堂63

(二)圣索菲亚大教堂63

(三)巴黎圣母院64

(四)泰姬·玛哈尔陵64

(五)缅甸仰光大金塔64

第三节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65

考点梳理65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65

(一)酝酿与诞生65

(二)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66

(三)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67

二、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70

(一)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70

(二)作家与作品鉴赏70

三、德国文艺复兴美术71

(一)德国文艺复兴美术发展71

(二)作家与作品鉴赏71

第四节 巴洛克和洛可可美术72

考点梳理72

一、巴洛克美术72

(一)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形成72

(二)意大利73

(三)荷兰73

(四)佛兰德斯74

(五)西班牙75

二、洛可可美术75

(一)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形成75

(二)法国75

第五节 19世纪美术77

考点梳理77

一、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美术77

(一)古典主义美术77

(二)新古典主义美术77

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78

(一)浪漫主义美术78

(二)现实主义美术80

三、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美术82

(一)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美术82

(二)后印象主义美术83

第六节 20世纪美术85

考点梳理85

一、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美术85

(一)野兽主义85

(二)表现主义85

(三)立体主义85

(四)抽象主义86

(五)维也纳分离派86

(六)未来主义87

(七)超现实主义87

(八)达达主义87

(九)巴黎画派87

二、20世纪下半叶西方现代美术88

(一)抽象表现主义88

(二)贾科梅蒂88

(三)波普艺术88

(四)活动雕塑88

(五)超写实主义88

(六)概念艺术88

(七)大地艺术89

第七节 西方现代艺术89

考点梳理89

一、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89

(一)现代主义建筑90

(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90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92

二、现代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93

(一)现代设计93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94

强化训练96

第四章 美术基本知识98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98

考点聚焦98

第一节 美术的类别98

考点梳理98

一、从表现形式及作品媒介划分98

二、从视觉形式及认知归类划分100

第二节 美术的相关技法理论101

考点梳理101

一、透视101

二、色彩101

三、解剖102

第三节 美术与设计的创作过程和方法103

考点梳理103

一、美术创作过程与方法103

二、设计创作过程与方法103

第四节 美术作品赏析的方法艺术概论104

考点梳理104

一、美术欣赏的认知104

二、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过程104

(一)美国佐治亚大学费德门提出的欣赏程序与方法104

(二)美术欣赏的特点105

(三)从感性到理性的欣赏程序与方法105

第五章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内容及解读10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07

考点聚焦107

第一节 前言的内容及解读107

考点梳理107

一、课程性质的内容与解读107

(一)课程性质的内容107

(二)课程性质的解读108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内容及解读109

(一)课程基本理念的内容109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解读109

三、课程设计思路的内容及解读110

(一)课程设计思路的内容110

(二)课程设计思路解读110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的内容与解读110

(一)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的内容110

(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的解读112

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内容及解读112

考点梳理112

一、课程目标的内容112

二、课程目标的解读113

(一)高中课程方案在美术课程目标中的体现113

(二)高中课程目标的设定113

第三节 内容标准及解读114

考点梳理114

一、内容标准114

(一)模块A:美术鉴赏114

(二)模块B:绘画·雕塑115

(三)模块C:设计·工艺115

(四)模块D:书法·篆刻116

(五)模块E:现代媒体艺术117

二、内容标准的解读118

第四节 实施建议的内容及解读119

考点梳理119

一、实施建议的内容与解读119

(一)教学建议的内容119

(二)教学建议的解读119

二、评价建议的内容与解读120

(一)评价建议的内容120

(二)评价建议的解读121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122

(一)教科书编写建议内容122

(二)教科书编写建议的解读122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122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的内容122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的解读123

强化训练123

第六章 美术教学基本理论12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25

考点聚焦125

第一节 美术课程的价值与目标125

考点梳理125

一、美术与美术教育125

(一)美术125

(二)美术教育126

二、美术课程三维目标体系126

第二节 美术课程知识与教材编写126

考点梳理126

一、高中美术课程知识126

(一)美术课程知识概述126

(二)高中美术课程知识与初中的区别127

二、教材的编写127

第三节 美术教学128

考点梳理128

一、美术教学方法从兴趣入手128

二、美术教学的内容128

(一)美术教学的种类128

(二)美术教学过程129

第四节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129

考点梳理129

一、身体的发育129

二、认知的发展130

三、人际交往130

第五节 高中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30

考点梳理130

一、美术教师130

二、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31

(一)高尚的师德和艺德131

(二)坚实的美术知识与技能131

(三)良好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131

强化训练132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134

第一章 教学设计概述13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34

考点聚焦134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含义及特点134

考点梳理134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134

二、教学设计的特点134

(一)理论性与创造性135

(二)实践性135

(三)人文性135

(四)视觉性135

(五)系统性135

三、教学设计的优越性136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依据及原则136

考点梳理136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136

(一)教学的实际需要136

(二)教师的教学经验136

(三)学生的特点137

(四)现代教学理论137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137

(一)科学性原则137

(二)条理性原则137

(三)艺术性原则137

(四)思想性原则138

(五)层次性原则138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138

第二章 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准备14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40

