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闻年鉴201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新闻年鉴2012](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5055929.jpg)
- 本社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新闻年鉴社
- ISBN:1002001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36页
- 文件大小:265MB
- 文件页数:8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新闻年鉴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要文1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1
吴邦国看望参加两会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时的讲话摘要3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加强文化建设3
贾庆林会见参加两会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时的讲话摘要3
贾庆林致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的贺信摘要4
李长春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时的讲话摘要4
李长春在会见全国党委新闻发言人首次培训班学员时的讲话摘要5
李长春参观中国国际广电信息网络展时的讲话摘要5
李长春致《中国日报》创刊30周年的贺信摘要6
李长春对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批示6
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门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摘要7
李长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8
李长春在新华社建社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2
李长春致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的贺信15
刘云山在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16
刘云山在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16
刘云山在建党90周年宣传报道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摘要18
刘云山在合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19
刘云山在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19
刘云山在同第九期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摘要20
刘云山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视频动员会议上的讲话20
刘云山参观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时的讲话摘要23
刘云山在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23
刘云山在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24
刘云山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24
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25
刘云山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摘要26
刘云山在中国新闻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颁奖报告会上的讲话摘要26
刘云山在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摘要27
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党的对外宣传工作新局面&王晨27
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蔡赴朝29
确保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继续走在文化体制改革前列&柳斌杰32
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李从军34
主流媒体: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吴恒权35
有志于“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李东东38
2.典章39
法规文件选载39
(一)综合类39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39
(二)报刊类43
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办法43
关于在新闻出版系统深入持久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通知45
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47
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和报刊记者站2011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48
(三)广电类49
《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49
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50
广电总局关于开展打击电视购物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通知52
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54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摘要)55
