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长编 下 1909-200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长编 下 1909-2008](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4965806.jpg)
- 李致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ISBN:978750134072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474页
- 文件大小:205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中国国家图书馆-史料-1909~200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长编 下 1909-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舆情呼吁 京馆诞生1
第一节 西方人士在华开办图书馆及图书馆理念的传播1
一、西方传教士在华开办图书馆1
二、中国人考察西方图书馆事业1
三、图书馆理念在中国的传播3
第二节 近代学会学堂兴办图书馆4
第三节 各省筹办成立图书馆8
第四节 清廷批准建立京师图书馆18
第五节 京师图书馆的初创与建设22
一、京馆初创的人员组成22
二、京馆初创的经费调拨23
三、京馆初创的印信颁发25
四、京馆初创的藏书来源25
五、京馆初创的规章制度30
六、缪荃孙筹办京馆活动32
第六节 中国近现代转型期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评价37
一、发展转变趋势37
二、国立省立图书馆概说38
第二章 力克时艰 事业初创40
第一节 确定隶属 馆舍三迁40
一、京师图书馆开馆及筹备迁址40
二、迁址国子监南学重新开馆51
三、京师图书馆改组为国立京师图书馆55
四、京馆更名 再迁中海居仁堂64
五、平馆与北海图书馆合组国立北平图书馆74
六、筹建专门馆舍 三迁文津街新馆95
第二节 明确隶属职责 任命馆级主事人员107
一、明确隶属职责107
二、任命京师图书馆馆长、副馆长108
三、任命北平图书馆筹备委员会与馆长113
四、任命国立北平图书馆委员会与馆长114
第三节 建立组织机构 委任机构主管人员116
一、建立组织机构116
二、委任机构主管人员131
第四节 经费拮据 事业维艰132
第五节 建立规章制度 规范馆务活动142
第六节 广泛搜求文献 开展藏书建设146
一、受理政府调拨 奠定馆藏基础146
二、依法接受出版物缴送 初显国家图书馆职能155
三、接受捐赠寄存 补充名人专藏159
四、访书采购交换 搜集珍贵文献165
五、重视搜补文献 藏书累年递增172
第七节 编目类分图书 重视基础业务177
一、编制书目177
二、编目整理藏书180
第八节 履行基本职能 开展读者服务183
一、制定修订阅览规则183
二、开展社会借阅192
三、初步开展馆际互借196
四、影印古籍以广流传198
五、开展咨询与代编书目204
六、举办展览 宣传馆藏206
第九节 创办馆刊年报 交流学术业务207
第十节 内请外派学者 开始业界合作交流210
第十一节 创办中华图书馆协会 开展业界业务学术合作212
第三章 规模初具 应对时局216
第一节 利用新馆条件 广泛服务读者216
一、规范读者服务工作216
二、举办展览 拓展服务226
第二节 巩固馆藏基础 完善藏书建设227
一、名人参与捐赠 善本特藏瞩目227
二、购书经费增加 采选质量提高232
三、保持寄存渠道 补充采选不足245
四、开展出版品国际交换 丰富外文文献247
五、调整善本等级 设立善本乙库247
第三节 重视基础业务 全面加工文献248
一、加工各类文献 建立馆藏目录248
二、编制文献索引 便利参考研究257
三、编纂专题目录 出版学术成果260
第四节 培养急需人才 组建专业队伍267
一、派员出国进修 考察交换馆员267
二、完善组织机构 调整机构人员270
第五节 响应学者倡议 筹设研究机构270
第六节 为防时局不测 善本装箱南运271
一、善本特藏装箱南运寄存271
二、善本特藏南运经费272
三、南运善本办理寄存手续274
第四章 八年抗战 馆务播迁276
第一节 抗战初起馆务南迁 如何办馆意见相左276
一、与长沙临时大学合作办馆276
二、克服战时困难 坚持馆务运行279
三、中基会决议在平维持 馆方当局坚持南迁办馆283
第二节 平馆留守期间的馆务290
一、异地通信联系 馆长主持馆务290
二、平馆留守馆员坚守工作职责295
三、敌伪侵犯平馆主权299
第三节 坚持战时办馆——昆明部分馆务299
一、馆务综述299
二、征求海外赠书 争取国际援助319
三、成立专门机构 征辑抗战史料324
四、深入民族地区 征集西南文献329
第四节 各地办事处的馆务335
一、上海办事处的馆务335
二、重庆办事处的馆务346
三、香港办事处的馆务349
第五节 日伪合谋 平馆失守351
一、伪教育总署接收平馆351
二、伪馆欲运回平馆存沪藏书352
三、馆务综述353
第六节 抗战期间馆务概况357
第五章 北平光复 馆务复原359
第一节 北平光复 馆务回迁359
一、教育部接收“国立北京图书馆”359
二、馆务回迁360
三、平馆复原遭遇困难364
四、复原馆务 开展工作367
第二节 恢复补充图书 继续藏书建设375
一、清点藏书 回迁馆藏375
二、收购海源阁之书 充实善本庋藏384
三、接受名人捐赠388
四、接收敌伪书籍资料389
五、采购其他资料392
第六章 全国解放 平馆新生398
