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美学经典 隋唐五代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美学经典 隋唐五代卷
  • 张法丛书主编;张法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21150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59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802页
  • 主题词:美学史-中国-隋唐时代;美学史-中国-五代(907-96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美学经典 隋唐五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全书导读1

第一编 文艺美学11

本编导读11

一、文学美学25

(一)文之美学25

李谔25

上隋文帝论文书25

王通27

中说27

王道篇二则27

天地篇二则28

事君篇二则29

魏徵30

文学传序31

令狐德棻33

王褒庾信传论33

王勃37

上吏部裴侍郎启37

陈子昂39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39

李 白40

诗论三则40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40

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五4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1

刘善经42

四声指归42

上官仪49

笔札华梁·八阶49

(二)诗歌美学51

杜甫51

戏为六绝句51

其 一51

其 二52

其 三52

其四52

其五52

其 六52

论诗五则53

王维53

论诗四则53

王昌龄54

诗格·论文意54

诗有三境58

殷璠59

河岳英灵集序59

高仲武61

中兴间气集序61

孟郊、贾岛、姚合、杜荀鹤62

孟郊诗论五则63

贾岛诗论六则63

姚合诗论七则64

杜荀鹤诗论二则64

杜牧64

李贺集序65

皎然66

诗式66

序66

明 势67

明作用67

明四声68

诗有四不68

诗有四深68

诗有二要68

诗有二废68

诗有四离68

诗有六迷68

诗有六至69

诗有七德69

诗有五格69

用 事69

语似用事 义非用事70

取境70

重意诗例70

辩体有一十九字71

司空图73

与李生论诗书73

与极浦书75

诗品75

雄 浑75

冲 淡76

纤 秾76

沉 著76

高古77

典雅77

洗炼77

劲 健78

绮 丽78

自 然78

含蓄79

豪 放79

精 神79

缜 密80

疏 野80

清 奇80

委 曲81

实 境81

悲 慨81

形 容81

超 诣82

飘逸82

旷 达82

流 动82

张为83

诗人主客图83

(三)乐府美学85

卢照邻85

乐府杂诗序85

吴兢89

乐府古题要解90

序90

江南曲90

薤露歌亦曰《薤露行》 蒿里传亦曰《蒿里什》亦曰《泰山吟行》90

乌生八九子91

陌上桑91

短歌行91

燕歌行92

秋胡行92

元结92

系乐府序92

元稹93

新乐府论三则93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93

乐府古题序丁93

白氏长庆集序94

白居易96

与元九书96

新乐府并序103

新乐府论三则104

皮日休104

正乐府序105

(四)古文美学105

韩愈105

答李翊书106

古文理论四则107

进学解107

答刘正夫书108

与冯宿论文书108

答尉迟生书109

送孟东野序110

古文文风四则111

柳宗元111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12

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114

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115

赵德117

昌黎文录序117

李翱117

杂说上118

答朱载言书119

寄从弟正辞书123

皇甫湜124

答李生第一书124

孙樵125

与王霖秀才书125

裴度127

寄李翱书127

李德裕130

文章论130

杜牧132

答庄充书132

(五)小说与词的美学133

刘知幾133

史通·杂述133

韩愈139

重答张籍书139

柳宗元141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141

顾况143

戴氏广异记序143

沈既济145

任氏传146

郑还古146

博异记序147

杜光庭147

录异记序148

韩偓149

香奁集自序149

欧阳炯150

花间集序150

二、书法美学152

释智果152

心成颂152

李世民154

笔法诀155

虞世南157

笔髓论157

叙体157

辨应158

指意158

释真158

释行159

释草159

契妙160

欧阳询160

用笔论161

李阳冰163

上采访李大夫论古篆书163

孙过庭164

书谱164

李嗣真177

书后品178

上上品二人182

上中品七人182

上下品十二人183

中上品七人184

中中品十二人185

中下品七人186

下上品十三人186

下中品十人187

下下品七人188

张怀瓘189

文字论189

书 断193

序193

卷上197

卷 中216

卷下236

论用笔十法251

窦蒙252

述书赋语例字格252

颜真卿258

张长史十二意笔法258

韩愈261

送高闲上人序261

怀素262

自 叙262

卢携264

临池妙诀265

韦续266

五十六种书并序266

李煜270

书 述270

三、绘画美学272

李 白272

莹禅师房观山海图272

杜甫273

题画诗二首273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273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275