关于贯彻执行《〈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的通知55
(四)互联网类56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5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通知59
行业规范选载60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60
附:国际新闻奖评选办法66
3.综述69
中国新闻宣传工作2011年综述69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闻宣传工作综述72
中国对外宣传工作2011年综述74
中国报刊管理工作2011年综述76
中国广播电视业2011年综述79
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2011年综述82
中国广告业2011年综述87
中国新闻学研究2011年综述92
中国传播学研究2011年综述100
4.概况: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社团111
人民日报社2011年概况111
新华通讯社2011年概况114
解放军报社2011年概况117
光明日报社(集团)2011年概况120
经济日报社(集团)2011年概况12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概况125
中央电视台2011年概况127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11年概况131
中国日报社2011年概况133
科技日报社2011年概况135
法制日报社2011年概况136
工人日报社2011年概况138
中国青年报社2011年概况139
中国妇女报社2011年概况141
农民日报社2011年概况143
中国新闻社2011年概况144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2011年概况146
中国报业协会2011年概况148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11年概况149
5.概况:地方新闻事业151
北京市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51
天津市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54
河北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56
山西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58
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60
辽宁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62
吉林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64
黑龙江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66
上海市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69
江苏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72
浙江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75
安徽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79
福建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80
江西省2011年新闻宣传概况181
山东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83
河南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84
湖北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87
湖南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90
广东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93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新闻宣传概况196
海南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97
重庆市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199
四川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202
贵州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204
云南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206
西藏自治区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208
陕西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210
甘肃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212
青海省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214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2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21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1年新闻事业概况220
6.概况:港澳台新闻传播业223
香港2011年新闻传播业概况223
澳门2011年新闻传播业概况226
台湾2011年新闻传播业概况229
7.专辑:中国新闻界“走转改”活动233
活动综述233
中国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综述233
活动思考235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对“走转改”活动的几点思考&胡占凡235
端正文风创立风格&顾勇华237
生动展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魅力&尹韵公237
全媒体时代记者更要“走转改”&丁法章240
