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内科年鉴 200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内科年鉴 2008](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4997838.jpg)
- 梅长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60915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05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619页
- 主题词:内科学-中国-2008-年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内科年鉴 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感染性疾病1
一年回顾1
一、病毒性疾病1
(一)流行性感冒1
(二)流行性腮腺炎2
(三)麻疹2
(四)单纯疱疹病毒感染2
(五)水痘和带状疱疹3
(六)柯萨奇病毒感染3
(七)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婴儿肝炎综合征4
(八)腺病毒感染4
(九)EB病毒感染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
(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5
(十一)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5
(十二)病毒性肝炎5
(十三)肠道病毒感染22
(十四)轮状病毒肠炎22
(十五)脊髓灰质炎23
(十六)流行性乙型脑炎23
(十七)森林脑炎及其他病毒性脑炎24
(十八)登革热25
(十九)肾综合征出血热25
(二十)狂犬病27
(二十一)艾滋病28
(二十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39
(二十三)口蹄疫43
(二十四)手足口病43
(二十五)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44
二、立克次体病46
(一)斑疹伤寒46
(二)恙虫病46
(三)斑点热46
(四)埃立克体感染46
(五)Q热46
(六)巴尔通体病47
三、细菌性疾病47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化脓性脑膜炎47
(二)猩红热、白喉48
(三)猪链球菌病48
(四)军团菌病49
(五)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49
(六)细菌性痢疾49
(七)霍乱50
(八)感染性腹泻与细菌性食物中毒50
(九)鼠疫51
(十)炭疽52
(十一)布氏菌病53
(十二)破伤风54
(十三)淋病54
(十四)麻风55
(十五)败血症55
(十六)感染性休克57
四、螺旋体病60
(一)梅毒60
(二)钩端螺旋体病62
(三)莱姆病63
五、深部真菌感染63
六、寄生虫病65
(一)疟疾65
(二)肺孢子虫病66
(三)弓形虫病66
(四)隐孢子虫病67
(五)其他原虫病68
(六)吸虫病68
(七)绦虫感染71
(八)线虫病74
(九)其他寄生虫病75
(十)寄生虫病调查76
七、其他77
(一)医院内感染77
(二)非淋菌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85
(三)川崎病89
(四)附红细胞体病90
(五)抗菌药物90
文选95
呼吸系统疾病97
一年回顾97
一、诊断技术97
(一)肺功能检测97
(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97
(三)胸腔镜检查97
(四)肺活体组织检查97
(五)影像学检查98
(六)其他98
二、结核病98
(一)流行病学和卡介苗98
(二)基础研究与诊断技术99
(三)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有关问题101
(四)结核性脑膜炎103
(五)其他103
三、胸部肿瘤105
(一)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05
(二)肺、气管、支气管其他肿瘤117
(三)纵隔、胸膜、胸壁和膈肌肿瘤118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肺心病121
(一)基础研究121
(二)诊断技术122
(三)临床分析123
(四)治疗123
五、肺部感染126
(一)病毒感染126
(二)细菌感染127
(三)真菌感染130
(四)其他130
六、肺部过敏性和免疫性疾病132
(一)支气管哮喘132
(二)弥漫性间质性肺病138
(三)韦格纳肉芽肿病138
(四)结节病139
(五)肺泡蛋白沉积症139
七、职业性肺疾病139
八、其他140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急性肺损伤140
(二)胸腔积液142
(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44
(四)自发性气胸146
(五)肺栓塞147
(六)高山病149
(七)肺不张149
(八)咯血149
(九)肺隔离症149
(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49
(十一)支气管扩张症149
(十二)肺透明膜病149
(十三)肺移植149
(十四)肺泡微石症149
(十五)肺水肿150
文选150
循环系统疾病157
一年回顾157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57
(一)基础研究157
(二)危险因素165
(三)诊断167