考点聚焦140

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140

考点梳理140

一、三维目标的含义140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140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140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141

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141

三、“九大模块”的教学目标141

(一)“美术鉴赏”模块的教学目标141

(二)“绘画”模块的教学目标142

(三)“雕塑”模块的教学目标142

(四)“设计”模块的教学目标142

(五)“工艺”模块的教学目标142

(六)“书法”模块的教学目标143

(七)“篆刻”模块的教学目标143

(八)“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模块的教学目标143

(九)“摄影、摄像”模块的教学目标143

第二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144

考点梳理144

一、教学重点144

二、教学难点145

三、“九大模块”的教学重、难点145

(一)“美术鉴赏”模块的教学重、难点145

(二)“绘画”模块的教学重、难点145

(三)“雕塑”模块的教学重、难点146

(四)“设计”模块的教学重、难点147

(五)“工艺”模块的教学重、难点147

(六)“书法”模块的教学重、难点147

(七)“篆刻”模块的教学重、难点148

(八)“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模块的教学重、难点148

(九)“摄影、摄像”模块的教学重、难点149

第三节 教学准备150

考点梳理150

一、教具准备150

二、学具准备150

第三章 美术教学中的策略、方法及手段151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51

考点聚焦151

第一节 美术教学策略151

考点梳理151

一、美术教学策略的基本认识151

(一)教学策略151

(二)基本特点151

(三)分类及类型152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153

(一)教学策略选择的基本原则153

(二)教学策略选择的特征154

(三)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策略选择需注意154

第二节 教学方法与手段155

考点梳理155

一、教学方法的概述155

二、常用美术教学方法155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155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156

(三)以实践练习为主的方法156

(四)以鉴赏活动为主的方法157

(五)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158

三、教学方法设计158

四、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设计159

(一)选择与设计159

(二)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发展159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160

