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的民族国情与理论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的民族国情与理论政策](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430732.jpg)
- 沈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4725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民族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的民族国情与理论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国的民族国情:历史与现实3
绪论3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7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总体情况7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情况8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情况14
一、1953-1964年少数民族人口的变化17
二、1964-1982年少数民族人口的变化18
三、1982-1990年少数民族人口的变化18
四、1990-2000年少数民族人口的变化20
五、2000-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的变化21
第二章 中国各民族区域分布格局22
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22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发展24
一、先秦时期中国各民族从“聚族而居”的分布格局逐步向“大杂居、小聚居”演进24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分布格局初步成型25
三、隋唐至元时期我国民族分布格局在变动中不断整固26
四、明清时期我国民族分布格局定型27
第三节 中国民族分布格局形成的历史特点27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点29
一、少数民族地区面积广阔29
二、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37
三、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39
第五节 我国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41
一、总体情况41
二、中国邻国的基本情况42
三、中国边境地区情况44
四、中国的跨境民族47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53
第一节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种类繁多53
一、各民族的语言53
二、各民族的文字55
第二节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多种多样58
一、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58
二、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情况59
三、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文化意义60
第三节 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65
一、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特征66
二、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67
三、少数民族禁忌习俗71
四、少数民族节日丰富多彩72
第四节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灿烂辉煌79
一、少数民族文学79
二、少数民族音乐舞蹈82
三、少数民族美术83
第五节 少数民族的建筑、科技、医药84
一、少数民族的建筑84
二、少数民族的科技84
三、少数民族的医药84
第六节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多样性85
一、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85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86
第四章 中国民族的历史国情88
第一节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88
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88
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89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完成的94
第二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95
一、中华民族起源于多元96
二、中国各民族的形成过程97
三、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渊源98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101
第三节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基础106
一、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地理单元107
二、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影响107
三、中华民族“天下一统”的共同观念108
第五章 中国民族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10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与发展差距的问题111
一、贫困和差距的表现形式111
二、贫困和差距的影响115
三、差距产生的原因116
四、正确认识民族地区发展差距118
第二节 历史遗毒和现实矛盾交织发酵的问题118
一、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118
二、在民族问题上“左”的危害依然存在120
三、现实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影响民族关系因素122
四、社会转型期中一般矛盾转化为民族问题124
第三节 边疆稳定与反分裂斗争的问题126
一、分裂与反分裂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斗争126
二、边疆的发展与稳定问题126
三、坚决打击“三股势力”127
四、“西藏问题”128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法制建设中的问题129
一、民族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29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中的问题130
三、政府调控民族关系能力不足的问题131
第六节 国际因素与境外敌对势力分化的问题132
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132
二、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势力的影响133
三、境外敌对势力的干涉破坏133
第五节 城市化进程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问题134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134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民族关系问题135
第二篇 中国民族理论政策:创新与特色139
绪论139
第一章 民族和民族过程143
第一节 什么是民族143
一、民族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43
二、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145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的定义154
第二节 民族过程158
一、民族是如何形成的158
二、民族是不断发展着的164
三、民族终将走向消亡171
第二章 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178
第一节 民族关系的内容和形式178
一、什么是民族关系178
二、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基本内容179
三、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180
四、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182
五、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183
第二节 民族关系的调控和调处185
一、什么是民族关系的调控185
二、如何调控民族关系186
三、民族关系问题的调处190
第三节 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重要关系192
一、民族与国家的关系192
二、民族与社会的关系200
三、民族与宗教的关系202
四、民族与政治的关系206
第四节 民族问题的概念和特点209
一、什么是民族问题209
二、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214
三、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和主要类型216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223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概说223
第二节 中国宪法确定的“多民族国家”及其意义225
一、民族国家的影响及其历史局限226
二、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特点239
三、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选择243
四、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4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时期251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规律的理论251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255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在中国的实践259
四、充分尊重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263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66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267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中国特色271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和发展完善272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优越性277
第五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及其意义278
一、开展民族识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78
二、中国民族识别的理论与实践280
三、民族识别的主要历程282
四、民族识别的意义及其影响283
第四章 中国的民族政策285
第一节 民族平等政策286
一、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286
二、民族平等政策的主要内容288
三、民族平等政策的实施289
第二节 民族团结政策290
一、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之一290
二、民族团结政策的主要内容292
三、民族团结政策的实施294
第三节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政策297
一、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概述297
二、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301
三、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304
四、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307
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307
第四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307
一、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308
二、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贯彻落实309
三、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成就311
第五节 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平等权利的政策312
一、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312
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316
三、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319
参考文献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