(四)心绞痛169
(五)心肌梗死171
(六)治疗171
二、高血压179
(一)基础研究179
(二)流行病学180
(三)临床研究182
(四)药物治疗184
三、心脏瓣膜病187
(一)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87
(二)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88
四、先天性心脏病189
(一)流行病学189
(二)基础研究189
(三)临床研究190
(四)心电图检查190
(五)X线、CT、MRI检查190
(六)超声检查190
(七)治疗191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194
六、心肌疾病195
(一)病毒性心肌炎195
(二)扩张型心肌病195
(三)肥厚型心肌病196
(四)其他心肌病196
(五)克山病196
(六)心肌病基础研究196
七、心律失常197
(一)缓慢性心律失常197
(二)室上性心动过速197
(三)房颤199
(四)室速与室颤201
(五)心脏起搏202
八、心力衰竭203
(一)基础研究203
(二)临床诊治204
九、心包疾病207
十、心脏肿瘤207
十一、大动脉疾病208
十二、其他209
(一)心电图209
(二)影像学检查210
(三)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211
(四)晕厥和直立倾斜试验212
(五)马凡综合征213
(六)川崎病213
(七)心脏移植213
(八)其他214
文选216
消化系统疾病225
一年回顾225
一、食管疾病225
(一)食管炎225
(二)食管肿瘤226
(三)食管其他疾病230
二、胃、十二指肠疾病230
(一)慢性胃炎230
(二)消化性溃疡231
(三)应激性溃疡231
(四)胃肿瘤232
(五)幽门螺杆菌239
(六)十二指肠疾病241
三、小肠和大肠疾病242
(一)小肠肿瘤242
(二)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242
(三)肠易激综合征243
(四)炎症性肠病243
(五)大肠癌245
(六)大肠息肉与良性肿瘤249
(七)其他251
四、消化道出血251
(一)上消化道出血251
(二)下消化道出血252
五、消化道内镜252
(一)胃镜252
(二)结肠镜254
六、肝脏疾病255
(一)脂肪肝255
(二)肝纤维化256
(三)肝硬化258
(四)原发性肝癌263
(五)肝移植和肝损伤272
(六)肝脏良性肿瘤277
(七)肝病及其他277
七、胆道疾病280
(一)胆囊炎、胆石症280
(二)胆管炎及胆道良性疾病281
(三)胆囊癌和胆管癌283
八、胰腺疾病284
(一)胰腺炎284
(二)胰腺肿瘤288
九、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290
十、腹水及腹膜、肠系膜、腹膜后疾病291
(一)腹水291
(二)腹膜、肠系膜、腹膜后疾病291
文选292
血液系统疾病310
一年回顾310
一、红细胞疾病310
(一)基础研究和临床分析310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310
(三)缺铁性贫血311
(四)巨幼细胞性贫血311
(五)溶血性贫血311
(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311
(七)其他312
二、白细胞疾病312
(一)急性白血病312
(二)慢性白血病317
(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18
(四)其他白细胞疾病319
三、出血性疾病321
(一)过敏性紫癜321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1
(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2
(四)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322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23
(六)其他323
四、其他造血系统疾病324
(一)淋巴瘤324
(二)浆细胞病328
(三)其他331
五、输血与血型331
(一)血源质量调查331
(二)输血与输血反应332
(三)血型333
(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34
六、造血干细胞移植335
(一)实验研究335
(二)临床研究335
文选338
泌尿系统疾病348
一年回顾348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48
(一)肾小球肾炎348
(二)肾病综合征348
(三)IgA肾病349
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50
(一)狼疮性肾炎350
(二)糖尿病肾病351
(三)紫癜性肾炎353
(四)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353
三、肾小管间质疾病与尿路感染353
(一)肾小管-间质疾病353
(二)肾结核354
(三)马兜铃酸肾病355
(四)尿路感染355
四、急性肾衰竭356
五、慢性肾衰竭与透析357
(一)慢性肾衰竭357
(二)血液透析358
(二)腹膜透析359
六、肾肿瘤360
七、肾移植362
八、其他365
文选366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372
一年回顾372
一、下丘脑、垂体疾病372
(一)垂体瘤372
(二)中枢性性早熟372
(三)尿崩症372
(四)生长激素缺乏症373
(五)其他373
二、甲状腺疾病373
(一)碘缺乏及高碘373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74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75