从党报的光荣传统看记者走基层&陈力丹241
“走转改”要走到底&黄芝晓242
贴得近才会更远&姜圣瑜244
经验选粹244
(一)244
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经验交流会发言选登244
提升报纸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时代路径&谢国明244
坚定“人民至上”理念弘扬伟大时代精神&周树春245
用心走用情转用功改&黄传芳246
弘扬优良传统创造发展比较优势&陈颂清247
增强时代感、时效性,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王耀248
全员参与固定版面精品战略&张明非248
既要走基层更要建基地&魏永刚249
走近基层拍图片真情实感入镜来&余坪249
“新兵蛋子”与大山深处&王鼎250
“百名记者在基层”的由来与启示&马赤农250
把“走转改”化作一种工作常态和自觉行为&刘会敏251
一次“拜人民为师”的心灵之旅——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经验交流会侧记&赵铁军李卫华童浩麟何可251
(二)253
“走转改”活动与新闻实践&傅绍万253
拓宽报道领域提升报道水平&周跃敏255
用心更多,才能收获更多——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几点思考&徐炯256
以新闻价值注重实效为衡量尺度&宣柱锡258
“黄河善谷”:“走转改”的一次生动实践&郭振玺259
走基层与状态之变&宿琪260
深入基层报道中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总编室262
结合本地特色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刘洋263
将精神转化为行动将要求内化为追求&金晓玲265
俯下身子接地气服务大局写民声265
以“五改变”力求“走转改”常态化&陈健民266
以做精报纸为目标推进“走转改”268
转作风,做网络时代的“草鞋记者”&连小芳269
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血肉相连——山西广播电视台“走转改”活动有感&张敬民269
探索民生新闻升级发展之路&徐玉震270
创建“记者工作室”271
实践“民生时政报道观”&张博272
华西都市报全面实施“走转改”273
开展“回头看”,种好“责任田”274
鲜活生动反映百姓生活清晰合理表达群众诉求275
深入基层察民情关注社会见真意276
新闻帮扶见成效277
深入实施“走转改”切实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277
8.专辑:中国记协第八届理事会279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综述279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摘要&田聪明279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闭幕词摘要&田聪明280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摘要&翟惠生281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284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主席、名誉主席、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名单285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单285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名单285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特邀理事名单290
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介291
9.专论293
新闻宣传293
历史无声 思想永恒&何平293
主流媒体应当成为社会舆论的稳定器&谢国明294
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搞好军事新闻宣传&黄国柱297
“三农”新闻宣传“挑大梁”&唐元结 孙林299
党报的创新认知与实践&唐源涛300
时政新闻报道要注重民生元素&李明明302
国际传播303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全面建设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王庚年303
中央电视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三年来的工作进展&魏地春305
国际话语体系中的海外华文媒体&刘北宪306
新闻讲座308
真实,不能触碰的新闻底线&李东东308
让理想的光芒照耀着我们的新闻传播活动&孙德宏309
做抵制“三俗”的排头兵&文成国310
传媒之责&李昌文311
新媒体时代312
网络媒体应争当主流媒体&翟惠生312
认识微博善用微博——关于微博的观察与思考&唐绪军313
网络时代媒体的公信力&陈小川315
与互联网共享新的传媒市场&蔡小伟316
创新发展318
全面提升全媒体时代的电视传播力&罗明318
全媒体发展全方位传播&许洪祥318
把握三个关键词建设报业全媒体&朱夏炎320
向全媒体集团转型中的聚合战略&杨兴锋321
实施“十大跨越”行动 打造一流广电传媒&王茂亮323
改革创新 做大做强党报旗舰品牌&沙新325
10.新论327
新论选摘327
浅谈媒介正义论:走向正义的传播理论与实践&袁靖华327
从权力的多元化视角看媒介的传播权&朱颖 乐志为328
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任仲平”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解析&卢新宁 陆春玲329
当下我国媒介传播中的七个悖论问题&方延明330
新闻感性与艺术感性&张首映332
试论新闻全流通现象&张建胜333
公民社会背景下的民生新闻&华群生 徐锦涛334
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媒介象征性权力的转移与话语民主的幻象&邵培仁 范红霞335
西方新闻自由的理想王国与现实图景——从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谈起&沈正赋337
公开与保密:公共事件报道的法律平衡问题&刘卫东338
中国新闻业历史变迁的启示&程曼丽340
老子思想与媒介批评&李红341
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趋势与转型&周庆安342
试论我国缺乏社区报发展的必要条件&尹良润344
香港免费报纸为什么如此“火”?&周瑜 曾繁娟345