六、美术教学现代化160

第四章 美术教学过程161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61

考点聚焦161

第一节 高中美术内容161

考点梳理161

一、美术鉴赏模块161

(一)价值和定位161

(二)意义161

二、绘画模块164

三、雕塑模块164

四、设计模块164

五、工艺模块165

六、书法模块166

七、篆刻模块166

八、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模块167

(一)学科知识的时代性167

(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167

(三)知识体系的操作性167

(四)学科知识的渗透性167

九、摄影/摄像模块168

第二节 教学过程概述169

考点梳理169

一、教学过程含义169

二、新课改下的教学过程169

三、教学过程各环节概述169

(一)组织教学与导入新课169

(二)新课讲授169

(三)课堂小结170

(四)课外作业170

(五)板书设计170

(六)教学反思170

四、新课导入170

(一)新课导入注意事项170

(二)导入方法170

五、新课教学171

(一)讲授与练习171

(二)感受与表现的模式171

(三)欣赏与批评的模式172

(四)布置作业172

(五)巡视辅导172

六、巩固提高(课堂小结)172

七、课外作业(课后延伸)173

(一)明确作业练习目标173

(二)掌握技能提高能力173

(三)难易要适度173

(四)形式要灵活有趣味性173

(五)练习要求要清楚具体173

八、板书173

(一)演示法(范画)174

(二)指标法174

九、教学思路174

(一)教学思路的目的174

(二)教学思路地位174

(三)过程中思路的编写174

第三节 教案概述176

考点梳理176

一、教案的概念176

二、案例176

第五章 教学资源189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89

考点聚焦189

第一节 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189

考点梳理189

一、美术教学资源189

二、无处不在的课程资源189

三、教学资源开发利用190

(一)校内资源的开发利用190

(二)校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190

(三)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190

(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190

第二节 教学资源的整合191

考点梳理191

一、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性191

二、教学资源的关联191

强化训练192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196

第一章 教学实施概述19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96

考点聚焦196

第一节 教学实施的含义与方法196

考点梳理196

一、教学实施及学习任务196

(一)教学实施的含义196

(二)学习任务的安排196

二、教学实施的方法197

(一)循序渐进法197

(二)板块并列法197

第二节 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原则197

考点梳理197

一、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197

(一)室内授课197

(二)室外授课198

(三)参观活动198

二、教学实施的原则198

(一)视觉性原则198

(二)审美性原则198

(三)实践性原则199

(四)创新性原则199

(五)因材施教原则199

第二章 美术课堂的教学艺术201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01

考点聚焦201

第一节 高中美术教学建议201

考点梳理201

一、美术鉴赏教学建议201

二、绘画教学建议201

三、雕塑教学建议202

四、设计教学建议203

五、工艺教学建议203

六、书法教学建议204

(一)临摹部分204

(二)创作部分204

七、篆刻教学建议205

八、电脑设计206

九、摄影/摄像206

第二节 现代教学方法发展趋势207

考点梳理207

一、启发式207

二、自主式207

三、探究式207

四、情感式207

五、科技式207

第三节 高中美术教学艺术207

考点梳理207

一、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多元化教学207

(一)互动式教学208

(二)情境式教学208

(三)乡土化教学208

(四)比较式教学209

二、激发兴趣209

三、提问的艺术211

第四节 高中学生的学习211

考点梳理211

一、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211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211

(二)高中美术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213

二、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213

(一)什么是探究学习213

(二)高中美术探究学习的教学指导214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215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216

(二)高中美术合作学习的教学指导216

四、接受学习的教学策略218

(一)什么是接受学习219

(二)高中美术接受学习的教学指导219

第五节 高中美术教学模式221

考点梳理221

一、欣赏教学模式222

(一)模式222

(二)教学案例222

二、实践教学模式223

(一)模式223

(二)教学案例223

第三章 美术的多媒体教学22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25

考点聚焦225

第一节 美术多媒体教学概述225

考点梳理225

一、教学媒体的概念与主要类型225

(一)教学媒体的概念225

(二)教学媒体的主要类型225

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226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性226

(二)现代教学媒体的教学作用227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的开发与利用228

考点梳理228

一、多媒体的概念与素材228

(一)多媒体的概念228

(二)多媒体课件的素材228

二、多媒体美术课件的开发228

(一)多媒体课件概述228

(二)美术课件的制作过程228

三、课件制作工具229

第三节 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229

考点梳理229

一、学校课堂教学应用229

二、远距离教学的应用230

强化训练230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232

第一章 美术教学评价概述23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32

考点聚焦232

第一节 美术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与分类232

考点梳理232

一、美术教学评价的含义232

二、美术教学评价的功能232

(一)诊断鉴定功能233

(二)导向规范功能233

(三)激励促进功能233

(四)反馈功能233

三、美术教学评价的分类233

(一)按评价的功能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33

(二)按评价的性质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234

(三)按评价的主体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234

四、美术课程评价和学分认定234

第二节 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改革235

考点梳理235

一、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235

(一)评价目的、价值认识不明确235

(二)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主体缺失235

(三)评价内容、形式过分单一235

二、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的改革236

第二章 美术教学评价的应用与反思23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37

考点聚焦237

第一节 美术教学评价的应用237

考点梳理237

一、提倡多主体评价237

(一)多主体评价的认识237

(二)多主体评价的方式237

二、注重表现性评价238

三、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239

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239

五、档案袋评价的应用239

(一)“成就档案袋”评价239

(二)“成就档案袋”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240

六、教学评价与学分认定241

(一)美术鉴赏模块的教学评价与学分认定241

(二)绘画模块的教学评价与学分认定241

(三)雕塑模块的教学评价与学分认定242

(四)设计模块的教学评价与学分认定242

(五)工艺模块的教学评价与学分认定242

(六)书法模块的教学评价与学分认定243

(七)篆刻模块的教学评价与学分认定243

(八)电脑设计模块的教学评价与学分认定243

(九)摄影/摄像模块的教学评价与学分认定244

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评价与作业评价244

考点梳理244

一、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评价244

(一)自主学习的教学评价244

(二)探究学习的教学评价245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246

(四)接受学习的教学评价246

二、学生作业的评价247

(一)评价美术作业的多种评价方式247

(二)怎样评价美术作业247

第三节 教师的教学反思247

考点梳理247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内容、方法及途径247

二、教学反思的作用248

强化训练249

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面授辅导课程251

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面授辅导课程253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