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视角与方法 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视角与方法 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5050074.jpg)
- 黄霖,周兴陆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55061850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65页
- 文件大小:543MB
- 文件页数:873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代文论-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视角与方法 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弁言&黄霖 周兴陆1
阿伯拉姆斯的艺术四维坐标与中国文论&王靖宇1
典范转移:卢飞白、“芝加哥批评学派”与中国文论&王润华10
叶维廉寻求中西文学的汇通&徐志啸26
人物评论与文学评论中的“清”字&兴膳宏32
文学名著汇评本的文论价值&黄霖40
“文化诗学”的本土化与“中国文化诗学”之建构&李春青46
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理论谱系&李建中54
为“意象”正名——古典诗歌意象艺术札记之一&陈伯海61
文章理论命题四论&詹杭伦73
诗歌曾经被这么解读——文字狱与自由释义的关系&邬国平84
“文”学的声音:一篇札记&陈引驰96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审美关系的特征&张晶105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通变说”&黄仁生114
中国文论话语方式的危机与变革&代迅122
古代文论“命题”之理论建构功能&吴建民135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化&吕玉华140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文学“典型”批评的文体学意义&汪泓155
先秦汉晋言实之论与陆机、刘勰的文学创作论&蔡宗齐170
先秦礼乐诗学浅论&丁进188
论杨恽&汪春泓198
从风俗批评到审美批评——应劭《风俗通义》新探&袁济喜 宋亚莉215
《诗》本事的文学价值&曹建国223
论《周易》易象对《礼记·乐记》乐论的影响&黄鸣230
关于魏晋哲学与文论关系的一些思考——读汤用彤先生《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志疑&杨明239
《文心雕龙·史传》篇“传体”说发微&王先霈248
论刘勰《文心雕龙》之文学本质论及其玄学基础&戴景贤256
《文心雕龙·征圣》“正言”疏解&归青285
中国古代诗学语境中的风骨观述论&陈允锋290
若即若离与“唯务折衷”——从刘勰与时流的社会距离看其文学思想的形成&刘畅298
据于儒经与面对文学——论《文心雕龙》“剖情析采”与其“文之枢纽”的价值取向之差异问题&力之309
“窥意象而运斤”的解释问题&羊列荣318
刘勰与中国散文学&罗书华327
神理与物色:《文心雕龙》体道思想源流探要&欧阳艳华345
刘勰论陶渊明和《文心雕龙·隐秀》补文真伪新证&胡耀震363
《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本意探赜——兼论《文选》的选录标准问题&葛云波367
《诗品》原貌再考&梁临川389
魏晋六朝用典论及沈约“三易”说的批评史意义&李翰395
序文析义及其源流、体制略论&赵厚均402
诗学史背景下的《八种韵》研究&卢盛江410
论唐代文章之演进:以“大手笔”作家为视角&曲景毅420
孔颖达《毛诗正义》对中国文论的一个贡献&甲斐胜二429
辨伪存真:《文笔眼心抄》古抄卷献疑&陈翀435
近年日本关于《文镜秘府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顾春芳444
《文选》与《文集》——对东亚古代汉籍流变史的一个考察&静永健 陈翀450
王昌龄的“意境”理论与其七绝边塞诗中意境的塑造&罗建伦459
宋学背景中的诗歌鉴赏论&周兴陆466
朱熹“兴”论的思想背景&张万民473
“妙悟”与“活参”——佛禅思想影响下的诗学解释学原则&邓新华482
郑思肖的文论和诗论&陈福康490
《唐诗鼓吹》的诗学批评&雷恩海 顾卫国494
《西厢记》笔法通《左传》——金圣叹《西厢记》评点学发微&张高评504
解困皇明文治及明初文学境遇&饶龙隼521
唐寅魅力的思想渊源&阮国华532
后七子“修辞”说与文章观析论——以李攀龙、王世贞相关论说为考察中心&郑利华542
陈深及其《楚辞》评点的价值&罗剑波555
“跨界”借镜与中国古代小说文本批评&李桂奎568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叙事者之比较&徐志平579
陆深的诗文观及诠释系统&朱丽霞592
从诗学到曲学:陈铎与明中期文学复古思潮的滥觞&李舜华600
何良俊戏曲批评的审美标准&陈维昭614
徐渭的戏曲评点与明代文学思想的新变&吴冠文622
朱石津校订《西厢记》:又一个“前元旧本”的批点本&杨绪容635
清人辑选清诗总集评点之考论&马卫中 刘和文641
评点学之笔法研究——从吕祖谦到金圣叹&王基伦648
序跋题词与蒋士铨的戏曲创作&杜桂萍659
求唐诗“神韵”以“肌理”——王士祺、翁方纲唐诗接受思想合论&张毅671
袁枚性灵说与传统诗学的分歧和冲突——从山左诗人性灵说接受态度谈起&石玲684
《艺概·诗概》的诗歌叙事理论——刘熙载叙事观探索之一&董乃斌691
王文治批点本《灵岩山人诗集》谫论&杨焄700
重九与夜起——郑孝胥诗歌初探&张煜708
东云西雁两迟迟:狄葆贤《平等阁诗话》探析&郑雅尹716
小说:作为戏剧传播的软媒介&朱崇志732
历史的论定:二十世纪词学传人&施议对738
论中国传统词学的现代化进程&朱惠国748
文之奥窔,萃于此编——读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严寿澄756
唐文治古文批评探要&邓国光770
论钱基博、钱钟书对王国维文学研究的批评&李庆780
胡适的“科学情结”与新红学的“科学方法”——论新红学的价值取向及其得失&陈文新792
郭绍虞与西方文学思潮——《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范例论析&闫月珍804
台刊中国文学史的体例与史观之研究&李腾渊818
日本五山诗论发微——绝海中津的“性情之正”与“物化之元”&海村惟一830
朝鲜女性诗学理论的重要载体——明清文人所编朝鲜女性汉诗文献简论&刘婧841
高丽词接受中国词的情况考察——以金九容词为中心&金贤珠 金瑛美848
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孙超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