新时期我国广电媒体资产管理实践与探索&于婷婷346
广播强国建设若干重大问题&覃信刚348
微博传播力的本质:碎片化即时信息的整合力——以温州“7·23”动车事故为例&顾杨丽 吴飞350
“十二五”报业信息化十个关键词&孙宝传351
微博传播管理的底线——兼驳“崔克坦法则”&阎思甜 柯冬林 罗伟353
App:认识新媒体的一个崭新视角&王建磊355
观点摘编356
(一)新闻与传播理论356
新闻传播学要多做价值论关怀&胡正荣356
传播的正义——中国社会变革与传媒的发展&张晓峰 张放356
新闻生产与社会建构——论美国媒介社会学研究中的建构论取向&张斌356
近代中国舆论研究的三种路向&李秀云356
媒介化现象探析——从盲目到自觉&李林357
“两难选择”与“自由应对”——试论媒体的公共角色定位&李矗357
国外电视评估的五点经验&刘燕南357
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媒体”关系的新发展&刘琛357
论传媒市场化转型中的新闻权力寻租&项杨春358
中国城市传媒文化的特征与趋势&王再承358
结构性缺失:网络时代把关理论的重新考察&罗昕358
制造普利策新闻奖:一个“把关人/把关”的研究取径358
监督与动员:大都市社区治理中的沟通方式——上海和纽约的社区报比较&沈国麟359
论杜威和李普曼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之颠覆&黄建新 常园园359
论传媒法的宪法属性&李丹林359
公共政策如何通过新闻报道构建合法性——以《广州日报》广州BRT项目报道策略为例&陈结 陈丽园359
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政治学分析&杜大力360
现实权力关系的建构性呈现——新闻定义的再辨析&尹连根360
传媒公信力与受众忠诚度&朱金平360
新媒体环境下的“四度新闻”&张立伟360
论西方民主与传媒理论之演进&程金福361
“身体在场”:网络交往研究的新视角&金萍华 芮必峰361
传媒公共性:概念的解析与应用&许鑫361
传媒德性的四个构成要素&燕道成361
乡村传播的社会治理功能探析&费爱华361
传媒公共空间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严俊362
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绿色转向&刘传红3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改革的主要历程&骆正林362
当前西方另类媒体研究的兴起与走向&罗慧362
中国舆论监督话语生产的研究路径&吴果中 汤维362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传媒角色与作为&徐体义363
批判知识分子的角色建构——从传播学批判学派学者赵月枝的学术风格谈起&李彬 黄卫星363
风险社会语境下的新闻自由与政府责任&马凌363
媒介化生存的危机&张平363
探索新闻的本质&孟婧363
论非常态下广播的张力&郭长江364
媒介生态视野下编辑活动的三个维度&李献惠364
中国新闻伦理的问题与对策&谢丛容364
电视文化的负功能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王越365
新形势下媒体人的群众观&詹勇365
从“报刊的四种理论”到“传媒的三种模式”——欧美新闻学研究中跨文化视角的演变&徐天博365
媒体使命:输灌人心化为常识&李兴亮365
完善我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学术评审制度的建议&别雪君 张利勤366
试析中国新闻失范的政治整合&周俊366
文化自觉与当前我国舆论引导&黄卫星 李彬366
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司法解释明确一件事&魏永征366
四种屏幕:传播媒介的空间特性&姜浩367
价值论视野中新闻传播活动的理论观照&赵国政367
(二)新闻传播实务367
官员必需的媒介素养&叶皓367
从策划入手加强和改进新闻评论&陈广照367
警惕炫富性新闻的负面效应&范玉吉368
反腐报道的误区与改进&吴中美368
虚假新闻的新特征&杨保军368
主流媒体如何引导网络热点&张亮368
记者如何自我保护&简光洲 张国 鲁超国369
如何办好国际评论&王文369
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机制&李立威 王晓红369
党报评论敢于担当&黄芝晓369
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研究的三点不足&王志刚369
都市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报道&韩少林 陈力峰 柯锐370
巨灾报道中的媒体责任&乔宏阁370
灾难报道中的媒体行为及其思考——以日本NHK地震报道为例&任金州 杨臻 任效松370
军队媒体如何搞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曹瑞林370
党报增强可读性的对策&付子昂371
“精准打击”:新闻同质化的突破战术&于都371
党委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的策略与技巧&蒋晓丽 张杰371
评论的力量&米博华371
中国新闻发言人遭遇“七年之痒”&杨雪梅371
宣传报道与主旋律营销&杨兴锋 孙爱群372
从荷赛获奖作品看世界新闻摄影现状与趋势&黄文372
彰显重大纪念性报道的新闻属性&丁增义372
时政新闻报道的“三破”与“三求”&周咏南 袁艳372
社会管理报道需正确处理四大关系&杜飞进373
如何突破报纸评论的困境&章丰373
新闻报道策划新变化&蔡雯373
如何打捞“沉没的声音”&金晶373
方言类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李军林374
政府新闻发言人仍处在职业不成熟阶段&陆高峰374
微博时代我们怎样做新闻&何志强374
谈重大灾难性报道中记者的心理调节&雷恺374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范秀晖374
(三)新闻传播史375
变与不变:有关共和国新闻史的一点思考&刘宪阁375
论中国古代新闻法制起源于“颛顼时期”&倪延年375
“苏报案”到底结束于何时?&刘涣育375
浅析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中的广告&白贵 闪晓宇375
利玛窦科学传播功过新论&马来平376
宋代榜的传播学解读&杨军376
苏联解体的舆论因素&潘正祥 尹中南376
民国新闻检查制度批评&胡正强376
维新思想在西北的传播—以甘肃《群报辑要》为核心的考察&王润泽377
朝日新闻社史上鲜为人知的往事&诸葛蔚东377
儒生与汉代的文化交流和传播&禹平377
媒介就是知识:中国现代报刊思想的源起&黄旦377
(四)媒介经营与管理378
数字出版新时代必须加强人才建设&侯耀东378
报纸营销要注重品牌效应&黄楚新378
媒介融合语境下西方国家广播电视规制的变革&肖叶飞378
传媒组织创新大趋势&刘毅378