王维275

山水诀276

山水论277

符载278

观张员外画松图278

朱景玄281

唐朝名画录281

序281

神妙能逸 分为四品282

画 录287

张彦远300

历代名画记300

叙画之源流300

叙画之兴废303

叙历代能画人名自轩辕至唐会昌凡三百七十人308

论画六法311

论画山水树石313

论传授南北时代314

论顾陆张吴用笔318

论画体工用拓写319

论名价品第322

论装背褾轴324

叙历代能画人名326

荆浩333

笔法记334

四、舞乐美学339

魏徵339

隋 书340

音乐志中340

音乐志下343

刘昫373

旧唐书·音乐志373

崔令钦377

教坊记377

序377

制度与人事379

曲 名381

大曲名383

曲调本事383

段安节385

乐府杂录385

原序385

雅乐部386

云韶乐387

清乐部387

鼓吹部387

驱傩387

熊罴部388

鼓架部388

龟兹部389

胡部389

歌389

舞工391

俳优391

琵琶392

筝394

箜篌394

笙394

笛394

觱篥395

五弦395

方响396

击瓯396

琴396

阮咸396

羯鼓396

鼓396

拍板396

安公子397

黄骢叠急曲子397

离别难397

夜半乐397

雨霖铃397

还京乐397

康老子397

得宝子398

文叙子398

望江南398

杨柳枝398

新倾杯乐398

道调子398

傀儡子398

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399

平声羽七调399

上声角七调399

去声宫七调399

入声商七调399

上平声调399

平冽400

舞赋400

开元字舞赋401

阎伯玙402

歌赋并序403

高郢405

无声乐赋405

杨发406

大音希声赋406

吕 温408

乐出虚赋408

张德升409

声赋410

张彦振411

响赋411

孙广412

啸 旨412

权舆章第一412

流云章第二414

深溪虎章第三414

高柳蝉章第四414

空林夜鬼章第五415

巫峡猿章第六415

下鸿鹄章第七415

古木鸢章第八416

龙吟章第九416

动地章第十416

苏门章第十一416

刘公命鬼章第十二417

阮氏逸韵章第十三417

正章第十四418

毕章第十五418

薛易简418

琴诀418

白居易420

琴诗四首420

清夜琴兴420

和顺之琴者420

弹《秋思》420

夜 琴420

常建421

琴诗三首421

江上琴兴421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421

张山人弹琴421

五、建筑美学422

魏徵422

隋代大兴城的规划修建423

隋代长安与洛阳的规划修建424

隋代明堂的规划和理论425

王溥430

唐代明堂的规划、修建、变更431

唐代宫殿七例436

大 内436

宏义宫436

通义宫437

庆善宫437

太和宫438

洛阳宫438

大明宫440

卢照邻442

长安古意442

骆宾王443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444

欧阳詹446

曲江池记447

段成式450

寺塔记450

权德舆457

广陵行457

杜牧、张祜、杜荀鹤458

扬州五则458

赠别二首·其一458

寄扬州韩绰判官458

遣 怀458

纵游淮南459

送蜀客游维扬459

李绅459

过吴门二十四韵459

第二编 朝廷—都市—生活—自然美学463

本编导读463

一、朝廷美学465

杜佑465

《通典》朝廷美学四则465

君臣冠冕巾帻等制度——冕465

天子受诸侯藩国朝宗觐遇470

天子朝位477

皇帝冬至祀圆丘正月上辛祈穀孟夏雩祀及摄事并附487

欧阳修、宋祁502

新唐书·礼乐志503

五 礼505

二、都市—生活—自然美学525

韦应物、姚合、孙逖、吴筠、权德舆525

吏隐六则526

寄全椒山中道士526

花 径526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一526

登越州城527

同刘主簿承介建昌江泛舟作527

寄临海郡崔稚璋527

刘禹锡528

吏隐二则528

吏隐亭述528

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十四韵兼命同作529

郑谷530

园林景观诗二首530

七祖院小山530

郊 墅530

白居易531

中 隐531

草堂记532

池上篇并序534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536

太湖石记536

养竹记538

李德裕540

平泉山居草木记540

思平泉树石杂咏十首541

钓台541

似鹿石542

海上石笋542

叠石此石韩给事所遗542

重台芙蓉542

白鹭鹚542

海鱼骨542

泛池舟543

舴艋舟543

二猿543

陆羽543

茶经544

卷上544

卷中548

卷下552

卢纶、白居易、韦应物、张籍、陆龟蒙、皮日休565

茶诗六则566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566

山泉煎茶有怀566

喜武丘园中茶生566

茶岭诗567

煮 茶567

和煮茶567

第三编 哲学—宗教—天下观美学571

本编导读571

一、儒家美学576

孔颖达576

正义577

尚书序577

舜典第二578

益稷第五581

周易正义·系辞下588

毛诗正义序589

周南关雎诂训传第一591

刘知幾615

史 通615

六家第一615

载言第三624

言语第二十626

浮词第二十一631

叙事第二十二635

人物第三十645

二、佛教美学649

智顗649

六妙法门650

吉藏652

三论玄义653

杜顺658

华严五教止观658

第三事理圆融观658

第四语观双绝门660

智俨661

华严一乘十玄门662

法藏663

华严金狮子章664

明缘起第一664

辨色空第二664

约三性第三664

显无相第四665

说无生第五665

论五教第六665

勒十玄第七666

括六相第八668

成菩提第九669

入涅槃第十669

窥基669

成唯识论述记670

因明入正理论疏673

慧 能674

法宝坛经·行由品第一674

三、道教美学681

成玄英681

道德经义疏681

通玄先生688

道体论688

司马承祯691

坐忘论691

收心三691

坐忘枢翼694

杜光庭695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696

岳渎众山696

海外五岳仙岛十洲697

中国五岳698

十大洞天699

五镇海渎700

三十六靖庐701

三十六洞天702

七十二福地704

灵化二十四707

四、天下观中的美学710

杜佑710

通典711

边防序711

流求714

邛 都716

宕 昌717

师子国717

突厥上718

道宣732

释迦方志732

封疆篇第一732

统摄篇第二733

中边篇第三733

杜环738

经行记739

大食国739

末禄国740

苫国741

樊绰741

蛮书·骠国742

玄奘743

大唐西域记743

序一743

印度总述746

后记7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