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用三国来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用三国来管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3/35004500.jpg)
- 曾仕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022235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用三国来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桃园三结义>6
第一章 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6
一、通晓显隐秩序规则:一阴一阳之谓道6
二、看清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8
三、黄巾起义的警示:朝纲不振,民心思变10
四、天象变异的警示:当心“看不见的手”的力量12
五、何以不贤无能的人当皇帝:通晓显隐秩序的安排12
六、黄巾余党投降遭拒:要时时衡量形势的转变13
七、何进被害的启示:得到机会还要有真学问14
八、董卓立陈留王为帝之启示:警惕存心不良者15
九、观吕布之一生:多行不义必自毙16
第二章 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20
一、刘、关、张结拜:与志同道合者联盟20
二、桃园结义传为美谈:彰显忠义精神的力量21
三、关羽随刘备:顺天理,得人心22
四、刘备大胜黄巾军:做大哥要带头冲24
五、刘备劝阻张飞杀董卓:莽撞的后果会很严重26
六、刘备和孙坚同功不同赏:多经磨炼,大器晚成27
七、张飞怒鞭督邮,刘备辞官:危机即转机27
八、三英战吕布:实战中打造凝聚力28
九、刘备投曹操:与现实妥协的益处29
十、刘备后园种菜:韬光养晦隐豪情30
十一、刘备依曹操投袁绍:忍辱为成功之大义31
十二、刘、关、张古城聚义:三人同心,其利断金32
第三章 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34
一、曹操备受瞩目之由:出身“势”家,起点高34
二、曹操挥剑杀吕伯奢之警:一言不慎害终生35
三、曹操不仁不义也成功:天意冥冥莫可测36
四、曹操家人被杀:因果难逃一念间37
五、众人投曹:“忠义”大旗的号召力38
六、曹操推举袁绍担任盟主:弱小时寻找最有利的位置39
七、马家军举义勤王失败:曹操抓住难逢的良机41
八、曹操割发代首:奖罚严明方能统领团队42
九、曹操重赏关羽:为留人才百般计42
十、官渡大战以寡胜众:可胜在敌43
第四章 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46
一、吕布背叛丁原投奔董卓:为利跳槽难善终46
二、赵云归刘备:为义跳槽择明主47
三、李儒被斩与蔡邕哭董卓:为坏人帮凶的下场48
四、陈宫宁死不向曹操求情:有才能无机会者的遗憾49
五、关羽屯土山约三事:不肯轻身违初盟50
六、关羽挂印封金过关斩将:来去分明大丈夫52
七、孔融和陈登与刘备未能共事:因缘聚会难测算53
八、孙策收降太史慈:知人善用53
九、神算郭嘉不幸早死:投缘未必可长久54
十、刘表誓杀刘备的启示:不要介入老板家务事55
十一、刘备投靠刘表反被排挤:不能齐家的老板必乱国56
第五章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60
一、关羽温酒斩华雄:真金不怕火炼60
二、孙坚为藏玉玺发重誓:成为众矢之的者难有善终62
三、王允巧使美人计:以至柔胜至刚62
四、董卓受禅台前被杀:逆取者未能顺守的报应64
五、李肃、王允有功也会被杀:功过不能互抵65
六、刘备三度让徐州:仁义之名播天下67
七、刘备二投吕布:敌人有时候也是救星69
八、孙策当玉玺换江东基业:大事须自己做主69
九、袁术因玉玺惹杀身之祸:金玉满堂无人能守70
十、孙策步其父之后尘:乱世须自重71
十一、孙权承父兄事业:敬老尊贤成大业72
十二、袁绍死后三子内斗:未立接班人的后患73
第二部 诸葛亮出山80
第一章 刘备突破发展瓶颈的奥秘80
一、刘备跃马檀溪之启示(一):神救自救者80
二、刘备跃马檀溪之启示(二):人不可缺乏敬天之心81
三、刘备深信水镜先生:转变观念才能转变命运81
四、水镜不肯出山相助刘备:各尽所能,各守其分82
五、徐庶试刘备:厚道的老板吸引高人83
