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土质边坡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土质边坡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
  • 卢坤林,朱大勇,王运敏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18796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0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土质边坡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3

1.2.1 三维极限平衡法3

1.2.2 三维最危险滑裂面的搜索技术4

1.2.3 边坡空间效应6

1.2.4 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极限平衡法8

1.3 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10

1.3.1 主要研究工作10

1.3.2 技术路线12

1.4 主要创新点13

2基于滑面正应力分布的严格极限平衡法14

2.1 滑面正应力σ(x)的构成分析14

2.2 二维极限平衡法基本原理与分析过程18

2.2.1 基本假定及滑面正应力18

2.2.2 基本平衡方程及安全系数18

2.2.3 滑体内力检验21

2.3 算例验证与分析21

2.3.1 算例121

2.3.2 算例222

2.3.3 算例322

2.3.4 算例423

2.4 滑面正应力分布对安全系数的影响24

2.5 本章小结25

3基于滑面正应力分布的三维极限平衡法26

3.1 三维极限平衡法基本原理与分析过程26

3.1.1 分析模型及典型条柱上的作用力26

3.1.2 基本假定27

3.1.3 滑面正应力分布函数27

3.1.4 三维滑体的平衡方程组28

3.1.5 安全系数的求解29

3.2 算例分析31

3.2.1 算例131

3.2.2 算例233

3.2.3 算例334

3.2.4 算例434

3.3 本章小结35

4均质边坡三维近似滑裂面的搜索技术与安全系数曲线36

4.1 三维滑裂面近似简化搜索方法36

4.1.1 三维滑裂面的构造36

4.1.2 三维滑裂面近似简化搜索流程37

4.1.3 算例分析37

4.2 均质边坡三维安全系数计算曲线及验证40

4.2.1 计算曲线40

4.2.2 与类似成果的比较验证43

4.2.3 使用举例43

4.3 本章小结45

5三维滑体形态效应分析46

5.1 分析方案46

5.2 滑体形态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47

5.2.1 滑面形态47

5.2.2 滑体长高比48

5.2.3 坡比49

5.2.4 黏聚力50

5.2.5 内摩擦角50

5.3 滑体形态效应的修正曲线及验证51

5.3.1 滑体形态效应修正曲线51

5.3.2 滑体形态效应的数值验证54

5.3.3 滑体形态效应的试验验证54

5.3.4 算例分析56

5.4 滑体形态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其界限标准58

5.4.1 滑体形态效应的形成机理58

5.4.2 考虑滑体形态效应的界限标准58

5.5 本章小结59

6滑体形态效应对滑面参数反演的影响60

6.1 考虑滑体形态效应的三维反演分析模型60

6.1.1 滑带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反演分析的定义60

6.1.2 确定反分析的状态及稳定状态评估指标61

6.1.3 考虑滑体形态效应的三维反演分析模型61

6.2 算例及滑体形态效应对反演参数影响分析66

6.2.1 算例166

6.2.2 算例266

6.3 本章小结68

7坡面形态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69

7.1 试验装置及模型边坡69

7.1.1 试验装置69

7.1.2 模型试验用土性质70

7.1.3 模型边坡的设计与制作70

7.2 试验过程及测试结果71

7.2.1 坡顶裂缝开展的描述71

7.2.2 最终破坏的三维形态73

7.2.3 失稳后的冲程73

7.2.4 破坏时模型槽倾斜的角度74

7.3 讨论75

7.3.1 对滑面形态和位置的认识75

7.3.2 对凹坡稳定性最好及凸坡稳定性最差的试验现象的力学解释75

7.3.3 对试验中不足的认识75

7.4 本章小结76

8坡面形态效应的理论分析77

8.1 考虑坡面形态的极限平衡法77

8.1.1 基本假定及合理性说明77

8.1.2 圆形凸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分析78

8.1.3 圆形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分析80

8.2 模型试验验证和已有成果的比较分析81

8.2.1 模型试验验证81

8.2.2 与已有类似成果的比较分析82

8.3 坡面形态效应分析及安全系数速查曲线84

8.3.1 坡面形态效应分析84

8.3.2 圆形坡面形态边坡安全系数速查曲线85

8.3.3 算例分析85

8.3.4 坡面形态效应适用范围的建议87

8.4 本章小结87

9工程应用88

9.1 金坪子Ⅱ区蠕滑边坡88

9.1.1 工程概况88

9.1.2 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模型89

9.1.3 三维极限平衡分析结果91

9.1.4 利用计算曲线图计算结果92

9.1.5 对计算结果的评述93

9.2 新桥露天矿边坡93

9.2.1 工程概况93

9.2.2 基本参数及计算断面94

9.2.3 计算结果96

9.3 本章小结97

10结论与展望98

10.1 结论98

10.2 展望99

参考文献1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