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越男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3650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数字技术-应用-地方政府-档案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概念界定1
1.2研究背景4
1.3研究问题6
1.4研究目标7
1.5研究意义7
1.6研究思路8
1.7研究内容8
1.8研究方法10
1.9创新和不足11
1.9.1创新11
1.9.2不足14
第2章 数字环境下档案集中管理的基本原理17
2.1档案集中管理的初始含义17
2.1.1单机构的档案集中管理18
2.1.2跨机构的档案集中管理19
2.2跨机构档案集中管理的动力机制21
2.2.1成本机制21
2.2.2分工机制22
2.2.3控制机制23
2.2.4服务机制25
2.3纸质环境下跨机构档案集中管理工作的缺陷26
2.3.1档案管理外包服务发展有限26
2.3.2国家对业务类档案的控制力和社会服务力相对薄弱27
2.4数字环境下对跨机构档案集中管理必要性的质疑与确认28
2.4.1分布式保管的提出29
2.4.2分布式保管在澳大利亚的实践29
2.4.3从分布保管向集中保管的回归30
2.4.4对数字档案集中管理必要性的思考31
2.5数字环境下档案集中管理的内容框架33
2.5.1资源层34
2.5.2业务层34
2.5.3系统层35
2.5.4组织层37
2.5.5制度层38
2.6数字环境下跨机构档案集中管理的特点39
2.6.1实体档案和数字档案并管39
2.6.2档案数据物理集中和逻辑集中并举40
2.6.3集中管理主体类型多样41
2.6.4档案集中管理的动力机制稳中有变42
第3章 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模式的识别45
3.1模式问题的提出45
3.1.1模式的概念及理解45
3.1.2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模式研究的思路47
3.1.3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模式研究的目的49
3.2既有模式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50
3.2.1电子文件中心项目建设模式研究51
3.2.2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研究59
3.2.3既有模式分析66
3.3地方政府数字档案管理的业务分析69
3.3.1数字档案管理业务分析原则69
3.3.2数字档案管理业务分析结果70
3.4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模式的类型75
3.4.1数字档案管理业务集中的可能性75
3.4.2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模式的类型76
3.4.3典型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模式79
3.5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80
3.5.1多模式并用80
3.5.2单模式多样81
第4章 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托管模式83
4.1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托管模式的含义和特点83
4.1.1含义83
4.1.2内容框架84
4.1.3类型87
4.1.4特点88
4.2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托管模式的适用性89
4.3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托管的关键工作内容及方法90
4.3.1数字化加工90
4.3.2在线存储93
4.3.3脱机存储94
4.3.4载体转换94
4.3.5销毁95
4.3.6备份97
4.3.7灾难恢复99
4.3.8检索利用99
4.4政府数字档案集中托管的现状和问题100
4.4.1国外现状100
4.4.2国内现状108
4.4.3国内问题111
4.5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托管的发展策略113
4.5.1倡导购买托管服务113
4.5.2完善行业标准规范114
4.5.3建立第三方监管与服务机制116
4.5.4适当发展政府文件(档案)中心117
4.6数字档案集中托管典型案例:绍兴市电子文件中心117
4.6.1背景118
4.6.2进展118
4.6.3举措120
4.6.4点评121
第5章 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保存模式123
5.1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保存模式的含义和特点123
5.1.1含义123
5.1.2内容框架124
5.1.3特点126
5.2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保存模式的关键工作内容及方法127
5.2.1移交接收128
5.2.2长期保存134
5.2.3系统建设152
5.3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保存的现状和问题152
5.3.1国外现状152
5.3.2国内现状161
5.3.3国内问题164
5.4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保存的发展策略168
5.4.1规范政府机关的电子文件管理168
5.4.2细化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和长期保存的制度规范169
5.4.3推行科学的数字档案长久保存方法171
5.4.4加强档案馆自身建设和外部合作172
5.5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保存典型案例174
5.5.1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数字档案馆174
5.5.2江西省电子档案接收管理系统平台179
第6章 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利用模式185
6.1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利用模式的含义和特点185
6.1.1含义185
6.1.2内容框架186
6.1.3类型188
6.1.4特点191
6.2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利用模式的适用性193
6.2.1数字档案利用需求大193
6.2.2档案开放程度高194
6.2.3档案资源数字化程度高194
6.2.4档案著录规范化程度高194
6.3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利用模式的关键工作内容及方法195
6.3.1档案著录信息的交换195
6.3.2检索199
6.3.3利用202
6.3.4集中利用系统的建设204
6.4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利用的现状和问题205
6.4.1国外现状205
6.4.2国内现状210
6.4.3国内问题216
6.5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利用的发展策略219
6.5.1逐步推动档案开放的社会环境219
6.5.2进一步提高数字档案资源的标准化220
6.5.3建立广泛合作机制222
6.5.4加强历史文化型数字档案资源的在线服务223
6.6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利用典型案例224
6.6.1加州在线档案馆(OAC)224
6.6.2天津市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29
第7章 地方政府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集中建设模式233
7.1地方政府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集中建设模式的含义和特点234
7.1.1含义234
7.1.2内容框架235
7.1.3类型238
7.1.4特点239
7.2地方政府电子文件(档案)系统集中建设模式的适用性241
7.2.1相对统一的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代表的电子文件形成系统241
7.2.2政府机关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尚未起步或是普遍不完善242
7.2.3一支能够支撑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和服务的专家队伍242
7.2.4政务云等基础设施的支持243
7.2.5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243
7.3地方政府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集中模式的关键工作内容及方法244
7.3.1关键工作概述244
7.3.2 ERMS功能设计244
7.4地方政府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现状和问题263
7.4.1国外现状263
7.4.2国内现状266
7.4.3国内问题269
7.5地方政府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集中建设的发展策略273
7.5.1完善系统建设和服务机制273
7.5.2推动组织变革275
7.5.3提高ERMS建设的规范化水平279
7.5.4试点先行281
7.6地方政府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集中建设典型案例:杭州市电子文件中心282
7.6.1背景282
7.6.2进展283
7.6.3举措285
7.6.4评价287
第8章 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馆系统集中建设模式289
8.1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馆系统集中建设模式的含义和特点289
8.1.1含义289
8.1.2内容框架291
8.1.3类型293
8.1.4特点294
8.2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馆系统集中建设模式的适用性295
8.3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馆系统集中建设模式的关键工作内容及方法297
8.3.1系统建设297
8.3.2存储321
8.4数字档案馆系统集中建设的现状和必要性323
8.4.1国外现状323
8.4.2国内现状326
8.4.3国内数字档案馆系统集中建设的必要性329
8.5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馆系统集中建设的发展策略332
8.5.1充分抓住技术机遇探索数字档案馆系统集中建设的可行332
8.5.2完善系统建设和服务机制333
8.5.3通过试行可信数字仓储认证体系提升上级档案馆的可信度333
8.5.4加强合作通力建设数字档案馆系统338
8.6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馆系统集中建设典型案例:青岛市数字档案馆339
8.6.1背景339
8.6.2进展339
8.6.3举措340
8.6.4点评343
第9章 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模式比较及展望345
9.1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模式的比较345
9.1.1区别345
9.1.2联系348
9.2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管理的展望351
9.2.1融合发展351
9.2.2前后衔接353
9.2.3共同治理354
9.2.4系统突破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