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研究&孙建军 王浩 朱鸿军379
报刊发行创新的四大突破&吴锋379
从“有效发行”到“有效阅读”及“有效生产”——论报纸内容产品经营思路的调整&张春林379
西方报业如何自我拯救&吴飞379
媒体的竞争法宝是什么&唐绪军379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魏丽宏380
从英国的节目创新实践看广播节目的机制创新&靳雷380
“湖南电视现象”研究&冯一粟380
我国媒体融合的三个瓶颈&汤景泰380
媒体的分账营销模式&周鸿铎381
国内类型化电台的现状及发展战略&刘浩三 徐军立381
文化产业发展重在根基的培育和价值引导&范玉刚381
三网融合之下视频产业的突围&彭华新 欧阳宏生381
我国电视公共频道的症结与出路&李淑瑛382
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三种动向&胡智锋 周建新38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湖南文化强省战略新思路&彭祝斌382
报业影视传播的新模式——从电视剧《奢香夫人》社会反响及宣传推介说起&姚远 苏丹 黄蔚382
(五)国际传播383
现状、问题与反思:美国报纸媒介涉华报道研究的深度分析&邵静383
保证新闻多元化——瑞典社会民主党人的新闻自由理念&卢家银383
做好国际时事报道的三要素&吴学兰383
第三维度下的对外传播&谢竞贤384
如何做好对外文化报道&陈婕384
论苏联解体中的传播失灵因素——兼驳苏联解体的“舆论失控说”&潘祥辉384
美国的战略传播体系&吕祥384
美国“新亚洲地缘”战略下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策略研究&刘琛385
BBC与CNN驻外记者站发展趋势&任永雷385
(六)新媒介与科技385
新媒体时代中国舆论监督的新议题:网络揭黑&吴廷俊385
新媒体对报业影响几何&王积龙385
如何有效发挥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陈相雨386
网络舆论格局新变化&刘鹏飞386
报纸网站转型需强化用户观念&范以锦 盛佳婉386
网络主持人的特质与发展&高贵武 邓燕玲386
新生代农民工的大众媒介形象建构&董小玉 胡杨387
公交电视媒体发展的趋势&刘会召387
由维基解密引发的新媒体发展思考&林凌387
新媒体时代视频网站的品牌建构&梅轶竹387
试论现阶段我国网络舆论的特点&曹茹 白树亮388
微博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桑亮 许正林388
微博导致新闻生产变革&张志安388
出版业数字化转型需实现四个突破&孙海芳388
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双重屏障&詹新惠389
手机报的媒体特征与运营&沈继成389
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庞井君389
互联网语言体系的形成因素与演变趋势&班允凤389
自媒体时代的全民传播现状与舆论困境&翁家若 徐玉红390
博客编辑的重要性&余德旺390
新媒介环境下农民受众的需求特征及其应对策略&周国清 黄俊剑390
手机出版的特征、发展瓶颈及对策&戴世富390
媒体的重新分类与未来&吴鹏391
关于政府微博的几点建议&唐亮391
微博的三种价值&杨倩391
互联网媒体的十大新趋势&彭波391
新媒体的崛起与大众文化新症候&许正林392
广播电台及其从业人员使用微博的法律风险提示及分析&周冲392
汹涌的网络民意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挑战——以近期几起公共事件报道为例&白红义392
传播结构·矩阵困境·网络救赎——传播学视野下维稳实践的另个面相&王中伟 王成涛393
论网络媒介的公共话语空间及其制度培育路径&张玉 张志华393
嵌套性:一种关于微博价值本质的探讨&喻国明393
网络陷阱:互联网使我们变得浅薄&王颖吉393
我国科技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发展策略&莫林虎394
传统媒体开展微博营销的六种方式&苏浩军 王雅宁 李国红394
网络虚假新闻的来源、传播路径和治理机制&李立威 王晓红394
数字化环境下版权侵权的新特点&吴亮芳394
微博的技术特征及其现实挑战&刘渊395
从“英国骚乱”看新媒体的自由与监管&孟威395
手机阅读的软肋&姚志红395
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引导措施&廖毅文395
多网融合趋势下信息集散模式的改变&高钢396
互联网发展的七大特征&胡延平396
网络社群化的媒介特性与管理模式&刘先根 董娟娟396
善待善用善管微博的八大策略&朱继东396
微博负面信息泛滥的原因与改进&翟杉396
2011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397
(七)新闻教育397
美国传播学院系设置初探&陈世华397
美国传播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现状与趋势探析&邵培仁 廖卫民397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李建伟398
使命和责任:对新闻传播学科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实践&田中阳398
中国新闻教育出路在何方?&李希光398
全媒体视角下传媒教育的问题与转型&李文冰398
媒介整合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认知误区&夏颖399
新闻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吴飞 吴妍399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雷跃捷399
中国传媒教育发展的师资瓶颈&张昆400
11.新书401
2011年新闻传播类书目401
新闻传播理论401
新闻传播业务403
新闻传播史405
媒介经营与管理406
新媒介406
国外新闻传播论(译)著407
论文集及综合性工具书408
新闻纪实及其他409
2011年新闻传播类书籍简介410
12.经验415
新闻业务415
(一)报道创新415
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新力作——央视两会报道评析&时统宇415
权威呈现多平台出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常规中求突破&刘浩三416
探寻重大主题报道的特色创新模式——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故事广播“家有党员”报道经验&李唯唯418
略说《环球时报》的社评&胡锡进419
《河南日报》“九论”是这样炼成的&王亚明420
《辽沈晚报》新闻报道如何向解释性报道转型&解丹梅421