第一节 人民政府接管 管理体制变更398
一、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接管平馆398
二、北京图书馆馆长的任命与办馆方针399
三、北京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与调整404
第二节 明确进书来源 全面建设馆藏407
一、政府颁布征集图书杂志样本办法 确定藏书建设主渠道来源407
二、多种形式补充藏书 配合主渠道藏书建设409
第三节 面向社会大众 拓展社会服务422
一、适应形势需要 改进服务措施422
二、参加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 明确北图向科学进军任务437
第四节 建立行业协调组织机构 实施全国图书协调方案440
一、建立行业协调组织机构——成立中心图书馆委员会440
二、实施“全国图书协调方案”——组建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组织445
第五节 配合事业发展 多处扩充馆舍447
一、扩建主楼书库447
二、扩建其他馆舍450
第七章 隶属变更 事业赓续455
第一节 变更隶属关系 调整安排馆务455
一、隶属关系下放北京市领导455
二、职工下放京郊劳动锻炼455
三、把握时机加强馆藏建设456
四、根据形势调整业务工作464
第二节 落实全国图书协调方案 开展馆际合作467
一、重视基础业务建设 编制联合目录467
二、举办红专大学 培养业界人才476
三、成立分类法编辑委员会 开始编制大型图书分类法482
第八章 调整巩固 扎实建设496
第一节 隶属复原回归496
一、北京图书馆回隶文化部496
二、领导视察与对外交往496
三、加强领导 增设机构499
四、配合形势安排馆务 结合业务执行政策502
第二节 开展业务建设508
一、补充入藏文献资料508
二、分编文献 组织目录522
三、整顿书库 清理积压527
四、重视服务 提高质量530
第三节 引进培训员工554
一、响应业界基本功讨论 开展全馆基本功训练556
二、接受文化部委托 承办古籍修复培训班560
第四节 继续贯彻“全国图书协调方案”担当第一中心委员会核心馆562
一、编辑全国联合目录562
二、开展业务辅导564
三、续办红专大学565
第五节 扩建修建馆舍566
第九章 “文革”十年 艰难前进572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开始 艰难维持馆务572
一、行政管理迭更 北图避免受损572
二、恢复原有行政体制 成立馆临时党委会574
第二节 克服“文革”干扰 明确方针任务576
一、“文革”干扰馆务 工作秩序遭破坏576
二、主管部门关注 明确方针任务581
第三节 坚持履行职能 开展基本业务584
一、制订工作计划 按时总结工作584
二、坚守进书来源 继续藏书建设606
三、排除各种阻力 恢复开馆服务615
第四节 发挥国图作用 重启业务研究628
一、重启图书分类法研制 修订出版图书分类法628
二、恢复图书统编工作 编制《汉语主题词表》637
三、开始调研电子计算机管理642
第五节 执行外交政策 加强国际交流644
一、打破坚冰访问美国图书馆 扩大与各国图书馆界交流644
二、编辑《北京图书馆简介》介绍北京图书馆概况661
第六节 着眼事业发展 筹划新馆建设665
一、数易馆舍扩建方案 选定新馆建设地址665
二、中央领导具体指示 提供建设政策保证679
三、有关方面协同配合 编制工程建设方案681
第十章 整顿恢复 新馆筹建698
第一节 拨乱反正恢复业务 适应形势国图发挥作用698
一、拨乱反正 营造事业发展环境698
二、适应形势 发挥业界龙头作用707
第二节 确立管理体制 恢复馆务运行710
一、明确管理体制 加强组织领导710
二、事业投入递增 馆务渐次恢复730
第三节 召开采访工作会议 试行采访工作条例741
一、制定采访政策 规范采访工作741
二、执行采访方针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744
第四节 恢复联合目录工作 继续编辑联合目录748
一、恢复联合目录编辑组 组织全国联合目录工作会议748
二、实现周恩来总理遗嘱 编辑出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749
三、接续“文革”停止的国家任务 编辑出版《民国时期总书目》756
四、积极联合业界同行 编辑出版联合目录761
第五节 成立书目文献出版社 继续发行统一编目卡片763
一、成立书目文献出版社763
二、继续发行统一编目卡片766
三、编辑出版《北图通讯》、《文献》季刊773
第六节 加强员工培训 改进服务工作774
一、加强员工培训 举办职工大学774
二、加强服务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784
第七节 开展专业学术研究 加强文献抢救保护807
一、引进计算机系统 开始自动化管理807
二、修订《中图法》规范分类标引工作820
三、参与文标会工作 促进文献工作标准化827
四、成立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抢救业界濒危文献834
五、活跃研究氛围 开展学术研究840
第八节 筹备成立中国图书馆学会 编辑发行学会会刊845
一、筹备成立中国图书馆学会845
二、编辑发行会刊 建立学术园地847
三、学会组织的国内学术活动849
四、参与国际组织的学术活动852
五、编辑出版专业学术著作855
第九节 发挥国图作用 活跃国际交流856
一、规范连续出版物管理 成立ISDS中国国家中心856
二、接受日贩定期赠书 成立日本文库阅览室857