(四)甲状腺炎376
(五)甲状腺肿瘤376
(六)甲状腺结节377
(七)实验研究377
三、甲状旁腺疾病379
四、肾上腺疾病380
(一)库欣综合征380
(二)醛固酮增多症380
(三)嗜铬细胞瘤380
(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381
(五)先天性肾上腺髓质增生症381
(六)肾上腺皮质肿瘤、囊肿381
(七)其他381
五、糖尿病382
(一)流行病学382
(二)遗传与基因383
(三)实验室检查384
(四)慢性并发症384
(五)胰岛素抵抗390
(六)急性并发症391
(七)诊断与治疗391
六、其他395
(一)肥胖395
(二)骨质疏松症396
(三)多发性内分泌肿瘤397
(四)肝豆状核变性397
(五)苯丙酮尿症398
(六)大骨节病399
(七)痛风及高尿酸血症400
(八)其他401
文选402
风湿性疾病408
一年回顾408
一、类风湿关节炎408
(一)基础研究408
(二)临床研究409
二、强直性脊柱炎410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410
(一)遗传基因410
(二)免疫调节411
(三)临床研究412
四、贝赫切特综合征414
五、多发性肌炎/皮肌炎414
六、干燥综合征415
七、成人Still病415
八、硬皮病416
文选416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一年回顾418
一、金属中毒418
(一)铅中毒418
(二)镉中毒418
(三)汞中毒419
(四)锰中毒419
(五)铝中毒419
(六)其他金属中毒419
二、气体及化学品中毒420
(一)气体中毒420
(二)化学品中毒423
三、农药中毒427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427
(二)杀鼠剂中毒428
(三)其他农药中毒428
四、药物中毒及不良反应429
(一)抗生素类药物过敏及中毒429
(二)神经系统药物中毒430
(三)呼吸系统药物中毒430
(四)心血管系统药物中毒430
(五)消化系统药物中毒430
(六)血液系统药物中毒430
(七)内分泌、代谢系统药物中毒430
(八)其他药物中毒430
(九)药物中毒的诊断431
(十)药物中毒的治疗431
五、动、植物毒素及酒精中毒433
(一)动、植物毒素中毒433
(二)酒精中毒433
六、放射及其他物理因素所致疾病433
(一)放射损伤433
(二)微波及其他辐射损伤434
(三)热射病434
(四)噪声434
文选435
神经系统疾病440
一年回顾440
一、脑血管疾病440
(一)缺血性卒中440
(二)出血性卒中448
(三)其他452
二、癫?454
(一)临床研究454
(二)治疗研究455
(三)辅助检查455
(四)发病机制研究456
三、感染性疾病458
四、肿瘤459
(一)颅内肿瘤459
(二)脊髓肿瘤463
五、脱髓鞘、变性疾病465
(一)脱髓鞘疾病465
(二)帕金森病466
(三)其他467
六、脊髓疾病与周围神经病468
(一)脊髓疾病468
(二)周围神经病469
七、遗传性疾病470
八、肌病472
(一)重症肌无力472
(二)肌营养不良及其他肌病472
九、诊断技术与基础研究473
(一)脑电图473
(二)肌电图473
(三)诱发电位474
(四)多导睡眠图474
(五)经颅多普勒超声474
(六)影像学检查474
(七)基础研究474
十、症状、体征、综合征475
文选478
精神疾病483
一年回顾483
一、精神分裂症483
(一)病因研究483
(二)临床研究483
(三)治疗研究484
二、情感性精神障碍484
(一)病因研究484
(二)临床研究485
(三)治疗研究486
三、儿童精神障碍487
四、器质性精神障碍488
(一)阿尔茨海默病488
(二)血管性痴呆489
五、神经症490
六、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491
七、其他492
附录一 诊断标准和防治方案494
一、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494
二、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501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机械通气指南(2007)515
四、肺动脉高压筛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523
五、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532
六、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542
七、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共识意见(2007,西安)572
八、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2007年3月,南京)574
九、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76
十、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疾病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583
十一、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89
十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594
附录二 学术活动597
附录三 本卷年鉴引用的期刊600
附录四 文选关键词索引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