(二)栏目创新422
开掘真相 影响今天——中国新闻名专栏《今日出击》的编辑理念与操作&吴湘韩422
云南电台《金色热线》栏目的做法424
贵州卫视《论道》栏目创新经验425
(三)报道策划426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特别策划“新西行漫记”大型媒体活动&袁奇426
从“浙江骄傲”看典型人物宣传活动的创新&陈奋427
服务群众促进经济锻炼队伍——四川深入开展“支持灾区产业发展振兴系列报道”大型采访活动&刘洋428
《云南日报》做足杨善洲先进事迹报道430
《半岛晨报》社区新闻的拓展与开掘&李志宏430
《城市快报》搭建与读者交流的平台&郦俊媛431
地方媒体的独家策划路径选择&张厚琛433
常态化新闻策划让报纸充满生机&程伟434
关注民生 跻身主流——江南晚报“民生新闻主流化”新闻实践&马汉清435
(四)创优镜鉴436
探讨正面报道中的几个偏颇倾向——从颂扬招来质疑、策划成了造假、新闻爱戴“官帽”谈起&陈先436
广播创优因何产生“井喷效应”——湖北之声2011创优回顾与分析&王彬 尚政民437
媒体经营438
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如何彰显网络媒体的独特作用&付海鹰438
打造百姓爱看的党报&刘斌439
办报思路决定办报出路&贾长华441
大连晚报在改版中探索都市报发展新思路&赵振江443
扬子晚报:与微博同行&刘守华444
提高新闻时效实现有效传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象国工时制改革综述447
燕赵都市报三媒一体运营模式探索&王栋 刘荣448
南方都市报向南都全媒体集群转型方略&陈雨450
突出经济民生擦亮“商”字招牌&张剑波451
全国第一家地市级农村广播的探索之路&李丽君 张勇453
香港为什么容得下这么多报纸&林建杨 陈国权454
队伍建设455
从“赶”作业到“著”作品 ——北京晚报如何通过主旋律报道走基层带队伍&任欢迎455
深化创先争优努力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夏凤祥 邢金华 邓生斌457
坚守新闻真实 向虚假报道说“不”——江苏网络广播电视台深入开展“专项教育”活动458
着力标本兼治 建立长效机制&曹峰459
13.评奖·表彰461
新闻评奖461
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篇目461
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获奖栏目简介473
附: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细则475
人物表彰477
关于表彰2011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决定477
2011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名单478
14.调查481
报纸品牌与广告投放关系调查&金星 陈培爱48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收听调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展研究中心483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11年海外受众调查&汪华486
中央电视台2011年收视调查&中央电视台总编室488
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492
北京市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现状调查&杨斌艳493
记者眼中的媒体司法监督现状调查&姚广宜496
政府机构官方微博的调查&桂万保499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调查&《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课题组501
15.专题:新媒体505
新媒体纪事505
综合505
网络传播515
网络经营管理516
16.专题:中国传媒集团527
集团综述527
2011年中国传媒集团化经营与发展综述&肖重斌527
集团论文531
竞合背景下传媒的区域化和区域传媒&黄晓军531
传统媒体集团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型&宋建武532
报业集团的成长路径思考&罗以澄 姚劲松533
3G时代报业传媒集团的战略转型&匡导球535
报业集团亟须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吴光振537
出版集团多元化经营模式与策略——以河北出版集团为例&赵树旺538
英大传媒集团如何打造现代传媒&王海啸539
观点摘编540
我国传媒集团的组织结构选择策略分析&梅楠王栋540
国外传媒集团框架与成长模式研究&周笑540
不能在全媒体概念下丢掉核心竞争力&周文水540
对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的再思考&付松聚541
生活报传媒集团引领龙江报业转型“1+8”模式携手共赢&赵艳玲541
中国媒介集团化现状浅析&王苏娜541
以改革创新推动传媒集团转型升级&丁以绣541
传媒集团国际行为体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黄超 张潮542
17.人物543
《中国新闻年鉴》编委简介543
唐园结543
杨兴锋543
黄斌543
周勇544
中国新闻界人物简介544
白芳芹544
鲍铁英544
陈鹤高544
陈强544
陈小波545
董林545
樊彦彬545
郭晓频545
韩松546
胡建华546
华卫列546
季林546
居杨546
李公羽547
李文海547
李永生547
李增生547
李正明548
梁家新548
梁相斌548
林水圳548
刘根社548
刘洪波548
刘玉平549
潘圆549
蒲立业549
任彦宾549
孙林550
孙勇550
汤健萍550
王丹鹰551
王冬梅551
王庆礼551
王自合551
武治义551
吴秀龙552
奚晓阳552
夏树552
夏宇华552
肖凯林552
徐江善553
徐京星553
徐民虓553
晏世忠553
闫晓虹553
杨鸿敏554
杨晶554
曾利明554
章敦华555
张国勇555
张红555
张明新555
张铁柱556
张晓然556
张永才556
赵宇飞556
郑琳556
邹贤启557
2011年逝世的知名新闻工作者557
乔昆源557
周海婴557
张培557
黎星557
唐为忠558
丁淦林558
蓝鸿文558
金冠军558
杨光559
新闻专业正高职称人员名单559
人民日报社559
新华通讯社560
解放军报社56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560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560
科技日报社560
中国日报社560