三、扩大国图影响 对外宣传善本特藏859
四、履行国图职能 参加国际会议861
五、执行文化协定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863
第十节 确定新馆建设方案 开工建设新馆馆舍871
一、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馆工程的批示和指示871
二、新馆工程建设的概算与投资875
三、新馆工程建设的方案设计878
四、新馆工程的开工与建设881
五、新馆工程的国家验收和评估887
六、扩充原有馆舍与宿舍888
第十一节 周密组织 动员搬迁890
一、成立新馆规划办公室 制定新馆规划原则890
二、考察新馆设施设备894
三、全馆动员新馆搬迁895
第十一章 新馆落成 实现跨越907
第一节 启用新馆馆舍 实现跨越发展907
一、全面更新服务阵地907
二、优化服务环境921
第二节 举办馆庆活动 凝聚发展力量929
一、遵循以往惯例 举办馆庆活动929
二、国家领导人视察 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937
第三节 完善馆务运作 挖掘发展潜力941
一、提出事业发展目标 制定阶段实施计划941
二、重视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各级领导力量947
三、调整机构、增加投入与队伍建设954
第四节 创新管理机制 注入发展活力978
一、改革馆务工作 推出各项措施978
二、实行机制改革 增强发展后劲985
三、确定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纳入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范围1012
第五节 加强基础业务 规范采访编目1013
一、强化基础业务 馆藏累年递增1013
二、重订《采选条例》全面采集文献1018
三、规范书目标准 编制书目数据1032
四、成立联合编目中心 开展联机联合编目1046
第六节 认真履行职能 持续改进服务1048
一、重视读者服务 加强调控管理1048
二、贯彻服务宗旨 全面履行职能1055
三、国图工作引起社会媒体关注1080
第七节 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 研发试验数字图书馆1081
一、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 逐步实现自动化管理1081
二、跟踪数字图书馆发展技术 研发试验数字图书馆项目1124
第八节 加强科研工作 促进业界交流1146
一、重视科研工作 加强科研管理1146
二、选择研究方向 确定研究项目1148
三、举办科学讨论会 检阅队伍科研实力1155
四、开展馆际合作 促进业界交流1156
第九节 履行文化交流任务 全面开展国际交流1172
一、与有关国家发展定期交流1172
二、与有关国家交换培训馆员1188
三、参加业界国际会议1192
四、开展国际合作1200
第十节 精心组织专业力量 承办政府文化工程1206
一、草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206
二、参与“送书下乡”工程1217
三、承办中华再造善本工程1221
第十二章 再建馆舍 持续发展1227
第一节 纳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 稳步实施机制改革1227
一、启动改革 确定方案1227
二、转换机制 改革管理1228
第二节 继续深化改革 制定发展战略1245
一、着眼国图发展目标 制定三大发展战略1245
二、实施三大战略 提升国图实力1266
三、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未来五年目标任务1285
第三节 加强事业管理 保证馆务运行1288
一、馆级领导变更1288
二、部门机构调整1289
三、国图队伍状况1289
四、事业经费状况1290
五、宣传工作概况1290
第四节 自动化管理升级 业务水平整体提升1291
一、一期自动化系统升级与二期数字图书馆前期建设1291
二、拓展资源来源 加强资源建设1295
三、创新服务形式 丰富服务内容1313
第五节 执行文化开放政策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1338
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1338
二、任职国际图联组织 参与国际图联活动1339
三、举办各国馆长论坛 加强学术互动交流1342
四、拓展与各国业界的合作交流1347
第六节 认真履行国图职能 全面展示国图形象1359
一、发挥国图作用 承担国家项目1359
二、参与专业会议 开展学术交流1371
三、发挥国图作用 开展馆际交流1373
第七节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数图工程建设1379
一、二期馆舍工程建设1379
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1389
三、准备二期开馆 全面调整业务1420
第十三章 百年传承 国图精神1443
第一节 宝贵的国图精神1443
一、不遗余力的搜采精神1443
二、恪尽职责的守护精神1446
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1448
四、爱岗敬业的道德精神1450
第二节 国图人的基本功1463
后记1473