六、徐庶大败曹军:不可忽视人才的力量84
七、刘备以崇敬之心求贤:开创人才接踵而至的局面85
八、刘备隆中拜孔明:求大贤要诚心86
九、三顾茅庐之千古美谈:折节善下求贤才87
十、隆中对策定三分:做大事,战略为先88
十一、隆中对策之要义:有大视野才有大思路89
十二、文武高才助刘备:识人、善用为根本90
十三、水镜集团之浮现:成大事者必有高人91
十四、水镜集团存在之启示:隐秩序之显现92
第二章 寻求合作共赢局面的奥秘94
一、刘表未能托孤于刘备:立场不坚定导致家破人亡94
二、刘表死后一片混乱之教训:妥善安排接班人95
三、曹操百万雄师南下:迫使孙、刘联合96
四、鲁肃孔明策略同:联合抗曹大势定96
五、蒋干劝周瑜投降:综合考虑地位、情势、利害97
六、蒋干偷假情报:与精明人斗智98
七、周瑜欲杀孔明之要义:自我利益为本99
八、华容道上放曹操:制衡大局的关键100
九、讨要荆州的游戏:难解的戏码造就共存的格局101
十、刘备重返荆州:找对人,做对事102
第三章 长远竞争中树立自我品牌的奥秘106
一、刘备放徐庶:只顾仁德,不够实际106
二、黄祖被杀的连锁反应:进退得失算分明107
三、刘备不取荆州的盘算:长久累积的信用更有价值107
四、徐庶重返新野却不留:信用比命大108
五、刘备逆境中带领军民同行:举大事者以人为本109
六、刘备摔阿斗:彰显人性化领导的魅力110
七、赵范施美人计反被打:局势未判小心阴沟翻船112
八、孔明欲杀魏延之用意:树立团队忠诚的文化113
九、孔明成为天下重心:时势造英雄114
十、孔明出山:英雄造时势115
十一、太史慈壮年早死:反省调整,力求改进118
第四章 孔明经营蜀汉集团由弱转强的奥秘120
一、高明的徐庶看不出假书信:诸葛出山前的热场120
二、徐庶来去匆匆:曲折离奇演变后的定数121
三、孔明决定出山:寻找到最佳拍档121
四、孔明出山之始:定位好自己的对手122
五、孔明的首要任务:让团队心服口服123
六、孔明借箭的意义:冒风险,换取共同利益124
七、诸葛亮七星坛祭风:故弄玄虚巧脱身125
八、赤壁之战的重要性:促成三分天下的格局127
九、孔明点将激关羽:还了人情又欠了人情128
十、孔明算准曹操的逃亡路径:料事如神的大智慧129
第五章 曹操得势却依然失败的奥秘132
一、曹操杀孔融:刚直太过,取祸之道132
二、曹操反中计:心有成见,易犯错误133
三、曹操错杀蔡瑁、张允:心知中计,不肯认错134
四、黄盖行苦肉计:忠义感天134
五、曹操深信庞统献连环计:心防攻破后的危机135
六、曹操对酒高歌吟不吉词句:被忽视的心声136
七、刘馥被曹操刺死:正确的建议,错误的时机137
八、赤壁一战之鉴:骄兵必败139
九、曹操兵败逃难中的大笑:只认倒霉永不认输140
十、曹操赤壁惨败的宿命:合理的不公平140
第三部 大意失荆州148
第一章 处理好竞争合作关系的奥秘148
一、刘琦病故鲁肃讨荆州:居中策应贡献大148
二、孙权嫁妹:弄假成真的政治联姻149
三、刘备剁石发誓破曹兴汉:壮志曾被声色迷150
四、孙权欲杀妹夫:公私冲突,矛盾相生151
五、刘、孙联姻:层次不同,心机各异152
六、瑜、亮合作之要:合则有利,分则有害153
七、周瑜身上获得的启示:缺乏宏大国际观的英才154
八、孔明唁周瑜:表悲痛化众怒155
九、孙权屡次讨荆州:做强做大不如做久156
十、刘备归还荆州三郡:棋逢敌手的盘算158
第二章 抓住机会做大局面的奥秘162
一、张松舍曹从刘:人格魅力的价值162
二、张松和法正同心协助刘备:仁义值千金163
三、刘璋请刘备入川却又怀疑刘备:给足别人口实163
四、刘备对待张松与法正:用其才不用其德164
五、刘备不听庞统劝谏:顾及信用丧失后的麻烦165
六、庞统之死:一念之差丧英才166
七、三国鼎立后的天下:实现匡复汉室的政治目标167
八、张飞义释严颜:榜样的力量168
九、刘备自领益州牧:新面貌与新考验169
第三章 曹操得天时却最终失去机会的奥秘172
一、曹操大宴铜雀台:展示实力的一种方式172
二、曹操应对马超:计谋胜武力173
三、许褚裸衣斗马超:斗力与斗智173
四、曹操杀伏皇后:倡导无所不用其极的歪风174
五、曹操平定汉中:得陇望蜀的话外音175
六、献帝立曹操为魏王:时间与野心的竞争176
七、左慈掷杯戏曹操:最后的警讯177
八、曹操临终杀华佗:树敌太多后的恐惧179
九、曹操临终诉遗嘱:反思一生后深切的悔意180
十、曹操一生的选择:治世能臣?乱世奸雄?181
十一、曹操一生的最大启示:德本才末,千古不易183
十二、曹丕兄弟相争:不义者必自食恶果185
第四章 与领导有效相处的奥秘188
一、曹操隐诛荀彧:愈获得器重,下场愈可怜188
二、庞统大材小用:以貌取人误人才189
三、现代庞统策略:接受合理不公平的现实190