农民日报社560
上海市561
福建省561
江西省561
湖北省561
湖南省561
广东省561
四川省561
贵州省561
青海省561
宁夏回族自治区56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62
18.机构563
中国新闻管理机构563
中央单位563
北京市563
天津市563
河北省563
山西省563
内蒙古自治区563
辽宁省563
吉林省564
黑龙江省564
上海市564
江苏省564
浙江省564
安徽省564
福建省564
江西省564
山东省564
河南省564
湖北省565
湖南省565
广东省565
广西壮族自治区565
海南省565
重庆市565
四川省565
贵州省565
云南省565
西藏自治区565
陕西省565
甘肃省566
青海省566
宁夏回族自治区56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66
中国新闻传播机构566
(一)通讯社566
新华通讯社566
中国新闻社567
(二)报纸568
中央单位568
北京市573
天津市574
河北省574
山西省575
内蒙古自治区576
辽宁省578
吉林省579
黑龙江省580
上海市582
江苏省584
浙江省586
安徽省587
福建省588
江西省589
山东省590
河南省592
湖北省594
湖南省596
广东省597
广西壮族自治区598
海南省600
重庆市600
四川省601
贵州省603
云南省603
西藏自治区604
陕西省605
甘肃省606
青海省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08
(三)广播电视610
中央单位610
北京市610
天津市610
河北省610
山西省610
内蒙古自治区611
辽宁省611
吉林省612
黑龙江省612
上海市613
江苏省613
浙江省614
安徽省614
福建省614
江西省615
山东省616
河南省616
湖北省617
湖南省618
广东省618
广西壮族自治区619
海南省620
重庆市620
四川省620
贵州省621
云南省621
西藏自治区622
陕西省622
甘肃省623
青海省623
宁夏回族自治区6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23
(四)新闻网站624
(五)新闻专业期刊628
中国新闻社团630
中央单位630
北京市631
天津市631
河北省632
山西省632
内蒙古自治区632
辽宁省632
吉林省632
黑龙江省632
上海市632
江苏省632
浙江省633
安徽省633
福建省633
江西省633
山东省633
河南省633
湖北省634
湖南省634
广东省634
广西壮族自治区634
海南省634
重庆市634
四川省634
贵州省635
云南省635
西藏自治区635
陕西省635
甘肃省635
青海省635
宁夏回族自治区63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36
19.统计637
2011年中国报刊出版统计637
2011年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统计638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宣传情况统计639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覆盖情况统计640
2011年全国有线电视发展情况统计641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收入情况统计(一)642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收入情况统计(二)643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分类情况统计644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区域情况统计644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分级情况统计644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分级情况统计644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区域情况统计644
2011年全国广播节目按类别制作时间情况统计645
2011年全国电视节目按类别制作时间情况统计645
2011年全国广播节目按类别播出时间情况统计645
2011年全国电视节目按类别播出时间情况统计645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从业人员情况统计(一)646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从业人员情况统计(二)647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从业人员分级构成情况统计648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从业人员分类构成情况统计648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从业人员学历构成情况统计648
20.纪事649
综合纪事649
会议纪事659
1.工作会议659
2.学术论坛662
政策法规纪事667
重大报道纪事673
经营管理纪事677
队伍建设纪事692
对外交流与传播纪事694
新闻科技纪事698
21.附录699
新闻学与传播学“十二五”战略发展方向及目标699
2011年中国报业关键词&唐绪军 卓宏勇704
2011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关键词&陈力丹 张勇锋708
新华社驻国(境)外机构710
2011年中国十大新闻721
2011年国际十大新闻722
2011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723
2011年国际十大经济新闻724
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725
2011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725
2011年中国媒体虚假新闻72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729
2012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729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733
中国传媒大学735
2012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735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