四、赵云截江救阿斗:做好人,不抱怨191
五、孔明度刘备心:上下默契,合作无间191
六、孔明推关羽:顺水推舟的选择192
七、孔明离荆州前的安排:顾忌亲疏留祸根193
八、孔明制止关羽、马超的比武:巧解难题194
九、孔明赠佳酿于张飞:心照不宣的配合195
十、杨修被斩:揣测上司心思的下场196
十一、孔明推刘备为帝:登上高位后的麻烦198
十二、关羽受五虎上将印信:戒除傲气成大事199
十三、庞德誓死不降的启示:誓言为大200
十四、刘封被义父刘备所斩:耳根软的代价200
第五章 关羽名重天下却以失败收场的奥秘204
一、关羽单刀赴会:刚而自矜的成功204
二、关羽刮骨疗毒:不重视与孙权联盟种下祸因205
三、大意失荆州:破“北拒曹魏,东和孙权”八字诀206
四、吕蒙突破关羽心防:防备松懈,招致大祸210
五、吴下阿蒙的厉害:知己知彼占上风210
六、关羽失荆州:勿轻慢对手211
七、关羽败走麦城:勇武败给阴谋暗算212
八、关羽受到后世崇敬:成为忠义精神的符号214
九、后人设祠祭祀关公:忠义精神长存215
十、刘备听不进孔明规劝:关羽之死的考验216
第四部 三国归一统224
第一章 忍辱成就大事的奥秘224
一、张飞死于部下:包容的修养很重要224
二、刘备不顾一切伐吴:感情淹没理智者必败225
三、刘备东征惨败:凡事当适可而止227
四、陆逊忍辱获胜:沉住气才能抓住战机229
五、刘备不回成都的道理:谋求永安,唯有教化230
六、刘备一生的贡献:教化才是看不见的那一只手230
七、王朗被孔明气死:阵前没有大道理232
八、司马懿应付孔明的办法:忍字当首233
九、孔明气死曹真:恨气填胸死未消234
十、孔明送妇人衣服给司马懿:气人反被人气235
十一、司马懿为何比周瑜高明:情绪管理比筹划能力重要236
第二章 强势下属与弱势老板相处的奥秘238
一、孔明辅佐刘禅:样样想在前面238
二、孔明治蜀的政绩:树立竭智尽忠的典范240
三、司马懿上表乞守西凉:辞职回乡,伺机待命240
四、孔明用心良苦上出师表:不厌其烦,交代清楚241
五、孔明错用马谡失街亭:实践乃成功大义242
六、孔明自请免去丞相之职:承担团队失败的责任244
七、刘禅召孔明回成都:善待老板身边的小人245
八、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因果循环报246
第三章 孔明保持晚节的奥秘248
一、孔明兴师征伐南蛮:攻心收心一劳永逸248
二、孔明不救孟达:缓急之间的误判249
三、得姜维孔明足愿:注重寻找、培养接班人251
四、孔明重用马谡:言过其实的代价253
五、孔明挥泪斩马谡:亲信犯错也要依法处置254
六、孔明装神弄鬼割小麦:一举多得255
七、孔明再上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55
八、赵云病故孔明跌足而哭:气数衰微时的无奈256
九、赵云一生的启示:老实人不吃亏257
十、孔明制作木牛流马:科技创新的力量259
十一、孔明祈天延寿:死生有命260
十二、孔明之最大成就:活于大家心中261
十三、省孔明一生:警惕示好之人262
十四、姜维步孔明之后尘:大势已去263
第四章 博弈中选择因势利导策略的奥秘266
一、刘备自立为帝:进退之间算分明266
二、孙权降魏之苦衷:天意难测267
三、陆逊撤兵言好:适可而止为上策268
四、刘备驾崩之后各方的反应:对大势一厢情愿的错判269
五、曹丕在位七年之警:人要有自知之明271
六、司马懿识不破空城计:把对手当成自己的筹码273
七、曹真抢功遭败:上司不能一味鼓励下属竞争274
八、张郃一生的启示:品德修养为根本275
九、孙权见魏蜀交战后的选择:没有诚意的合作277
十、司马懿官拜大都督后的表现:示弱的力量278
十一、孙皓投降司马炎:强者居之亦不久279
十二、邓艾与钟会两败俱伤:争权夺利要有尺度280
十三、司马炎篡位一统天下:阴谋家族的心思281
第五章 交代好后事,使局面延续的奥秘284
一、刘备托孤的启示(一):悔字诀产生的良好效果284
二、刘备托孤的启示(二):显秩序下别无选择的选择285
三、孔明嘱杨仪杀魏延:善后一定要周全286
四、曹叡托孤的启示:所托非人,事难成288
五、司马懿临死嘱二子:空泛的嘱托难落实290
六、孙权病死后混乱不断:没有培养好接班人的后果291
七、孙权一生:缺乏全局观的英雄291
八、假糊涂真圆滑:阿斗症候群的扩散293
九、三国终结之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295
结语299
参考书目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